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Zoey | Dec 25, 2022 | Podcast, 有意義, 有錢
做為 2022 年女力專題的最後一集,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女力學院的兩位校長來受訪,這集的主題是 共好力 !我覺得女性真的很有意思,一方面容易比較、也容易嫉妒同性,但如果能夠團結起來合作,一起走向你好、我也好的雙贏狀態。
女性又反倒是個更強韌且更容易組織出凝聚力的一群人,從競爭世代走向共享時代,我相信如果能夠從根本心態面打造出與他人共好的能力,對你的職涯和往後的人生都會更有幫助,今天我們將聊聊兩位女生是如何從零打造出一個帝國學院的。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 女力學院報名連結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訪談綱要】#234 共好力
S 姐:我是 S 姐,過去是工程師,後來轉戰做獵人頭顧問,所以比較擅長企業挖角和職涯規劃,過程中發現市場中很多人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有想法沒方法,所以我就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協助這樣類型,或是獵頭協助不到的人,而女性是學習焦慮很重的一群人。
S 姐:女性的焦慮也跟男性很不一樣,後來就遇到了 Elsa,我們就一起創了女力學院,目前已經兩年多了。
Elsa:我是 Elsa,大學畢業時我就有行銷背景,在臺灣工作了一下子,覺得薪水很低、很痛苦,就痛定思痛去了新加坡,開始我的海外工作之旅,在新加坡嘗試一些工作後,累積一些人脈資源後,發現我還是想要回到創業的世界,也開始經營個人品牌,開始我的微型創業。
Elsa:回到臺灣後也開了一間咖啡廳,遇到了 S 姐,就一起創立了女力學院。
S 姐:那時候我跟 Elsa 說想要做一個 woman power 的濕紙巾當一個敲門磚,然後 Elsa 就說要做就要一次搞大,我們就開始認真討論要怎麼把這個學院做起來,設計了一些想法。
Elsa:我那時覺得咖啡廳很難賺錢,想找一些人來演講,就找到了 S 姐,除了回饋很好,她還非常不 care 錢,其他人我都要稍微討論一下,但 S 姐是直接對半開價,感覺這個人很接地氣,我就放下姿態跟她聊,才發現我們想要的東西蠻像的。
Elsa:那時我也確實想要做一個大平臺來幫助其他女生,做出台灣版的得到,後來就一起去見了貝殼放大的老闆,聽到許多厲害的觀點後,就說下次見面就開始,之後 S 姐就一直跟我推進度,半推半就開啟了這個事情。
S 姐:我們從 108 課綱裡把適合未來女性的東西抓出來,再想女性在意的是什麼?他們需要怎麼樣的課程?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四大學院,而是想了很多女性的需求後設計了一個問卷,才慢慢把這些主題連結起來,去歸類成四大學院。
Elsa:一開始真的有點貪心,想給很多,可是給太多就會比較難溝通,後來才切得比較精準,5 月開始籌備,9 月就招生,講師幾乎都是 S 姐找的,我就做行政、寫招生文案等等的工作,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到後面才慢慢增加團隊。
Elsa:我覺得在我們學院的體制下,學費真的是比業界低很多,讓大家可以比較沒有壓力的去探索並找到自己喜歡的我們 48 堂課裡面的 48 位講師,多數學員都是職場卡關或者想要轉職,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經糾結兩三年,但在我們的課程裡她可以找到很多 Role Model ,無形中開拓自己的格局。
Elsa:我們也不會特別跟學生說要續報名,但很多人時間到就會自己來報名,變成大二、大三生,去了解更多內容。
S 姐:大一的人數一定會最多,我們會建議他們什麼都學,因為他也許不知道哪個講師是適合她的,多多參加社團認識人,他就會有安全感跟歸屬感;大二比較像學以致用,並且知道要怎麼教別人;大三就已經可以把自身的經驗值畫出一個策略地圖。
S 姐:他們會知道接下來幾年應該幫自己做些什麼,知道自己的獨立點在哪裡,因為女性最需要的就是獨立,在這個學院裡會通過連續好幾年的體驗,完全習慣怎麼跟別人互助合作,這就是我們一直宣導的,雖然很辛苦,但我們還是很熱愛這件事情。
Elsa:有兩、三個學員很積極的在參與社團,一整年裡就互相認識、一起玩,最後年底就一起創業,他們也真的有做起來,開始去接專案,公司也開始有小小的收入,他們非常開心。
Elsa:我覺得在女力學院有很多人脈和資源,我們也已經篩選出一群真的願意為自己投資,並把時間、精力、錢都放在這邊的人,就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Elsa:還有一個是媽媽想帶女兒一起來,但沒有說服成功,而他自己每堂課都認真上、每位老師的作業都有寫,有時他女兒會一起偷聽,就發現好像真的很不一樣,後來他女兒就自己來報名。
Elsa:還有一位是生病正在休養中的學生,他一直找不到勇氣,加入女力學院後也重建了自己的價值觀,交到一群願意幫助他的朋友,讓他覺得重新找到自己。
S 姐:我覺得每一年都不同,第一年有很多內向者跟相對比較沒有自信的女性,第二年是有學習的想法但沒有方法的人多一點,隨著社群的渲染,也有更多積極的人加入學院,整個學院的氣氛反而是更平靜、更祥和的,不是好像一定要很積極、有很多時間才能來。
S 姐:我們的定位是給想成長、想學習、有想法但沒有方法的女性,有一個平臺讓他有歸屬感跟生活感,知道如何好好呼吸、好好生活,知道自己是誰,做沉浸式的體驗。
S 姐:我們兩個就是夫妻樹,夫妻一定會吵架,只是看吵架後怎麼解決問題,第一年吵得比較多是財務,因為花的比我們想像中多非常多,第二年則是更多學院營運上的摩擦,前幾天有個學員問我們的精神支柱是什麼?我就發現是 Elsa。
Elsa:因為我一直都是走小資創業,所以錢對我來講很重要,但到第一年下半年開始,我也漸漸被學生和 S 姐感染,終於理解到這個事業是怎麼影響到別人,而不是只是一個生意,不管女力學院未來會走到哪裡,它永遠都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開始或是一個曾發光發熱、存在過的東西。
S 姐:外在上我覺得 Elsa 非常漂亮,內在上我覺得他的優勢是會把很實際面的東西講出來,我是過度樂觀,他是過度悲觀,兩個人就很合,彼此都可以調整成很棒的模式。
Elsa:我覺得 S 姐的執行力很強,很像都無後顧之憂的感覺,這是我覺得成功人士要有的優勢,也是我一直都沒有的,我必須要找到某個答案後才覺得我要開始做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兩個各有特質,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彼此欣賞。
S 姐:以內部團隊來說是怎麼讓所有員工輕鬆一點,因為我們很強調獨立,讓員工不獨立就很可怕,我們所有員工都有自己的堅持,只要把事情做好想去外面打工也可以;第二個是怎麼更快的去回饋學員,我們不是客服,所以正在思考怎麼把流程再優化。
S 姐:第三個是整體的營運,因為學姐們第三年就會畢業了,他們呈現出來的成果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第四個是女力學院要走到哪裡去,因為我們一直都很想做亞太地區、華人區的女性社群,所以我們一直在想是不是要到香港、馬來西亞跟新加坡。
S 姐 & Elsa:如果可以走到那的話,就真的實現我們當時設計的整個願景:「成為亞洲華人女性社群的代表」;第五個是我們都是很喜歡自由的人,那什麼時候可以把這個東西交給別人,持續傳達我們想分享的理念。
S 姐:我的話一定是情緒,畢竟我以前是獵頭,另外就是知道怎麼呼吸跟生活,提到內心最深沉的東西是我以前不會做的,但現在我卻把我自己沒有自信或是愛的那一面展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是我最大的成長。
Elsa:我會開始覺得不能太放縱自己,即使我本性不喜歡,也要慢慢學著去接受和認識這些事情,另外不知不覺中也多了些社會責任,知道我的決定對他人是真的有正向的影響。
S 姐:我很建議女性的人生裡一定要有 2-3 年是在女力學院,它是一個人生中很好的回憶跟經驗值,也是一個很難得的社群,女性需要的情感上的支援或是實際面的建議,在女力學院都找得到,在你還沒有方向時,我們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課程讓你找到方法或目標,
S 姐:一個有目標的人看起來就會非常有自信,不是因為能力多強,而是知道為何前進,這完全符合了女力學院的 slogan:
目標大於恐懼,就能無所畏懼
Elsa:如果大家在自己的生活裡找不到一個出口的話,女力學院確實是一個很棒的體驗,進來這邊不只是講師是學習對象,其他的學員也是,如果今年順利的話,可能會加上過去所有的校友,有些活動校友是可以參加的,總共就有 3、4 千人,
Elsa:這些人都是你的資源,如果你 2023 年還沒有規劃好要給自己怎麼樣的成長計畫,歡迎你先加入學院,可能就會有所改變。
S 姐:知道自己是誰,用有目標的方式活出一個做自己但是你喜歡的樣子,我覺得這很重要。
Elsa:我的理想生活一直都沒什麼變,我蠻追求形式上的自由,一直很想要在某些很喜歡的國家定居,可以遠端做現在的工作,也可以體驗那邊的生活,並學習自己想要學的,不是為了創業或幹嘛,而是真的想要讓自己進步的學習。
📍【重點整理】#234 共好力
#1 兩個人一起創業的契機
Elsa 表示和 S 姐是在演講聚會上認識的,原先,Wooman powper 只是單純從從濕紙巾的概念出發,但兩個人又覺得這個格局太小,因此很積極地開始找 Mentor 聊聊更系統與更規模化的想法,從 108 課綱開始延伸,找出想要 Focus 的受眾標籤。
瞭解各式各樣女性在職場和生涯規劃上的困擾,才慢慢建構出一個線上學院的完整架構,大一的學習目標是廣學,用豐富度來增添視野,用安全感來打造習慣;而大二的目標是深學,開始有更多的實體工作坊,將學到的內容學以致用。
大三的目標則在於長學,利用時間和經驗的累積,培養出更貼近生活的知識與技巧,我覺得這個設計非常符合我們所謂的熱情培養,我常說,一個人找不到熱情,就是因為看得不夠多、試的不夠深,以及練得不夠久,如果能將這三者都滿足,要開啟第二、第三專長,真的都不是難事!
