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023經營自媒體

#239 在2023經營自媒體應該掌握的趨勢:社群私有化、信任感增量,規劃長期目標最重要 / 領先時代老K

集我們邀請到這幾年個人品牌經營有聲有色的老 K 來與你分享 2023經營自媒體 的技巧,老 K 大約在 2020 年創立了領先時代這個個人品牌,專注於分享自媒體創業、數位工具、高效學習和 Notion 規劃等主題。

我們會聊聊他如何從工程師背景出發,開始寫部落格並轉而全職做自媒體的契機,他覺得自己做對了什麼?哪裡可以改進?以及新的一年,在 2023 應該要掌握的一些社群趨勢和產業走向。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老 K:FacebookInstagram官方網站

2023經營自媒體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39 2023經營自媒體     

在當工程師的過程中我一直感受到一件事,比如說現在的職業你可以把它做好,但總覺得不太符合自己的最想要的生活,我自己會用一個字形容它就是「憋」,我在做工程師的過程一直有感受到這一個情緒,下班回家就想休息,不會想再看到任何工作上的事。

那時候我一直在追求不一樣的改變,比如一開始是在學校寫專案、一直參加比賽去磨練自己,所以我在自媒體可以很順的教學是因為那時候累積下來的,到後來我去實習或是到了碩士想接案都是一直在嘗試不同的工程師的工作模式,大概碩士的時候就已經累積了蠻多的技術能力。

後來無意間接觸到了部落格,研究了一下意外發現架設部落格是可以當成一個事業的,而且這條路很多人在走,然後我就發現我想做這件事情,而且還看到了盈利的機會,好像無意中找到了一個職業跟喜歡的事情的一個平衡點。

意識到這件事情後,做出的決定就慢慢把重心投入到自媒體,有了一些成果才從斜槓轉成全職的自媒體經營者,現在甚至自己有一個小團隊,越做越好。

 

我覺得追求長遠一直能做的事情比短期的爆發更重要,個人品牌就是做自己的過程,然後又能把它當事業,很多剛踏入個人品牌的人大多會想要去迎合市場需求,到了後期你會更追求怎麼讓自己開心,同時別人也需要我,我現在也是一直在找尋當中。

2023經營自媒體

我很常聽到自媒體的前輩跟我分享,他說商業的盈利是一個結果,但是做自媒體時不要把商業盈利當成目標,我一直不是很理解這句話,不把它當成目標要怎麼達成?這幾天剛好去參加一些聚會,跟別人在這點上交流,我就發現其實不是不把收益當成目標,只是把它當成一個順便的目標

我現在的心態最主要是經營自己,做喜歡的事情,第二個是去找到市場的需求,而且從自己出發,第三個才是怎麼樣很順便的得到我想要的收益目標,所以它是一個順序,而不是說不要賺錢,真誠分享就好,這樣子我覺得也是有點偏。

 

我覺得自媒體要找到一位像我們這樣有點合作關係,但各自又是各自品牌的負責人,我們都有自己品牌的光芒,這件事情是很難得的,我自己會說它蠻難重現的。

為什麼會遇到雷蒙,其實是我經歷過一段自媒體的迷茫期,不管是產出疲乏或是轉換定位,我自己在遇到迷茫期時通常就會多去跟別人交流,或者去上課,當時就是上了雷蒙的第一屆複盤訓練營,我自己的個性很喜歡被需要,就會當課堂上一直跟別人互動的學生,後來就被雷蒙看到。

訓練營結束後,雷蒙就來私訊我說觀察到我在社群上分享的內容跟他蠻契合的,聊聊之後也覺得不錯,好像可以一起來做些什麼,後來就一起向 Hahow 提案要開 Notion 的課程,一個月上募資,兩個月就開課了,我們兩個是不同類的人,但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時就會互補。

建立死忠鐵粉

一堂課程能成功有很多的因素,包括運氣,我現在回頭看其實也有可以分析的點,第一個是市場定位,第二個是主動行銷,第三個是課程的延續性。

 

我覺得自媒體在最近有很大的改變,到了今年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少會在社群上學習東西,因為看不完,我就發現我開始有知識焦慮,我覺得這也是接下來很多自媒體的讀者會遇到的事情,以前我們可能把自己的內容做好就好,但未來要更多去考慮讀者看我們內容的情境和感受。

我自己覺得的第一個趨勢是,讀者以前選擇我們的原因是內容和知識,那以後他們可能是在選擇一個社群,畢竟現在太多的內容,這就會變成很多讀者選擇你的主因,所以不只要做好內容本身,可能還要顧及你營造出來的學習氛圍。

有可能別人未來不只是選擇你,也會選擇你營造出來的環境,未來的社群會走向私有化,大家都會建立自己的小圈圈,我們會先選擇圈圈再去聽內容,你要想辦法做出一套環境、一個框架,讓社群裡的人自己產生更多的內容,而且你也可以享受這樣的環境,畢竟你自己也需要這樣的內容。

第二個我自己會覺得要販售信任,而非販售內容,我現在做的內容越來越親民、生活化,我堅信建立信任感的方法很多是在表達方式上,像我大多都是寫文字,那我就做好我自己,反而這樣子的表達方式建立了我跟讀者的默契,就變成了一種信任關係。

 

其實現在就蠻理想的,就是做理想的工作,與我愛跟愛我的人一起生活,並且很清晰明白自己的快樂在哪裡。當你知道時就會發現心裡很踏實,就算你還沒碰到你的快樂,但至少你知道它在哪裡,就不會迷茫也不會懷疑自己。

2023經營自媒體

📍【重點整理】#239 2023經營自媒體  

#1 老 K 在創業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老K提到,比起短期的爆發,更重要的絕對是去追求能夠做得更長遠的事。自媒體一直都是在微妙的平衡點上做拿捏,一方面想要做自己,一方面又得做生意,想要讓他人需要、展現價值,又希望自己做的開心、做得自在。

在品牌經營的前期,老 K 將個人品牌當作職業,所以將賺錢看得很重,當時的思維、在乎的事情,甚至到內容規劃和設計,都是在追求短期的成果,後來他理解到,比短期結果更重要的真的是長期的目標,永遠都只為眼前的目標忙碌,就永遠都不能停下來,因為未來依然什麼存糧跟計畫都沒有。

因此,檢視看看,你自己比較多看的是短期利益,還是長期目標呢?是不是有可以調整的地方呢?

