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品牌經營心得 #1】你遇到的不是職業倦怠,你正在經歷的是生命自然的蛻變

【 品牌經營心得 #1 】做個人品牌五年,我學到最寶貴的一課就是這個

Hello,我是Zoey,如果我們是第一次相遇,很開心在這邊見到你,歡迎你來到 理想生活設計(此網站),我是這個網站的創辦人,也是 佐編茶水間 Podcast 節目的主持人。如果你是老朋友,好久不見了,最近的你還好嗎?最近的我發生了很多事情,整體而言滿低落的,但我非常開心終於提筆寫出這篇遲來的品牌經營心得,來聊聊我最近究竟怎麼了?以及這五年來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這篇文章有點長,如果想用聽的,歡迎你付費支持我們製作的 Audio 版本。除了能讓你省下閱讀時間,也可以聽到與這篇文章有點不一樣的語氣與補充唷

想用聽的嗎?沒問題,我特別做了一集隱藏版 Podcast,歡迎你付費贊助來聽到一點不一樣的內容 🙂

 

過去,我每一季都會寫一篇文章,來統整我的經營心得,當初在 2018 年創立品牌時有了這個想法,認為這樣的傳統除了是幫助我去制定目標、檢視進度之外,也是一種與自己 Check-in 的好方式。但後來,這個季度報告變得越來越像一種例行公事,好像是對讀者有一個交代、對自己有一個交代,為做而做的感覺大概是在 2022 中旬開始發酵,我發現寫季度報告不僅不會讓我興奮、反而變成了一種壓力,我便意識到有些事情不大對勁。

如果你對我過去寫過的經營規劃感興趣,歡迎你先看一下過往的季度報告,也許能幫助現階段的你找到經營品牌的方向。然而,這卻不是現階段的我最有共鳴的分享方式。所以這篇文章,我們換個口味、換個風格,來點不一樣的形式吧。Shall We?

點擊展開:查看過往季度報告

 

歸零的勇氣

先從結論說說:30 歲後發生的劇烈轉變

2023 年的五月,我正式滿 30 歲。為什麼 30 總是會被大作文章?因為這的確是一件大事,這可能是你這一輩子第一次真正的回頭看自己的生命,可以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以及人生的哪些重要事件形塑了此刻的你

回溯人生,我近十年卯足全力不斷奔馳,爭取我的理想生活。我很幸運,大部分的期望都達成了,在大部分人眼中也是幸福美滿的那一組。然而,就像你聽說的那樣,達成願望後,心中總會出現那個經典問句:「然後呢?」

我接下來要做什麼?我的人生就是不斷設目標、不斷完成、不斷重複,這樣我就能擁有更多成就,這樣我就會更快樂。對吧?對嗎?真的是這樣嗎?我真的要這樣嗎?

 

隨著 30 歲的到來,我心中一股空虛感也隨之而來,這股空虛是由強烈的迷惘與疑惑所組成,迷惘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要往哪去?疑惑自己是否還要用過去這十年、二十年的活法,來過接下來的人生?

其實,此刻的我很感謝我自己有這種前瞻與質疑的膽量,我知道不斷地達成成就,或許只是虛偽的成功與假性的快樂,但是,在大約一年前的當下,我是真的非常慌,我不知道「除了不斷地達成目標,人生還可以用什麼來衡量成長?」以及「我這麼一直成長究竟是在追求什麼?」

所以你說,人類是不是很神經!沒有達成社會期待也焦慮,達成了社會期待也煩惱,總而言之,三十而立之年,我的內心也有好多吵雜的聲音,例如:

  • 我想要繼續做個人品牌嗎?我要做這件事一輩子嗎?
  • 如果我不做這件事,那我還可以做什麼?還想做什麼?
  • 我如果沒有特別想創業,又沒特別想生小孩,那我的 35、40 歲會長怎樣?
  • 我就是一直這樣賺錢、存錢、退休、旅行嗎?這樣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嗎?
  • 依照我的聰明才智(哈哈哈)我應該可以達成我想要的目標,但我想要什麼?
  • 總覺得想要為職涯和生命 Level up,但目前都看不到有興趣的選項,為什麼?

 

我覺得自己渴望更多的可能與多元性,但又不曉得它確切的樣貌究竟長什麼樣,而這些內心話現在能侃侃而談,其實是經過了超過一年的混亂與渾沌。我第一次感到有點迷惘時大約是 2021 年下旬,那時候的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我只覺得自己有點不快樂、生活有點無聊,好像職業倦怠,需要一點新突破?所以,我們將時光倒轉回 2021,來聊聊那時的心境發生了什麼變化吧。

 

【品牌經營心得 #1】你遇到的不是職業倦怠,你正在經歷的是生命自然的蛻變

時間軸 – 2021下旬 】這是職業倦怠嗎?我到底怎麼了?

2021 下旬是我自從開始做這份工作以來,頭一次感到「某些事情不對勁」,簡單來說,這份工作已不再為我帶來那麼多的成就感、滿足感、挑戰感和各種充實的快感,一開始的我不以為意,心想:「這是職業倦怠吧?職業倦怠很常見呀,你就在工作中找一些新的挑戰就好了,反正你是老闆呀,工作內容都可以自己調整呀,上班不就是這樣嗎?失去了新鮮感那就換換口味呀。」— 可想而知,我也是立即作出了行動。

那些行動包含:嘗試全新的節目企劃、試用實習生、思考是否要擴建團隊、策劃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嘗試在當下其實都挺好玩的,有好幾次,我也以為問題被解決了,心想未來如果再遇到職業倦怠,就按照同個方式這樣解就好啦。然而,過沒多久,同樣的感覺又出現了,且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

我感到更加迷惑、更加痛苦,這種痛苦的感受源自於不願接受和不願承認「現在這些已經無法滿足我了」要我說出這句話,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非常有難度的。我內心湧上各式各樣的自我譴責:「到底是哪裡不滿意?到底怎麼了?有一份可以在家工作的事業、可以自己決定幾點起床、自己決定幾點下班、決定在哪工作、跟誰工作,到底還有什麼問題?到底還有什麼好挑惕的?」

而這句 OS 也演變成我當時的生活主題:生活好好的,工作好好的,日子好好的,有什麼不對勁的?有什麼好抱怨的? a.k.a “What’s Wrong With Me?”

你以為自我懷疑,只會影響到你覺得自己不夠厲害、不夠專業、不夠會表達、不夠聰明等面向;殊不知,自我懷疑也可能反其道而行,在你覺得自己不快樂、不開心、不滿足的時候,讓你對這種不滿足感到羞愧。我有資格抱怨嗎?我的生活夠苦嗎?多苦叫夠苦?多苦可以喊苦?我是不是太難搞、是不是不知足?最嚇人的是:我應該沒有理由感到不快樂吧?

快樂需要理由、不快樂也需要理由,這些理由用來說服自己,也用來說服他人。總而言之,我就是一直處於一種「我沒有理由對生活感到不滿,因為我的生活,照理來說,是完美的,是幸福的,是許多人嚮往的」這種內疚感當中。

 

歸零的勇氣

時間軸 – 2022上旬 】休假究竟是救贖還是逃避?

2022 上旬,這種「不對勁」的感覺再次出現且更勝強烈。直到當時,我都還沒能清楚說明到底哪裡不對勁?我只能說出症狀,我卻無法診斷成因。這些症狀包含:

  1. 曾經很喜歡的事情,不再為你帶來同等程度的滿足感受(包含喜悅、成就感、意義感)
  2. 曾在乎的細節,不願再花時間與力氣鑽研。處理這些事情,甚至有種無聊、無意義的感覺
  3. 回顧過去作品,會有種「好像哪裡怪怪的?好像不正確」的感覺,但又無法說清楚哪裡不太對勁
  4. 曾合作或要好夥伴所發表的內容讓你覺得「這觀點不是很完整」,但你知道他們沒變,是你變了
  5. ” I don’t care ” 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強烈,過去堅守的承諾,變得不再重要、無所謂,甚至嗤之以鼻

What’s going on?當時的我被這一系列的症狀搞得非常困惑,我問了許多朋友,也請教了許多前輩,很多人都鼓勵我:「你可能需要休息,給自己放個假吧。」當時的我覺得這是個非常棒的主意,也算是我當下能夠想到的最佳解決辦法,於是,我展開了一系列的休假規劃,這些細節都可以在以下這兩篇文章中詳讀:

 

總而言之,2022 一整年,我總覺得自己不斷抱持著一種「把工作收個尾,好好的收尾,就能去放假了!」的想法。這個想法一開始是一種令人期待的動力,到後來卻變成一種苟延殘喘的指望,其實到了 2022 的中旬,我就開始有種「厭倦這一切」的感覺,而「無聊」也順利成章地成為 2022 後半年的主題,我做什麼事都覺得好無聊,我的心思開始不在工作上面,然後內心又不斷厭惡這樣的自己。

