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在想:「現在開始做Podcast是不是太遲了? 現在做Podcast還來得及嗎 ?」如果你即便有這樣的念頭,還是想要加入Podcaster這一個行列的話,在今天這一集的節目中,我們將會分享台灣的音頻市場走向,以及素人和企業的兩種不同經營策略。
我們這一集的節目比較特別一點,這是我之前受到卓越雜誌的封面故事採訪內容,這一期的雜誌專訪,我很榮幸可以一起跟百靈果還有寶博士齊名,那因為是雜誌的專訪,所以我們的訪談內容其實是電話訪問,我再加以整理成文字訪談,因此,這集的內容非常的輕鬆,非常的閒聊,因為他就真的是我跟雜誌社的專題企劃私底下講電話的內容,但是在電話訪問中,我們也有聊到 Podcast 的經營方式,平台方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一般大眾剛開始來做 Podcast 時,應該要切入哪種獲利模式比較適合,以及企業或行銷部門可以如何利用 Podcast 來增加品牌曝光效益,算是乾貨滿滿的一集,因此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這一集的內容如果不分享給你的話會很可惜。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個人品牌,或是你對自媒體經營感興趣,我現在開放了一套四天的免費線上課程,在這四天裡面,我每天會用約十分鐘的影片,和你分享經營品牌常見的錯誤、品牌變現的方式,以及如何打造熱情、創造價值,如果你想要領取課程內容,請立刻點選此連結,那麼我們課程裡見囉!
此外,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看雜誌整理的封面故事,歡迎你下載卓越雜誌的封面故事專訪文唷!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在原文網站中,你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我們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啦😉)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我們固定於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內容,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裡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訪談綱要】#170 現在做Podcast還來得及嗎
馬上開始 >> 00:00 – 節目開場與單集概要
馬上開始 >> 03:14 – 《佐編茶水間》本來預期帶給聽眾什麼樣的內容呢?或是有根據聽眾做調整?
因為我是設計背景出身,過去從事視覺/網頁設計師,不過到了 2016 年才首次接觸 Life Design 人生設計的概念,這件事情就引起我的興趣「對誒,我每天花這麼多時間幫別人設計產品,我為什麼不能依此設計我的人生呢?」之後大約花了兩年時間去摸索與學習人生設計的概念,中間也經歷了結婚、搬去美國定居,開始接觸到美國的 Podcast 市場,就開始在心中萌芽想做 Podcast 節目的 idea,想了快一年後,我大約在 2018 年六月時上架了《佐編茶水間》這個節目。
節目主軸聚焦在我過去兩年不斷練習的 Life Design 「如何去設計你理想的生活」這個主題的相關概念上,想讓每個人知道「你有權利、也有能力去過你熱愛的人生」。其實這句話在美國可能對很多人來說 make sense,但是在台灣概念還是太新、Podcast 這個載體也太新,所以我曾經花很多時間發想要怎麼樣切入、全方位地跟聽眾聊這個主題。就慢慢延伸出思維轉換、心態調整、自我成長、乾貨技能(例如:商業思維、品牌、行銷、溝通、投資理財)軟硬兼施,我想這些都逐漸具備,我們就可以達成「有權利、也有能力」這兩塊的要素。因此從一開始到現在,節目的整個調性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看雜誌整理的封面故事,歡迎你下載卓越雜誌的封面故事專訪文唷!
馬上開始 >> 07:01 – 觀眾會針對主題給你反饋嗎?
我是冥想的愛好者,現在節目超過百集,但是我分享冥想應該不超過 10 集,儘管是站很少數的內容,發現觀眾還是非常喜歡冥想的內容。其他回饋就是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心態、自我成長面、有人喜歡乾貨或是行銷技巧等等,我都會納入整體參考,動態調整各類型內容比重。
馬上開始 >> 08:06 – 有印象最深刻/最感動的聽眾回饋嗎?