 

#2 為什麼老 K 會與雷蒙合作開課

老K 因緣際會與 Raymond 侯智薰結盟,在 Hahow 開啟了 Notion 訓練營的線上課程,這套課程的創立非常的成功,至今已經辦了五屆,而聊到課程成功的因素,老K說,除了時機和運氣佔滿重要的元素之外,再來就是定位。

定位如果定的好,經營起來就會更順暢、學員的問題會更明確,定位時,要專注於尋找你身上的哪些技能是市場上有很多人需要,但是卻沒什麼人在做的?同時,可以將更多的重點放在思維,因為工具會不斷的更新,分享的內容越是思維取向就越不容易被取代。

其次則是行銷,做個人品牌一定要敢販售自己,或者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發揮價值與影響力,就更有機會被看見。最後則是延續,課程就是「課 + 程」,課就是知識點與錄好的內容,程則是過程,專注於陪伴感與學習體驗,就是因為做到這三點,Notion 訓練營才能如此受歡迎。

 

#3 2023 的自媒體趨勢有哪些

老K回答,過去知識取向的內容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但發達也伴隨著知識焦慮,因此新的一年,可以更為讀者想想他們想要的體驗是什麼?而這樣的體驗通常是更全面性的。

過去觀眾選擇我們的原因是內容、教學知識,未來更多的選擇會是社群、圈子,未來社群會私有化,觀眾可能會先選擇圈圈,再去聽內容,因此,販售信任也會開始比販售內容更加的重要,建立信任感當然可以從陪伴、關心、督促、定期產出這些方面著手。

你也可以將內容設計的更親民、生活化,在表達方式上下點功夫,找到你獨特的魅力,從這裡開始強化熟悉感,信任自然就會越來越強韌囉!

 

📍【本集結語】#239 2023經營自媒體     

自媒體的經營的確越來越不容易,我也很感謝老K貢獻腦袋,分享許多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我自己也學到非常的多!想要了解更多 Notion 訓練營的資訊,可以點下面的連結去了解喔!

👉👉 點此了解 Notion 訓練營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238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2023 國際遠距職缺要怎麼找?如何利用 LinkedIn 提升求職機會? / 讀者太太

的一年祝你新年快樂~兔年行大運,我們這集要聊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的方法,最吸引人的夢幻工作,或許就是在台灣的家裡,做著國外的遠端職缺,而這樣的工作究竟要怎麼找?履歷與面試要注意哪些小細節?海外工作的一些守則和資源等等,都是我們這集的重點內容。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 到博客來了解更多

 

本集來賓資訊:

🔸讀者太太:FB 粉絲專頁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38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這本書有兩個重點,雖然書名是叫做「WFH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但它不只在講遠距工作,也是在講跨文化工作,當你開始遠距工作,就表示你很有可能會跟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國籍的人一起工作,這時候跨文化的溝通和職場的眉角就很重要。

所以這本書我自己覺得它比較像給打算在家工作然後銜接國際職涯的人看的工具書,一半是在講遠距工作的眉角,另外一半在講怎麼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合作,畢竟國外的職場跟台灣的生態不太一樣,一些很基本並且在臺灣比較沒有機會知道的事情全部都會在這本書裡面跟大家介紹。

 

有,尤其是英國變得非常多,WFH 在英國或美國其實不是很罕見的事情,疫情時歐美的國家突然間全部都要 work from home,所以疫情改變了雇主跟員工的 mindset,已經證明了 work from home 不但不會降低產能,還會提高產能。

所以很多公司開始思考其實不需要依照傳統模式去做,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機會比以前多很多,當然不是說現在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遠距工作,你還是要具備一些技能,然後時區的競爭也很大,所以你還是要有很強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才可以得到這些工作。

但至少跟以前比起來,門是愈開愈大的,現在到國外工作可能不用考慮很多現實的因素,只要在家打電腦也可以發展你的國際職涯。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就我自己在英國的觀察,我發現臺灣人才跟其他國家比完全不會遜色,他們在英國的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可是我也感受到台灣人會比較沒有自信,因為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要謙虛,多做事少說話,歐美則是更注重說,但也要會做,變成職場能見度很重要,你才可能會被注意到。

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歐美人很習慣表達自己,會勇於發表不同的意見,台灣人就會希望不要跟人家不一樣,但歐美的,特別是新創公司,它希望能聽到不一樣的聲音,這是我自己覺得臺灣人如果想到國外發展的話可以加強的部分。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 Linkedin profile,因為歐美 90% 以上的獵頭或人資都是用 Linkedin 來找人,我也發現臺灣沒有什麼人在用,它其實就是職場版的 Social Media,經營的時候要加強職場的專業,書裡就有一章完全在講怎麼經營你的 Linkedin profile,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會建議大家開始在 Linkedin 上面跟人家建立人脈,很多公司會在 Linkedin 公布職缺,你就可以開始找了,也可以設定好關鍵字,他們就會主動寄給你相關的資訊。另外也可以去英國其他的求職網站,你要把自己想成是英國的求職者,英國人要做的每個步驟你都要達到。

接下來就是練習面試技巧,在國外面試跟在臺灣有點不一樣,除了基本會問的問題,他們很喜歡考情境題,然後面試通常兩關以上,所以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你一定要找「完全遠距」的公司,不然它不可能讓你在台灣,也就完全不可能錄取。

此外 cover letter 也很重要,也就是求職信,要補充在履歷中沒有 cover 到的部分,跟潛在雇主說明為什麼你適合這份工作?並且要依照職務客製化,把自己當成商品去行銷自己,特別是第一段要寫好,不然沒有人會理你。

建立死忠鐵粉

我書裡面有寫到我做了調查,第一名是醫療業,第二是科技業,第三是金融業,我那時候看到也覺得蠻驚訝的,但只要是能遠距工作的產業都有機會,只是這 3 個是比較多的,現在國外大概有 56% 的雇主是可以接受遠距工作的。

這其中有 16% 是完全遠距,剩下的 40% 則是接受混合遠距,就是有時進公司,有時在家裡。

 

會,如果你真的想要發展國際職涯、找遠距工作,最好的方法是加入當地的職涯社團,瞭解當地的產業的正常運作模式是怎麼樣,就可以減少被騙的機率,通常正常的公司在招聘時都會有很完整的工作介紹,第一步可以先研究公司的網站,再來是查公司的地址。

