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Zoey | Mar 7, 2019 | 有錢
要如何從零開始建立個人品牌,甚至銷售第一個自己的產品,並在一個月內賺進六位數的收入?這篇文章會 Focus 在中期的 產品設計 ,並且會專門討論線上課程的部分。
繼「上篇 – 點子生成」的文章後,我們知道了要怎麼找到你能提供,顧客也會想要的產品點子,現在我們要將你的 idea 實際變成一堂線上課程,讓你的顧客得到他們想要的成果,也就是從 Before 到 After 。
我會跟你分享產品設計的 5 個思考重點,包含課程類型、設定受眾、課綱規劃以及課程給觀眾帶來的結果的重要性,相信你看完之後會更清楚一堂成功的線上課程應該要包含哪些元素。

一、課程類型與呈現方式
線上課程的呈現方式有很多,你可以用文章、純聲音的音頻、露臉錄製講課、不露臉只放簡報做螢幕錄製,或是全部混著用都可以,重點在於你認為怎樣的呈現方式會讓你的學生最好理解?同時也要考量到你現階段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有很多第一次做線上課程的人想要把每堂課程影片都做得非常精緻,要有很多的特效、轉場、圖表,配樂和畫面也都要選最優質的,但如果你只有一個人,製作,拍攝、剪輯、上架通通都要自己來,我會建議量力而為就好。
你在其他地方看到許多精緻的線上課程,背後都是有著大量人力、技術、團隊、資金在支撐,但你沒有,所以一開始做得粗糙一點也是很正常的,之後等你的品牌比較壯大後,隨時都可以再回來重新錄製課程,先以你做得到的方式呈現即可。
重點還是你的課程內容是否紮實?有沒有解決學員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有些課程可能真的要做一些示範才能學會,例如手作 DIY 需要實際錄製做得過程,教舞蹈的也需要拍到身體的動作,但你同樣不需要使用很高級的材料,或是在有大片鏡子的教室才能錄製,在家裡就可以完成了。
此外也可以思考自己的性格比較適合哪一種,如果你不喜歡露臉,你可以只放簡報,然後關掉鏡頭唸講稿也可以錄製課程,從小地方開始,紮實地踏出每一步,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想做到完美,你很可能只會累死自己,又沒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二、要賣給什麼樣的觀眾
要賣給什麼樣的觀眾攸關到你在課程中要怎麼講解?內容要多深?
在上篇我有跟你分享過要如何觀察你的觀眾,如果你足夠用心,你應該可以知道你觀眾的程度大概在哪裡,是大部分都是初學者,就連最簡單每個按鈕要按哪裡都要講得一清二楚?還是多數都已經有些經驗,可以教更深入的技術?
如果你真的抓不太到,好像範圍很大,那你也可以用「預測的」,我認為預測和猜不一樣,猜是盲人摸象,你完全沒有一個頭緒,賣不賣得出去只能看運氣,而預測需要做市場調查,確定有這個市場後,我們才去銷售課程,這樣的作法會比較保險。
除此之外,決定要賣給什麼觀眾也會決定你的課程售價、行銷方式、要在哪銷售等等, 所以我建議在設計課程內容之前,先來設計你的 ICA (Ideal Customer Avatar = 理想客戶設定),ICA 通常會以一個人而非一群人去設定,例如這個人的年齡、職業、興趣等,這樣會更精準。
假設我要開一堂專門教「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課程,我會先設計我這堂課程的 ICA ,然後非常「鉅細靡遺」地編出一套故事(當然也要符合現實,而不是寫小說 XD),通常寫完之後我就可以得到一些線索,就可以去思考我要從哪個角度切入會比較好,你可以參考下方 Emily 的例子。

此圖為理想生活設計製作,如需轉載請先詢問。
請你特別注意畫線的地方,這些就是我認為我的顧客特別在意、想被解決的問題,這些重要的關鍵字,就是我一定要加入在課程裡的內容,當然,這只是一個最簡略的示範,在做受眾定位時,我們可能還會做更深入的分析,甚至加上真實的人物頭像。
三、課綱要有哪些內容
繼續以 Emily 做舉例,我們已經知道了 Emily 有哪些痛點,也就是我們畫線的關鍵字,這些是我們要在課程中滿足學生的內容,為了幫助有這些需求的人透過我們的課程達成願望,我們的課程大綱可能就要包含:
- 手把手的起步教學:給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
- 如何做好品牌定位:給覺得定位不清楚,不知怎麼取捨的人
- 如何將自己的特色與人格帶入品牌中?:不想要單純淪為一位工具人,沒有自己的特色的人
- 簡單易懂的個人品牌行銷方式教學:給沒有行銷基礎,完全不會銷售的人
- 找到獲利模式並建立自己的商品:不想要淪為打工仔,希望可以有自己的獨立品牌
這樣我們是不是至少就有五個單元的大綱了呢?當然這些大項目下面一定還會有很多的細部教學,但通常你只要把最主要的單元大綱列出來,就會知道你的細部教學要怎麼安排了,設計 ICA 的過程千萬不要急,如果追求速度,結果亂寫一通、找錯重點,那產品設計的方向也會有偏差。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比較精準的 ICA ,是因為我常常收到粉絲的來信與提問,信件內容有長有短,有的人會把他們遇到的狀況鉅細靡遺地寫出來,我就能了解他們大概是哪樣的人,就算不了解,他們通常也會自己告訴你。
當你和讀者互動久了,你一定會有頭緒,能夠抓到他們到底在意些什麼?哪裡需要幫忙?這些就成為了你的課綱,除非你已經有一些商業的經驗,或者你在這方面非常敏銳,不然我還是建議你不要心急,花一點時間觀察吧!

