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40 我Podcast 經營兩年半的心得:內容創作者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 ft.DMC

#140 我Podcast 經營兩年半的心得:內容創作者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 ft.DMC

在今天的節目裡,我會跟你聊聊我經營 Podcast 滿兩年半的心得,還有內容創作者該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今天的來賓是我自己,內容是我之前在 Digital Marketing Connect 的受訪內容,在節目中,我除了會分享我在這兩年所學到的課題,我是如何為品牌做市場差異、我怎麼提高社群的互動和設計使用者流程,以及經營訂閱制的一些眉眉角角,以下內容我會推薦一些工具和書籍,相信會非常適合想要做自媒體的你喔!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在原文網站中,你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我們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啦😉)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我們固定於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內容,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裡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140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馬上開始 >> 00:00 – 節目開場與單集概要

 

馬上開始 >> 01:38 – 我經營 podcast 的心得與感想

> 疫情對於個人品牌未來的趨勢影響

這次的疫情,雖然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討厭且麻煩的影響,但也間接催生出許多個人品牌,今年有很多人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可能不是那麼穩定,或甚至少了一筆收入,就算沒有直接受到影響的人,也會開始思考第二、三收入管道的可能性,無論是基於安全的理由,或者是更理想的生活,個人品牌在今年都有相對蓬勃的發展。

> Podcast 經營,越早開始越好

這兩年半是一個分水嶺,我會回頭檢視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以及可能做錯什麼?或哪裡可以做的更好?

比較幸運的是,在 Podcast 經營上我算是先驅者,而我學到的課題是,提早開始真的沒有什麼損失。雖然我已經比別人還要早開始做 Podcast 和經營品牌。但其實這件事情我也思考很久,大約在 2015 ~ 2016 年的時候,創立個人品牌這件事就已經在心裡萌芽,可是我一直在等一個時機,或者說是一股勇氣。當時我心中有非常多的疑慮,但是內心又在蠢蠢欲動、一直在觀望。

> 踏出猶豫的兩個關鍵

對我而言,我覺得會踏出那一步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通常是私生活的原因,例如某一件事你搞定了,或者某一件事,你實在受不了。而我是生活中有一件大事發生,也就是結婚。

因為這個變化我於是思考,我的生命中還有什麼樣的事情是我現在不做,未來我會很後悔的?

就是創業,因此我現在回想,如果我更早開始經營個人品牌,我相信成就可以更高,因為這段時間就像自我修練,剛開始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但就是做中學、錯中學。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要先累積技能,先去學個人品牌如何經營?如何做網路行銷?然後再來經營個人品牌。其實我一開始也有這樣的迷思,我一直想要等待自己準備好,但在學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你其實永遠都不會有準備好的一天。

我現在回頭來看,我真的就是邊走邊學,你只要相信自己真的可以落實所有你想要做的,你想要成就的品牌,那這件事情就真的可以落實在你的人生裡。

 

馬上開始 >> 06:53 – 如何做出明顯的定位和差異性

> 數據類 vs. 感覺類

我覺得,有兩種方法所自己覺得最有效的,第一種是數據類,第二種是看自己的感覺,所以如果你要問方法的話,我會推薦大家閱讀《藍海策略》《航向藍海》這兩本書,當你選擇的主題是一個大眾、主流的主題時,你要怎麼去做市場調查?如何觀察這個市場上其他人是怎麼做的?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你可以怎麼樣做的跟其他人不一樣?

> 小眾市場 vs. 大眾市場

第一個最重要的定位,要先問自己要走大眾市場還是小眾市場。選擇主題的時候,最好要與你的興趣有關,所以沒有對錯的主題,也沒有任何好做的主題,大眾的好處是大眾主題已經幫你做好市場驗證,已經有一個很大的市場,也因為這個市場大,所以做起來容易,內容上的規劃永遠都有無限的題材可以做延伸。困難是難在競爭激烈,簡單是簡單在他是保證能有觀眾的,因為很多人已經有成功案例。

> 小眾主題

如果選擇小眾主題,這個新興市場在概念上是要教育觀眾的,他們可能甚至對這個主題完全陌生,你要做很多的開發,並且無法保證有多少人會聽,但是好處是,它有點像開發關鍵字,當你把這個關鍵字拿下來,那最後大家搜尋相關的內容,找到第一個都是你,例如 2018 年我開始做個人品牌的時候,那時候是遠距工作還沒有那麼盛行的年代,那時候只有在新創產業或外商公司的人,才會聽過遠距工作這個詞,大多數人是不熟悉的,那時候我用盡了所有的努力去講很多有關於遠距工作的內容,因此就是又把這個冷門的關鍵字拿下。

> 投入市場前先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市場

當時我選擇 Podcast 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我不喜歡競爭紅海(競爭很激烈的大市場),因為我不想競爭台灣的 Youtube ,它已經太飽和了。

所以你自己要去定位想要走什麼樣的市場,以及你自己的性格到底適合怎樣?那當你定位好後,再去做市場調查、分析藍海策略、並觀察其他人怎麼做,你就可以做出差異性。

> 市場調查

我其實一直都跟我的學生說,如果可以的話,你去訪問五十個人,那你一定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要怎樣定位,然後怎樣做出差異性,通常做不出差異性都是看的案例不夠多了。

 

馬上開始 >> 13:12 – 如果去洞察觀眾的需求?