我很愛讀觀眾的回饋,很多回饋都讓我超級感動。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概快兩年前,我在洛杉磯一間咖啡廳工作,打開信箱看到一封聽眾來信,聽眾寫說他飽受憂鬱症所困擾,他一直走不出家裡的狀況,但最後他說,他聽了我的冥想,短短五分鐘他就開始落淚,落淚後就爆哭,爆哭完後就覺得心情舒暢很多。
他說,冥想這樣的內容對他來說很新,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聊到呼吸的練習,這種內容有的時候只是生理上一點點的轉換,例如發現自己閉上眼睛後腦袋開始放鬆,這些可能背後都有一點科學原理,這些原理慢慢被台灣大眾接受了,他就說,沒想到這比他長年吃的憂鬱症的藥更有效,我就想到小時候因為怕血,我最不想當的職業就是醫護人員,沒想到收到這樣的回饋,
我頓時有一種「天啊,我正在醫治一個人嗎?」這種很神奇,又覺得「我的工作真的太有意義了」的感覺。
馬上開始 >> 10:31 – 會想要做更多冥想的內容嗎?
攸關素人在做節目時,挑選內容的方向,像我不是一個有受過訓練的冥想導師,我會比較小心、謹慎,因為這超乎我知識圈外的內容,我通常分享的是我已經試過數十遍,且有豐富心得的方法。
很多人在做節目時會想要挑戰知識圈外的內容,但是我建議我們可以用「經驗/心得分享」的面向去定位,會比較適合。
馬上開始 >> 12:50 – 做 Podcast 大概兩年時間,會遇到抄襲創作的問題嗎?
Podcast 和 Youtube 一樣是一種資訊的載體,如果創作者擔心侵犯到其他人權益,我建議最直接的方式是參考 Youtube 的使用規範,因為 Podcast 沒有明確的規範,此外影音是包含影像與聲音,所以也有涵蓋 Podcast 的聲音內容。
Podcast 上可能更容易有疑慮的是音樂的使用版權,我觀察到台灣有越來越多可商用的音樂平台,就不會觸犯音樂的智慧財產權,另外有些節目可能會提及其他節目的內容,拿捏好尺度,僅少量的引用並且要提及出處,以及事先知會被引用的對方,都是能夠避免疑慮的方法。如果更謹慎一點,也許可以找一位律師,擬一份合約或是授權委託書。
馬上開始 >> 16:18 – 以 Zoey 品牌角度的觀點,平台方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第一個,平台方有點像是集結資源的仲介人,像是賣房子的房仲,除了提供基本技術服務外,也可以做資源媒合的事情。
第二個角色,我認為可能像是經紀公司/經紀人,例如保障創作者商業合作案件數,或是提供保證曝光管道、流量效益等等,這些其實陸續也有看到一些平台在做。
最後一種,我認為平台方應該可以擔負教育者的角色,推廣整個 Podcast 產業,因為他們擁有許多的資源與人脈,可以去定時舉辦實體聚會與講座,分享整個產業的趨勢,或是用平台名義教導素人加入這個產業。
馬上開始 >> 21:37 – 對於目前 Podcast 市場的觀察
我當時進入 Podcast 市場真的非常早期,是一個藍海市場,現在要進入的話競爭就激烈很多,所以「節目定位」就更重要了。
現在的聽眾可以選擇的節目多了,所以你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思考你的節目主題、你想要接觸的聽眾、你跟其他節目的差異等等;c
馬上開始 >> 24:46 – Podcast 節目商業模式的選擇建議
素人創作者:通常在正職之餘來經營 Podcast,如果本身沒有發展清楚的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廣告收入和效益其實會比較侷限,如果你本身沒有產品,必須仰賴接外部廠商的業配合作,每一集用 30-60 秒口播宣傳,但我之前有合作觀察過,發現聽眾很不喜歡廣告太多的節目,因此創作者在置入廣告時一定要拿捏好這個廣告的佔比,才不會得不償失。因此我會建議贊助、訂閱、打賞、咖啡支持,這些商業模式選項會更適合。
企業:如果是請行銷部來做這件事情,一定要先思考「這個節目」在企業中扮演什麼角色,曝光、吸引關注、帶動轉換/銷售量或是純粹提升企業形象等等,Podcast 有機會會企業帶來很多不同層面的利益,但是目的一開始越聚焦是越好的。我認爲把 Podcast 定位成內容行銷工具會比較適合,因為本身已經有服務和產品,或是願景與理念,你的節目可以圍繞在這個核心上來談,但是不要太過度地推銷產品,這樣一樣會讓聽眾反感。在這邊推薦一個美國節目《The science of social media》這個節目是由一間賣社群管理/行銷 APP 的公司 Buffer 所經營,節目中他們會聊到許多社群的趨勢,因此收聽受眾可想而知也都會是對於他們的產品與服務有需求。
馬上開始 >> 37:31 – 目前《佐編茶水間》最新規劃和安排
幫助更多在自媒體經營上有任何疑難雜症的人,解決他們的問題,我覺得 Podcast 開始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我也在觀察它到底會不會泡沫化,如果有很多人投入但是無法持續的話,這個產業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我會再從簡、繼續觀察、每一步都走得踏實。接下來這兩年可能會是 Podcast 的挑戰之年,但越是外頭混亂,我覺得我們越是要往內看。
再提醒你一下,如果你想要直接看雜誌整理的封面故事,歡迎你下載卓越雜誌的封面故事專訪文唷!