我實實在在地知道自己已經想要換個口味、換個跑道、換個方向,但我卻完完全全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遐想”

這樣的痛苦完全是自造的。等於我在工作的時候想著不是工作的事,沒工作時,又會非常罪惡的覺得應該要更努力工作。事實上,我直到現在都沒有跟任何人(除了我先生)承認過這個想法,包含我的團隊、讀者。

我說不出口,我怎麼能呢?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工作嗎?你不是一直想要打造什麼有錢有愛有意義的工作、事業與生活嗎?你現在擁有了,然後你突然說你不要了,誒這太沒義氣了吧?你是無理的、無理取鬧的、不講理的,這些是不可被接受的,為什麼?不曉得,總之,這就是不對的。

 

歸零的勇氣

時間軸 – 2022 中旬 負面情緒越演越烈,變成自導自演的顯化

身邊的好友或前輩會跟我說:「其實人就是階段性的,你如果從這個階段畢業了,本就會想要移動到下個階段」在 2022 一整年中,我向許多人請教指點,也為此特別撥空去上了許多身心靈、情緒密碼、心理諮商等課程,但那段時間的我在理智上接受了這樣的想法,可是情感上卻沒有接受。我似乎一直在尋找一個讓我不愛它的理由,我沒辦法接受在「我們明明還好好的」時候,莫名其妙地說 I’m done with it.

當時的我一直認為「因為我無法理解,所以我無法接受。」而現在的我發現「我其實不需要理解,也可以選擇接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當時的我就是因為看不透,所以持續讓自己陷在那個漩渦當中,不斷地想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持續尋找理由來說服自己,而且不是任何理由,它得是一個夠好的理由

 

所謂「夠好」的理由,現在看來會覺得是一種政治正確過頭了的虛情假意,我們不想當壞人,我們不想成為那個提分手的人,所以我們製造鬧劇,所以我們創造助於脫身的情境。而這一切,很可能都是在潛意識中推進的,是平日表意識層看不見的活動,這就是所謂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不得不說,宇宙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你所期待的事情,只要夠強烈,終將會實現。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

 

歸零的勇氣

時間軸 – 2022 下旬 】第一道浪的出現

2022 的下旬可以說是真正走下坡的開始。

第一個負向顯化的是品牌的業績,自從 2018 年經營個人品牌到現在,我每一年的的成績都是正向成長,一年比一年節節高升,而 2022 年是頭一次發生盈利「不如預期」的時刻,當時很錯愕,但好險團隊很幫忙,想了許多新的活動與行銷企劃,在 2022 的年末依然有將品牌的營收救起來,但當時的我心裡很清楚:「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假象,毀滅性的浪才正要開始。」

其實現在回頭看,我也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毀滅才正要開始」的想法?它就是一種說不上來的直覺,而這也很可能全是我潛意識中的自導自演。

無論如何,我們的線上課程從 2022 年開始,營收成績就每況愈下,我知道這個現象有兩種成因,一種是大市場的變化,許多人都確確實實都受到影響(因為我也和許多同業與前輩朋友聊過,這個時期可能是後疫情的經濟反彈,總而言之,大家都不好受)而第二個成因就是我,I’m the reason,我真的沒興致,我也不想管。我知道,要是以前的我,遇到這種問題肯定能夠打起精神,立即處理,但這個時期的我,做什麼都無法投入,問題也懶得處理。

現在回頭來看,宇宙確實也來幫我,它幫我製造了一些能夠退場、能夠不愛這份工作的理由,就像我期待的那樣。

我可以收拾一切,俐落灑脫地說我決定閉關休息一陣子,可是我都沒有,為什麼呢?可能是拉不下面子,可能是自己也不確定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可能是心中還是存有一絲希望,想要看到改變的可能。反正,當時的情況就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而且我也懶得去做,所以我什麼都沒做」苟延殘喘 也成了 2022 下旬的生活主題。

 

這篇文章有點長,如果想用聽的,歡迎你付費支持我們製作的 Audio 版本。除了能讓你省下閱讀時間,也可以聽到與這篇文章有點不一樣的語氣與補充唷

想用聽的嗎?沒問題,我特別做了一集隱藏版 Podcast,歡迎你付費贊助來聽到一點不一樣的內容 🙂

 

時間軸 – 2023 上旬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出現了

2023 年,我帶著這樣的心情,或者說這個沈重的秘密回到台灣。其實那次台灣的行程讓我非常期待,我猜,在我內心非常非常深處的地方,還是期待著能有一些事情的發生,「再次愛上」我的工作,重拾剛創業時的那種未知、驚喜與快樂,而回台灣,或許能夠有足夠的刺激,讓奇蹟再次發生。

於是我們舉辦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我們辦了 Podcast 粉絲見面會、課程的實體同樂會、我錄了很多節目,我跟團隊做了企業內訓,我們甚至還一起去員工旅遊露營。原以為這些實體活動能重溫我與事業的熱情連結,Instead, it took a really weird turn。

或許就是因為這些近距離的相處確實是溫暖、確實快樂,導致我心中的內疚與自責就更加的劇烈。它讓我覺得自己是自私的,只因為自己不再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就不負責任地想離開它;只因為自己想要去探索人生,就想逃離這段關係。你的團隊那麼優秀、聽眾這麼支持、你的 Lifestyle 這麼夢幻,重點是:這些事情(品牌經營、設計思考)你也不討厭呀,那你究竟是哪裡不滿?你是個拋家棄子爛人嗎?

於是,原先以為台灣行能夠療癒我,找回初衷,沒想到卻讓這種自我譴責的情緒開始惡化。

同一時間,宇宙的終極顯化也出現了:2023 的五月,也就是生日完,它給了我重磅一擊,讓我同時遇到了家庭、事業與財務上的困境,可以說是在我回美國之後一夕爆發,我與父母發生了一些事情,我的事業突然很急促性的營收驟降,以及我們突然出現天外飛來一筆的財務問題,讓我需要去動用我的六個月緊急預備金,延後我的休假計畫。

 

歸零的勇氣

時間軸 – 2023 中旬 當心沈澱下來,就是撥雲見日的時候了

所以,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呢?老實說,沒什麼事,而或許就是因為沒什麼事,我的心也終於比較認份且冷靜地沈澱下來,讓我慢慢有時間與自己對話。

因為碰到了財務問題,我開始把公司的帳目翻開來大力檢視,刪除不必要的成本,然後挑出真正的 move the needles 的事;因為得持續販售線上課程、推廣活動、與廠商合作,我也開始去檢視哪些事情我真的非常不喜歡,哪些事情其實並不討厭,然後開始把不討厭、還是滿喜歡的事情獨立出來腦力激盪,思考我可以怎麼做,最重要的是,我能不能多做甚至「只做」我喜歡的事情?

也許,這是宇宙要我好好面對現實的方式,總覺得在創業這五年的路上,其實有許多我不怎麼享受的事情,但我總告訴自己:不要太挑剔,不要這麼挑食,什麼都做做看,全能也不錯,這是通才的世界,什麼都可以嘗試一下,最重要的是:你總不能永遠都只做你喜歡的事情,逃避你不想做的事情吧?

當我意識到自己內心有這樣的獨白時,我不禁開始困惑:「『總不能永遠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信念是哪來的?這個信念是誰告訴我的?這是事實嗎?為什麼不行呢?」

 

看似這麼獨立有主見的我,也毫無意識地被社會框架給綁架著,而這甚至是我給自己的圈套、枷鎖,我說我不想做朝九晚五,所以出來做個人品牌,就是希望可以有主導權、有選擇權,去決定我想要做什麼、想在哪裡做、幾點做、怎麼做,然而,今天給了我這股權力,我卻遲疑:「天底下真有這麼夢幻的事嗎?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的是可以的嗎?」

我想,當時的我並沒有 全然地相信 這個可能性,我也活在那個「你應該」的世界當中。你應該做個知足惜福的人、你今天有點名氣,你就應該要設立好榜樣、你不是一直都在鼓吹自律堅持嗎?你這樣有自律、有堅持嗎?你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創業、走到今天、有這般不可思議的成績,這是你報答的方式嗎?離開?你在開玩笑吧?

那段時期的我經常哭泣,但在這些淚水陪伴的夜晚中,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做人應該要怎樣」有著許多世俗的標籤:你應該忠誠、你應該善良、你應該堅持、你應該負責、你應該感恩、你應該樹立榜樣、你應該盡忠職守、你應該做個好人,而好人,就是符合上述這些條件標準的人,我想做個好人,因為我的確在乎,我的確想要為社會有所貢獻,最重要的是,因為我是如此的幸運、如此的幸福,如果我不做一個好人,我就不配擁有這麼精彩的人生。

嗯⋯⋯原來是這樣,原來這是我內心的聲音呀。

 

歸零的勇氣

【 時間軸 – 此刻 】領悟你過去無法領悟的,允許你過去不願批准的

過得太好也是一種困擾,你相信嗎?