如果是民宅然後公司又有 100 多個人可能就有問題,可以用這些蛛絲馬跡去做判斷,或是請教一些前輩。

 

所有的面試很重要的就是不可以遲到,跨國面試一定會是視訊,也記得要提早上線,因為有時候會有技術問題,太晚發現就來不及了,寧願先上去等,都不要到了最後一刻才發現自己無法登錄,面試時也一定要讓自己的臉足夠清楚,誰會跟一個臉都看不清楚的人面試,對方也會覺得你是詐騙。

還有一個聽起來很小,但還蠻多人會犯的錯,如果你用虛擬背景,要記得不要讓身體被切掉,畢竟這是很正式的的面試,當然希望給人最好的印象,這是在硬體方面基本要注意的事情,在軟體上面,面試時的自信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會緊張的話就要多練習,事前多做些功課,如果你對英文不太有自信,也可以講慢、講清楚,我覺得那些公司也不會要求非母語者講很道地的英文,有些臺灣腔也是 OK 的,也可以適時的確認對方的反應,讓大家都知道彼此的狀況。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面試回答問題時,每個回答都要扣回職務的需求和自己的專業,並且 5 分鐘之內要講完,接下來對方一定會問你為什麼要來申請這份工作?你要在短時間內濃縮成精華,2-3 分鐘之內就要講完,這也可以事先做好準備。

情境題比較難準備,建議大家先回顧一下過往的工作經驗中哪些是可以應用在這個職務的,在講的時候一定要有很具體的數字,例如利潤,我發現遠距工作的公司比較喜歡 hire 有遠距工作經驗或是有國際觀的人。

 

我的理想生活跟上次說的有些改變,前陣子回來台灣放假,我就深深感覺到在臺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現在覺得理想的生活是可以打破疆域的限制,在我喜歡的地方居住、生活、工作,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

 

📍【重點整理】#238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1 要怎麼找到國外的遠距工作

讀者太太表示,一定要建立和經營自己 LinkedIn 帳號,因為這是目前在歐美最普及的線上人脈和徵才管道,使用 LinkedIn 時也要抱持著「專業職場」的思維,雖然他是 Social Media,但是一切都跟求職、職涯有關,照片必須是專業清楚的,簡介也是要特別 For 職場的簡潔。

然後多多開始在上面認識人、關注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公司,許多公司也會直接在上面 PO 職缺,可以設定與你專業相符的關鍵字,來定期收到通知,除了 LinkedIn 是必要的之外,加入當地的求職網站,關注遠距工作的職缺平台,也都是找到遠距工作的第一個起手式。

 

#2 怎麼寫遠距工作的履歷

讀者太太提醒,履歷一定要客製化,不要亂槍打鳥,最重要的是去研究職務說明,找到所謂的必要條件,並且多花心思準備面試的術科和情境題,才能夠有更高的錄取率。當然面試不遲到、注意硬體設備都是基本常識。

在對談的過程中,自信很重要,寧願慢慢講、也不要含糊不清,如果不確定,可以重複對方說過的內容再三確認,而講到一些情境題,也應該多舉一些有實際數字的具體例子,才能讓你說的每句話,對面試來說都是加分的。

 

#3 哪些產業比較容易找到遠距工作

讀者太太說,可以先從醫療健康產業、資訊業、金融業、科技業、教育類等方向著手,國外的工作和台灣的應徵過程很不一樣,除了簡歷 CV 之外,歐美很重視 Cover Letter,也就是一張約 A4 大小的求職信,求職信的目的是補充履歷沒有 cover 到的地方。

他就像是一個簡短的 Pitch,去說服你的雇主為什麼要雇用你。因此,求職信需要很有策略的撰寫,第一段應該直接切入重點,說明為什麼你可以勝任,第二段補充為什麼,後面也可以加上你對於該公司的研究和觀察,掌握七秒元素,快速吸住面試官的眼球,讓求職更順利。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237【佐編私塾殿】我如何規劃六個月的假期 (策略面) 節目不停更、團隊持續工作、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天要聊的內容算是 235 的下集,建議可以先去聽一下前情提要,包含我為什麼要休假六個月、如何決定、經歷了哪些挫折、自我懷疑,才輾轉到確認目標、訂定方向,做後續的準備。而今天我要來跟你系統性的分享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有哪些?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237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今天要來聊假期的規劃,其實我一直在想,任何品牌負責人要做這項決定,心裡一定是非常糾結的,畢竟首當其衝的感覺就是:「我不在,公司怎麼辦?」,這個想法其實困擾我非常多年,也可以說是阻礙我遲遲無法行動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我總是告訴自己的學生:「與其擔心自己無法辦到,不如理性的好好思考『如何辦到』」,因此,大約在 2022 的年初,當我真正要做這件事情時,第一個先處理的就是訴求指標。在設計思考和目標規劃中,我會將它分為五個階段:

  1. 動機釐清
  2. 訴求指標
  3. 資源調配
  4. 時程擬定
  5. 動態執行

在茶水間的第 235 集,我花了一整集的內容講動機釐清,因為我覺得那是最困難也最重要的的環節,尤其一項重大決定是很花成本的,在執行之前最好還是謹慎評估這是不是你真的想做的事情?為什麼要做?究竟要達成什麼?難道只能是這件事嗎?為什麼其他事情不行?

然而,動機釐清沒有標準答案,它更像是與自己的對話、了解並傾聽自己的需求,有時候需要花好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我覺得 2021 一整年的自己都在跟焦慮共處,心裡覺得想做,但又曖昧彆扭,直到 2022 的上半年,我才開始有一種撥雲見日,好像自己準備好了的感覺。

因此,動機釐清一方面是知道自己的核心願景、內在動力,另一方面也是累積能量、梳理思緒,到後面,你應該要有一種心境和能量上都暢通的感受,這個時候,你或許還不知道完整的 Plan 或詳細的執行步驟,可是你確定你想去,就通過動機釐清的環節了。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第二個環節是訴求指標,就是列出你的期待和標準,才能計畫後續的策略,每當我們有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本身並不困難,但是要交叉符合各種期待就很困難,例如去北海道旅行不困難,但是希望能預算在五萬以下,同時能旅遊六天以上、同行夥伴都能順利請到假、想要住在奢華的旅館就很困難。

我經常會跟我的學生說,想要在家工作不困難,但你想要的絕對不是只有地點自由,如果賺不到錢,一天還要工作十小時,那不就失去了在家工作的意義了?所以,我想要的也不是只有休假六個月而已,我想要的是在我休假期間,團隊還可以持續營運。