#2 S 姐和 Elsa 的創業磨合
兩人笑著說,第一年最常吵的就是財務問題,第二年最常吵的是營運問題,兩個人對於金錢的價值觀不太一樣,Elsa 更重視變現實力,而 S 則比較不在乎賺不賺錢,然而,透過三年的累積,他們也逐漸意識到所謂共好,其實就是為了相同目標一起努力。
無論彼此之間的性格是樂觀與悲觀的兩極反差,還是深思熟慮跟執行力的極端差異,這個事業、這個願景的影響力是大於買賣、大於做生意,而我認為這也是我所相信的「共好力」的核心要素,是一種超越金錢、超越名聲和外在物質的精神象徵。
#3 一起創業之後的改變
S 姐表示自己變得更加圓融,學會好好的呼吸、好好的生活,慢下腳步、放下銳氣,體驗輕盈自在的人生;而 Elsa 表示,他覺得自己背負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注意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更有影響力的,而自己也因為學員而深受感染,開始接觸原先自己沒興趣或沒嘗試過的項目。
最重要的是,女力學院的校友現在已經有三、四千人,各種想要的資源、解答、人脈或協助,都能輕鬆地在裡頭撈到,學習對象不會只有講師,你的同學也是,而你也會成為他人的學習對象,這,其實就是共好力的關鍵核心。
📍【本集結語】#234 共好力
我知道我們這一集講很多關於課程推廣的消息,除了希望能邀請你加入課程、激發你對於女力學院的興趣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你去了解一個企業是怎麼從零誕生,做生意是一回事,讓消費者買單你的理念又是一回事。
我們賣民生消耗品很簡單、甚至獲利更快,但是,如果你今天想做的事情是影響力大於獲利,我認為這一集可以讓你更詳細的知道產品設計的脈絡,有一句話是說,人們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背後的故事,也有一些人會說是產品能夠解決的問題,或者產品能帶來的社會標籤。
但我相信,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重視所謂的精神,我支持這個品牌,倒不是因為它的筆記本多好用,或者蛋糕多不一樣,而是我知道,透過支持、透過參與、透過消費,就是一種幫助他人達成目標、達成理念的途徑。
如果這樣的理念剛好也跟我的價值觀相符,那麼透過消費、討論或推薦,就是在讓品牌去代你實踐、發聲的方式,這不就是我們今天在聊的共好力嗎?
這一系列的節目是我特別為女力學院製作的女力專題企劃,假設你對於這一集的主題感興趣,女力學院也有不同的專業導師在教授溝通談判、說話自巧和自信心提升的課程,加入女力學院,在未來的一年內就能夠獲得更全方位的學習唷~
這一系列的節目是我特別為女力學院製作的女力專題企劃,Wooman Power 女力學院是台灣首創專為女性設計的自我成長學院,透過集結女力、打造女性連結社群,幫助大家能找到志同道合、一起進步的夥伴,學院裡也有 48 位不同的專業導師在教授自我覺察、了解自己和自信心提升相關的課程。
我也是其中一位講師,會在 4 月分享生活設計的主題,10/19 – 11/18 期間加入可享「早鳥價」,輸入優惠折扣碼「woozoey」還可再折 300 元!更多細節請參考下方圖片和連結: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Dec 4, 2022 | Podcast, 有愛
這集的女力代表邀請到視障心理師朱芯儀 Julia 來分享「 生命力 」,Julia 是一位執業 11 年的諮商心理師,也是一名中途失明的重度視障者。目前的她是 Podcast《朱芯儀說心理話》的主持人,分享許多與「心理韌性」有關的演講與課程。
今天我們會聊到芯儀振奮人心的生命故事,如何與人生的巨大創傷共存,適應這個社會的現實與殘酷?怎麼從「不想活了」的那個念頭中慢慢轉念、發現自己的價值,看見自己越挫越勇的生命力。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朱芯儀:Podcast、Facebook、官方網站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訪談綱要】#231 生命力
這應該是我後來會成為心理師最大的原因,15 歲失明之前的我雖然眼睛看得到,但真的是目中無人,有看到跟沒看到是一樣的,我的綽號叫孔雀公主,就是趾高氣揚的女生,什麼都很優秀,都不把人放在眼裡,反而是當我看不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才真的看到了人、我的心和別人的心。
從看不到的時候開始,我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愈來愈怪,比如開始會控制不住身體的平衡,或是說頭痛欲裂天旋地轉,好多的徵兆都讓我覺得不對,最後才檢查到長了一顆 8 公分的腦瘤壓在腦子裡,那時候想說就開個刀把瘤取出來,就可以恢復成以前的孔雀公主,可是事情真的就沒那麼好,
我一共休息了兩年、開了四次刀、出了兩次國才把小命撿回來,但我的身上就有非常多的損失,比如右眼完全看不到,右耳完全聽不到、左眼有一點點光和色塊,我現在也是對著螢幕,跟看不見的 Zoey 自言自語的感覺。
很多時候我辨別方向是有困難的,因為我的眼睛和耳朵都幫不上忙,所以在行動或是跟人溝通,要分辨聲音的來源就會比較辛苦,然後我右半邊的身體一開始出院時就像半邊中風,我的顏面神經、手腳都是不太靈活的。
我相信沒有人會選擇會發生這種事,但是人生的意外和挫折從來不會問你:「你準備好了嗎?」,一定是不請自來的,很多人都會說我好堅強、好勇敢,但如果你遇到了,我覺得人會努力找到出口的。
我在高中時做了很久的功課,去學習跟這樣的自己相處,到了大學開始比較穩定,研究所以後別人都覺得我蠻能跟我的視障相處的,而且很能夠跟別人說要怎麼協助自己,但寫論文時的格式對視障者來說非常痛苦,我就突然覺得我被打回原形,完全不能接納我是個視障,所以它其實是一個有趨勢的過程。
我爸爸對我是斯巴達式教育,他做的很殘忍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讓我上啟明學校,要我跟一般同學一起相處,因為他說我遲早要面臨一般人的社會,為什麼我要先把自己封閉起來?第二件事情是他把家搬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逼著我拿出手杖自己學走路。
在那麼忙的街道上我不拿出來肯定寸步難行,他完全沒有想保護我,要我去融入一般的環境,最後他就不管我了,我在大馬路上自己摔了一個狗吃屎,就超級無地自容的跑進教室,然後我同學跟我說剛才在校門口看到我爸,當下我就崩潰了,他看著你走但是不幫你,我怎麼會有這種爸爸!