四、使用後的結果為何
到目前為止,我們做得所有事情都是在抓觀眾 Before 的狀態,現在的觀眾還沒嘗試過我們的產品 ( 課程 ) ,依舊被困在各自遇到的問題裡,所以現在我們要來設計一個 After,也就是觀眾在使用過我們的產品後,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問題已經被改善、甚至成功解決了。
以 Emily 為例, Before 狀態下的 Emily 做個人品牌並沒有想要賺大錢、也不需要任何的 KPI ,他只想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做而已,而找到方向就是 Emily 想要達到的 After,課程只要做到這件事就夠了,所以課程的目的就可以設定為「讓學員清楚個人品牌的定位和經營方式。」
然後我們再回頭檢視原本的課綱,也許就可以把一些比較複雜的進階內容拿掉,因為那不是 Emily 現在最需要的,這可以之後再新增,或是直接變成另一套線上課程,有機會再跟你分享,總之,每次修改完課綱,永遠要記得問自己:
這些內容上完,有沒有辦法讓學員清楚個人品牌的定位和經營方式?
以上的結果可以根據你的課程主題和受眾需求去設定,你會發現有很多東西需要增減、修改,才能回扣到你的課程目的,不過你的課程也會因此更加完整,原本不清不楚的課綱,都會慢慢地越來越明朗喔!

五、完課率非常重要
到這邊基本上你已經走完了產品設計的所有流程,你可能也會發現自己一直在第三、四項之間來回修改,這很正常,這也會讓你的產品越來越好,但也要記得,不要瘋狂的加內容,讓你的學生無法消化,如果他們上不完,自然也得不到結果,對課程的滿意度就會降低。
美國有一項數據是:「有 97% 購買課程的人不會把課上完」,我相信你也有過買了課程卻沒上完的經驗,但如同我剛剛提到的,如果學生沒有上完課程,也很難得到你想讓他們達到的結果,所以提升每位學生的完課率就非常重要。
提高完課率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把一支長 20 分鐘的課程影片分成每支 5-8 分鐘的短影片,或是在影片中間加一些有趣的特效,你也可以在每堂課結束後,請同學寫一份簡單的回家作業,如果學生真的有寫,他們就會感受到一些改變,看到改變,他們就會更願意去上下一堂課程。
我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完課率就設計得沒有很好,總共有六大單元,每一堂課都有 30-45 分鐘,跟學校的課程長度差不多,我現在回頭看,就會覺得我可以把這部分設計得更 friendly 一些,千萬不要和我犯一樣的錯,讓你的學生能吸收課程內容、實作後有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產品設計 :記得多做功課
如果看到這邊你還是不知道要怎麼設計自己的課程,我建議你就是去多做功課,甚至是親自去購買別人的課程來做研究,看看人家都是怎麼設計課程內容、怎麼做講解的,當你走過、看過、用過,你就會更知道要怎麼樣一步一步的建構自己的課程架構。
如果有需要,把你的教學逐字稿寫下來也非常有幫助,因為你等於把要教的內容和流程再順過一遍,我自己就是先寫下逐字稿,才開始製作課程影片的,也因為有稿子,你會知道影片中的每個畫面要放什麼。
答案藏在行動中,不是想像中。
想跟做之間總是有很大的鴻溝,如果你願意自己實際做一遍,就會發現產品設計其實沒你想像中的那麼難喔!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Zoey
如何自行銷售可創造六位數收入的知識型產品系列文章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Mar 3, 2019 | Podcast, 有愛, 有錢
你是一個想在網路上創業,但總是沒頭緒,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的新手嗎?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針對 網路創業新手 ,邀請來了「站長路可」和你分享他的數位行銷之路,和大家聊聊他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他怎麼樣去克服迷惘,獲得持續的成長。
延伸閱讀:給新手的創業指南:從品牌定位、廣告投放到開始獲利