而不是因為老闆的任性,就資遣團隊讓品牌完全停擺,我希望我的品牌能夠在我不在的時候持續有獲利,因此在訴求指標的這個環節,最重要的就是去釐清自己對於整件事情的期待,評估理想與現實的甜蜜點在哪裡。

對我來說,最需要考量的就是財務分配和團隊交接,財務分配上我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存一筆錢,抱持著如果六個月一毛錢都沒賺到,也不會影響休假,第二種就是強化自己的 Revenue model,讓這六個月可以自動化銷售獲取被動收入。

當然,我們都擁有第三選擇,也就是存好緊急預備金,同時又兼顧事業的營收,我最後選擇了第三條路,就是兩種方法同時進行,經過這一系列的思考,我開始將我的訴求指標列出來。

  1. 我希望節目不要停更
  2. 我希望團隊在我不在時還是會工作,且能帶動整個品牌的成長或創新
  3. 我希望品牌還可以自己賺錢

到了這邊就需要做交叉思考,例如想要符合第三個期待,就代表我得放棄部分主動收入,包含一對一諮詢、對外演講、企業內訓或節目專訪、口播廣告,所以我得去思考要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再來,為了符合第二個訴求,我需要知道團隊的走向,以及在休假期間怎麼協助他們更自主的工作,最好能帶動品牌營收、不影響到他們的薪水,甚至還能加薪,這表示內部的課程販售或其他業務,在 2022 年需要大量接案、存錢,才有辦法負擔得起 2023 有半年營收會受到影響的可能。

最後,為了帶動事業的被動收入,平常的內容行銷、創作也很重要,雖然我也可以放假時節目就停播,但內容停更是會大大影響收入的,如果要休假六個月,就代表我得事先準備至少 24 – 30 集的內容才能安心,我有辦法嗎?負擔得起嗎?需要調整嗎?要怎麼調整?

建立死忠鐵粉

當你在訴求指標中列出明確的期待後,腦袋就會開始延伸出各種可能性,這就是你漸漸從訴求指標,走到資源調配的徵兆啦!這裡也提醒一下,訴求指標如果越多,自然會越難達成,通常我會建議越專一越精準越好,我選了三個指標就忙了一整年,當然也要看指標的性質大小。

你也可以在這些指標當中排個優先順序,對我來說,我覺得團隊持續工作是第一重要的,我想要訓練我的團隊自主,想要放權讓他們主導更多的任務,最重要的是,我認為這對團隊來說也是一段培訓,包含解決問題的能力、判斷能力、危機處理等各種挑戰,會是我最想達成和測試的指標。

 

到了資源調配的階段,就是去按照訴求去分析出需要做怎麼樣的準備,以節目來說,我在 2022 Q3 就開始安排節目主題和來賓名單,然後瘋狂找來賓錄音,之後再慢慢剪,就算我不在,團隊也能幫忙上架。

我也將整個內容的排程規劃完,從五月開始一個月四集變成三集,並且做一些短節目來減輕工作量,這是第一個關於節目的資源分配。第二個是團隊的工作,去年開始我有請團隊成員發想他們明年想要挑戰什麼新任務,因為平常我都是分派新任務的那個人。

日常的營運、客服、銷售和合作,這些團隊都已經很熟悉,我如果不在,就代表他們要自己找事做,才能在時數和公司營運狀況上至少是持平的,於是我們開了各種會議,一起去 brainstorm 新任務、新挑戰,例如以 Claire 來說,他提到滿想試試看做 Podcast。

於是,我們就開始策劃和討論一系列由我跟他一起雙主持的短節目,順利的話也可以讓他用代班主持的方式來嘗試下半年度的節目,這就是一些全新,並且可以由他來主導,我協助引導的事情。而另外一位成員 Wing 則提議想要舉辦更多課程的實體活動,這也是我們比較沒有做過的內容。

這就代表他需要自己知道怎麼策劃活動、找場地、行銷活動、甚至到後面的活動主持、後續處理,其實都是挺大型的專案,因此,我也開始試著讓 Wing 去策劃一些實體活動,讓他試著去安排時程、分工、設計活動細節,這些事情以前都是我在做的。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所以 2022 年的後半,我們有很多的思考、發想、會議和測試。如果你是一位創業者,可能會想說這要承擔多少風險?品牌負責人能把這些重要命脈事項交給團隊全權處理嗎?我覺得這也是負責人自己心態上需要去調整的。

你的團隊可能不是節目主持人,也不是品牌的門面,由他們出馬,觀眾可能會覺得困惑、不習慣,但我一直在想:「如果他們可以做得比你好呢?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如果有,為什麼要去限制團隊的發揮呢?

如果這些事一直都是你做,就代表只有你能做,就代表你永遠都無法休六個月的長假,也代表團隊的發展空間有限。我們做這些交接和討論,並不是我叫 Claire 接下來就要負責代班主持或者跟 Wing 說你未來就是得開始辦實體聚會。

這些都是由他們自己提出,自己有興趣、想嘗試的,也許團隊們還有提出其他的想法,但這種時候,你就可以從中去選出他們真的有意願想挑戰,然後又符合品牌需求的項目,開始做調整跟交接。

而在最後一個訴求中,也需要去思考怎麼優化課程和行銷策略?需要指派的任務有哪些?需要測試的東西有什麼?通過每週、每月大大小小的會議,資源調配也會漸漸成形,你會知道哪個大專案有多少待辦事項?誰需要哪些協助?成本開銷也都可以在這時候算出來。

因此,資源調配很多時候是需要邊想、邊調查、邊看、邊做、邊調整,才會越來越具體,這時候,你不只確定了方向、知道了目的地的確切座標,也知道要使用哪種交通工具、要花幾天、花多少錢,才能順利抵達,這也表示資源調配的環節完成了,下一個就是時程擬定。

 

我自己滿喜歡在訴求指標跟資源調配時就一起把時程訂一訂,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先把方法都想好的人,到了這一步再訂時程也可以,就算沒有確切日期,也建議有一個時間範圍。

例如我可能就會寫二月底以前要把所有來賓的節目內容都錄完,三月底以前要測試完新的商業模式並調整好行銷的策略,四月可能是最後衝刺和交接的收尾,要確定團隊對任務是清楚的,遇到困難也知道怎麼自己解決等等。