我一直對於冒牌者症候群的這個議題很有共鳴,因為我意識到,冒牌者並不只是指你不夠專業,就要假裝自己有能力教導別人,而是當你獲得豐收之後,能否真正的去享受你為自己創造的豐盛結果?很多時候,人們是無法做到的。

我一開始覺得自己是被迫回到工作崗位,但在這半推半就當中,我也逐漸沈澱、臣服,而我的心也漸漸敞開,那些困擾我超過一年的無解之題也漸漸明朗,並且浮現出意想不到的答案⋯⋯

我發現,我所有的「應該」都來自於我「在乎」,而只要我在乎,我也就 已經是 一個夠好的人了。只有真正的冒牌者,才不會有冒牌者症候群。這一切的糾結,都實實在在的說明著我 本就是 個有責任感、上進心、對自己嚴厲且善良的人,而這樣的我,是否就可以是一個夠好的我?是否就有資格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是否有權利坦誠地說:『 我變了,我也應該要變,而且我其實愛死了自己難以捉摸且不可思議的改變 』」?

 

此時此刻的我,腦中出現了S.H.E 《戀人未滿》的歌詞:「不過三個字,別猶豫這麼久,只要你說出口,你就能擁有我」(哈哈哈哈哈哈)我在想,我可能也是有個非常幽默的靈魂(笑)這段歌詞的出現,也是在提醒著我,這三個字叫做「I am enough」,只要我說出口,我就能真真實實,全心全意地擁有我想要的人生呀。

我想,我的靈魂是渴望改變、渴望進化、渴望多元、渴望不同、渴望自由的,但我能批准嗎?

這段時間的痛苦,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期待一直無法被這個「小我」大魔王給批准,所以內在的情緒不斷的抗議、不斷地罷工,讓我覺得沒有動力,讓我對未來迷失方向。然而,我真的迷失了嗎?還是,我其實有答案,我只是無法允許、無法批准這些答案呢?

 

歸零的勇氣

所以,五年了,究竟有什麼心得跟感想呢?

如同 30 歲會被大作文章,五年對於一個從來沒創過業的人來說,也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有時我會覺得其實這一切好像根本沒什麼,創業本就是各種艱辛各種困難,我把這件事看得這麼嚴重,是不是自己太玻璃心?是不是因為從來沒有挫敗,如今在品牌成長下滑時感到挫折,就很草莓的一覺不振?

我也時常在想,這真的是創業,還是只是因為「創業」聽起來比較厲害,所以被我們這種半吊子拿來使用?對於這樣的字眼,也發生在「講師、教練、顧問」等頭銜上。有時我會對這種自稱感到想翻白眼;有時又會覺得,其實我們都不曉得怎麼定義自己。

你似乎不只是網紅,你有一個小團隊,但你又好像不是真的在創業;也許你就一位接案創作者,但說是在做什麼大事業,感覺又不是那麼到位。你到底是誰?我想我們都因為大環境而對於自身的 Identity 有所困惑。

五年了,我累積了一點小成就,然而,我究竟是誰?究竟不是誰?我在做什麼?我是創業家?作家?創作者?講師?也許這些身份都是我,也許這些都不是。

原先以為,五年之後的我會對這些身份標籤更加認同,沒想到,有了這番成就之後,我反而更不想被這些成就給限制與定義。原先也以為,五年的我會在品牌上面有更多的 Clarity,因為站得更高,視野便看得更遠,但此刻的我,終於攀上了這座頂峰,回頭往下看,才突然驚覺:「這⋯⋯跟我想的有點不一樣」也許正是因為這個領悟突然打在我臉上,讓我更加措手不及,原本以為自己會更成功、更想往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持續開拓、向下耕耘,但現在卻突然遲疑:我真的想這樣嗎?

這五年來的我有非常多的轉變,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女孩,變成更加成熟、更加做自己的女人,但越是成熟,也越才發現自己不知道的,原來還這麼多!

重新回頭整理這段時間的咀嚼,你會發現,這些東西都很簡單,你也都聽過,但是當他們發生在你身上時,那種感受是很不一樣,並且很深刻的,也只有自己真實體會過,才能知道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也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的理解與看透。我正在一個過渡期,正處在 No longer 與 Not yet 的中間。

我 No longer 是那個過去的 Zoey,我不再想要不斷地講個人品牌、自媒體,我不再想要給自己貼標籤,限制自己什麼精準的品牌定位;但,我也 Not yet understand this new Zoey,我感覺自己對於品牌顧問、陪跑教練很感興趣,我開始接一些學生封測輔導案,我開始在美國輔導一些新創公司,我好像喜歡,但這就是我未來確定的道路嗎? I’m not sure.

 

走在「已不是」與「還不是」的中間地帶

也許,你也曾卡在「已不是」與「還不是」之間。已經不是孩子,但又不到成年;已經不是菜鳥,但也不是老鳥;又或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是的沒錯,這一刻我正在 Spotify 收聽戀人未滿哈哈哈)這個中間地帶是曖昧的、是困惑的,很多時候,也是不舒服的。而這段時間,我也不斷地去想要怎麼緩解這種痛苦與難耐?

以我的案例來說,我覺得自己已經滿知道不想用過去的方式來經營品牌與事業,但卻還不曉得那我想怎樣?那我下一步的方向想往哪走?而這樣的感覺讓我把很多的壓力與期待加註在「未來」,你怎麼不給我一點方向呢?怎麼可能一點線索都沒有?努力找的話應該會有蛛絲馬跡吧?

我了解到,我不願面對的是:我不知道,我其實不知道,我其實也有不知道的時候,以及最重要的:我可以不知道,我不必什麼都知道,我不必擁有一切的答案,這也是不可能的。

原來過去的我不斷在懼怕的是:「承認不知道,就表示我沒轍了、沒答案了、沒戲唱了」,於是我努力擠出答案、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就只是為了從已知中拼湊出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內心認為「不知道」是壞事,是一件不被認可、不被允許的事。

當我終於允許與接受這個「不知道」的事實時,我感到全身的細胞都在震動,我知道那是一種釋放感,他在告訴我說:我自由了,我感到很開闊、感到未來很明朗,我不知道,沒關係,這代表有無限的可能性;我不知道,這樣更好,代表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那一刻,我好像也終於從那種曖昧不清的過渡期中解脫了,而現在的我就是靜靜的等待,並且努力相信:最適合我的答案,會在最適合的時機,以最合適的方式,出現在我的面前。

 

歸零的勇氣

五年帶給我最深刻且最珍貴的禮物,就是 歸零的勇氣

說來諷刺,我這段時間的「被迫工作」,似乎換來身心靈上的「被迫省思」,例如我確實開始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不想做的、不賺錢的、與我核心不對齊的那些,這段時間也都做了斷捨離,離開了我的日常。我總覺得這趟休假之旅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很可能也是宇宙暗中的指引,給了我不同層次與向度的「修行」。誰知道呢?這可能才是我需要的,而不是去夏威夷度假(苦哈哈的笑 ← 自己加旁白)

許多人給我鼓勵,說我非常真誠,非常勇敢。而我也一直在想,我勇敢嗎?我不是也不勇敢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嗎?是什麼讓我願意面對?是什麼讓我願意說出口?是什麼讓我掀開、看見?我發現,是我對於自己的愛,這些勇氣,是來自於我對自己的忠誠。

我意識到,在一個職場環境久了,想要轉換跑道是好的,但你覺得工作很好,你挑不到他出了什麼毛病,所以你應該對公司忠誠、應該留下,因為這些三從四德都是社會讚揚的美德。但為什麼這種心情,你不會套用在自己身上?難道你想要持續進步的渴望,就應該被壓抑、應該被擺在後面嗎?你最應該忠誠的,難道不是自己嗎?

