你有聽過廣播電台嗎?大學時我也非常喜歡聽廣播節目,然而隨著產業開始轉型,平台與不同趨勢的興起,廣播這個產業逐漸沒落,而個人品牌、自媒體和 Podcast 開始展露頭角。此時此刻是 2021 年的中旬,算是自媒體和微網紅的一個黃金巔峰,未來它會走向哪?會不會變成夕陽產業?這一點我們無法確定。但是在今天的節目,我邀請到一位真正當過電台 DJ 主持人的來賓,來和你分享過去的廣播產業,和自媒體產業有什麼不同之處,以及身為個人品牌創業者,可以如何利用這一波趨勢順水推舟,享受這段期間的產業紅利,並且 拓展個人影響力 。
今天的來賓 JR 是一位 Youtube 平台的全職創作者、作家和演說家,他今天除了會和你分享他以前在 ICRT 電台工作的有趣經驗之外,也會跟你分享走過兩種完全不同廣播產業中他的細微觀察,包含 Youtube 和 Podcast 的特性、Youtube 的演算法,以及 Youtuber 要如何處理自己的 Burn out,如何防止過勞、如何調節個人狀態,用正向思維拓展個人影響力。另外,JR 也有在他的頻道中採訪我,想要收聽的話請參考文章中的來賓資訊。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個人品牌,或是你對自媒體經營感興趣,我現在開放了一套四天的免費線上課程,在這四天裡面,我每天會用約十分鐘的影片,和你分享經營品牌常見的錯誤、品牌變現的方式,以及如何打造熱情、創造價值,如果你想要領取課程內容,請立刻點選此連結,那麼我們課程裡見囉!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在原文網站中,你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我們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啦😉)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我們固定於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內容,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裡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 JR Lee:Youtube主頻道、 Youtube副頻道、Facebook粉專、Instagram、BLOG
🔸 JR 在他的頻道《JR Lee Radio》也有訪問我:高職肄業不想讀大學,結果在紐約實習走出自己的路 ft. 佐編茶水間Zoey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訪談綱要】#165 拓展個人影響力
馬上開始 >> 00:00 – 節目開場與單集概要
今天這一集的節目我真的覺得滿好聽的,不只是因為 JR 本身就是專業主持人,也因為他的幽默、他的真誠還有那些有趣的故事,讓我跟他聊了超過一個半小時都停不下來,雖然我們後續有做剪輯,但我們這一集的節目其實還是滿長的,所以也歡迎你到網站或者在 IG 上跟我說,你喜不喜歡這種超過一小時的訪談節目呢?希望你可以給我一些 Feedback,讓我知道你的喜好唷!
馬上開始 >> 04:28 – 如果要為自己下三個關鍵字,你會為 JR 下哪三個關鍵詞(Hashtag)?
- 目標導向:我是會專注往目標衝刺的人。
- Energy:當初初次進到廣播產業時,我主管的回覆是「因為我們很喜歡你的 Energy」。
- 老靈魂
馬上開始 >> 06:45 – 請和聽眾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我在台灣出生,兩歲到十歲和父母在美國生活,因此英文幾乎是我的第一語言,回台灣後才開始學習中文,回顧後我蠻感謝這段成長的歷程,因為我受到東西方兩邊的文化影響,兩邊文化都各有優點和特色,對我的人格特質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大學時我讀商學院 International Bussiness (國際企業) 我的外語能力很吃香,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也運用語言優勢進入外商,不過做了幾年後開始覺得有點空虛,所以我開始找尋「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工作」,待業了18個月後進入了 ICRT 廣播電台。
ICRT 廣播 DJ 這份工作其實面試了我三次,第一次題目回答得很不好就回家了,第二次他們請我運用現場的設備,錄製一個要求格式的 Demo 帶,之後第三次再做一次同樣的事,我其實非常緊張所以錄得都不好,後來跟我的節目製作人聊天,他說我能錄取也是奇蹟。之後就如同我先前說到,我老闆說會錄取我是因為「我們很喜歡你當初那個 Demo 帶的 Energy」。
感謝上帝,即便我的條件不比別人好,但是祂讓我想到我還可以多做什麼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幫我爭取到了額外的機會和這份工作。
馬上開始 >> 09:55 – 當初是如何找到 ICRT 電台主持人的這份工作?