點擊收聽: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站長路可 段落訪綱:
05:15 路可自我介紹
06:00 聊聊你是如何踏上網路創業之路?
08:10 你嘗試過很多不同型態的創業,最後怎麼決定要開始教網路行銷與網站架設呢?
09:45 關於開班授課,你如何判斷線上或線下哪個比較適合你?價格該如何制定?
14:02 你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該從一人企業擴充到團隊事業?(契機、判斷點)
16:30 找夥伴的學問:從哪裡找?如何知道這個人適不適合你?
21:15 聊聊你創業這一路的心路歷程(如何克服迷惘、如何堅持下去?)
27:48 你認為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Keep in touch:
新手站長路可 路可粉絲專頁

網路創業新手 重點整理:
#1 在為自己的產品定價時,不只是考量到你的觀眾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群人,同時,你也正在挑「哪一群人」可以成為你的觀眾,同時你也要去思考,你的產品與服務,是否能夠達到「這個層次」的顧客所期望的水準呢?
#2 什麼時候該從一人變成團隊事業?路可建議在剛起步時,從兼職甚至是case by case的幫手開始,當你真的有建立起穩定的金流,再來考慮你是否真的有需要、也可以承諾去請一個員工或夥伴。
#3 當你很常一個人自己工作或者在家創業,其實你也要開始學會花時間學習要怎麼照顧自己,包含飲食、睡眠&心靈上的運動,包含要怎麼樣睡好?要怎麼樣把大腦餵好、確保它充滿養分?要怎麼強化自己的心靈?讓你在事業上做出更合適的判斷。
#4 讓你克服迷惘和堅持下去的Roadmap如下:1.找到你的熱情(而且這個熱情要beyond你自己,要與其他人事物有關,而非只是自己的賺錢或自我滿足的目標而已)2.建立你的自信 3.增強你的內心肌肉 4.找到自我成長的方法並持續鍛鍊

網路創業新手 ,這是你的功課:
當你開始為自己工作,你就會知道自己的身體和能量是你超級無敵重要的成本之一,如果你連這個都照顧不好,你的公司絕對也會受到影響。 這就像是很多人會看到女明星或藝人,覺得說:「啊他們都是很有錢又有閒,才有辦法每天運動、把自己保養和打扮的漂漂亮亮。」事實上這個觀念有點反了。
今天我如果是一位演員或模特兒,我的外在保養和體態就是我的成本之一,這個攸關到我的工作機會和表現能力,那我當然會把錢和時間投資在這上面,相較之下,因為在辦公室或在家工作並不會直接與外在體態有衝突,所以對我們而言,我們自然並不會覺得維持體態和線條是“那麼~~”重要的事情。
因此,大家可以回頭去思考一下,如果你今天要經營自己的事業,「照顧好你自己」是否也可以算是工作項目的內容之一呢?
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帶給你一些幫助:)
Zoey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by Zoey | Feb 24, 2019 | Podcast, 有愛
你會不會常常看著別人的成就、看別人擁有那些「你也想要」的東西,就開始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覺得自己落後了其他人呢?在今天這一集節目裡我會和你討論「如何停止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的這個議題,也會和你分享四個簡單的解法,讓你不要因為無止盡的比較,而讓自己越來越沒自信、沒有動力。

點擊收聽: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4個停止拿自己 和別人比較 的方法:
#1 不要用別人的幕前,與你的幕後相比
除了Instagram有濾鏡的功能之外,人生本來就已經有一個幕前、幕後的篩選器,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經由他人精挑細選後的結果,大家都會挑出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他人。 你不會知道他PO出來的那張照片是一百張裡面的唯一嚴選,你也不曉得完美影片的呈現,是不是刪了又刪、改了又改所完成的傑作。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和外界分享些什麼,當然,我們也會選擇自己「不願意」分享什麼。 例如,你可以看到我在海邊拿著筆電工作很愜意的模樣,你也可以看到我在旅行時笑得很開心的照片,但是,你不會看到什麼呢?你不會看到我因為花太多時間工作,而和我老公吵架的模樣;你也不會看到我發現有人抄襲我的內容、氣到不行和朋友瘋狂抱怨的臉孔;你當然也不會看到我在大雨中追趕公車,結果公車不停下來,反而還直接開過,並且把街道上的雨水全部濺到我身上的狼狽模樣。
See?
這些東西你都不會看到,你也不會知道,就像是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一個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選擇要分享什麼、不分享什麼,這也不是說我們故意說謊或隱藏,只是很多時候,你要知道你看到的東西,都是被精挑細選過的。 所以,千萬不要用別人的幕前,與你的幕後相比,你會這麼做,是因為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幕後長什麼樣子,然而,如果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做比較,既不公平,也沒有意義,反而只會更打擊自己的信心,真的沒有必要。
延伸閱讀:見不得別人好該怎麼辦? 3招化解嫉妒的毒