接續就是動態執行,動態就是對自己的計畫保有彈性,並且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視情況調整時程和方法,就像是原本要去這個景點,到了才發現下雨,所以當下才決定到底是要買雨傘、穿雨衣,還是要先去其他城市,改天再來玩等等。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這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專案,花了我將近一年的時間來策劃和執行真的不為過,而真正開始休假後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有沒有什麼沒想到的細節?真的做了才知道,事前的準備盡力即可。

其實這個專案還有非常多的細節,包含怎麼規劃預算?怎麼做課程的自動行銷?休假後是否還是需要有團隊會議?還有課程也要全面更新,這些時程和任務分配真的都非常地燒腦。

不過,我在策畫這個專案時,心裡一直有一個感覺:「這是一種退休體驗營,搞不好未來也可以成為某一種 Movement,某種特別的運動」,我們真的能夠體驗退休半年?半年內要嘛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不然就是要有被動收入,去體驗看看休假的人生,對往後的職涯跟生涯規劃都很有幫助。

我也是帶著一種白老鼠的心情,想說自己先測試看看,畢竟財務上的準備,或者工作責任上的協調真的很困難,如果我休假成功,搞不好可以更有系統地與你分享怎麼做到、怎麼籌備、怎麼執行,所以,我也非常的期待。

 

📍【本集結語】#237 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快速 recap 一下,我使用的系統架構跟設計思考一樣,分別是動機釐清、訴求指標、資源調配、時程擬定、動態執行,慢慢的從為什麼要去?要去哪裡?想怎麼去?怎麼確切抵達?時程怎麼安排?然後一邊走、一邊解決路上遇到的挑戰。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可能有些零散,但還是希望有更讓你知道策略面跟準備面需要考慮到的環節,在這裡先預祝你新年快樂、兔年行大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季度報告2023 Q1 】2022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80% 被動、20% 主動的多元收入組合?

是Zoey,理想生活設計(此網站)的創辦人和佐編茶水間主持人,同時也是《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啟動遠距工作,設計你的理想生活》的作者,目前是一位全職經營個人品牌的在家創業者。每一季,我都會寫一篇季度報告,檢討上一季的表現、並聊聊這一季的目標。比較不一樣的是,這次我特別想分享過去 2022 一整年來的收入狀況,做個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也希望能夠為你在品牌經營上帶來更多的靈感!

這篇文章比較像是我個人的碎碎念,雖然無法保證看完能夠乾貨滿滿、受益良多,但假如你是一位正在經營或開始要經營自媒體的人,相信這篇文章(以及過往的所有季度報告)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如果你對我的經營規劃和心得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展開所有過去的報告內容唷 🙂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討論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之前,先來個 2022 Q4 成績檢討大會

在每一季的季度報告中,我都會先 Review 上一季的目標是否都有達成。所以老樣子,我們就先來個檢討大會,看看 2022 Q4 表現的如何吧。

#1 Dream To Goal 設計思考課程

Dream To Goal 人生設計思考課 是一套利用 Design-Thinking Principal 來設計的線上課程,主要 Focus 在人生規劃與目標執行,幫助學生從心態面與價值觀面抽絲剝繭,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並規劃出適合自己的短、中期未來目標&合適的執行策略。而在去年年底,我們也非常順利的將五週的集訓營跑完,給五顆星感覺實至名歸(自己講?

這次的課程做了比較大規模的更動,包含課綱大幅度調整,所有影片全部重錄,找了外部講師做模擬教練諮詢,其實真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在籌劃跟製作。這個過程中也非常感謝團隊的協助,才能夠暫時劃下完美的句點。

 

#2 Brand Your Life 年度同樂會

第二件去年年底大事,就是我的另外一套課程 Brand Your Life  2022 的年度同樂會!這個活動辦起來不容易,比我想像中花更多的時間,因此美中不足的地方,可能會是未來會強化細節的精簡,也許可以少一點會議、快一點決定、彈性一點的進行,但整體來說,辦完這次的大活動,我內心還是非常滿足的

Brand Your Life 是一套專門教導個人品牌設計的課程,我們從品牌定位、內容行銷、到獲利模式,涵蓋自媒體經營者各階段會遇到的問題,輔導過超過 2500 為學生建立他的自媒體。而每年的一個小傳統,就是舉辦一場較大型的歡慶活動,讓同學有機會在線上或線下做 Networking,擴大社群影響力。

去年的我們嘗試了很多新東西,包含增加了演講的長度、從以往的線上小聚變成小組競賽,並且增加了 Demo 發表會等環節,甚至與學員自己的品牌聯名,設計了一系列的精美禮物,也讓同學的品牌有機會成為贊助商,打造更穩固的 Eco-system。這段時間,感覺都是在實現理念類的東西,雖然效益絕對不是最高的,基本上也沒有賺錢,但內心築夢踏實,所以有值得省思的地方,但也有珍貴的回憶。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2023 Q1 目標與計畫

接下來,我想花一點時間分享 2023 的第一季,我們團隊內部主要會忙哪些比較大型的專案:

 

#1 「從 0 開始:打造具有變現能力的個人品牌」免費課程上線

新的一年嘛,總是希望可以來點新鮮的內容⋯⋯ 於是,打造新的免費課程這個想法就誕生了!

在籌備這次的新內容時,我一直在思考現在這個時間點,還有哪些東西具有話題性、夠吸引觀眾,又能夠解決觀眾長久以來的痛點?想了又想,突然發現大約自去年年中以來,我越來越常聽到一些重複的關鍵字,包含:

「來不來得及、有沒有機會、會不會太晚?怎麼開始?怎麼做更有效?如何增加競爭力⋯⋯」等等,而這其實都能統整成一個痛點:「如果現在來經營自媒體,不曉得還來得及嗎?」

知道這些常見語詞的背後都是擔憂、都是焦慮,所以這一次設計免費課程的核心,我更想要談「變現能力」這件事。

個人品牌說起來容易,每一個人開個 IG 帳號,就能稱自己是個人品牌經營者,但,如果真的要做到變現,而且是穩定的變現,的確是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指標是一定得達成的。

因此,新的一年,個人品牌產業悄悄進入紅海市場,如果你還是希望能夠加入自媒體的行列,打造斜槓和副業收入,邀請你事先報名我們的免費課程,來參加這次的期間限定講座 🙂

2023 Q1的其中一項計畫,就是把免費課程做好、舉辦活動、上課,希望一切都能順利且大受歡迎囉~

馬上報名免費課程

#2 Brand Your Life 主課程全面更新(完成錄影)