我就去找了輔導老師抱怨,等我罵完之後,回教室的路上老師就問了我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可以想像爸爸看著你摔倒,但是要忍住不去救你的心情嗎?」,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感覺,我覺得他一定比我還痛,就稍微小小的氣消。
第二句老師問我:「你知道你爸爸為什麼要這麼做嗎?」,其實我一開始就很清楚爸爸比我快接納我是一個視障的事實,可是我死都不肯接受,他用行動告訴我一定要先接納自己才可能有未來,繼續走接下來的路,不然就會一直卡在這裡。
從那一刻我了解到,我可以繼續埋怨世界對我多麼的不公平,但除了我自己還有愛我的那些人之外,沒有人會被影響。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特殊身份,我常常要上台做視障的特教研習,跟大家宣導怎麼協助視障朋友,我也需要常常說我的故事讓別人理解一個視障生的心裡可能是怎樣的狀態,這些都是我高中的時候常常會被特教老師邀請要去做的事。
以前我覺得自己是沒用的人,因為我看不到,什麼都要別人幫忙,後來我發現站上講臺分享我自己的故事的那一刻就覺得自己好有用,可以跟那麼多人去分享我知道的東西,事後也收到好多的回饋,很多人聽完我的故事就開始哭了、跟我講很多內心話,跟我說:「我發現我的苦根本不算什麼」等等。
當我做完這些講座,我的內心是滿滿的幸福,感覺自己在發光,這應該是我會想要助人的最初的起點。後來大學念了特教,研究所念了心理輔導,我覺得我可以貢獻的越來越多,我的親身經驗讓我發現
真正的殘缺不在外表,而是心裡
當心很強大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可以做到,後來我在想:「我對這個世界還能有什麼貢獻?」,就結合我所有的專業,我的生命、我的特教、我的心理,我想要讓大家的心都變得更強大。
我知道我是重度視障的第一位心理師,所以我本來就有預期,我的碩士論文是在研究雇主怎麼看視障者,於是我去訪談了所有願意讓我當志工、實習心理師的雇主們,我以為我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畢業了,也考了證照,才發現找工作跟志工和實習完全不一樣。
我投的履歷表全都石沉大海,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全班都已經找到工作,就我一個人還沒找到,全班還總動員說要幫朱芯儀找工作,可是就沒有雇主願意給我機會,那時候我媽還用了我最害怕的一招叫激將法,冷冷地跟我說:「你不是很會考試嗎?當個公務人員就好了。」
我說我不要,我就是要當視障心理師!我媽就說:「這是你自己說的,那就不要抱怨,而是想一想要怎麼做」,我馬上就知道我中計了,就開始真的想辦法了。我就發現可以做生命教育特教宣導,也可以跟老師討論教材和教法。
所以我就打了很多電話、寄了很多履歷毛遂自薦,只要人家願意給我工作機會我都會去做,要讓別人知道朱芯儀這個視障心理師可以用,也蠻好用的, 3 個月到半年真的是借錢過日子,半年後口碑就傳出去了,工作三年後,我不但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回饋我的家人,到現在已經 12 年了。
我一開始真的不願意做個人品牌,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所以必須把朱芯儀和視障心理師這個品牌給建立起來,不然我活不下去,我以前是正義感很強的人,小時候幫一個女孩子出頭而得罪我們班的大姐頭,後來我就被全班霸淩了,所以就有點小陰影,覺得人不要出名,不然會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
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勇敢的秀出自己,但是每次勇敢的背後都還是會害怕,我後來越來越覺得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我就是要擴大影響力,如果我不站出來,那誰可以幫我擴大?我後來就很享受這種有用的感覺。
原文是 resilience,在臺灣有非常多翻譯,我最愛的還是它的原始詞叫「回彈力」,所以我去年就成立了一個公司叫彈芯,我覺得人的心一旦有彈性,它就是最強大的武器,像子彈一樣可以打破任何事情。
我喜歡用回彈力的概念是因為人生意外從來不會管你準備好了沒,可是我們怎麼樣不會被它壓垮還能彈回來?甚至彈得更高?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是回彈力最重要的概念,我就是在協助大家做這件事,我覺得只有訓練我們自己的心,以不變應萬變才有辦法穿越。
回歸到心理韌性裡最核心的東西,就是「你的心絕對不能死掉」,我覺得我的心很不服輸,我爸爸放手讓我跌了那一跤、我媽媽用激將法卻讓我彈起來了、我也不想敗給我的視障、不想敗給失業、不想敗給別人的質疑。
我覺得從心所欲不逾矩,大概就是我想要過的生活,我覺得我已經在過我的理想生活,只是還有一些我自己的框架,比如說我會羡慕其他講師可以快速的看書,我看書都不知道怎麼看,要從頭聽到尾,到現在都還會感覺到限制,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覺得沒有這樣也很好,怎麼樣都很好。
📍【重點整理】#231 生命力
#1 相信自己的生命力
芯儀說,自己以前的個性像是孔雀公主,雖然身體健全,眼睛看得見,但是目中無人,趾高氣揚,反而是當自己失明、看不到世界的時候,才真的看到了人,看見了自己和別人的心。我在聽這一段的時候馬上就想到奇異博士的例子。
曾經他也是一位過分高傲的手術界名醫,直到失去了原先的條件,才真正的看見,甚至是獲得了不可思議的魔力,人生大轉彎,走出了一條也許過去的自己無法走出的路。人生是無常的,它不會等你準備好,它可能也會讓你覺得自己活不下去。
但芯儀說,如果你就是遭遇了,人其實是會努力尋找找到出口的,學習跟自己友好、愉快的相處下去,以及相信自己的生命力。
#2 接納自己才有未來
家庭在芯儀的人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爸爸斯巴達式的教育風格,逼著她融入社會,這樣的做法也讓青少年時期的芯儀心中有不少埋怨,但芯儀一直都知道爸爸早已接納了女兒是視障的這個事實,是芯儀自己不願接受。
後來他理解到,你一定要接納自己,你才會有未來,要不然你就只會卡在這裡,情況不會改變,甚至還可能變得更糟。
#3 保持心的韌性
芯儀提到,我們真正的殘缺不在外表,因為受傷最嚴重的永遠是在心裡,心如果強大,就能夠做到很多事,但心很脆弱、很容易受傷,而容易受傷的心,通常會是比較沒有彈性的心,一顆心通常要同時敞開和關閉,能夠柔軟但又堅毅,可以有所掌控又能順勢而為。
你的心有彈性,就可以面對很多不同挑戰,「心理韌性」中所謂的回彈力一直是芯儀很熱衷的主題。提到自己的超能力,芯儀也說:「沒有死掉的心」就是他的超能力,只要我們的心一死,就算活著也沒有生氣。
但如果我們能夠有一顆帶有韌性、堅毅又炙熱的心,面對各種人生丟來的課題,都能更加的有生命力。
📍【本集結語】#231 生命力
跟芯儀錄音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有開視訊,所以我一直都是看得到芯儀的,我也一直默默的在想:「我看得見他,但他看不見我,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一邊錄這一集,甚至是錄完之後的剪輯,都讓我的內心和眼眶有種酸酸的感覺。
這種感覺不是出自於可憐或同情,反而是敬佩跟感動,跟芯儀聊天的過程感覺他超大方、超樂觀,他既熱情又幽默,真的會讓你覺得,一定是內心很強大的人,才能夠由內而外的散發這種魅力,而這種魅力,我就稱它為生命力。
人生有各式各樣讓你想要放棄生命的時刻,可是又因為你對人生的野心、你對世界的熱愛、以及你對未知的好奇,讓你願意繼續活下去、繼續奮鬥、繼續努力,搜集那些生命中美好的片刻,也許只要有那麼一刻,能讓你打從心底的被觸動,就會感到一切都值得了。
這一系列的節目是我特別為女力學院製作的女力專題企劃,Wooman Power 女力學院是台灣首創專為女性設計的自我成長學院,透過集結女力、打造女性連結社群,幫助大家能找到志同道合、一起進步的夥伴,學院裡也有 48 位不同的專業導師在教授自我覺察、了解自己和自信心提升相關的課程。
我也是其中一位講師,會在 4 月分享生活設計的主題,10/19 – 11/18 期間加入可享「早鳥價」,輸入優惠折扣碼「woozoey」還可再折 300 元!更多細節請參考下方圖片和連結: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Nov 27, 2022 | Podcast, 有愛
我們這一集是 2022 年的女力專題,這集的女力代表邀請到作家曾彥菁 Amazing 來和你分享「和解力」,身為文字工作者的彥菁,在女人迷、天下獨立評論做專欄作家,他擅長用文字來赤裸地展現內心深處的糾結,這一集我們將聊聊 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曾彥菁:女人迷專欄、Facebook、Instagram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訪談綱要】#230 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
第一個就是赤裸,我常稱自己是裸奔系的作家,我會敞開的去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比如失戀或原生家庭的狀況。
第二個是好奇,我很好奇世界上跟我不同的其他人到底在過什麼樣的生活,大家都是怎麼活下來的?