我這段時間與自己最大的和解就是:「我並不是莫名其妙自私自利的人,我是一個對自己極度忠誠且誠實自愛的人;這一切不是來自於我的自私,而是我的自愛。」

 

這個和解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終於放下了,我終於放下對自己的成見跟譴責,我也終於放下那個「應該」要怎樣的想法。我所能走到今天,不是因為我多麽堅持、多麽有動力、有想法、多麽愛計畫、多麽有執行力、多麽自律,這些都是果,這些都不是因。真正的因,是來自於我對自己全然的愛與滿滿的珍惜。

因為有這個領悟與和解,也讓這條辛苦的路變得很值得。它讓我看見我是多麽的愛自己,我是多麽的重視我的價值觀,而我的潛意識比我的表意識還更快知道:「你的某些價值觀被牴觸了、你的某條路走歪了、你應經從這個階段畢業了、你應該去迎接新的自己了。」

我的自愛像是我的北極星跟守護神,不斷的指引我未來可以怎麼走,或是下一步應該要怎麼調整,這段時間的打架跟抗拒,現在看來都有點像是內在小孩在鬧脾氣。

總結一下我這段時間的心境感受變化:迷惘困惑 → 食之無味 → 棄之可惜 → 苟延殘喘 → 現實低谷 → 臣服沈澱 → 撥雲見日 → 全新領悟 

有時會覺得很生氣,希望可以直接從迷惘困惑跳級到擁有全新的領悟,要是可以,誰想要花超過一年的時間摸索、疑惑?但或許,沒有走這一遭,我可能也不會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接續的下個五年會長怎樣?我也不曉得,但此刻,我可以很榮幸也很驕傲地說:五年帶給我的最大禮物,就是歸零的勇氣,以及讓我知道我是一個多勇敢的人,而這份勇敢,全都是來自於我對自己的愛,換句話說,我也更加認識我自己了,原來這就是我的模樣呀。

我們努力工作,認真生活,不就是為了更認識自己,進而創造或活出更理想的人生嗎?我想,如果這是這五年的品牌課題或生命課題,我的確是辦到了。此刻的心中只有滿滿的感謝與無法言喻的感動⋯⋯

走了這麼一大遭,五年之後,我還是希望能以相同的精神(理念),搭配不同的姿態(長大一點的 Zoey)再次啟程,持續探索生命,持續設計自己的理想人生。

謝謝你的收看,也謝謝這一路上有你陪伴 🙂

 

With love,

Zoey

免費1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生活管理

#187「當你發現自己可以,你的信心就能疊加上去!」從健身到 生活管理 的人生哲學 / Ashlee

年快樂~農曆新年祝福你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虎虎生風 🙂 ,你過年有什麼特別的旅遊計畫嗎?你會跟家人到其他縣市走走嗎?還是你覺得終於有一點時間可以留給自己,好好的整理房間、做好 生活管理 ,或是開始一項新的學習、新的計劃呢?

因為新年嘛,我想說我們就安排一個比較勵志的內容,那就是 exercise ! 新的一年,你有想要開始運動、健身的習慣嗎?你是否準備好終於要養成某一項可以持續下去的新習慣呢?在今天這一集的節目裡,我邀請到人氣 YouTuber Ashlee 作為本集的來賓。

Ashlee 經營自己的健身運動頻道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這一路走來,他試過許多不一樣的商業模式,也累積了自己對於健身的專業知識與自信,現在,他也開始思考自己品牌的下一步,計劃新的嘗試。

生活管理

我前陣子回台灣的時候,剛好有幸能跟 Ashlee 一起去吃火鍋,我不誇張, Ashlee 本人小小一隻,但是身材跟氣色都非常的好,我跟她聊了品牌經營、聊團隊管理,我也發現這個女生對於投資理財也很在行,房地產和借貸、槓桿原理都能聊。

在他身上,我是真的看見什麼叫做自學的力量,所以今天呢,我們便會跟你分享 Ashlee 的故事、他經營品牌的方式,他處理職業倦怠的方法,以及他對於開始做自媒體、累積自信的看法,我相信你聽完之後,也會感到充滿動力唷。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YouTuber Ashlee :官方網站YouTubeFB粉絲專頁Instagram

生活管理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187 生活管理

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自信的體現,但我一開始不是這樣,我以前是沒有自信的人,我覺得會有這樣的信念,應該是因為我從一些小事開始做,做到了之後發現原來我可以,慢慢去疊加自信心,未來更大、更困難的事情,你也會相信自己是可以辦得到的。

 

我小的時候家裡給我的零用錢非常少,那時候也會有買衣服、買包包的慾望,可是我沒有錢,所以我就把我的二手衣服在 Yahoo 奇摩拍賣上面賣,我發現竟然真的可以換錢!

那個時機點算是很好經營的,我發現這是一個可以賺錢的方式,我就開始去五分埔批貨,後期也有進一些韓國、歐美的代購,後來就成為我主要的收入來源,所以我其實是沒有去外面上過班的。

會進入 YouTuber 這個工作,是因為我一直有寫網誌的習慣,一直都有在透過部落格記錄自己的心情,大概五、六年前,身邊朋友就鼓勵我,你可以把這些東西拍成影片,我聽了後也蠻想試試看的。

人固定麥克風與立場

我也很享受剪輯影片的過程,當時我也沒有設定經營的目的,想到什麼就拍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就拍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開始拍的就是一些 Vlog,煮菜、買了什麼就開箱分享。

開始拍 YouTube 影片的時間點,也是我開始健身的時候,當時我也有把健身過程用影片記錄下來,後來就發現健身影片的迴響很好,我就花更多時間在做健身的內容,甚至到後期覺得自己有責任、使命感去學習、並推廣更多正確的健身觀念,後來也去拿到了一些健身相關的證照。

 

大概 2015、2016 年的時候,那時候網路上的資訊很少、尤其是中文的,所以我自己算是一路摸索、撞牆,一直到慢慢學會,我都有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我覺得這對觀眾應該也是一種激勵,他們會看到你是如何從以前的樣子變成現在的樣子。

 

我以前是完全不運動的,甚至體育課的時候我會跟老師說:「我不舒服,需要到樹下休息。」

我覺得是因為我一直沒有在運動,所以肌肉一直隨著年齡在流失,大概到了我 20 歲中下旬,我慢慢地感覺到我的身材已經不受控了,對自己的身材也越來越不滿意,因為我身高不高、骨架小小的,看起來好像瘦瘦的女生,但那個時間點是衣服已經遮不掉了。

年輕人在早上遭受頭痛的睡衣

我看著我肚子上的游泳圈怎麼越來越厚,而且我並沒有吃得比較多,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做些改變,一開始就從一些比較簡單的方式,例如飲食吃得比較清淡、多做一些活動,例如坐車改成走路,做些微生活習慣的調整。

但我發現體態並沒有改變,所以我知道我必須要付出更多,當你的肌肉在流失、你的體重沒有變,就代表你的體脂肪可能在增加。

 

我當時幾乎網路上所有中文資料都看過了,當你看得多了就自然會有批判性思維,會比較可以感受到哪些資料說得比較是有根據的,除此之外我也會看一些英文文章,當時我臉皮比較厚、目標也很明確,我就是想要歐美的健美身材,線條明顯、肩膀寬、臀部圓、腰細的那種身材。

我會帶著那種照片去健身房,跟教練說:「我想要練成這樣子,該怎麼做?」,我也問了很多人,我會聽每一個人的建議去從中調整,後來大概有 95% 的時間都在做肌力訓練,針對這個問題:

我認為你要先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想要增加肌肉、減體脂肪、還是想要體力變好、增加力量,各種目標訓練的方式都會有點不同。

 

你會花了很多時間,可是看著鏡子或是體重機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變化,你也不知道你的方向是不是正確的,但是我當時已經別無選擇了,其他能夠試的我都試了,我想大概是半年、或是一年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瘦下來、腹肌出來,而且那個時候體重其實沒有變輕多少。

我曾經試過跑步機上跑步、飲食調整,可是它們的強度可能不夠,沒辦法引導我到想要的目標,我還沒試過就剩下比較極端的像是減肥藥、中醫那種,但是除此之外,像是什麼按摩,我應該都試過了。

 

我覺得這個可能還要看每個人原先的條件,肌肉它是需要時間成長的,你的生活習慣、飲食狀態,也會影響你減脂的速度,所以每個人不太一定。

我可能是半年到一年間才看到我的腹肌,可是在這過程我其實已經有很大的變化,因為我過去體脂很高,大概 30 左右。

在這邊也想跟大家分享,健身剛開始會有一個新手蜜月期,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時間,這是你肌肉成長最快的時間,以後就沒有了。

 

這部分也要看你的基因,每個人的蜜月期的時間長短不太一樣,但通常你一開始做的時候,你就可以感覺到你有一些改變,我會建議大家不要太在意體重機上的數字,因為肌肉本身就比較重,你的體重可能沒變,可是你的肌肉在長、體重是在掉的。

生活管理

我都會建議我的學員和觀眾,不但量體重,最好還可以拍照記錄、或是用皮尺去記錄你的身圍。從沒有運動到開始運動,各式各樣的效能都會是最好的時候。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你的肌肉、身體過去沒有受過這樣子的刺激,所以它會有一個比較快的、往上走的趨勢,之後就會漸趨平緩,像我現在要增加一點點的肌肉都是非常困難的。

 

大概前半年我都是逼著自己去做的,後來可以堅持下去、把它放在比較前面的排序,是因為我感受到運動帶給我的正面幫助,例如精神比較好、體力比較好、腦袋思緒更清楚、身材也有一些變化,甚至我覺得思考上面也變得比較正面、比較樂觀。

有句話說:「運動是良藥」,我非常認同這句話,我覺得運動真的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剛開始可能是逼自己在變成習慣,但當你體會到這些它帶給你的好處時,你就會愛上它。

 

生活上,身為健身 YouTuber,維持體態好像是我的責任,所以我沒辦法用垃圾食物、狂飲、好久不運動等等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壓力,我覺得維持體態其實也是工作上帶給我的壓力。

營運上,我覺得健身的知識與內容,差不多就是那樣子,除非有一個科學新發現或是突破,才有新的可以分享,我的感覺是我老是在講重複的東西,老實說有時候覺得蠻無聊的,連我都覺得無聊,我怎麼能確保觀眾會感興趣呢?