> 方法派、感覺派 

我非常推薦大家去看有關產品經理或產品設計的書,我最近聽到比較好的是《鉤癮效應》(簡體翻譯:《上癮》)和《懂顧客心思的文案最好賣》(簡體翻譯:《吸金廣告》)這兩本書,提到產品經理的原因是這個職位的工作內容,就是去看使用者的需求。

我以前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每一天都在想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吸引他的點是什麼?他進來了之後,我們要怎麼樣把他的行動最簡化,讓他馬上註冊成為我們的訂閱用戶,或是馬上購買。這背後有很多邏輯可以參考,例如人類上癮的特質是什麼?吸引他的關鍵是什麼?為什麼他會願意看到東西然後點讚?點讚的東西是什麼?分享的動機是什麼?留言的動機是什麼?

這些步驟是不一樣的,所有觸發點都不一樣,這甚至可以聊到腦科學,所以說要怎麼樣去洞察一個觀眾,或一群受眾的需求,我們確實是可以用產品設計,找方法吸引他們,然後他進來了之後,你就可以去研究他們的行為。

> 行銷始終於人性

我很喜歡用「使用者創造內容(User Gererate Content,簡稱UGC)」,簡單來說就是讓你的觀眾有機會參與你的創作,給他們一個發揮的空間,以及給他們舞台,還有讓他們主動的跟你交流。

那背後有一套學問跟邏輯來吸引他願意來做這件事情,例如我很常想不到我 Podcast 能做什麼主題,我就會到社團裡面去問他們想聽什麼?想要我邀請誰?在個人品牌剛經營的階段,很多人會忽略自己是可以去問觀眾的,雖然我們有方法去觀察、預測你的用戶想要什麼,可是你畢竟也不是他們肚子裡的蛔蟲,所以「問」真的是最快的,因為從他們嘴裡問出來的,就是他們的需求,再去做內容規劃通常都有一定的票房保證。另外問題建議開匿名的方式,大家會比較願意談論自己的痛點,提出來一起討論也是很好的方式。

 

馬上開始 >> 18:50 – 對於欠缺商業思維的聽眾有什麼建議?

在個人品牌的年代,未來應該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商品,我相信斜槓的生活及遠距的生活也會讓未來的趨勢有很大的變化,搞不好未來所謂的正常,就是一個人,有三種身分的職業。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樣去行銷怎麼樣把你要說的話,讓別人聽到,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設計人、藝術人會覺得行銷是行銷團隊的事,或是認為銅臭味太重了。

其實回到根本,價值的產生一定是雙向的,那什麼樣的情況下大家會願意買單,就是他感受到了價值。

現在是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當你貢獻一些什麼,或者別人感受到你的功勞、你對他的幫助,他可能就感受到價值,那這時候他就會賦予金錢跟你做價值上的交換。但是如果說我們總是把心態放在自己身上,我的創作、想法、 idea ,但卻從來沒有換位思考你的用戶,(例如收藏家到底在找的是什麼?)其實會失去很多價值建立的機會,如果說要去增加商業思維、管理、領導、行銷類的技術,我非常推薦 樊登讀書會 ,另外台灣有一堂課程叫做商業思維學院 ,我自己也有在上面開課程,目標設定類的書籍也可以多看看,也會有幫助。

馬上開始 >> 23:00 – 訂閱制模式是否有商業周期或是衡量指標可以練習及經營?

> 數位產品會是未來的趨勢

這話題可以帶到線上課程,因為我主要的數位產品就是線上課程,我相信線上課程未來會有點像是 Podcast ,就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線上課程。原因是大家開始看到數位產品的可複製性,它其實就是被動收入的一種。在未來 AI 的時代,很多勞力上的事情會被取代,可是知識的付費會是大家更願意付錢、更願意花時間來做的事情。以創作者的角度來看,你當然是希望你寫一本書,只要寫一次就好,然後可以賣 100 人或 1 萬人,因為花的成本是一樣的,線上課程也是類似的概念。我認為未來線上產業的發展也會造成一個極端化,就是會產生另一群人非常喜歡實體課,兩方面都會發展得很好,但是線上課程絕對會是一個未來的趨勢,題材也會更加的多元。

> 持續為產品做內容行銷推廣

回來聊商業週期跟訂閱模式,這與線上課程也有關連,只要你做過任何線上銷售,例如線上課程,一開始開賣一定是最多人買的,之後他會淡掉、持平或是往下跌,除非你賣的時間是這個月,從 11 月 1 日到 11 月 31 日, 31 日那天一定又會再爆一次,他的取向是看你怎麼樣設計你的銷售流程。