第三個是療癒,25 歲的時候經歷了一場失戀,就開始走上了我跟自己的療癒還有和解之路,也讓我開始去把這些文字書寫出來,所以療癒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主題。
這個書名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想說:「我跟自己不就是同一個人嗎?為什麼需要好好的在一起?」,我想大家多少都有經歷過自己的內心跟自己打架,或是很糾結、無法下決定的過程,這本書就在講我 25 歲失戀之後踏上的療癒之路。
我怎麼從以前非常討厭自己或很常活在社會的期待,讓你覺得不像自己,可是礙於別人眼光不得不去符合他人的期待,書中我詳細解釋了在感情、家庭、學業、工作上可能會碰到的挫敗經驗,以及我怎麼從這些挫敗感中把自己摔破,再重新把碎片黏起來的過程。
25 歲的失戀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時我剛開始出社會工作,感情上又被甩,非常自我懷疑,我小時候一路走來都蠻順利的,可是出社會以後突然信心完全被壓垮,覺得自己好像是很爛的人,大家都覺得我很糟糕,不想要跟我在一起之類的。
那時我跟原生家庭的關係也沒有特別好,會有一種無家可歸的感覺,不是說我沒有辦法回家,而是覺得內心上的感情狀態沒辦法對誰訴說,也很怕沒有人會接受自己,我覺得那是一種極端的的脆弱,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
我就開始回過頭去看我跟原生家庭的的狀況,問自己為什麼在感情中會沒有安全感?情緒波動為什麼這麼大?原來是因為父親從小就外遇,我以前都不覺得父親的缺席對我有任何影響,但沒有發現內心的缺憾一直在影響我。
我就是無意識的想要透過感情去彌補那個空缺,直到那一次失戀我才發現過去 20 幾年來我都在欺騙自己,一直這樣傻傻的活著,被一個強大的力量控制著,很多人就像過去的我一樣沒辦法承認這一點,因為太令人傷心了。
後來我看了非常多跟原生家庭有關的書籍,發現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我這樣子,當我看見之後就像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我看世界的觀點完全不一樣了,我開始明白每件事都有它的因果,都是由小時候的經驗影響了我的性格,那種清明會讓你冷靜下來,不會一直被無意識的控制。
第一步要先了解你的父母到底對你造成什麼影響?問題可能是來自哪裡?比如你的依戀類型是什麼?有點像把身上原本揉成一坨的線,抓到一個線頭後慢慢抽出來整理,把結慢慢打開,然後藉由各種網路上的資源和工具搜尋「原生家庭影響」,已經有很多人在談這件事了。
第二步是要自己決定或觀察你跟父母的狀態是不是可以坦誠相對的,因為我媽蠻開明的所以我可以跟她坦誠,他是可以接住我,不會直接回絕的,但我跟我爸就不行,他不會懂我現在的傷心是為什麼,如果你自己判斷父母是沒有辦法坦誠的,也不要貿然面對,然後受更大的傷回來,這是很危險的。
如果你覺得他們都不適合的話,第三個是有些練習可以自己做,療癒的重點不是為了要改變父母,不要把期待放在改變父母身上,重點是我們怎麼樣做到課題分離,看清楚父母對我的影響,自己決定要不要讓這個影響繼續發聲,例如你可以寫一封信給父母,可是不用寄出去。
這真的很難,但我懂那份心情,你走過這一遭一定非常想把這個經驗分享給別人,我後來發現這是蠻自私的行為,就是我想要告訴你:「我知道的比你多,你應該要照著我的方法做,你的生命才不會痛苦。」
方向上可能沒錯,但這種強迫就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或反彈,現在如果不是對方主動來問我,就算我真的看到了,也只能默默的在心裡祝福他可以早一點看破這個局,有需要再找我,所以我就改成用文字分享我的經驗。
有緣分看到這個資訊,被吸引到的人就代表他的時間到了,他就會順順的吸收下去我想要分享的生命經驗,開始走上自我療癒的過程。
如果你現在的生命階段反復在一些問題上卡關,比如說戀情一直失敗、工作表現一直無法突破的人都可以來看,很多時候我們學的都是外在的技能,但能突破的關鍵往往是心裡卡住的那些過去的回憶造成的陰影。
找到之後你的生命絕對會很不一樣!你會開始發現原來我以前這麼不認識我自己,就可以開始決定接下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而且很有行動力的把自己活出那個樣子,我對自己的每個選擇或情緒都蠻有意識的,一開始在療癒的時候我聽到一個說法是你過去的生命經歷了多久沒有醒來的時間,大概就需要用其一半的時間來療癒,但我的經驗是大概 1/4 就夠了。
每一個選擇和考驗都是讓你更堅定自己到底是誰的過程,到現在大概五、六年的時間,我真的有比以前更喜歡自己了,所以才有辦法寫出這一本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
📍【重點整理】#230 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
#1 開始走上療癒之路
25 歲的失戀,讓彥菁走上跟原生家庭以及跟自己的和解療癒之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需要分裂真實的自己,來符合社會的期待,而因為這樣的分裂,也可能讓我們累積許多挫敗的感覺,但一直看不清,只覺得不是那麼喜歡自己、信任自己。
彥菁說,當你願意走上療癒之路,開始和自己和解,你就會逐漸看清,越來越不被情緒給控制,可以開始與情緒對話、並且保有自己的想法,最後走向覺醒,真正睜開雙眼、睜開心眼的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2 開始與自己和解的第一步
關鍵就是先承認自己在內心上那種無家可歸的感覺,然後不再欺騙自己,不再告訴自己我沒事、無所謂,而是開始真正的去接受:「對,我是在意的、我是遺憾的、我是後悔的。」
你也許的確希望某個人能夠愛你,但當那個人無法給你渴望的東西,那種缺憾會一直存在,否定或假裝也不會讓他消失,不如就選擇正面面對,「是的,我看見了,是的,這件事情很可惜,但,難道我往後的人生就要被這件事情給束縛嗎?難道一個人不愛我,我就不能再擁有幸福、生活就不能再次圓滿嗎?」
當你願意跟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對話,其實就已經開始正視和面對了,這時你會發現看世界的角度都變得不一樣了,生活可能也更加輕盈自在了。
#3 與自己和解的 3 個步驟
第一,我們要先去認清自己最痛的地方究竟在哪裡?許多人想要走上療癒之路,但拐彎抹角的去學習身心靈、尋求宗教,左顧右盼就是不願意去面對最痛苦的那個地方,可能是某一段失戀、可能是與父母的關係,或者是某一個特殊事件。
當然,尋求身心靈解方並沒有不好,彥菁說,這是在為自己累積能量、知識和勇氣的過程,但最終,我們依然要去面對,這個人究竟為你帶來了什麼影響?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請自行判斷你跟對象是否可以坦誠相對?如果對方是無法理解或是狀態不對頻,那他可能會接不住你的情緒,這時去坦承反而是二度傷害。
無論能否與對方坦承,我們都可以進到第三個步驟,就是將心裡的話寫下來,並寫下你期待的對方的回應,不再把期待放到別人身上,你可以同時充當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讓整個過程有一個完整的結局,而不是好像一直沒有答案。
📍【本集結語】#230 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
今天的內容是不是超級無敵精彩、溫暖呢?跟彥菁聊天的過程,我也一直覺得很感動、但更正確的說法是,真的很療癒,是吧?相信我不需要多贅述和解力究竟是什麼,因為彥菁已經完整的說明他是如何用大約五六年的時間,在不同的階段,逐步走向內心真正的自由,而我覺得很重要的是:
療癒不是要改變對方,而是試著去接納與理解。
我相信,我們都希望不被恐懼操弄,每一刻都能與自己好好自在的相處,而你需要學習和磨練的人生課題,就是和解力。
這一系列的節目是我特別為女力學院製作的女力專題企劃,Wooman Power 女力學院是台灣首創專為女性設計的自我成長學院,透過集結女力、打造女性連結社群,幫助大家能找到志同道合、一起進步的夥伴,學院裡也有 48 位不同的專業導師在教授自我覺察、了解自己和自信心提升相關的課程。
我也是其中一位講師,會在 4 月分享生活設計的主題,10/19 – 11/18 期間加入可享「早鳥價」,輸入優惠折扣碼「woozoey」還可再折 300 元!更多細節請參考下方圖片和連結: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Dec 5, 2021 | Podcast, 有錢