#2 你的現況是你的選擇
當你在羨慕其他人,或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現在的生活型態,是你自己選的,如果不喜歡,你隨時都可以改變。 當我開始遠距工作一邊旅行的時候,我漸漸收到很多人會來和我說「我也好想要過你這樣的生活喔~」其實我心裡聽到的時候,都覺得:「其實你也可以呀,有什麼不可以的嗎?」當然,我得到的答案都是一些從一開始就拒絕嘗試,或是找其他藉口的答案。 很多人會說:「可是我有現實的壓力要面對、可是我沒有相關技能、可是我不知道怎麼開始。」你不要忘了,萬丈高樓都是平地起的,如果你不喜歡現況,就去改變現況。 我不喜歡在辦公室工作,所以我開始學習如何遠距工作,等到開始做遠距工作一段時間,我又不想要當別人的員工,因此開始研究創業。在這中間我面試失敗很多次,因為錢不夠,我也去做過各種打工,我做過服務生、收銀員,我也當過活動展場的工讀生、甚至在路上發過傳單;當我開始創業之後,我每一餐都吃得很省,我住的公寓非常非常小,我的錄音室和裝置及其簡陋。 當然,這些東西不會有人知道,因為我不會分享,每一個人看到的,都是我開始做旅遊編輯、開始到處旅行那樣光鮮亮麗的生活。但是,我一直都知道,如果不喜歡現況,你永遠都有改變的選擇,無論你是想要開始做個人品牌、或者到國外工作,當你開始和其他人比較,覺得自己落後時,你就可以開始改變。這些改變可能會花個好幾年,但是我始終相信你的現況是你的選擇,不滿意就去改變,不然就閉嘴不要一直抱怨。
延伸閱讀:如何規劃人生,打造你的理想生活?試試這3個立即見效的方法!

#3 有乳糖不耐症,就不要喝牛奶
我發現有一些人會一直陷入「和別人比較」的深淵,是因為他們會不停「關心」讓他感到自卑的對象,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社會現象,你明明看一個人的動態、成就,會看得牙癢癢,但為什麼你就是會手賤的一直去看呢?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這樣的問題,我會建議你:明知火燙就不要玩火,不然你只是自找苦吃。你也容易會因為那個你的假想敵做了些什麼,你就也跑去跟著做,久而久之,你就會偏離自己的核心價值,甚至是理想的人生,因為你實在是花太多時間在跟他人比較了! 當你開始跟他人比較,就代表你把其他人當成範本,然後你一直朝這個模板前進,但是,你到底是想要成為別人的複製品,還是成就你自己呢?我相信各位心中是有答案的。 因此,我建議如果你去觀察一下自己的Social Media或是交友圈,有沒有一些人,每次你一看到他們的內容,你就會感到受到刺激?而這樣的刺激是一種不好的刺激,是一種會讓你覺得情緒受到干擾,以及打擊你的信心的刺激。那你就要開始清理一下你接收到的資訊,很多時候,參考的案例也必須要慎選,對你沒有助益的東西,不需要你花時間接收這樣的消息。
延伸閱讀:你的環境讓你不太幸福嗎?趕快搬家吧!