 

對我來說這樣的壓力是好的,可以督促我讓我一直維持健身的習慣,就算有時候身體真的很疲勞。

我其實近兩年飲食控制沒有這麼嚴格了,兩年前我像是職業選手般,嚴格要求我的訓練和飲食,那這兩年我就比較放鬆,飲食習慣也自然地變成健康的飲食,所以身體上現在也比較舒服。 

 

通常我也會給自己放一些小假,可能出國旅遊時不忌口、不訓練,肌肉他是有記憶的,就算今天變胖了,要瘦回來也非常容易,所以營運、內容方面,會是我遇到比較大的問題。

 

我是沒有看過其他人的作法,不過我自己有一些想法,我認為我可以多拍一些我目前感興趣的事情、新的熱情、或是一些新的嘗試。

其實過去我有嘗試拍其他的主題,也確實大家會期望在這個頻道看到的是健身的內容,所以點閱率、迴響就沒有這麼好,當時也會苦惱,但我後來覺得我個人的人生目標就是要開心、要自由、要快樂,我寧願選擇自己比較快樂的決定。

任務, 休閒, 光 的 免費圖庫相片

我以前就有意識到,成為 YouTuber 這也許是一個時機財,不知道自己會紅多久,所以過去幾年我花蠻多時間在研究投資,所以今天就算我突然不工作了,我還可以養活我自己,這方面我是比較不擔心。

我甚至在想疫情結束後,去完成我一直以來的夢想:「當一個數位遊民」,也當作是一個休假,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看未來有沒有新的嘗試。

 

我本來就是一個想比較遠、比較未雨綢繆的人,而且過去我一開始拍的時候,並沒有期望可以從這個工作中得到什麼,純粹就是記錄。

一直到 2019 年我第一次做自己的線上課程,那時候我蠻驚訝的自己的影響力是可以變現的,那時候就一次性獲得比較大的收入,我就馬上去買了房地產,就已經開始在做規劃了。

 

觀眾的部分我蠻實在的,我就直接跟他們講:我拍到不知道要拍什麼了、我覺得很無聊,我也直接讓他們知道,我覺得需要花比較多心思的,應該是跟團隊成員的溝通。

我的團隊雖然不大,但我也會讓他們知道說,就算我今天不是原本的路線,或是我已經不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但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核心價值觀,都是一致的,我也相信他們知道我對他們的責任感、彼此之間的信任是很堅固的,他們反而會比我更常提出關於頻道內容的一些點子。

 

想要做數位遊民,拍旅遊Vlog、數位遊民的心得之類的。

 

我必須說,我也是亞洲古板文化的一員,如果有預算找教練,他絕對可以帶你少走很多彎路,但我個人認為他不是必須的,像我自己就從來沒有請過教練。

我有請過線上教練,但是比較後期階段,請他幫我規劃訓練、飲食,但沒有指導動作的部分,我不否認教練真的可以加速你的進步,因為你可以少掉那些摸索期、做錯的時間,還有避免受傷,一開始訓練時,的確你可能不太清楚你是用哪塊肌肉在發力。

男子舉起右臂

肌肉跟大腦其實是有連結的,當你訓練一段時間後,你可以馬上感覺到你現在是用哪一塊肌肉在發力,我認為到那個時候你也不太需要教練了,你自己會知道動作卡卡的,可能需要調整一下姿勢,或是器材的使用方式。

 

那時候我是全身都練,剛剛提到會不會練錯肌肉,或是練出來形狀和想像不同,我覺得絕對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其實肌肉,例如肩膀來說,每個人的肩膀都長那個樣子,而且重點是,它們長得非常得慢。

所以不會突然有一天覺得它怎麼是這個形狀,絕對是慢慢來,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會看到它的,我當時的心態就是不妥協,我不相信我自己變不了 IG 網美的那種身材。

這其實也是我當時沒有找教練的缺點,沒有人指引我方向,所以我花了非常多時間在摸索,例如我在練上半身,我就會上網查,練的時候我會錄影,回家後會看我姿勢是不是哪裡不對,抓到會健身的朋友就會問他們。

 

做就對了、先做再說。

就跟運動一樣,每個人基因、狀況不同,但這是好的基因,就先去做,我覺得可以從對於自己的體態、經驗還不夠的情況下要怎麼樣開始拍,這是很好的內容,從你一開始的身材蛻變成後來的樣子,就跟我當時一樣,是一個自己的成長記錄。

我一開始也不是多專業要讓大家來看我影片,我就是很誠實地跟大家說,這是我今天新學到的動作,做起來覺得哪邊有感覺,下一集又會打我自己臉,原來我上一集做錯了。

 

自由,不再需要為生活、金錢、任何事情做你不想要做的事情,不需要犧牲你的時間,這是我認為的理想生活。

 

📍【重點整理】#187 生活管理

#1 Ashlee 開始健身的契機

Ashlee 說自己原先是完全不運動的人,但漸漸的,他發現自己的飲食習慣沒有改變,身材卻開始不受控制,起初,他全靠在網路上爬文自學來建立基本的批判性思維和基礎的知識,後來,他發現過了一陣子,自己的身材並沒有改變。

Ashlee開始健身的契機

所以他開始帶著照片去健身房詢問教練,並聽取有經驗的人的建議,再從中調整,Ashlee 說,你不一定要有教練,但是有教練絕對是達成目標最快的途徑,因此,個人的目標要先明確的設定清楚,你究竟是要增重、減脂、練肌肉還是練力量,鍛鍊的方式都不一樣。

但如果,你的目標只是想要體驗和探索,並且也不介意慢慢來,或許一邊試錯、一邊紀錄,也是個不錯的選項喔。

 

#2 告訴自己辦得到

Ashlee 提到,前半年健身都是逼著自己去做,真正有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自發性的去運動,是從感受到運動帶給自己的正面幫助開始。他提到自己的精神變好、體力變好、腦袋變清楚,重點是,思考開始變得正面、更積極。

因為你的確一步一步地在累積著你能辦到的證據,好像你會告訴自己說你辦得到,總而言之,這種自我價值的累積會讓你愛上它,漸漸的,這些原本你需要逼迫自己去執行的事情,反而有可能變成你最戒不掉的健康好習慣也不一定。

 

#3 人生的目標就是要快樂要開心

全職經營 Youtube 已經超過六年的 Ashlee 說,他其實有開始思考要嘗試新的內容、轉換跑道,他也有理解自己的個人理財很重要,不能夠將全部的重心和收入來源都依靠在個人品牌的這個領域中,所以,回歸初心,人生的目標就是要快樂要開心。

這其實也有呼應到理想生活是階段性的觀點,你五年前的理想生活可能是這樣,因為你站在 A,你頂多只能看到 C 點,你無法去相信 D、E、F 會長什麼樣子,但隨著你慢慢走到 B、走到 C,你或許可以逐漸去拼湊出 E、F、G 的其他目標。

階段性目標

因此我認為,不用在一開始去思考做個人品牌會不會和能不能做一輩子,因為如果能的話,你是真的很厲害,如果不能,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重點是,你會不會後悔自己沒有做這件事?沒有給自己一個機會?或者沒有給自己開闢另外一條職涯道路與可能性呢?