你了解市場定位、品牌 Branding 和市場趨勢嗎?今天的來賓是擁有多年媒體和創業經驗的 矽谷美味人妻 Katie ,Katie 現在跟我一樣住在美國,目前是美味生活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曾經做過公司總經理、公關及產品經理,也有許多內容創作和社群經營的實戰經驗並出過兩本食譜,現在的她也開始做美股投資、加密貨幣和天使創投。
由於Katie的故事非常精彩,特別是他對市場的觀察還有定位的見解,全部收錄在文章中會篇幅過長,因此我們特別協助整理了一份 PDF 故事與金句懶人包彙整這些部分,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假設你現在有在做自媒體,你有想過如果做得順利,五年後、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今天這一集我們會揭開 Katie 這十多年來的轉變與心路歷程
並和你聊聊產業轉型、搶佔流量紅利和平台定位等專業議題。並且更讓你了解,行動力在這一連串的選擇當中,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矽谷美味人妻 Katie :美味生活、FB粉絲專頁、Instagram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訪談綱要】#180 矽谷美味人妻
2020年以前認識我的朋友,可能都會認為我是料理網紅、作家、網紅創業家,但是 Covid-19 開始,則有不少朋友認識我是科技媒體主持人
而我目前擔任矽谷科技節目《矽谷為什麼》的共同創辦人和主持人,也是全球華人料理家居網站美味生活的創辦人,從2011年到2015年我出了三本的食譜暢銷書,2015年以前其實是一人團隊到變成一個團隊、一個平台的作業模式
但是因為 Covid-19 的關係,我也在思考自己對於本身在工作上面的成就,還有對家庭的照顧,目前現在大部分時間移回到矽谷,努力朝著科技媒體這條路前進,今年開始也試著轉換跑道,成為天使投資人,投資了蠻多新創或是區塊鏈。
在過去十年,不管是成為內容創作者,或是學習經營社群媒體,到經營一個公司,到募資、創業,都讓我得到很多養分,學到很多,但是目前重心會放在如何幫助別人,方式可能是去投資別人,或是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別人在這個領域成功。
我覺得每段經歷可以很不一樣,但是不是說做了幾年後不喜歡就放掉它,再重新開始一個項目,我還是很喜歡我原來做的事情,只是它內化成我生命的一部分
而且人家說學習曲線嘛,一開始我做美味人妻品牌時,從來不會任何社群媒體經營,每天花很多時間研究怎麼去經營粉絲、經營內容、照相、剪接影片
但是當你開始 pick up 起來,這些東西變成你只要 maintain 就好,你可能之前需要花 90% 時間去學習,可是當他開始起來後就變成穩定上升狀態,你只要花 10% 的時間去 take care 他,其他時間你又可以去 create 一個新的項目。
剛好是我懷第二胎的時候,也不太能夠出差工作,就在家待產,我就在想接下來人生這十年,有什麼工作可以在家工作兼顧家庭、照顧小孩,又可以滿足我的個人成就感?
很多人都會覺得說,好像工作家庭只能二選一,有小孩後就必須要放棄你的人生,但我並不覺得一定要二選一,我們可以用一種不太一樣的方式兼顧,所以我就開始思考如何 work from home ? 既可以接上這個新的時代,又可以照顧家庭
於是我就想到大學時代我最喜歡做菜,大學人家是由你玩四年,我是認真煮四年,非常非常喜歡煮菜,煮菜是我生命中蠻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煮菜我得到很多樂趣與成就感
我就開始想 maybe 可以把煮菜的經驗做一個分享,但當時還不知道怎麼做,剛好很 lucky 的是 2011 那年出了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叫做《美味關係》,我看了很有感觸,也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就發現開始一件事情很簡單,就是「Just do it」,反正就做、然後放上部落格就對了。
那時候是無名小站最後一年,我有趕上,但我覺得沒有很好用,後來又發現了痞客邦,一個很適合食譜、Life style 作家的平台,我也發現很多人在寫食譜,但是都沒有漂亮的照片,maybe 這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我就買了一台很好的相機,然後開始自學食物攝影,買很多書、研究擺盤,因為我以前是工學院,我也用了一些科學的技巧可以讓做菜很快速、很好吃,設定好這個方向以後,我每天就做一道菜,分享到 Facebook 還有部落格上面。
那時候 Facebook 其實超新的,都沒什麼人在用,沒想到後來就快速地有流量進來,我第一次感覺到社群媒體的威力,越做越開心,我就意識到「這就是我未來的工作,下個十年我就是要做這個」但是就是要有毅力,就是這樣開始的。
不管做什麼事情以前,你要做的是一個 creator 而不是一個 follower,要去看我有什麼樣的技能或是新的定位可以比市場上其他人更好
我一開始沒有想說要賺錢,前五年是謝絕所有品牌,幾乎沒有接任何業配、廣告,因為我覺得我還沒有想清楚一個 Business model,我還沒有想要這麼快速地商業化,前幾年做得反而是內容,像是出書。
2015 年開始也是我從平面走上數位媒體的一年,很多人開始拍影片,可能台灣還沒有這麼快,但是美國已經開始走向 Youtube、 Facebook 的影片
我就明白出書不是唯一的路,決定這輩子出三本書就夠了。 2015 年開始所有人、平台都在找創作者加入他們的平台拍影片,那時候美國最大的料理影片平台 Tastemade 就找上我,我就覺得很開心,也開始投入到製作很多 Video,但是這時候我都還沒有想到除了出書以外如何商業化。
那時候剛好也是一個機運,就收到一封 E-mail,因為我對 Video 很有興趣,就 download 了所有可以學習料理做菜 Video APP,也因此對 Tastemade 有印象,就立刻回信說:「謝謝他們的邀約,如果你要來亞洲市場可以 Google 我,你一定要跟我合作!」
我那時候人在美國加州,我跟他們說「我現在就可以馬上飛過去找你」,而且我還提出一個很好笑的要求說,我覺得你們 CEO 一定要見我,見到我之後他就知道如何進入亞洲市場。雖然那時候並沒有專攻什麼菜系,但是主要是做台灣菜,並融合美國的做菜思維。
後來我問這個窗口「你們跟多少人聯絡?」,他說大概超過100人,「但是只有你一個人很快速地回信,還說要見我們 CEO,我覺得實在太有趣了,所以我們就決定要見你」,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
要見就要見最大的、有 decision making 權限的人
見了她第一面以後,我就直接問你們想進亞洲市場做什麼?他就說想要做什麼什麼,我就說那我覺得你們一定要跟我合作一個節目,所以我就變成他們第一個料理節目的主持人了,成為主持人後我就開始在想下一步,然後就跟他們說你們一定要對外宣佈你們進入亞洲市場
最快的方法就是在紐約合作一場記者會,我說:「你不能只給外國人看,你也要給華文媒體記者知道你現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要介紹給亞洲媒體」,所以我們就在紐約辦了一場記者會,浩浩蕩蕩大概來了50家以上的媒體
有來自美國、台灣、中國的,很快就將這個節目打響名號,也吸引了美國 NBC NEWS 並受到專訪,反正就是機會來了,我不會害怕並且會馬上抓住它、往下一步前進,一直以來在工作、各方面都是如此
於是我繼續學習如何拍 Video、製作一個節目、帶領團隊、做各樣前期拍攝和後期剪接。
Tastemade CEO 有一天就跟我閒聊,之後想要繼續做主持人還是想要創業?我說創業?他就說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品牌力也有限,因為你不可能極大化到一直接廣告、業配
所以必須把個人品牌走向公司品牌,變成一個團隊在做事,你才有辦法把設定的 Business 往外擴張,那時候他激勵我要做一個新的東西,就是美味生活,所以我就去創業了。
其實是投資人自己找我的,2015 年以前我靠自己的力量出了三本書、拍了一系列影音節目、又跟 Tastemade 合作,也跟阿里巴巴旗下的影音平台製播了一系列的節目,等於美國、中國最大的影音平台都有跟我合作
就有一個投資人 Matt 看到我的新聞,以及無論去誰家,都會出現矽谷美味人妻的食譜,他就覺得說奇怪?這個人到底是誰呀?覺得一定要跟我聊一聊
有一天半夜剛回到台灣,他就傳訊息問我明天早上是不是能夠見面?我非常恐慌,但決定先去認識朋友看看,跟他聊過我對這個產業的看法,鉅細靡遺跟他說我如何突破市場,到現在依然沒有人可以做到,剛好那時候是內容產業的高峰期,他也在找這種領域的人想要投資