第二個 Q1 計畫,就是全面更新我的 Brand Your Life 個人品牌線上課程。

Brand Your Life 是我從 2019 年就創立的教學課程,這幾年來其實累積了許多新的內容,一直想要大幅度的更新想好久了,2023,我想終於是時候,可以來場大翻新,將課程內容變得更符合學生需求。

老實說,早在 2021 年,我就有感其實個人品牌這個產業進入了快速成長期,快速成長代表有大量的新工具、新方法被開發,社群行銷的方式跟品牌經營策略更是層出不窮,這也顯得 Brand Your Life 的內容其實是有點舊了,因此,這季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全面將我們的主修課程重新調整、全部重錄。

目前看來在 Q1 是無法將新內容全數上架完畢,但我給自己的目標,就是至少 Q1 要改好新課綱,並且全部錄完,剩下的平台上架、內容更新就留到 Q2 囉。

 

#3 台灣行程與活動籌備

是的~~~ 啊~~ 睽違一年半,我終於又要回台灣了!!!!!

今年 Q1 的計畫當中,就屬這個最讓人興奮。這次回台灣因為待的時間不多,所以能夠辦活動的日子也挺有限的。但目前很確定的行程有:

  1. Podcast 粉絲見面會(預計3/26)
  2. Ness + 合辦設計思考工作坊(預計4/15)
  3. Brand Your Life 實體同樂會(預計4/23)只限學生參加,不對大眾開放
  4. Dream To Goal 實體同樂會(預計3/26)只限學生參加,不對大眾開放

其實這幾個活動就差不多 Max 了,頂多可能再加一場演講的活動,但目前確定的只有以上。雖然看似只有幾場,但事前需要策劃的東西真的是好多R~所以,接續會公告更多的確切消息,也希望這回有台灣,能夠與你相見,把日子留下來吧 🙂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2022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80%被動 20%主動多元收入組合?

 

身為一位個人品牌創作者,究竟有沒有辦法將這個事業作為被動收入的來源呢?

其實,我很少公開個人收入,但因為近期我們剛好在報稅,而我在覆盤自己的收入時,又有一些新的發現,因此想藉由這個機會來分享幾個我覺得值得探討的要點,分別是個人品牌創業家可以有哪些不一樣的收入?做線上課程是否真的能像大家所說的那樣,做完就等爽領被動收入?以及我未來可能會做哪些不一樣的調整。

 

#1 個人品牌可以有哪些不一樣的收入管道?

清點了我 2021 與 2022 的收入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書籍出版税、線上課程、線上或線下活動、演講邀訪(講座、工作坊、出席活動)、節目專題製作(整集提案)、節目口播廣告、企業內訓、一對一諮詢、一對多諮詢、Email 廣編、Social Media 廣編、聯盟行銷、贊助、被動稿費、Youtube 廣告收益、Instagram 廣告收益、商品團購、顧問費⋯⋯等」

其實真的滿多元的!?

這幾年來,內容創作者的獲利管道越來越豐富,早一點開發不一樣的 Source 來源,的確也是在家工作者的必做的財務規劃。

 

#2 線上課程等於被動收入?

許多人對線上課程有著過於美好的迷思,加上近幾年來「做自己的線上課」風氣盛行,不少人對於線上課程的憧憬,就是「被動的收入」。

只要做一次,賣給一百個人,與賣給一千人的成本是一樣的。這個現象雖然在 2018 到 2020 年確實是如此,但自 2021 年開始,市場就出現了非常顯著的變化⋯⋯

因為個人品牌的門檻越來越低,創作者的加入,也讓市場選擇變多,競爭自然更激烈,過去,販售線上課程的效益是 low cost low maintenance and high convert,現在則反過來,變成 high maintenance and low convert。

也正是因為市場選擇性變多,課程要做出差異化,就需要在社群層面下功夫,而社群層面的工作,從來都不是輕鬆容易的工作,更不可能是被動收入。

因此,賣線上課程的確像寫一本書,做一次就好,寫一遍就好,但是能夠真的讓書不斷暢銷,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作者的知名度,以及書本宣傳和行銷的密集效益;線上課程也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我會說,現在的線上課程若想要學院化,又要社群化,能夠做到 50% 被動就已經非常棒了,除非有團隊協助,不然剩下的課後服務、活動舉辦、內容更新等等,都是勞心費力的主動型收入。

 

#3 不只多元,還要比例均衡

統計了一下我收入來源的分配比例,很明顯的,課程(Teachable)是佔最大宗,比例近 75%,其次則是我有合作的其他課程、工作坊,比例為 20%,再者則是台灣的一些業務,包含 Podcast 專訪、口播廣告或台灣的一些業配合作業務。

其實我從三年前就意識到我的收入比例極度不均的問題,因此我慢慢發展一些新的業務,然而直到現在,課程依然是佔三分之一的收入,雖然就總體效益來講,這當然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外加上如果課程少賺一點,圓餅圖的比例就會平均一些XD)但太過依賴某一種收入來源,其實就如同上班族領薪水一樣,是沒有辦法不工作的。

因此,作為個人品牌經營者,今年或許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試著來看看怎麼調配你的收益比例,讓你的收入管道更多元,有機會賺更多錢,並且將比例調配的更平均,就算某部分受影響了也不要緊。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2022 的學習

作為 2023 年第一篇的季度文章,我也想要回顧與分享過去一年和接下來的體悟與目標。首先是 2022 的年度計畫,在 2022 Q1 文章中有提到,比起訂定年度目標,我給自己的是一個「主題」—— 相信的力量。

2022 一路上在學習的其實就是信任,不給自己太多事業上的目標,相信宇宙自有最好的安排,老實說,超級困難的。

作為個人品牌經營者,說不擔心營收是不可能的,而作為一位熱愛計畫的設計師,要我不訂目標,也非常具有挑戰性。我覺得自己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在迷惘、操心,是整個直到 2022 年的 Q4,我也不曉得究竟是哪一根筋終於順了,突然就覺得:「沒關係,其實現在的我挺快樂的。」