#4 改行換道給你更豐富的眼界與經驗
你有沒有在旅行的時候,不小心做了沒寫在行程表裡的事情,或者不小心走錯路,卻意外認識了很棒的人、或看到很棒的風景的經驗呢? 其實我認為,有時候改行換道會帶給你很不一樣的收穫,你不一定要在幾歲結婚、你也不一定要在幾歲生小孩,尤其是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很多在以前辦不到的事情,現在都辦得到了。這也讓你更有籌碼的去Focus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好好體驗」上。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等你準備好了,它自然會發生,花若盛開,蝴蝶就會來了,與其花那麼多時間看其他的花朵多漂亮、多鮮艷,你還不如想一想要怎麼樣讓自己的花長好,而且有內而外的散發芬芳。 所以,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落後了人生的軌道,不要太心急。其實你所做的一切,都不會有所白費,就像是我以前也花了很多時間摸索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我在高中的時候非常不想上學,我也曾經覺得上大學是一件超浪費時間、浪費錢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當時的「浪費」,我就不會學到這麼多設計的基本功,我就會失去遠距工作的技能,我也不會認識這麼多優秀的朋友,而在大學的最後一年,終於把重心從工作轉換到學業上,我終於下定決心參加了學校的實習甄選,我面試到紐約的實習機會,也因此在那時候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 如果我當時堅信自己唸大學是浪費時間,如果我高中一畢業就執意要休學,到國外打工度假,相信我今天就不會站在這,也不會有同樣的成就。所以,你有你的時區,你的節奏,你的人生是你獨一無二的範本,你可以過著平庸的人生,你也可以選擇活出你自己精彩生動的版本。
延伸閱讀:轉換跑道沒關係,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最重要
我知道這個話題比較私密、也比較難以開口和別人討論,但我知道,唯有好好面對問題,並執行解決方案,這個情況才會獲得改善,任何問題都是依樣的道理,也請你記得…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如果不愛了,你永遠都有更好的選擇,而且你隨時都可以改變。」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Zoey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by Zoey | Feb 20, 2019 | 有錢
要如何從零開始建立個人品牌,甚至銷售第一個自己的產品,並在一個月內賺進六位數的收入?這其中有超級多的細節需要注意,但不用擔心,我會用我實際銷售線上課程的經驗跟你分享要怎麼做,這篇文章會先 Focus 在前期的醞釀,也就是 點子生成 的部分。
你到底要賣什麼?以及顧客到底想要什麼?我知道在剛開始時你一定會霧煞煞,你可能很心急地想要趕快找到獲利模式開始賺錢,我也是過來人,很能理解你的焦慮和無助,但是,除非你是商業天才,不然如果你像當初的我一樣沒有任何經驗,你的「 Idea 」是需要一點時間才會降臨的。
這篇文章我會跟你分享如何找到你的商業點子,而且是你的顧客也會想要買的點子的 4 個步驟,相信你看完之後就會知道你到底要賣什麼,或至少有更清楚的方向。

第一步:建立你的 Tribe
所謂的 Tribe 直翻的意思是部落,換到個人品牌上面,你可以把它定義為社群,不管你在經營的是什麼主題,你都「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社群,一個可以跟你的支持者互動的社群,同時你也要多多到其他同主題、同類型的社群、論壇做交流,為什麼要這麼做?
主要原因就是要讓大家認識你和你的品牌,人在消費的時候,通常都不會第一個選擇「完全沒聽過」的牌子,即使你的產品真的很好,只要大家不認識你,消費的意願就會大大降低,你可以換個角度想,假設你今天要去買車子,在你完全不懂車的情況下,你會優先選擇有聽過的 TOYOTA,還是一間名不見經傳的車商?
個人品牌要販賣商品通常都是在線上進行,這個時候「你是誰」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你是以自己的名義在網路上賣你的線上課程或其他服務,你就必須要先讓大家認識你和這個品牌。
- 你是誰?
- 你的品牌風格為何?
- 你能教什麼?
- 你教的好不好?
- 你的教學經驗如何?
- 我信任你嗎?
- 我喜歡你嗎?
- 網路上有那麼多類似的產品,為什麼我要跟你買?
這些都是每個顧客在消費前心中有的疑問,也都一定是你自己在消費時內心出現過的 OS ,要能夠回答這些問題,解決消費者的疑慮,就必須要建立屬於自己的 Tribe ( 社群 ),即使你現在還沒想到獲利模式,這也是你在經營之初就該開始做得最重要、最重要的一步!
要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 Tribe ?我認為你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持續和觀眾做優質溝通的管道,例如 YouTube 頻道、Instagram、FB 粉專、FB 社團、Line 群組等等,讓你可以隨時宣傳、公告某些事項,或是有辦法回答觀眾問題,跟他們互動。
而所謂的「優質溝通」,我認為重點在於「雙向」,如果你發佈了一個消息,但是都沒有人跟你互動,這就不叫優質溝通,比較像是你一個人在自 High,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個活躍且跟觀眾有情感聯繫的 Tribe ,你就必須要「像個真人。」
實際跟你的觀眾對話,回答他們的問題,回答的時候也不要像個客服,用很官方的回答方式,可以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去互動,必須要讓觀眾感覺到你是有溫度的真人,你的品牌信任感才會漸漸地被建立起來,至於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建立?我認為至少要三個月。