談了三個小時他就問我說:「我想要投資你,你要不要現在簽一簽?」,我就嚇一跳,覺得太突然了,但我沒有當下就接受,我說我必須要跟家人討論、回家思考一下,因為這個 commitment 需要考慮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我那時候不確定我能不能做這麼久,就回去想了一個多月。後來我就想,既然我從來沒跟創投合作過,不如這次就試試看,把腳跨出去一點
2015年遇到 Matt,2016年就創立了美味生活平台,2015-2017 又是全球內容創作者 IP 的高峰期和轉型很重要的時期,大家爭相想要跟內容創作者合作,剛好是一個風口,站在風口上的豬都會飛
那時候其實內容創作者超級熱門,不過大概從2018年開始 IP 就越來越難做,整個公司、個人品牌、公司品牌和我剛好在那時經歷了一個快速往上衝的時期。
那時候先做了電商,但我覺得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我覺得一開始你需要定位自己是一個內容平台,還是電商平台,這關係到粉絲買不買單
如果你是內容平台為主,去做電商等於是說把品牌、內容去 drive 你的粉絲走向電商,大家會 因為喜歡你的內容進而喜歡你的東西。但是如果說你今天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電商平台,任何內容都會被粉絲認為你就是賣東西給我,賺我的錢而已,所以對美味生活的定位我是蠻 struggle 的
當你想要專心做內容時,轉換率就沒有這麼好,而且非常競爭,再加上商品是別人不是你的話,只是在幫其他品牌抬轎
當你今天想要賣一個鍋子,而大家因為喜歡你的食譜,進而去買你的鍋子的時候,如果這個鍋子沒辦法跟你獨家合作,你也只是幫他炒高知名度而已
所以後來我覺得不管是做團購或是電商,對自己的品牌都沒有加分,都是在幫別人抬轎,大約一年多我意識到這件事情後,粉絲也已經流失蠻多的,所以我就決定我不再做電商,直接把電商全部關掉,還是以 IP 內容平台為主,站在這個利基點上經營,大股東 Matt 也很鼓勵我
他有一天跟我說:「你到底認為你是電商平台還是內容平台?我好像沒看到你的熱忱,你就只是在賣東西,你覺得單純賣東西對這個世界有任何幫助嗎?」
我就說沒有幫助,Matt也回答:「對阿,除了 Money 、錢之外,沒有幫助,這已經脫離了我們的本意,我們需要重新回到根本來看。」
幫很多品牌做 digital branding,給他們在社群經營上的建議,幫他們拍影片、做定位、分析之外,也找蠻多的 KOL 一起加入,在這條改造的路途上不會只有我們,我們也找了很多我們孵化出來的 influencer 一起幫忙。
雖然社群和內容依然是2C,但是我們在主要的 Business Model 上面純粹是2B,用這樣的方式是雙贏,這樣我們品牌的受眾依然是很開心。而且我們幫客戶做廣告、做社群,有時候不一定會花費我們自身的社群資源
因為我們可能同時請其他五個 KOL 各自拍影片、寫心得,但只有一支在我們家放,另外五隻都是在其他人的社群曝光。
有點像是 Solar System,要找很多衛星來幫忙打造行星系,而不是只靠一顆太陽,包含我們跟蠻多政府單位合作,例如台灣的外交、觀光、美食、食品,我們大概都知道要怎麼操作,並且給他們很多好的建議,我覺得這個也是幫助台灣的方式,除了擔任顧問,同時也幫助他們落地、Locate 一些資源
我們特別協助整理了一份 PDF 講義,包含來賓受訪中提到的故事與金句,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這句話是來自華爾街的投資大師 Rogers,他在2008年出版一本書是寫給他的女兒的12封信,我最有印象的就是這句話,他告訴他女兒你要有轉身的勇氣,當所有人都往同一個方向走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去思考這是我要走的方向,還是我要走另外一條路,轉身走另外一條路?
這句話影響我蠻多的,不管是人生或很多項目,我都把這句話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特別是2015-2017年是內容快速發展的巔峰期,這時它的進入門檻是高的,所有人還在觀望,你已經率先衝進去,當先開第一槍的人,你才可以快速上升,得到很多市場的紅利
比如說流量紅利、社群紅利與優待,但是當這個市場已經開始飽和時,你花十倍的力氣,可能都還做不到你做不到之前只花1%就可以做到的結果。
我自己在看內容產業,其實已經過了高峰期來到成熟期,百家爭鳴的狀況,進入門檻變得很低
當任何人隨便都可以做、都會成功的時候,就是該思考你是不是要轉型,或是不是要用別的方式來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了。我通常會觀望這個市場,回到基本面去看我的 Target Audience 是誰,他們的痛點是什麼
如果你的 TA 都沒有任何痛點的時候,代表他已經被市場滿足了,那這個 TA 也未必你一定要經營
就像我現在在料理上是不是還要繼續經營?我覺得未必,因為可能現在也是百家爭鳴,選擇性太多,粉絲的忠誠度未必是高的,以前可能市場上只有 3 個 player,現在可能有 200、1000 個 player,跟他們競爭不是我應該走的路。
我覺得任何事情,機會來了不要覺得自己做不到,像我都是非常正面、樂觀地思考說太棒了,我沒做過,我來試試看好了,上個星期我還訪問了美國加州參議員,我就大概是只要有事情問我,我評估一下覺得我可以,我就會說:「好,我可以,我就衝了」的個性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在評估一件事情,常常太急功近利、太商業考量,他會先考量這東西賺不賺錢、有什麼好處,但很多東西它可能沒有所謂好處、或是賺錢的部分,但你就會在這邊建立你的人脈、或是建立一個新的市場,你也會重新用不同角度來觀察這件事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說:「你就是運氣好、突然天上掉下來的一個禮物」,但大家沒有看到的是,我可能在前面做了很多努力、打下了很多人脈
雖然2011-2015年我沒有透過出書賺任何錢,可是讓我立下了蠻多人脈、建立了市場上很多的觀察,我覺得有時候我們在做很多事情不要只去想賺不賺錢,很多事情是需要打基本功,把人脈建立起來,再去思考未來該怎麼走的。
我必須很老實地說,紅利期已經過了
當市場進入門檻還很高的時候,你是很容易用內容(例如拍攝、擺盤技巧取勝),但是當現在出書很容易,手機拍照也很漂亮,很多簡單容易的剪輯軟體可以快速幫你產出影片,當越簡單的工具一直出來時,代表這個市場已經是從專家到一般人都可以進入了,已經沒有紅利,反而是一片紅海
如果是現在想要進入的新手,可以先把他當成是興趣來經營就好,但如果想要全職經營,市場可能不像你想像這麼美好
因為大部分的流量和廣告收入都會被頂尖的 KOL 拿走,剩下的再平分給其他人,你可能會很挫折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賺這麼少錢,建議先且戰且走,maybe 有一天突然發光發熱,妳再把這個部分放大。
樂觀正面
我的做事態度與方法一向都是非常樂觀,只要有什麼新的機會來,我馬上就會掌握,對那些我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會感到興奮與期待,從沒有想過我「會不會」這件事,覺得說「可以,好,我會試試看!」,我就是先接下再說,我覺得人生總是要一直創造新的 milestone。
觀察力
但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觀察力很敏銳的人,我永遠清楚自己身處的位置在哪裡,例如是身在紅海、還是藍海之中,是快速上升、還是快速下降中?最可悲的是,很多人很認真很努力,但是他看不清自己的定位,或是看不清未來要走的路,會覺得我已經花這麼多時間、心力,為什麼還無法收穫成果?我覺得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沒有這麼清楚,沒有抓住一個對的方式,所以觀察力是很重要的。
判斷力
再來是判斷力,當機立斷,機會來了要馬上抓?還是要拒絕他?通常我給一個新事物的時常就是三個月,如果說這個東西我有興趣,我會馬上抓住他,但可能會花三個月不眠不休去研究它,去突破他,找到一個對的路徑去進入這個市場
但如果我努力了、想辦法突破了,還是抓不到,或是做了還是沒做好,我就會馬上、果斷地放棄他,判斷力必須要非常地斬立決,要很快地決定要不要投入,三個月一到,就要思考投入的狀況要繼續往前走,還是要轉換方向,或是退出。
以 Podcast 為例,我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週更,所以當我連這件事情都做不到,我覺得就不用做下去了,當然流量、知名度、影響力我也會觀察是否持續往上,但是其實我覺得 Podcast 很有趣,之前我也做過一兩個跟生活、行銷有關的節目
但我做了一期大概三個月後,就發現市場上太多雷同的,或說這部分我努力了,但流量卻沒有起色,我就覺得問題可能不在我,而是市場已經飽和了,我就果斷地跟他說掰掰。