 

📍【本集結語】#187 生活管理

我個人也非常喜歡 Ashlee 最後提到的「蛻變的過程反而更吸引人」這句話,我們經常會擔心自己尚未到達自己滿意的狀況,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像是在獻醜、沒人會喜歡,但,換個角度想,沒人喜歡、沒人看,那你多好多爛都不重要嘛!重點是:

如果這件事情是好的,你就做就對了,先做再說,就跟運動一樣,因為做了你也不會有損失,頂多就只是收到一些陌生人的無聊咆哮而已。

我聽過一句話說「大多數的人花他們沒有的錢去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來討好他們根本不喜歡的人」,我認為這句話血淋淋的打中許多渴求證明自己的人的心聲,而這也是我們為自己設下的圈套,只有你自己才能解套呀~就像 Ashlee 在開頭說到的:

相信自己像是自信心的體現,甚至可以說經驗的累積,從小事開始做,當你發現自己可以,就能疊加自信心。

今天的結尾比較長,因為很有感覺,所以嘮叨了一點,如果你也想要用自媒體來成就自己的夢想,或想要學習怎麼經營個人品牌的話,歡迎你領取我們的免費課程 ( 點這裡上課 )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iTunes Store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BYL迷你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123 遇到 職業倦怠 該怎麼辦?面對低潮的3種方式 / Erin 艾琳的日常

#123 遇到 職業倦怠 該怎麼辦?面對低潮的3種方式 / Erin 艾琳的日常

無論你再怎麼喜歡自己的工作,我們都還是有可能因為過於熟悉、缺乏挑戰而陷入 職業倦怠 裡,在那個當下的你或許不一定想要馬上離職,只是需要重新找回動力、重新振作來度過這個非常時期。因此,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邀請到 Youtuber 艾琳的日常來和我們聊聊失去動力的拯救方式,我會和艾琳聊聊他的 Youtube 創業故事、他如何面對職業倦怠?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自己振作?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以及如何設定出更適合自己的目標?

延伸閱讀:#95 如何成為獵頭想要的「 超級人才 」?跨國工作者的技法大公開 / Joyce

職業倦怠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 訪談綱要:

3:10 艾琳的自我介紹

4:20 艾琳是如何開始創業當YouTuber呢?分享一下這段心路歷程

10:10 這些年來艾琳是否有感受到職業倦怠?有沒有遇過很想放棄的時刻呢?

19:05 遇到事業低潮時,會做什麼事情讓自己振作或找回方向?是否能列舉三個跟聽眾分享?

25:18 要怎麼知道自己找尋的方向、書籍或資訊是適合現階段的自己呢?

28:25 為什麼人會設定出不符合自己核心價值的目標,甚至會以為自己想完成這些目標?

38:05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Stay In Touch:艾琳的日常 YoutubeFB粉專IG帳號、個人網站

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 重點整理 

#1 當遇到職業倦怠時,有三種方式可以讓我們度過難關:

  1. 設定期限
  2. 設立具體的行動目標而不是結果目標
  3. 設立進步的目標,不斷地做測試,馬上看得到成果

設立一個期限就像是吃下定心丸一樣,讓你知道在這期限內可以全力以赴,也不會有那種遙遙無期的無力感。再來我們要設定一個具體的行動目標,而不是結果目標,例如每個月增加一千位訂閱用戶是一種結果,每個月生產五篇文章是一種行動目標。行動是你可以掌控的,結果你不一定能掌控。最後,我們也要為自己設定進步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要不斷的挑戰自己,讓你的工作持續充滿新鮮感,也可以找回工作的動力。

#2 如何知道自己目前在吸收的資訊真的適合自己呢?

想要選對資源,就得先學會「辨認自己的問題在哪」。現在市面上到處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知識與資訊,每一個物件都有它的可用之處,但是,如果你越能夠清晰辨認自己需要什麼,你就能夠越精確的抓到學習的重點。

#3 我們為什麼會設立錯誤的目標?

艾琳說,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不夠了解自己,因此在設立目標的當下,我們很容易會拿別人的目標當成自己的目標。然而,錯誤的目標會讓你感覺就算達成了也沒有那麼開心,意義感也沒有那麼的強烈。因此,如果你想要設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建議你設定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然後去感受一下你在執行這件事時,享不享受這個過程,如果有享受,那這相信就是一個滿適合你的目標了。

職業倦怠

面對 職業倦怠 ,一起重新尋找理想中的自己

非常感謝你的收聽,如果你對今天這一集的內容感興趣,我們在Dream to Goal 的課程裡也有教導許多核心目標與外在目標的分別和設定方式,也歡迎你索取免費課程做收聽,而我自己也滿喜歡艾琳提到的目標規劃方式,就是尋找「十年後的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利用這些人當作範本去往你理想的形象前進。這個週末我會好好想一想自己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參考對象,如果你有想到適合你的人物範本,也歡迎分享給我和艾琳知道喔!


時間過得非常快,我們馬上就要和 2020 年說再見了,今年的你,是否又離自己的理想生活更近了一些?又或者,你還是處於一個很迷惘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規劃未來的階段?

每年年底,Zoey都會推出一套特別的免費課程「 Dream To Goal 人生設計思考課」,這堂課會幫助你找到核心目標,也會告訴你要怎麼找到熱情、建立自信,同時也會和你分享設計思考的原理以及如何將他利用在人生設計上。

這是一堂大約一小時的線上免費課程,我們今年的限定時間是11月1日到11月14日,如果你對這堂季節限定課程感興趣,歡迎點選以下連結,這次的免費課程只有開放兩週,記得及早預約及早報名,我們課程裡見囉!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一直想換工作

一直想換工作 錯了嗎?用設計思考幫你找到討厭工作的問題根源

作做久了,難免都會有職業倦怠,想要換一份更好、更輕鬆、錢更多的工作是人之常情,但假設你發現每次到一個新職場不久就 一直想換工作 ,而且每份工作做不到一年就會有這種念頭,那很有可能問題並不在工作本身,而是你根本不知道你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會利用設計思考的方式,用幾個情境帶你思考幾個重要的問題來找到你的工作動機,並試著幫助你找到一份你理想的工作,為自己創造理想的生活。

一直想換工作

 一直想換工作 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一份工作做了幾個月就出現「好不想上班啊~」的感覺,而且這個念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那很有可能不是因為這個工作內容太累、薪水太少、同事很爛,而是你對於現在的工作「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

撇除掉一些因為現實因素必須要頻繁換工作的人 ( e.g.搬家 ),我認為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是很多人產生想換工作的念頭時背後最核心的問題,發生的原因因人而異,也通常不會只是由單一原因組成的,但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下面兩種情況。

情況一: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

你對自己的未來和職涯有些規劃,但是你在做的工作並不能讓你離這些規劃越來越近,又或是夢想離現實有些遙遠,例如你想要達到月薪 10 萬,但現在工作怎麼換都只能賺到 2、3 萬,現實的殘酷容易讓你產生無力感。

你內心搞不好相當確定,待在現在這份工作絕對無法達到你的理想生活,但又礙於薪水、生活暫時沒辦法換工作,也不知道哪種工作可以讓你達到未來的規劃,所以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先待在原本的職場,做一天是一天。

 

情況二: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

你對於未來並沒有特別的規劃,不清楚自己的理想生活會長什麼樣子,如果你沒有設好一個目的地,就不知道現在該往東南西北哪邊前進,不斷猶豫、不敢踏出第一步,最後乾脆先待在原地好像還比較安全。

也有一種人,同樣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即使換了新工作,對新工作的新鮮感也會很快的消逝,如果在工作上遇到挫折,也沒有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現在只是暫時的不順,只要努力改善,撐過一段時間情況就會變好的信念或理由做支撐。

這時逃避現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換工作,但我想你也猜得到,這種心態的人到了新職場,也只會重複惡性循環罷了。

看到這裡也許你已經發現你是其中一種情況,但沒關係,設計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認知到問題的存在,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接下來我會針對每種情況給你幾道思考題,來幫助你調整你的思維模式。

一直想換工作

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的思考題

以第一種情況來說,如果我們在做與未來規劃完全相反的事,我們很容易就會出現「做這個要幹嘛?好浪費時間!真沒意義!」之類的想法,未來規劃的規模可大可小,大致換工作、結婚、創業,小至搬家、換科系、出國留學等等。

假設你已經很確定你未來想做的事情,但現階段不得不繼續做你明知道浪費時間的事情時,就可以問問自己下面 3 個問題。

1. 你為什麼要做與計畫不相干的事?

我知道你第一個答案肯定是:「我現在真的缺錢,我需要繳學貸、房貸,雖然我很清楚這是浪費時間,但為了生活,即使我不喜歡,也只能繼續做下去。」,那我們可以回頭來想想,如果是為了生計:

  • 真的只能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嗎?
  • 有沒有可以做得開心又可以賺錢的事情?
  • 你真的只有這些選項嗎?
  • 你為什麼只有這些選項?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只有這些選擇,事實上,我們的選擇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很多,就等你去開發和探索,你可以去提升自己的技能、問問身邊的人有沒有一些機會,或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去嘗試不同的事物,來找到可以幫助你達到目標的作法,找到了之後再換工作是我認為比較安全的做法。

另外,雖然我剛才說做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的事情有點浪費時間,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就算做這份工作只是為了糊口,但就是因為我靠這份工作賺到了錢,我才能夠去做更多未來計畫的投資,用更好的方式朝我的目標規劃前進。

用這樣的方式嘗試在現在的工作中找回意義感,就不會讓你一直有種現況跟目標毫無關聯的感覺,我們都需要錢才能夠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那為何不把現在的工作當成一種對未來的長期投資呢?它或許單調無聊,但不代表對你的未來毫無貢獻。

 

2. 你的規劃是否可以拆解成更細的里程碑?