我本身就很愛聽廣播,美國回來的關係也特別喜歡聽全英文的 ICRT 頻道,當時找工作時正好聽到 ICRT 在徵新 DJ 的消息,我就決定試試看。
其他應徵者幾乎都是外國人或是 ABC,相較之下我則是回到台灣10年以上,在語言上可以說完全沒有優勢,而且回到台灣後我也一直待在中文為主體的教育體系中,所以我很擔憂自己各方面資歷都比不上其他應徵者,因此決定除了前往面試以外,我再額外多錄了一個 Demo 帶給他們,希望藉此增加我的優勢,最後也真的是這個 Demo 帶幫我錄取了這份夢寐以求的工作。
馬上開始 >> 16:42 – 你曾做過傳統電台,現在也是職業級的 Youtuber,更開始做自己的 Podcast 節目,你覺得以前傳統廣播和現在的有聲節目最大的差別在哪,以及「影響力」傳遞的不同。
先聊聊過去的廣播節目與產業,廣播 DJ 是一個 multitasking 的職位,在我主持時,你會看到我身邊有 main console (主控制台)、麥克風、電腦、LIVE CAM,旁邊可能還會坐著一個來賓,所以隨時就要看很多不同地方、調整播音盤等等,是非常好玩、有趣的一個工作。
ICRT 有三間錄音室,分別是第一間 LIVE Studio,所有的廣播節目就是從這裡發送出去,還有第二間 News Room (新聞室) 也是 LIVE 的,另外還有第三間 Production House 專做 Pre-recorded (預錄型) 的節目,這些錄音室幾乎有 100% 的隔音設備,旁邊全部都是吸音棉,因為我們使用的麥克風收音是非常高敏感的。廣播電台在你進公司的時候,就會採集你的聲紋,分析你的聲音可能哪邊需要重音、哪邊需要低音等等,把你的聲紋記錄在你的聲卡裡頭,每一個 DJ 都有自己的聲卡,當你要上節目的時候就讀取你的聲卡,電腦就會自動去調整 Equalizer (等化器),讓你的聲音透過訊號發送出去時更舒服、悅耳。
在我正式開始參與 ICRT 節目期間,有一段幾個月的訓練期間,要錄十幾個 Demo 帶給主管聽,一直到夠成熟、穩定後才可以開始做節目,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我非常欣賞、當時訓練我的 DJ Joseph Lin 在聽完我的 Demo 帶後跟我說
“You don’t sound like yourself. The first rule being a DJ, is you have to be yourself. Don’t try to be others.”
他說身為一個 DJ 有三個必備要素:
#1 具備自己的風格
#2 具備關於音樂產業的知識素養
#3 具備主持能力
Podcast 入門門檻是低的,但也不能說 Podcast 不專業,因為你也可以做得非常專業,但廣播產業與廣播 DJ 的入門門檻是非常高的。2015 年大概是自媒體開始在台灣起飛、2017 年產業相對比較成熟,廣播媒體、自媒體的差異:
1. 趨勢:時代趨勢造就產業興衰,廣播媒體客觀來說確實在走下坡,而自媒體正在蓬勃發展。
2. 自媒體各平台間的差異:各平台之間是很不一樣的世界,Podcast 比較去中心化、Youtube 則是很中心化,必須要滿足演算法的機制,內容才會大量地被曝光出去,但是 Podcast 只要有被聽眾訂閱,就會密集收到通知,當你開始收聽,也會直接看到過往所有單集節目。
馬上開始 >> 32:49 – JR是個充滿活力又溫暖的人,但你也曾經低潮、待業、迷惘。是否能和聽眾分享當時的經歷,以及當你在逆境的時候,如何讓自己保持正能量?
當我今天真的是狀態很低落的時候,我不會逼自己硬要講一些正能量,因為會變得很假,所以你偶爾會看到我頻道出現 Heart to Heart 影片,通常我會跟觀眾們談心,但也有時候你低落到連上鏡頭的力氣都沒有,在這種時候我會建議:
#1 我們可以有負能量,試著去坦然地承認它、擁抱它,實際地去面對,用一個正向的思維去面對它。
#2 面對的過程中,有內在與外在的兩種應對方式:
外在的部分可以透過改變環境,由外而內影響你的心境,我最常做得就是去運動,運動時身體會產生「腦內啡」,是最強大、最棒的抗憂鬱藥物,對身體和心靈都有正面的幫助。如果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我會改成整理房間,上班族也可以試試整理你的桌面,通常整理後我的心情也整頓好了,如果沒有時間整理房間,去沖個澡、換個乾淨的衣服也可以幫助轉換心境。
內在的部分需要我們訓練 Self-awareness (自我意識),例如在我過去待業18個月的期間,雖然我充滿迷惘,但我也清楚知道我的迷惘根本上來自於「我沒有辦法找到一份符合我人生目標的工作」而不是沒有工作,釐清背後的原因能夠幫助你不落入茫然的焦慮感裡。
馬上開始 >> 40:14 – 其實「正能量」並不是一個特別在娛樂圈或自媒體界特別吃香的主題,你是如何在「自己想做」與「觀眾想看」的內容之間取得平衡的呢?