Podcast 很容易去判斷,像是流量、聽眾回饋都是很好的指標去看你做的是成功或不成功,很多事情你都要找到一個可以去量化、衡量的方式。
我的超能力其實應該還有一個是執行力,那三個月的努力期是要馬上有一個 plan 出來
告訴自己我現在要做好這件事情,我的競爭對手是誰、市場目標是什麼、TA 是誰、如何跟 TA 對話、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技術上的問題,讓他可以更好?執行力上要有一個完整的 Plan 和 Timeline 可以在三個月快速把市場打開。
隨心所欲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兼顧工作和家庭,我很滿意自己 WFH 的狀態,已經十幾年了,我非常 enjoy 現在的生活方式,覺得理想生活必須要 routine 去規劃自己的時間表,有儀式感去過生活。
你下載了嗎?我們特別協助整理了一份 PDF 講義,包含來賓受訪中提到的故事與金句,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重點整理】#180 矽谷美味人妻
#1 一個人的能力、時間、品牌力和影響力都有限
如果你和我一樣已經經營品牌一陣子了,或許這會是個思考轉型的好時機,想想看能不能從個人化走向品牌化,去觸及到更多人,把你想要傳遞的價值影響到更多人身上,或者去嘗試看看新領域的東西
也不是說要換跑道就要放掉原本在做的事情,而是去思考怎麼賦權、怎麼自動化、思考商業模式,思考現金流,讓你真的可以只做 Maintain ,然後想想其他的商機或人生可能性。
#2 當有流量紅利時,站在風口上的豬都會飛
我相信你也有感受到,自媒體、Podcast 的流量紅利以不如以往,當這件事情難做,代表他的金融門檻高,這時如果你願意當那個開槍的第一響,你就進到了快速上升期,但當市場開始飽和的時候,你可能得花上十倍的力氣,都做不到之前只要花百分之一的成績
當我們來到成熟期百家爭鳴時,進入門檻就變得很低,那或許,我們就可以開始思考轉型,這些話並不是要打擊你對個人品牌的信心,我覺得他是一個個人修煉、自我紀錄和自我成長的好練習,是一件就算沒錢賺,你也應該要用類似形式來做的事情
#3 個人品牌的困境:太過商業考量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時,經常會考慮它賺不賺錢、值不值得、有沒有好處,考慮了好久都沒有踏出那一步,但我覺得,當我們在卻步的時候,我們都忘了考慮到無形的機會、人脈與資源
例如,我就經常覺得,假設做這個 Podcast 不賺錢,我至少還賺到了訪問 Katie 、訪問電商人妻、訪問高琹雯 、訪問劉軒的機會,這些在我眼裡原先看來是偶像級的人物,都有機會一起吃飯,甚至建立私交,想到這邊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啊
重點是,我也因為做 Podcast 開始認識聽眾、認識新朋友、把大家串連在我的生活中,賺錢很重要,個人理財也很重要,但換個角度想,真的會有一種很感謝你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感覺,或許這就很足夠了。
📍【本集結語】#180 矽谷美味人妻
今天,我們把主題聚焦在行動力,你應該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 Katie 是一個多有行動力的人,她提到自己做事不會那麼功利,很多事就是打基本功,先接把機會接住,不要想那麼多,未來該怎麼走,就是接下來再說。這的確會考驗著我們的果斷力、判斷力和觀察力,也鍛鍊著我們辨識機會的敏捷力
但我覺得,大部分時候,這會是一種樂觀態度和積極心裡的展現,無論是抓住機會還是拒絕機會,沒有行動力,會耗費了我們大把時間,甚至大把金錢
而在 Katie 身上,我聽得出來她在絕大部分的時候,都願意給機會一個機會,就先試試看嘛,在我的價值觀裡,我認為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你是不是也認同的這個理念呢?如果是的話,你願不願意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iTunes Store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Nov 22, 2020 | Podcast, 有錢
2020 年快要過完了,我想你可能也開始在思考下一年的 生涯設計 與人生規劃,當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要做的事,有這麼多要學習的項目,我們又該如何安排自己要專注的目標,讓這些養分能真的被我們吸收進去?在這集的節目裡,我邀請到江湖人稱S姐 Sherry 來用獵頭顧問的角度和我們聊聊職涯發展與生涯規劃。
今天這一集的節目需要先跟你預告一下,我們會做一套課程的介紹和推廣,這套課程是一套為期一年的線上課程,叫做 Woomanpower 女力學院,主要在教授個人品牌、商業能力、思維啟發和職涯規劃等主題,因此我們今天的內容也會環繞在這些技能與議題上,聊聊為什麼人生規劃必須要大於你的職涯規劃?
延伸閱讀:#20 如何規劃人生,打造你的理想生活?試試這3個立即見效的方法!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生涯設計 訪談綱要:
3:33 Sherry 簡單自我介紹。
江湖人稱 S 姐 Sherry 過去是工程師,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因此聯繫一位研究所學長,那位學長介紹獵人頭公司給當時才 24 歲的 Sherry ,但依她當時的資歷,獵人頭公司並不知道怎麼找適合的工作給她,但市場急需工程師,而 Sherry 又有相關背景,因此獵頭便邀請 Sherry 加入獵人頭行列,待了 8 個月才過試用期,而這行業一待就是 8 年。
這些年 Sherry 看了太多的履歷,了解職場有很多面向是無法控制的,能力再好,職場上仍會有一個天花板,所以在工作第三、四年的時候開始創造個人品牌,當時她的想法是:「如果我沒有像這些人一樣那麼厲害,那我到 45 歲就沒有選擇權了。」因此工作第四年的時候, Sherry 決定轉職,並給自己訂下目標:尋求自由。她沒有朝更厲害的獵頭公司或更高的職位走,而是去一家中小型的獵頭公司學習當主管,新老闆給她很高的自由度, Sherry 開始每週空出兩小時寫文章,下班後逼自己去認識其他領域的人,發現很多人在職場上不是在想錢,也明白人生規劃是大於職涯規劃的,從那時候開始幫別人做職涯規劃,慢慢理出自己的系統。
後來文章被商周看到,開始接企業演講,當時獵人頭和職場結合的主題在市面上是沒有的,因此邀約特別多, Sherry 跟老闆談一周上班三天,到後來變成不進辦公室不固定支薪,成為公司外包的獵頭,開啟更多的事業,直到32歲的時候接近半退休的狀態,她一直都相信收入不用到很多,人的一輩子收入是工作 + 被動收入 + 投資收入,她當時的投資被動收入已經達到理想目標,因此就從那時候開始半退休生活。
11:27 是什麼樣的啟發點讓 Sherry 悟出「人生規劃大於職涯規劃」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履歷就是一個故事, Sherry 當時挖了一些人出國,也挖了一些人來台灣,但要挖台灣人回台灣工作,卻好像沒機會, Sherry 當時就跟這些人聊工作以外他們在想什麼。
#故事一
有一個人來面試的時候隨身攜帶產品,他說他在經營安麗,是一名 HTC 工程師,像這樣年薪 300 多萬的人,他也會想要練習做生意、練習講話,當初 Sherry 的年薪沒有他高,於是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應該也要做副業。
#故事二
Sherry 在國外要挖一個台灣人到越南工作,對他來說薪水是 1.3 ~ 1.5 倍成長,這機會在台灣是沒有的,因為他已經 47 歲了, Sherry 把他挖去越南當廠長,才發現一個人在 30 歲的時候想法都很簡單,例如:怎麼樣讓薪水更高?如何讓另一半和家庭過得更好? 但到了 47 歲,他的想法是要怎麼活動更健康?小孩能有什麼更好的發展?想法是更進階的。
Sherry 後來遇到很多不為錢工作的案例,例如: 200 萬的聘和 130 萬的聘,有人接受 130 萬。也有人在大公司和小公司間,選擇了小公司,把更多時間花在家人身上。
每個人的抉擇都讓 Sherry 學到一點,原來人性是可以系統化的,很多決定不是因為工作或錢,而是因為他的家庭,或是有沒有進修、副業、經營目標。所以 Sherry 發現給每個人的職涯規劃不能只討論工作、履歷、薪水,討論的應該要是人生計畫,所以後來衍生出心智圖的生涯設計規劃。
15:38 以上的案例,聽起來都是有一些歷練的人,如果聽眾對於自己沒什麼自信,也看不到未來藍圖,在這未知與迷惘的關卡上,我們能做的第一步調整是什麼?