📍【重點整理】#170 現在做Podcast還來得及嗎
#1 Podcast 製作上的疑慮,建議可以先參考相對成熟又有大公司背書的 Youtube 規範。
因為Podcast在台灣來說依然算是一個很新的Baby產業,所以很多法規或許都還處於模糊地帶,如果你有任何創作類的擔憂,害怕自己不小心觸犯智慧財產權,你可以先去參考Youtube的法規,Youtube因為是大公司,所以他們會有相對比較明確的規範,因此如果在Youtube不能做的事情,我們就盡量不要在Podcast做,通常就能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紛爭。換個角度想,這個產業只要有市場,有聽眾,那他就只會越來越成熟,越成熟就代表會有越來越多資源,所以你所遇到的創作疑慮,相信都能找到相對應的方式,迎刃而解。
#2 平台方在 Podcast 產業中扮演的角色:仲介商、經紀人、產業的推廣教育者。
我認為平台方在Podcast中除了能扮演創作者的仲介商與經紀人之外,也可以試著成為產業的推動組織,將資源與人脈做整合,平台也可以多辦趨勢講座、教學服務或顧問諮詢,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產業在做些什麼,讓更多商家發現這個市場的機會,進而促進整個產業的活絡度,這其實就是雙贏、三贏的多重結果。而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之下,大平台應該要更鼓勵新節目的上架,例如幫忙做相關的曝光,讓這個生態鏈不是只有大巨頭,而是為素人開放更多的機會,找到更適合素人的定位點。
#3 沒有產品的素人,節目獲利模式建議從贊助或訂閱開始嘗試;企業經營節目前,先想清楚你的目的。
素人來做節目時,因為通常沒有自己的商業模式,沒東西賣就沒有獲利,那就得倚賴廠商下廣告。廣告雖然是一種不錯的收入模式,但切記,一定要拿捏好比例,因為當我們急著想要賺錢,就會不小心本末倒置,加上因為我們成本有限,時間也有限,因此效益可能也會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建議可以先考慮贊助或訂閱制,這個方式特別適合給「只是想要試試看」的人,你比較沒有負擔,節目的調性也可以比較純粹;至於當企業來做Podcast節目,建議可以思考看看你們公司來做Podcast的目的是什麼?究竟是為了增加公司知名度?讓市場更了解產業、察覺到需求?提高銷售量、營業額?還是提升形象、提升大眾好感?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做法,目標越具體,成效的達成速度自然也會更快。
📍【本集結語】#170 現在做Podcast還來得及嗎
非常感謝你收聽這一集的內容,我發現,這一集的錄製時間才過了幾個月,產業的趨勢和動向好像又改變了!像是我在結尾說Podcast目前是學習平台,而Youtube是娛樂平台,隔沒多久,現在變成想要被娛樂的人也會來聽Podcast,因此你會發現,這個產業它還是處於一個新生的變動期,他還沒有像Youtube那麼定型,這也就代表,其實你還是有一些機會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點,想做的話,沒有什麼時候,是比「現在」還要更早的時候了。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iTunes Store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