我現在會先說服自己:即便正能量、正向思維的影片瀏覽數只有兩萬上下、不高,但是和我的外部演講相比,人數已經非常多了,能夠接觸這麼多人還是一件職得開心的事情。
再來,每個創作者必須要在「觀眾廣度」和「觀眾深度」之間去做抉擇。
廣度可以增加你的知名度、瀏覽數,再影響你的廣告分潤、廠商案件數與收入。
我曾嘗試做了一些自己想做與觀眾想看的影片間的交集影片:明星人物(像是小賈斯汀、泰勒絲、Stephen Curry)的新聞,最後再帶入我自己的正向觀點,確實為我帶來一票新的觀眾,他們也因此接觸到我的正向思維影片,似乎一切發展得很好。但我卻發現我不開心,因為這些影片下方經常會有些網友在吵架,這不是我的用意,此外我在做這些影片的時候,我也知道我心裡面不是真的對這些新聞有興趣,當觀眾停留在表面的新聞議題時,我就發現自己沒有真的很想做這些議題,因此我現在對議題本身也很挑剔,這類型的影片更新也比較慢了一點。
馬上開始 >> 48:10 – 你接下來一到三年對於創作、對於品牌、對於生活有什麼規劃呢?
接下來三到五年,我會繼續嘗試、找尋替代的收入來源,支持我繼續把有意義的事情長遠地做下去。
馬上開始 >> 54:44 –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一開始就先想清楚,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再回推去做我夢想做的事情,最下方則是有財富自由的基底支撐我。
📍【重點整理】#165 拓展個人影響力
#1 做廣播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你的個人風格,成為獨一無二的你與你的節目。
JR 分享他在 ICRT 面試的過程中提到,他覺得自己的致勝關鍵就是願意多走一哩路,例如他擔心自己的履歷不夠亮眼,他特別做了一個 Demo 帶(有點像是我們現在的作品集),在面試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活力與特色,儘管內心緊張到不行,還是努力地為自己爭取一些表演的機會或活潑的氛圍,對面試官來說,這或許也是他們看你怎麼做危機處理的小考驗。而 JR 也特別提到,做廣播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你自己的個人風格,不要總想著想要成為別人,而是利用這個平台去探索自己的人格,但除了個人風格的展現之外,當然也要鍛鍊硬實力,強化你的專業能力和主持技巧,這些都是做為一位主持人應該要去培養的能力。
#2 自媒體平台間的差異:Podcast 以創作者為主、Youtube 以觀眾為主。
Podcast 是一個以創作者為主的平台,它雖然封閉也卻乏互動,但卻是一個培養鐵粉和忠實聽眾的好管道。而 Youtube 則是以平台為主,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心化導向,因此比起創作者,他們更 Focus 在整個企業的整體營運,而他們的主要營運要素就是市場&觀眾,所以他是一個以觀眾導向,希望觀看者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待越久越好的媒體。例如說他們一年會改將近兩百次的演算法,讓觀眾待在平台的時間加長。當然,也不是說 Youtube 完全不在乎創作者,畢竟內容創作也是平台生存的重要元素,因此像 Youtube 或抖音,當你的頻道做到某個程度之後,都會有專人來給你一些經營上的意見跟方向,這些事情或許都是傳統廣播或傳統企業不會出現的額外服務唷。
#3 如何調節自己的狀態與能量?試試看去運動、整理房間、沖個澡;以及向內自我覺察「我怎麼了?」
自媒體和網紅的過勞問題在這幾年頻繁被討論,我們究竟該怎麼調節自己的狀態和能量呢? JR 說,他喜歡內外兼攻,用兩種不同的 Approch 找回平衡,以外部來說,他會去運動、整理房間,而上班族可以整理桌面,不只是實體的辦公桌,像是手機桌面、手機裡的照片都可以做個整理,或者去沖個冷水澡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以內部來說,JR 分享你要去鍛鍊高度的自我覺察力,清楚地了解現在的心理狀態是什麼狀態?明白自己的迷惘來自於哪裡?這個部分就如同左邊茶水間經常分享的,可以透過冥想、散步、書寫、內觀、甚至是禱告來探索答案。
📍【本集結語】#165 拓展個人影響力
今天的內容精實度超高的,非常感謝 JR 分享這些有料的 Insights ,像是我們要怎麼去選擇廣度或深度內容,這之間要怎麼去做取捨?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思考要點。當然,我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覺得廣度比深度重要的人。我覺得在網紅世界中,大部分的人都是過度地追求廣度而非深度,但我覺得,這就有點像是交朋友,到底是很多淺交的好朋友比較好呢?還是一點點深交的閨蜜就足夠了?我是選後者的那個,可是我覺得這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喜好與價值觀之分,只要是你的決定,都會是最好的、最適合你的決定。不過既然這是我的節目,我當然可以大肆地宣揚和推廣我個人的價值觀嘛,所以我認為,我們都花那麼多力氣來打造一個自己想要做、開心的事業,如果還做得不開心,那真的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但同樣的,這也會回應到 JR 說的,如何在這之間去找到備案或替代性收入,也是重要的人生課題,就讓我們持續在佐編茶水間的節目中探索這個議題吧!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iTunes Store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