其實大部分會做職涯規劃都是 22 歲~ 30 歲之間的人,對人生的迷惘多半是工作以外的,到底要怎麼安排時間?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在未來可以很游刃有餘?現階段的他們因為工作和金錢就已經卡住了,還要有社交活動,人生又有很多興趣,導致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 Sherry 都會建議他們一年只做三件事就好。
Sherry 舉例人生的十大主題:家庭、感情、工作、副業、投資理財、進修(有別於興趣是有目標性的)、興趣、健康、人生理想、人脈。
選三件事來做壓力比較沒那麼大,尤其女性的心理壓力往往更大,如果選了感情、工作、健康,而女性如果感到焦慮,其實就是因為這三件事沒有帶給他成長,因為工作的成長和突破是積年累月才有效果的。
Sherry 建議女性一定要選進修或人脈,我們都聽過一個理論叫六度空間,或是五人平均值理論,你周遭五個人的薪水平均,就是你的薪水,所以越跟同溫層生活在一起越學不到東西,除非大家一起去學習。
每年給自己幾個簡單的目標,達成就好,不需要再許要減幾公斤或是要讀幾本書的願望,那樣太累了,除非你是很自律的人。
20:56 如果我們真的突破同溫層看到更多更好的參考案例,要怎麼避免因為「看得太多」而開始羨慕起別人,又再度沒有自信? Sherry 覺得參考他人建議與挖掘自己內心的比例要怎麼拿捏?是否有更好的架構方法能讓聽眾找到更「對」的資源?
假設聽眾年齡是 22 歲 ~ 30 歲,我們常覺得資訊量太大而且每個資訊都很好,但我們忘記回頭看自己,當我們在跟一個距離很遙遠的人講話的時候,其實我們只需要吸收他一點智慧就好。而跟我們比較親近的,反而可以學到比較多。
例如:「夢想跪著也要走完」,要想清楚走去哪?走完以後要做什麼?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對自己有價值的,而不是全盤接受每一句話。
25:26 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或工作,甚至也能夠明確列出希望改善的部分,但就是遲遲沒有展開行動, Sherry 認為在目標執行與目標規劃上,我們究竟該如何拉近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呢?
很多人恐懼是大於目標的,他會恐懼他看不完,恐懼學不到東西。但當你的目標大於恐懼,或是你的目標確定有獎勵回報,無論如何你都一定會做完,不然目標也只是理想而已。
不要設太多目標、給自己的每個小目標設定獎勵、不一定要設定截止日期(除非你可以承受時間壓力),或是跟別人宣告也是一種好方法。
32:20 在 Woomanpower 的學院裡, Sherry 把主題分成四大類別,分別是個人品牌、商業能力、啟發思維、職涯規劃,能不能和聽眾分享一下為什麼是這四種核心技能,以及擁有這些技能之後,究竟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實質上的改變呢?
當初會規劃這四個主題,是希望一位女性一年內能夠達成行為獨立、思想獨立、經濟獨立,而光是職涯這個主題可能就有一整個月在教目標規劃。而人脈會被分類到「商業能力」這個大主題底下,要認識人很簡單,但是如何用人脈來創造商業價值才是需要學習的部分,而人脈也會分成國際、新創、增進人際關係等,每堂課都會邀請到不同講師來講課。四個主題都是互相有連動的,希望能夠全方位的幫助學員人生過得更好。
38:37 Woomanpower 女力學院適合什麼樣的人參加呢?
這堂課適合 25 歲 ~ 38 歲,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在職場上希望有所突破、有個人品牌希望能發展更好、想要進修的媽媽、或是想要尋找資源的新創公司負責人。女力學院把這些人集結起來,希望大家能一起互相幫助成長。
39:50 為什麼是以女性為主呢?男生可以上課嗎?
一般的學院如果有男性、女性,通常都會多一層包裝,這個包裝會讓很多人沒辦法做自己,沒辦法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只要習慣了都是女性的這個環境,出去外面就可以也很自在地做自己。
41:14 Sherry 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呢?
在財務理想的狀態下,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個事裡面萃取出一些事可以傳承下去。
Stay In Touch:江湖人稱S姐-官網、Facebook粉絲專頁、Youtube頻道、Instagram
生涯設計 重點整理
#1 Sherry 建議,其實一年選三件大事情來專注就夠了,人生要兼顧的項目非常多,有感情、有家庭、健康、友情、財務、人際關係、興趣、副業,在這麼多項目裡要同時兼顧是非常困難的,到頭來還可能因為項目太多而全都蜻蜓點水,導致沒有一項真正有吸收,反而還花了大把時間與金錢來投資。
#2 外面資訊這麼多,我們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資訊呢? Sherry 表示,距離越遙遠的人,只要了解他的智慧即可,而沒有距離感的人(有機會一起對談的)的人則更深入的聊聊未來方向與規劃,其實,網路的資料都只是供你參考,參考完畢,你需要回頭來問問自己:我從這份資訊中學習到的重點是什麼?把你吸收的總結變成自己能夠看得懂內容,才是最有價值的內容。
#3 在做目標規劃時, Sherry 建議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或誘惑,一個人其實很容易被目標給驅動,但如果目標不夠吸引你或者目標太巨大就很難付諸行動。
因此,依照你自己的性格,你可以先去判斷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承受時間壓力,自己是否會主動地想要展開行動,如果是,那你也許適合為自己的目標訂定日期,但如果一遇到時間壓力你反而更想逃避,那我們就要試著把目標在拆解的更小,並且加上一些獎勵機制,來提高你的行動意願。
先做好自己的生涯規劃
非常感謝你今天的收聽,我非常喜歡S姐說的:「人生規劃大於職涯規劃。」我們一般都是先去設計工作、規劃工作,然後再讓生活配合工作型態,也許是時候可以換個方式,先做好自己的生涯規劃,再用生涯規劃來尋找能夠配合這樣生涯規劃的職涯設計喔!
▸ ▸ 女力學院
新年的到來總是會讓我們迫不及待想要學東學西,但有這麼多東西要學,又要如何做到專注並學以致用呢?
Woomanpower 女力學院特別推出了一套一年學制的線上課程,用小班會員制的方式為你規劃每一週的學習內容,並將重點放在個人品牌、商業能力、思維啟發和職涯規劃等主題上,如果你對這套課程感興趣,歡迎點選以下連結,並使用佐編茶水間的專屬優惠碼「Zoey300」來取得三百元的優惠折扣,其實我也是女力學院的導師之一唷,期待明年能再課程裡見到你囉!
<圖>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