第二步:用心觀察
當你建立了活躍的 Tribe ,擁有自己的一群粉絲之後,你就要開始花時間與心力去觀察你的粉絲。
- 他們是什麼樣的一群人?
- 他們平常喜歡做什麼事?
- 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 他們想從你身上獲得什麼?
- 他們為什麼來看你的內容?
- 你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要想得到這些答案有很多方式,你可以投票、問卷、私訊粉絲、辦活動、辦視訊、講座,任何有機會互動的方式都可以,而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你需要仔細的去觀察「有沒有一直重複出現的問題、交集點或者是關鍵字?」
例如我在分享關於個人品牌的主題,我可能就會發現重複出現的問題有: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主題、粉絲人數上不去、無法獲利等等,當你有發現這些類似的問題,就代表你的粉絲有相關的需求,而且需求量很大。例如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解決「無法獲利」這個重複問題而產生的。
你想要做出一個能賺錢的產品,在發想的階段就要盡量確保你的 idea 有市場需求,不然很容易做完了沒人買,當然也是有把市場需求從無變到有的例子,但那個比較難,剛開始時建議還是先從有市場需求的 idea 開始去發想產品會比較安全。
這個動作是可以重複進行的,當你發現幾個重複的問題或是 idea 之後,你也可以再次用投票或詢問的方式,找到呼聲最高的那個,就是需求量最高,也是你最可以優先發展的產品。
因此,要怎麼確定你想賣的東西有沒有人要?就是「不要猜,直接問!」 ,當然這需要一點時間和人氣的累積,不然舉辦了投票,人數太少或是互動的觀眾不是你的忠誠粉絲,這樣的數據參考價值就比較低,你還是可能會沒辦法找到合適的點子。

第三步:發想和分析
當你藉由觀察找到一些方向後,我們就要來做細部的發想還有分析,通常你得到的 raw data 都非常零散,來源可能會從 IG 私訊、寄信、在貼文底下留言、在社團提出問題等等四面八方而來,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需求統整。」
我會把每一位粉絲在各個角落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放到 Google 表單上做整理,我將粉絲的所有問題看了好幾 Round 之後,發現主要的痛點都可以分為兩大類:
- 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
- 就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其他收到的問題還有比較私人的職涯問題和人生規劃,但其實再怎麼私人,幾乎都還是可以被歸類在這兩大類,只是之後解決的方式會出現分支而已,看到這邊你也許會想:「就算我知道了觀眾想要什麼,還是想不出我可以賣什麼啊!」
發想和分析是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但好消息是,這些都可以慢慢累積,如果你還是不知道要賣什麼,可能只是你看得還不夠多,你需要的是大量的創意和參考案例,你可以去看看你的競爭對手、參加不同的活動,甚至是做一些完全不相關的事來獲得靈感。
Answer comes from ACTION , not thought.
就算你做了很多的市場調查,拿到了很多的數據,但如果只是坐著一直想,你依舊不會有答案,所以多參考其他人的意見和案例,絕對會給你更多的想法,如果你有團隊,也記得多跟你的團隊成員一起腦力激盪,搞不好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答案。

第四步: 點子生成
好了,現在我們有了足夠的數據,知道粉絲想要什麼,也看過別人怎麼做了,接下來我們就要來思考:「怎麼把實際把 ideas 變成一個有系統且思路清晰的課程或服務?」,在這裡,我想請你先思考幾個問題:
- 你的完整課程會長什麼樣子?
- 怎麼樣的人會來上這堂課?
- 還沒上課的人長什麼樣子?
- 上完課之後,他們變成什麼樣子?
這種方式叫做「以終為始」,也就是用你想要的結果去回推你現在應該要做些什麼?例如你想要讓學生得到 A 結果,那往回推你會需要教他們什麼才能讓學生產生這樣的改變?當你能回答這些問題,通常你就會慢慢知道該在課程裡放入哪些內容、提供哪些工具了。
當你有了明確的主題、明確的受眾、明確的受眾痛點,以及受眾使用產品後可以達到的結果後,你的整個產品脈絡就會越來越清晰,我們就可以好好地進入下一個章節:設計你的產品!這我們會放到中篇來講。
點子生成 :情商 > 智商
我認為在製作產品時,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技能有多專業,而是你的情商夠不夠高,因為在第一次製作新產品的前期,你會常常感到非常無力、著急,還沒看到成果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在點子生成的這個步驟,最重要的情商就是「耐心」,你一定要有耐心、也一定要沉得住氣,有耐心地關心粉絲、有耐心地做點子發想和修正,切記不要揠苗助長,很多人很急著想看見結果、想賺到錢,卻破壞了和粉絲之間的關係,這就本末倒置了。
我也是透過半年以上的努力,每週產出新文章、新音頻,閱讀每一封讀者的來信、親自回覆每一個粉絲的提問,才能夠能夠有一個月賺到六位數這樣得來不易的結果,我到現在也都不覺得這樣的結果是理所當然,而是我長期不求回報的付出所累積出來的。
雖然點子生成看似只有 4 個步驟很簡單,但每個步驟都會花你很多時間去執行,能不能熬過每一個步驟,很大一部分還是取決於你的決心有多少,你可以點下面的連結繼續看中篇的產品設計以及下篇的行銷規劃,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Zoey
如何自行銷售可創造六位數收入的知識型產品系列文章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Feb 17, 2019 | 有錢
身為一個 內容創作 者,固定產出可說是基本中的基本,你需要長期產出來建立粉絲的忠誠度和信任感,但許多剛起步的創作者可能才寫沒幾天,就陷入完全不知道要寫什麼的窘境,但其實你不是沒有東西寫,只是在開始寫之前,要花點時間做好準備。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和你分享我是如何每週定時產出音頻+文章,並持續 8 個月以上的 5 種方法,讓你永遠都有東西可以寫,甚至是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寫!