過去這一年,我感覺自己一直在困擾課程營收會不會下滑、Podcast 收聽率會不會不如從前,或者自己沒辦法跟上時代的腳步,追著潮流研究最新趨勢。我頭一次體驗了如何在「不關注數字」的前提之下,依然被數字綁架的荒謬,因為到了年底,當我開始結算這一年的品牌營收時,才發現 2022 與 2021 相比,扣掉開銷的淨利,竟然還多了約 15,000 美元的利潤。

言下之意就是:竟然賺得比去年還多,那我這一年來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我意識到,恐懼與現實可以是徹頭徹尾的兩回事,擔心的是莫須有,憂愁的感受卻如此真實。我也記得儘管我在 Q3 整理季度營收時,就已經有感 2022 的盈餘似乎會比 2021 還多,但那種瞎操心的感覺也還是在,真的就是瞎操心。

也許是又再次想起 2022 給自己的練習題 —— 相信,於是將注意力放回生活,發現自己其實過得很開心,買了房子,交了朋友,體驗了無數個美妙的片刻,到了這時候,我才覺得其實工作已經很不錯了,什麼結果,或許都不是壞結果。

 

個人品牌營收總複盤

2023 的目標

2023 我有個非常大的計畫 —— 休假六個月。在品牌邁入第五年之際,我想我終於準備好要勇敢地去嘗試這個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算是可能會影響到營收、影響到成長,我也認為自己滿期待看看品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當然,做這項計畫也不容易,許多的前置安排、團隊交接,其實也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若有興趣聽,請點選這兩集節目收聽:

  1. 我的新年新希望:給自己放假六個月,來場 Soul Searching 之旅
  2. 我如何規劃六個月的假期 (策略面) 節目不停更、團隊持續工作、品牌持續獲利該做的準備

總而言之,計畫是事件,目標則是願景,2023 的計畫是去體驗這場人生 Event,而 2023,我給自己的主題則是「奇蹟」。

也說不上來為什麼,但自從徹底地放下之後,我一直覺得:「即將有奇蹟發生,有好事降臨。」也許這就是臣服後的昇華吧,我總感覺 2023 會是個奇蹟之年,也許我會有新發現,發現全新的興趣、熱情、目標、夢想、商機,也許會有個很特別的機會,讓我踏進全新的領域;也許我 90% 的收入來源開始變成股票投資;也許我開始做房地產買賣;也許我投入身心靈,加入了新的宗教;也許我開始學習做園丁,在後院展現園藝種菜養雞;最重要的是,也許我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這種「好像有什麼新鮮事即將來臨」的感覺讓人雀躍興奮,總覺得是有事可期待,總是能有好心態。而也許,就是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直覺,會讓我在看待每一件千奇古怪的事情時,都能將它視為預兆,視為奇蹟;也因此,出現在眼前的,可能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事,但卻都成了奇蹟。(我只希望不要意外懷孕??????? 我不想要這種奇蹟XDDDD)

總而言之,2023 年的主題,雖然不像是一種挑戰學習,但卻需要堅強的決心和勇氣去實現與體驗,我想,我是準備好了,2023,就儘管放馬過來吧 🙂

Zoey

 

免費1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軟裝設計師

#236 軟裝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如何從零背景開始成為一位軟裝設計師?/ 軟裝顧問 Carol

曉得你有沒有觀察到,這幾年開始流行一種職業叫做「 軟裝設計師 」或「軟裝顧問」?這份工作究竟在做些什麼?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如果沒有背景,又要怎麼樣磨練並成功轉職呢?今天我們邀請到知名的軟裝顧問 Carol,來與你分享這個職業的大小事。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軟裝設計師

👉👉 到博客來了解更多

 

本集來賓資訊:

🔸Carol:Facebook官方網站

軟裝設計師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36 軟裝設計師    

如果把房子比喻成是一個人,室內設計師就像是空間的整形外科,去改變它的結構,軟裝師比較像空間的造型師、化妝師,我們會運用傢俱、窗簾、色彩、掛畫等等去改變空間的樣貌,這是它們的差異性。

 

完全沒有,只是大概 7 歲的時候搬家,然後我就有了自己的房間,就開始很喜歡佈置自己的房間,當時也完全不會意識到這個可能會成為你的職業,就只是覺得有趣、好玩。

到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後我就發現好像還是得找有熱情的工作,再有趣的工作都一定有挑戰跟挫折的地方,如果說你對於這份工作有更大的熱情和興趣的話,比較能夠去承受不愉快的部分,所以我才很仔細的去想什麼是我願意做一輩子的職業。

抽絲剝繭後才回想到我從小就很喜歡佈置房間,我真的會刷自己房間的油漆、改造簡單的小傢俱,這個過程雖然很累,但是我都覺得樂此不疲,才慢慢去瞭解這個領域,學習相關的技能。

 

那時做兩年半,沒有特別想要換公司,剛好有個同事發現我好像蠻喜歡做佈置的,他剛好有認識開鄉村風傢俱店的人,問我有沒有興趣去他們店裡工作,後來沒有待太久,就去紐西蘭打工了。回來台灣後我就在思考下一步,我很清楚我的優缺點在哪,我也下定決心要做真正擅長的事。

後來我就找到了一份我覺得最關鍵的工作,也可以說是最貼近我理想的職業,可以讓來看房子的人透過我的專業,更容易去聯想日後住在裡面的情境,這也是開啟我軟裝顧問的關鍵點。

軟裝設計師

我其實經歷過很多的嘗試和掙扎,在當時因為沒有軟裝設計的工作,有時也會想是不是把它當成興趣就好了,然後去做別的工作,因為每個月就是有基本開銷,但是如果有人要我去改造他家,我隨時可以去他家做這件事。

我還曾經做了 1:1 的人形看板,還沒有機會真的拿出去,我就錄取了,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很棒,就要不斷的去嘗試並且實踐它,而不是沒有就算了,我覺得人生應該每天都要很有動力,起床時會覺得:「太好了!今天我又可以去做一件有趣的事情」,我覺得這樣子應該是比較有價值的。

我當時也遇到一個危機和一個轉機,危機是我想做的事情公司不想做,因為不符合他們的營運方式,以至於我能發揮的有限;而轉機則是有些客戶會請我們去幫他們挑選傢俱做布置,我就發現老闆老是會交給一個神秘人處理,我也因此知道了 Freelancer 這樣的工作方式。

我就跟老闆提案我想轉成 Freelancer ,老闆也很豪邁的答應了 ,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進公司過了,但後來公司都沒有聯絡我,直到我覺得是不是要再去找新工作時,前同事就打電話給我說有人要做佈置,而且是在金門,我還是毅然決然的接了,那就是我的第一個案子。