你的目標設定得越大,你就會越容易覺得自己達不到,因此,當我們有未來規劃後,需要繼續來檢視一下這個目標能不能拆解成小一點的里程碑,例如你的目標是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店,但這絕對不可能今天許願,明天就能達成,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大目標變成下面幾個里程碑:

  1. 學會與咖啡烹調相關的知識
  2. 在 XX 之前存到 XX 的本金
  3. 尋找合作夥伴、股東
  4. 尋找開店地點、合作廠商
  5. 正式開店

訂出明確的里程碑,每達成一個,就如同你玩遊戲闖過了一關,你會明顯看到進度,知道自己真的在前進,就會更有動力持續做下一件能達成你目標的事情。

有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在朝目標前進,只是因為目標太大,就算真的有前進,也只會像是將一塊錢存進一個可以容納 1 萬塊的大存錢桶裡面一樣,什麼感覺都沒有,要是我們能分成 10 個可以容納 1 千塊的小存錢桶裡,總金額是不變的,但每存完 1000 塊,我們就能明確知道自己又離目標更近了一步。

 

3. 你的規劃是否有具體的執行方向?

現在你已經知道你每個階段要完成哪些里程碑才能達到最終目標了,但到底要做些什麼才能達到這些里程碑,就需要有具體的執行方向,才能知道要如何運用自己的時間與精力,讓你的每一天都活在前往理想的軌道上。

我們繼續以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店為例子,延續上面提到的里程碑,要達成每個里程碑的具體執行方向可能就會是:

  1. 學會與咖啡烹調相關的知識:下班後去參加跟咖啡相關的課程
  2. 在 XX 之前存到 XX 的本金:把每個月薪水的 10% 存下來
  3. 尋找合作夥伴、股東:每週跟 5 個人見面了解意願
  4. 尋找開店地點、合作廠商:上網搜尋適合的地段和廠商資訊
  5. 正式開店:決定開店日期、宣傳活動

當你知道你每天具體要做什麼?知道為什麼要做?做了會帶來那些結果?你就會對你在做的事情感到更加踏實,穩定的朝目標前進,也許這個過程很緩慢,但到最後,相信你會發現這絕對值得。

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的思考題

如果你不曉得自己要去哪,你永遠都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

對於未來沒有想法,很容易讓我們變得汲汲營營,誤把別人的成就當作自己的目標,達成了之後才發現不適合自己,當然,有些人的性格比較隨遇而安,這樣的人沒有規劃,耐心的等待生命帶給他的機會,並盡情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認為這樣的 Lifestyle 或許不適合每一個人,但你也不能說它有什麼不好。

事實上,我認為這種知足常樂的生活模式也挺不錯的,如果你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特別規劃,但你現在活得足夠開心,那我相信這也是理想生活的一種形式。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未來感到迷惘、對現況感到無力,就可以問問自己下面 2 個問題。

1. 你想要 3~5 年後的自己變成怎樣?

通常只要觀察一個人如何使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推測出這個人 3~5 年後的生活樣貌。

如果你在現階段感到很沒方向,你可以開始記錄自己的一天,例如時間花在哪邊、做了哪些事情、當下的心情如何等等,而且最好是記錄下最普通的工作日,而不是出遊或放假的日子,以免出現偏差,並連續記錄至少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

記錄完之後你就可以回頭去檢視自己所做出的記錄表,並且想像一下:「如果我持續過這樣的生活,一年之後的我會有什麼改變?」,假設你每天都會在上班前買一杯咖啡來喝,一年之後你會有什麼改變?可能是因為咖啡導致長期的失眠、荷包多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錢,還是因為喝咖啡讓你對咖啡越來越了解?

《原子習慣》這本書中曾經提到,一個微小的習慣在多年之後會產生複利效應進而造成巨大的改變,假設你每天晚上都用英文寫日記,一年之後,你所累積到的單字量和文法量一定會有不錯的程度。

我們可以把現在生活的各個面向和習慣導致的一年後可能的結果乘以 3~5 倍,去感受一下,這樣的人生吸不吸引你?你會不會想要過著這樣的人生呢?如果想,那很棒,如果不想,那請繼續思考第二個問題。

 

2. 你理想的生活有哪些元素?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 3~5 年後會產生的結果,那就是時候來想一想你的理想生活要長什麼樣子?可以花點時間思考當你達到理想生活時:

  • 你的穿著打扮為何?
  • 你住在哪?
  • 你身邊有誰?
  • 你有孩子嗎?
  • 你和你身邊的人的關係為何?
  • 你在做什麼工作?
  • 你的休閒娛樂是什麼?

你可以天馬行空一點,例如你想要有 5 個小孩、想要住在美國面對大海的獨棟別墅裡、有一份在家就可以輕鬆月入 10 萬的工作,重點就是,假設不用再擔心金錢,你會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也會發現理想生活都是由一個個小元素所組成的。

將這些元素簡單拼湊一下,你就可以稍微找到一個目標點(B 點),然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看現在自己的位置(A 點),要知道你與理想的差距為何,就是把 A 點和 B 點連成線(可以不只一條),最後再去分析這中間需要補足的缺口有哪些,可能是人脈、金錢、能力等等。

經過這些步驟,你就能更知道自己未來的重心在哪,也會有種確定感,即使你的目的地現在看起來很模糊,就像在迷霧中前往一座看不清島上狀況的島嶼,也許我們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到達,但至少可以確定航海的方位是正確的。

年輕人不用急著 一直想換工作 

我們究竟為何會一直想要換工作?可能是對於工作的不滿意,可能是我們真的不喜歡工作的性質和環境,也有可能是我們根本無法定義什麼叫滿意。

假設我們總是一昧的想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未必是好的職涯規劃,畢竟很多工作在未來都會被 AI 給取代,短期內可能賺到了很多錢,但長遠來看,可能會失去競爭力。

失去競爭力也可能會讓我們失去生存能力,讓夢想更加遙不可及,然而,會對未來規劃不清晰、工作沒動力的人,通常都是年輕人,但隨著年紀增長,談了戀愛、成了家,你會慢慢地想要把生活過得更好,因為你有了更多的經驗、知識和想法。

如果你現在很年輕,會對未來感到迷惘是非常正常的,我認為不用著急,好好過日子,花點時間認識自己、並且深深愛上自己,那你便能慢慢地找到工作、生活中的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祝福你囉~

Zoey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沒動力 進入倦怠期怎麼辦 ?試試我的「終極四部曲」讓你重新步上軌道!

沒動力 進入倦怠期怎麼辦 ?試試我的「終極四部曲」讓你重新步上軌道!

每個人一定都遇過突如其來的低落,可能是因為拼命過頭而開始 burned out,也可能是突然沒靈感、 沒動力 ,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無論是工作上或者是個人的 project 都有可能發生,遇到這種狀況時我們要先知道,這些 沒動力 的情況都是很正常的,當你接受了這點之後,就可以試試我發明的「重新上軌終極4部曲」!

  1. 大力耍廢
  2. 大量流汗
  3. 大量社交
  4. 灌溉新知

在開始之前,我必須先說明,這個方法只適用於原本就對該這件事情有熱情,只是有點進入倦怠期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你本身就對下廚不太感興趣,那這四個方法並不會讓你從此愛上下廚。

但如果你本身就是熱愛攝影的人,想成為一位攝影師,但因為實在拍了太多照片、每天都在忙後製(平常可能還有正職),因此開始進入有點工作過量、噁心想吐的狀態,甚至開始覺得再也不想繼續攝影了,這時「重新上軌終極4部曲」就可以幫你重新找回動力、改善倦怠低潮,重新回到軌道上。

 沒動力 想放棄?重新振作的4個步驟

你真的 沒動力 了嗎?

在進入 「重新上軌終極 4 部曲」的詳細介紹之前,先讓我們做個 Double Check,上面我們說過這個方法只適用於原本就對該這件事情有熱情,只是有點進入倦怠期的人,我們通常會認為對某件事情的熱情應該會像太陽一樣,能量源源不絕,就算有消耗也會毫不費力的自動補充。

但就算是再怎麼喜歡的事情都還是會有「倦怠期」,下面我會列出3種狀況,如果你正在做你覺得很有熱情的事,但總是有哪裡不對勁,可以看看你是不是中了下面的敘述呢?(繼續以攝影為例)。

你真的 沒動力 了嗎?