一、定期進行腦力激盪
當你決定好自己想要專攻的主題之後,我建議你花至少 20 分鐘來做腦力激盪,在這 20 分鐘內,你不需要有任何限制、不需要管這個內容到底會不會受歡迎,先盡量寫出和你的主題有關聯的關鍵字,看看能不能拚湊出一個完整的主題,你也可以用照樣造句的方式來做發想。
舉例來說,我如果想要寫「遠端工作」,從這個關鍵字出發,我可以想到的關鍵字可能有:「如何找遠端工作」、「遠端工作需要的技能」、「遠端工作的形式」、「誰適合遠端工作」、「職涯規劃」、「生產力」等等,再從這些比較零碎的內容中去拼湊出下面 5 個可以撰寫的完整內容,例如:
- 遠距工作不為人知的真面目
- 尋找遠端工作的職缺平台大推薦
- 遠端工作需要具備的技能與心態
- 遠距工作者大推的 5 個必備協作工具
- 如何從零開始轉職成為遠距工作者
當你真正用心的花時間,好好的坐下來思考,你一定可以想出相關的題材。我在這邊舉一個我曾經幫粉絲腦力激盪的幾個題材,這位粉絲是一位房仲,他想要撰寫的主題是房屋買賣資訊。
像這種主題,如果你一直寫房子的特價消息或是規格資訊,那真的是太無聊了!跟觀眾的距離感也很重,所以我建議他可以從使用者的角度切入,去撰寫他們會感興趣或有問題的主題,例如:
- 劣質仲介的 3 個特質&如何預防?
- 租到隔音差的房屋怎麼辦?5 個方法改善
- 風水真的有關係嗎?我和顧客的親身案例
- 打造北歐居家風格:4 個添購家具的好去處
- 為老屋賦予新生命:低價整修的 7 個好方法
如果你是剛要買房子的新手,這些主題看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呢?藉由這樣的腦力激盪,你不只能夠生成出有趣的主題,也能間接的訓練你的創意力,當你做得越久,你產生靈感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如果在初期你真的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利用 Google 搜尋框裡面列出來的關鍵字,或是也可以利用 Blog Topic Generator 這樣的主題生成器,找到一些想法,並把它們拼湊成一個主題來創作。
二、做時事或季節性的 內容創作
每天都一定會有一些時事發生,不管是國際事件、名人的八卦、又或是隔壁的麥當勞又出了什麼爆紅的新產品,如果你的主題能跟這些時事扯上邊,不妨好好做一篇相關的內容蹭一波流量。
比方說最近的時事是俄烏戰爭,如果你的主題本來就跟跟俄羅斯、烏克蘭、政治、軍事有關,你就可以用你的專業去分析俄烏戰爭的情勢和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影響,相信我,當你寫出來之後,只要熱度還沒退,通常都會有一波流量高峰。
另外季節、節日性質的主題也很適合做,尤其節日每年幾乎都一樣那麼多,日期也不怎麼變,你就可以先擬定好發文策略,提前完成內容,並在那段時間直接發出去,跟上熱潮,提高你的 SEO 能見度與討論度。
現在請你把行事曆攤開來,看看下一週、下個月、甚至是下一季,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節日,或到時會熱門的話題,也可以參考去年同時段熱門的話題,看看能不能再次搬出來重新討論。
無論什麼樣的主題,我相信都能跟至少一個重要的節日沾上邊,就算主題跟節日不是完全符合,還是可以做相關的旁敲側擊,例如以下四篇文章跟它們對應的節日:
每一篇文章在相應的季節、節日推出,都會有一定的話題性,畢竟那是當時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除此之外,如果當週有什麼超級熱門的主題(例如曾經爆紅一時的旅蛙),也都可以做為題材,去進行相關的創意發想。