 

要學著如何獨當一面去跟客戶談、怎麼樣去議價,經歷了很多的波折,我到現在有個很深的體悟,很多人會覺得一個人要如何成功?通常是要有天份、要靠努力,但我覺得還有第三個關鍵,就是一定要有機運,很多人都非常有天份也很努力,只是缺了一個舞臺和機會。

我相信很多人會給我機會,應該也是因為他曾經受過別人的幫助,所以它是非常好的,而且會持續的善念。

 

我很常收到這樣子的私訊,都是在討論怎麼開始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把你的房間佈置完之後上傳到社群,並且要規律的上傳,但有些人會說:「可是我沒有那麼多錢和空間去做改造」,這時可以從小角落例如書櫃開始做小改造,就可以變出很多不同的風格。

不需要把它想得非常複雜,做這件事的用意是要讓別人知道你好像蠻喜歡,也蠻擅長佈置的,我覺得這就是最簡單的開始。

建立死忠鐵粉

可以切成兩塊,第一個是要想到所有可能有的突發狀況,第二個是要找到自己適合哪個類型的客群,然後就只專注在某個類型,不要什麼都接,除非是剛開始要多嘗試的階段。

軟裝也可以跟室內設計師配合,因為設計師為了累積作品集,就會請攝影師來拍照,就會需要有人來做佈置,這時你就會有生意,而且每個生意都至少要 2-3 個月來進行,而且後續也會有些顧問或是其他同行也想發案等等的延伸。

也可以把這些房子當成自己的作品集,彼此都有收穫,形成多贏的局面,但這種模式的缺點是比較消耗體力,另外就是你要有自己的倉庫,不過整體而言我認為還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尤其對於剛開始要接觸軟裝的人,這個對你的職業會有很大的加分。

 

我現在過得非常悠閒,已經有一種半退休的感覺,我現在處在前半段太過用力,現在就只能躺平的狀態,過去的一天很多時間都是在找合適的商品去佈置空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電腦前或是到實體的店面挑東西,等東西都找好,真正進場去佈置時反而是比較快的,另外溝通也可以花掉很多時間。

現在一方面體力已經有點不行,另一方面是我觀察到軟裝師這個職業已經相對普及了,不管是幫別人做規劃還是開課,跟三、五年前比都已經多非常多了,所以我也會去思考要如何永遠走在前面,例如出書,透過出書就比較有機會去電臺、電視臺,或是跟一些 YouTuber 合作,就可以打開能見度。

所以我現在比較會是往更減少體力消耗和時間,但收入可以更倍增的方式去前進,這是我現階段正在面對的挑戰。

軟裝設計師

就算是完全沒有背景的人也可以來讀,我的內容都非常淺顯易懂,我自己就是從素人開始去做,所以我做得到的,別人應該都可以,我就是把我的經驗彙整起來,有些是觀念的調整,有些是具體的操作,不管你是單純有興趣,還是現階段真的有房子要做改造也都蠻適合的。

 

可以借鑒室內設計師的發展,過去室內設計師也不普及,但現在臺灣就非常飽和,軟裝師也一樣,現在就是快速成長的階段,如果你對這方面有興趣,現在是非常好的進場時機,我相信以後一些學校也都會有開設相關的課程或科系,這個東西會越來越變成一種顯學。

 

我以前會先定義什麼樣的狀態叫做成功,現在我會覺得一個成功或者說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你不一定真的要把喜歡的事情作為職業,你還是可以去做一份穩定的工作,你不一定對它有熱情,可是至少要擅長,能夠把那件事情做好。

更重要的是有自己完整的時間,可以做真正喜愛的事情,不是為了任何人,單純為了你自己,我覺得它就是很理想的狀態了。

 

📍【重點整理】#236 軟裝設計師 

#1 零背景怎麼成功轉職成為軟裝師

Carol 分享,自己其實是從人力銀行開始找工作,先是接觸系統傢俱,雖然自己不是很擅長,也不是最理想的工作,但是從這裡試水溫,然後慢慢挖掘自己的軟實力,例如他發現比起把 3D 圖畫得很精緻,他更有優勢的是加入自己獨特的美感並強調整體櫥櫃的搭配風格。

因此如果在新的一年,你想要開始嘗試新的領域,儘管第一份找到的轉職工作不是最理想的也沒關係,它可以讓你從不同的面向廣泛學習,並且探索和了解自己有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部分,讓你在未來的職涯道路上更加分!

 

#2 怎麼開始嘗試軟裝設計

Carol 說,作品集就是第一個起步的地方,儘管沒什麼資金或資源,也可以從家裡的某個房間,某個角落來嘗試,重點是一定要規律且頻繁,畢竟累積作品集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你有這方面的專長,或者正在開發這方面的專業。

而在最一開始,建議各種類型的案子都可以嘗試看看,咖啡廳、商務空間、預售屋,或是屋主自己的房子等等,當你從實際的案件中獲得經驗,你才能夠分辨自己比較擅長或喜歡哪種屬性的案件,之後可以逐漸專注在某一兩種類型的案子,越做越精。

最重要的是,多多跟室內設計師合作,不只更容易累積作品集,也有機會在設計師圈打開人脈,讓收入更加穩定。

 

#3 軟裝師的工作性質

Carol 提醒,這是一份勞動力很高的工作,尤其是許多家具的採買 、移動、佈置,都非常需要體力,在接案初期,你會花大量的時間在找商品,有時候可能是某款材質顏色的桌巾,有時候可能是某個特殊結構的燈飾,也需要長期在電腦前面不斷的找資料。

不過 Carol 也提到,軟裝師這份職業未來的走向,會像室內設計師一樣越來越飽和,現在就是軟裝顧問這份職業的快速成長期,想要進場,現在的資源非常的多,未來甚至還有機會變成職業專班的選修科目,除了自己成為軟裝顧問,教別人如何成為軟裝師也會是一種新的職涯方向唷!

 

📍【本集結語】#236 軟裝設計師    

新的一年,我希望介紹一些不同的職業或趨勢,來讓你聽聽看不同的可能、不一樣的做法,如果你有想要許願、想要指定的節目主題,也歡迎你回到 IG 私訊我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 雙11課程超級半價優惠 】Brand Your Life 個人品牌線上課破天荒 5 折(再送台北同樂會免費門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