1. 對你原本很喜歡的事產生抗拒

原本的你非常喜歡攝影,你覺得按下每個快門捕捉眼前美好的瞬間都是一種滿足,但卻因為某個廠商需要你拍一些不符合你不喜歡的照片,或是對你的照片吹毛求疵,要你改這個改那個,讓攝影這件事從原本輕鬆的娛樂轉變成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

一旦變成工作,熱情和現實開始掛勾,就可能必須為了五斗米折腰,逼迫你用不符合自身價值觀的方式去從事原本很喜歡的事情,進而對這件事產生抗拒感。

 

2. 做事的效率和品質都在下降

原本你一天可以拍出 100 張照片,並用一天的時間將這 100 張照片都修得可以入圍攝影展的程度,但最近你開始發現你能拍得數量愈來愈少,後製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最後的成品也不滿意。

那也很有可能你開始失去動力的徵兆,原因也有很多種,可能是最近太累了、睡眠不足、完美主義等等,不管如何,你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效率和品質都每況愈下。

 

3. 開始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你開始不知道為什麼要攝影,攝影完之後呢?這些照片留下來有什麼意義?當然這講得有點誇張了XD。

但有時候沒了動力,很有可能是因為失去了目標和努力的方向,或是把在這件事情上的目標訂得太過嚴苛,感覺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得不到回報,離目標還是很遙遠,然後就開始否定自己,也就失去了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如果你發現了你中了任何一項,那就繼續來看看要怎麼用「重新上軌終極 4 部曲」幫你重新找回動力吧!或是你也可以看看下面的影片先做個預習。

步驟一:大力耍廢

相信你一定用過「橡皮筋」,如果一直拉著橡皮筋永遠不鬆開,它就容易彈性疲乏,最後失去彈性甚至斷裂,人也是一樣,如果一直處在一個高壓、快被榨乾的情況,這時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結束手上的工作,然後開始大力耍廢吧!

你沒聽錯!你可以什麼都不做、也可以攤在沙發上追劇吃爆米花,你也可以大哭、吃大餐、甚至是爆睡12小時,你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做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不管你是想要看喜劇到凌晨四點,打手遊三小時,還是很簡單的放空,沒有人會 judge 你的,也請你不要 judge 你自己。

很多時候當你面臨到突如其來的低落,只是因為你累壞啦,在這個第一步驟,我建議你花多一點時間獨處,把負能量排除,建議不要看過多的勵志小語,因為當你已經很累,又逼自己馬上回到軌道上,你可能會更想吐,沒有真正的發洩和休息到。

如何面對低潮

現在只要打開社群媒體、就會看到很多人努力工作獲得某某成就的資訊,這時我們很容易會有種罪惡感,覺得「我好像今天什麼事情都沒做,是不是有點浪費?」或是「感覺要做點什麼,才不會浪費人生!」,認為每天都一定要有些進步才對得起自己。

人都會有精神充沛和能量耗盡的時候,在能量耗盡還要繼續硬撐的狀態下,做出的成果通常也不會太好,那還不如給自己一些耍廢的時間,重新充電,在最好的狀態下呈現出最優秀的成果,所以,如果你想旅遊、滑手機,那就儘管去吧!

you deserve it,此階段的你有權利也應該要大力耍廢,go for it!

 

步驟二:大量流汗

當你耍廢到一個境界時,相信你應該會開始感到有點膩,想要來做點什麼?在此呢,我也不建議你這麼快的回去做同樣的 project,不然你很快又會有同樣的厭倦感出現。

Instead, 我建議你去郊遊、爬山、跑步、游泳、跳舞,做一些可以流汗的事情,為什麼要流汗呢?關於運動能帶來的好處已經不勝枚舉,除了科學上能夠促進你的血慾循環之外,當你運動之後,你的腦內會分泌多巴胺,這個東東呢,能讓你感到比較興奮,言下之意就是,心情會好一點啦~

而在心理層面,如果你運動,你很容易能因為自己有所進步、看起來比較好看,而感到心情舒坦一點,當你「完成了什麼事」之後,你的信心會增加,低潮就會減少一點,所以「流汗」就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流汗能讓人們感到自己完成了一件任務。

但如果你真的真的不是戶外運動型的人,也可以幫家裡來個大掃除,或做點勞力的工作,幫家人買菜、洗碗之類的,你也有機會可以流汗,可以讓心情好一點,總之,就是要流汗XD

在咖啡廳工作

步驟三:大量社交

進入到第三個階段,開始要回到軌道上了,相信這時候的你,負面情緒應該都已處理得差不多,回到了一個心靈平衡狀態。不過心靈取得平衡,不代表你有動力想回去做那些「該做的事」呀?這時你該做的就是去社交,走出去,和人面對面的交流談心。

在這個階段,你不一定要參加 business related 的社交聚會,可以很簡單的和三五好友小聚、小酌,你們也不一定要聊到工作的事情,重點就是要和你喜歡的人一起相處,透過跟他們聊天談心,你的快樂指數也會提高,而也許你的朋友也會給你一些擺脫困境的建議。

我們常常會認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一個人扛,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會使沒動力的情況惡化,甚至搞到自己崩潰,自我否定得更加嚴重,去大量社交也有機會讓你找到解決的方式、可以分擔事情的夥伴、相關的替代方案等。

另外可能很多人在社交過後還是一直找不回動力,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讓自己放太鬆,沒有再去找回 booster,我個人會喜歡在這個階段和朋友來個兩天一夜的小旅行充電一下,或是去參加 meet up,和朋友做一點其他嗜好的活動,畫畫啊、插花或去購物,找回 booster 就立即專注在我有動力的事情上,在選擇社交的對象的時候我也有件事情要提醒你。

建議是多和你喜歡的人相處,陌生人也OK,但盡量不要跟你沒那麼喜歡或負能量超載的人一起活動,你容易再次感到低落。

沒動力的時候要怎麼辦:看展覽

步驟四:灌溉新知

最後一個步驟,也是最重要且非做不可的步驟:「去吸收相同領域的新知」。

也就是說,如果我原本是對攝影開始有點厭倦,經過一段時間休息,我得去學習「和攝影有關」的新的知識。方式可以是下面這些:

  • 去找相關的新書來看看。
  • 請教你覺得值得信任的攝影界的前輩。
  • 參加更多的 workshop 或是付費參加課程。
  • 上網自己 Google 國內外的關於攝影的新資訊。
  • 搜尋有沒有新的心儀 KOL,看看他的影片、文章內容。
建議你一定要學新的東西,而不是你已經知道也熟練的技術。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這是最後一劑強心針,當你在一個地方卡住了,很可能是因為職業倦怠、沒有挑戰性,當你休息足夠了以後,透過學習全新的東西,你有機會再次找回對該事物的熱愛、興奮、以及激動感,這樣的感覺有助於你重新投入,因為你可以再次被提醒你熱愛它的原因。

沒動力 解決方式

要多久才能找回動力?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當我面臨 business burned out 的時候,重建過程可能至少要一到兩個禮拜,才能重新回到正軌上。而我也不喜歡強迫這個過程,我認為該休息時就盡情休息,該運動流汗、該出遠門旅行充電,就好好去做那件事,所以 1~2 週是我的建議。

然而,當你有時間的急迫性時,我會建議你更盡情、徹底地執行每個步驟,當你耍得夠廢、玩得夠盡興,你找回動力的速度就有機會加快,只可惜這方法不適合用在每個人身上,有的人就只適合慢慢放鬆、慢慢休息,所以去摸索一下哪種方式最適合你。

working everywhere

後記:犒賞但不縱容是關鍵

當你成為個人品牌經營者,就得學會自己消化這樣的負能量,尤其是過了前期的蜜月期,我可能每 3~5 個月就會來一次很大的倦怠,什麼都不想做,想到什麼就發懶,提不起勁又沒動力,經過幾次的消化和研究,我認為這四個步驟非常有效且缺一不可。

我會想盡辦法犒賞自己,花錢旅行或購物甚至是吃高級料理,因為我知道這些事能讓我感到很開心、很放鬆、很療癒。但是當該回到正軌時,我也絕對會「逼自己」一定要去社交、一定要去閱讀相關書籍、學新東西,有的人會一直把自己關在家,沒有和朋友聊聊正面臨的狀況,有的人則再也不會去學習新資訊,事情就卡在那裡。

有些人會卡在這裡,是因為過不了逼自己這一關。

動力不會自己回來

可惜的是,動力不太會自己回來,通常都是在你真的 take action 之後,它才會再次地出現在你身邊,所以如果你不去做什麼,你很可能會一直卡在低潮漩渦中,想要再次打起精神,你就不能太過縱容自己,放鬆完畢,就要盡快回去 get shit done,這才是個人品牌經營者該做的事。

其實這就好比是運動,每個人一定都經歷過一早起床後覺得:「I don’t feel like it.」 但忽略那些聲音,堅持去做對的事的人,才是最後會成功的人。

如果你現在平常有個正職,業餘時間又正嘗試建立自己的品牌,那當你面對這樣想放棄的局面時,請善用以上四個步驟,然後回來,繼續好好經營你的個人事業吧!

低潮總會過去,所有事情都是為了成就下一個階段的過程罷了。

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幫助到你,一起加油!

Zoey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BYL迷你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