三、將 內容創作 做延伸和修改
一個比較有經驗的創作者,創作一篇內容後很常會發生兩種狀況:
- 寫的途中發現某個地方需要另一篇內容才能完整說明
- 回去看自己寫得舊文,發現有些內容需要更新
當你發生這兩種狀況,就可以再針對這篇內容做延伸或修改,寫另外一篇同主題的文章,但這時也許有些人會想說:「這樣觀眾不會覺得都在看同樣的主題很膩嗎?」
就像許多韓劇、電影,如果你仔細去觀察他們的故事架構、人物設定,你一定會發現很多雷同的地方,只不過是演員換了個人、換了個名字,但是觀眾們一樣愛不釋手,照單全收,如果是已經有用的內容,我們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讓它再次產生效用,下面是幾種你可以嘗試的方法:
#1 同個主題,不同觀點
上面這兩篇文章都是在講學英文的方法,也都 focus 在自學英文,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我在舊文著重的角度是直接跟你分享有哪些可以不出國也能學好英文的方法,延伸的文章則是從思維面去跟你分享要怎麼學好英文,兩者都很重要,也可以相輔相成。
所有的事情都不會只有一個面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即使主題完全相同,能講的內容也完全不一樣,這也很仰賴你對身邊事物的觀察。
#2 將曾經熱門的內容做延伸
舊文的 Ikigai 是我目前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文章,它曾經在初期為我帶來爆紅的成長,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屬於自我成長類的內容,但因為這篇文章的成功經驗,所以我就想到可以把爆紅的過程做一個詳細的延伸。
延伸出來的內容算是品牌經營的內容,跟 Ikigai 本身的主題沒有太大的關係,但經由這樣的做法,不僅能讓我多了一篇內容,也讓看到這篇延伸文章但還沒看過舊文的觀眾有機會去看舊文 ,再次引起討論度。
#3 類似主題的深入討論
關於成為遠距工作者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準備、要去哪裡找工作?要具備什麼樣的心態、技能,其實我已經分享過很多很多次,但是還是會一直有新的粉絲來問我一樣的問題,表示這可能是一個萬年不敗且持續有需求的主題。
所以我就算寫過了,我還是會找其他的切入點,寫一些更深入或之前沒寫的方法,就像第一點提到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個面向可以做討論,就看你有多少的經驗可以做分享。

四、直接問觀眾
在之前的靈感搜集法那篇文章裡就已經提過這個概念,假設你真的不知道要寫什麼、要做什麼作品,甚至是觀眾到底想看什麼?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問」,這個方法既簡單又實際,卻是很多人不小心遺漏掉的技巧,可能是因為太害羞,或是根本沒想到,所以總是瞎子摸象的按照自己喜好去安排內容。
你可以在臉書上私訊你的粉絲,可以在 IG 上進行投票,你也可以製作問卷,請你的粉絲填寫,甚至可以問他們為什麼追蹤你?現在遇到什麼困難?想看什麼內容?搜集一下 Q&A,或是給他們一個空間自由提問,這些回饋都暗藏著寶貴的資訊和靈感,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啊!
我們經營自媒體,就是希望有一天它會成為你的事業,如果想要成為事業,就不能只是用興趣的方式經營,我們必須要顧到市場需求,顧及你的觀眾到底想看什麼?需要什麼?以及你能提供什麼? 所以真的想破頭的時候,不要瞎猜,直接問。
五、到相關的社群或論壇觀察
如果你才剛開始進行內容創作,我會建議你到相關的社團、論壇上去提問,這些人或許不是你的粉絲,但至少他們會是對這個主題已經有一定認識或興趣的人,他們問的問題的含金量和這個內容的受歡迎程度也會比較高。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追蹤已經在那個領域做得不錯的人的頻道或網站,看看他們的粉絲留言與提問,你可以在上面看到他們的回饋,每個留言都透露著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這些都是可以好好去做研究和筆記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開始講有關知識或科學類的主題,可能會想到囧星人、啾啾鞋、理科太太等等,在享受他們創作出來的內容之餘,他們每部影片裡分享的內容、題材,也都是很好的靈感來源,你可以去看他們節目的觀看數去知道他們受歡迎的作品有哪些、為什麼受歡迎?

內容創作 端看你給自己吃什麼
俗話說:「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麼就像什麼,而在內容創作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你能不能真的利用這 5 個技巧舉一反三,隨時都能想到新的題材,還是需要靠日常的培養來累積。例如說平常就習慣看時事新聞、追蹤相關的企業與平台、參與各個論壇的討論,看到了一本書、讀到網路上的文章、或是看到了激發你靈感的電影、參加相關線下活動聚會等,都是靈感的好來源。
如果你對你在創作的內容感興趣,你自然會去關心、吸收,這樣靈感蒐集就會變得更加輕鬆,維持產出頻率真的不難,只要有心,你就會想辦法,如果沒辦法,你也會生出解決方法,Find a way or Make a way, you’re all set!希望今天的文章有帶給你一些收穫!
Zoey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