我們要如何用訂閱制長期的穩定經營呢?我覺得最重要的地方,其實是你要持續的有內容行銷去支撐你的產品,我的例子是,我會用我的 Podcast 來帶入新的觀眾,並吸引他們如果說對個人品牌感興趣的話,歡迎來上我們的免費課程,做 Podcast 本身是沒有什麼錢的,除非有接業配,不然它本身不是讓你賺錢的,他只是一個入口,可以讓新的觀眾認識你,這些東西我會建議絕對是免費的,因為這是觀眾第一個知道你的管道。

> 與你的觀眾互動

我覺得這也跟使用的習慣有關,因為我相信,現在每一個人的手機打開,你絕對不會只追蹤一個 Youtuber ,你絕對不會只追蹤一個創作者,你的觀眾也一樣,他追蹤這麼多人,你要怎麼樣讓他記得你呢?這時互動率非常重要。

我會使用 E-mail Marketing、Facebook、Instagram,用各式各樣的工具去跟他們產生互動,這麼做是就是為了讓他們記得我,對我產生熟悉感。

> E-mail 行銷心法

我維繫的關鍵是 80% 的服務, 20% 的銷售。

我每周一會寄電子郵件給觀眾,有時分享我在美國發生的事情、我最近看的書、訪問的人,我並不是每一次都賣東西,其他時候我會盡量分享好內容、好來賓、好書,在這個情況之下,觀眾其實會慢慢的去體會到,我介紹的書真的不錯,介紹的課程真的滿有趣,或者是某一個節目真的是有收穫的,因此他對你的喜歡的程度以及信任感會慢慢的提高,之後當你有一個課程或產品銷售才會比較容易接受,因為她對你是熟悉的,他也不會覺得特別的唐突,覺得怎麼突然來跟我推銷。

> 維持產品更新

以 iPhone 為例,產品就是要持續更新,你要怎麼做到讓你的產品一直有人願意買,然後又不會過時,不會讓人覺得是換湯不換藥,其實就是要一直更新你的產品。

他確實是同一個產品,但當你不斷的去增加新的功能,或者是把它變的更漂亮,我們每一年課程上面都會做這件事情,當你持續更新,產品的價值自然就會提高,價值提高的時候會讓更多人想買,或甚至你就可以把定價提高,那也可以提高你整個銷售成績。

 

馬上開始 >> 30:25 – 如何與會員保持良好互動?

> 市場差異化

當時我觀察到市面上很多線上課程是做好影片後,學員只能自學,於是我決定要做出不一樣的地方,我要讓這個產品持續的更新,而且持續有互動。買一套產品是一個價錢,但後續都是免費服務,例如我會舉辦直播 Q&A 回答學員問題,邀請來賓到我們的課程做演講、辦活動,也會讓學生變成小老師,讓他們去做發表,也舉辦線下同學會,這些都是我希望可以提供給學員,並且在線上課程這個產業上做到差異化的地方。

> 發自內心為會員著想

怎麼樣持續跟他們保持互動?主要就是自己的意願,其實這還滿累的,它就是做客服,本身不收額外的費用,所以你在心態上要願意聆聽,與你的學員保持良好的互動,我也會提供學員建議表單,如果覺得某一章節的回家作業太複雜,你也可以回饋,我們有空就會去看一下,看有什麼地方可以做修改,所以一樣又是 UGC 應用方式,用行動表達我們的關心、是有在聆聽的。

> 開檢討大會

再來我們會做檢討大會,就是一個比較大型的聆聽跟檢討活動,我們會設計不同的更深入的問題,例如某個單元希望增加或刪減什麼內容,我們會邀請學生做回饋,並讓團隊一起看結果,因為這樣子就有行動清單了,我們可以馬上知道接下來的工作項目是什麼,大型的改變是浩大工程,但是慢慢一點一滴改變,你的學員或聽眾都會感受得到,進而認為訂閱這件事情是值得的。

 

馬上開始 >> 33:57 – 訂閱制的趨勢?如何開始做訂閱制?

> 訂閱制的趨勢

我對訂閱制的未來是超級樂觀的,這是一個絕對會成長的趨勢,所謂趨勢就是人類行為的演變,我們可以去觀察大家現在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像是 Netflix 也是一種訂閱服務,而我自己是樊登讀書會的忠實聽眾,所以無論是知識上、娛樂上、健康上,我覺得確實大家都會開始用訂閱服務去做新的商業模式。

> 先確認服務的核心

至於什麼樣的產業適合做訂閱制,我認為這要看你的規劃和提供的服務是什麼?如果你說像樊登讀書會一樣,我一週一小時講一本書,那你需要的技術是你要資料彙整,你要知道這本書的重點在講什麼,要錄影、剪輯,這些都是一種技術。

最重要的還是去看核心你要做什麼?給誰看?他們為什麼要看?當這件事情搞定之後,我們就會知道有什麼技能要解決,而技能其實是最簡單的部分,因為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習得的,沒有辦法習得也可以外包。

所以我不會剪片,那沒關係你去思考一下,你要做的這個服務到底需不需要剪片,真的有需要再去學就好啦!真的沒有辦法學,那就外包。

> 案例:第一個線上課程

我們到底要怎麼樣知道自己是否準備好,或者是到底夠不夠格?我可以分享一下當初在做第一套線上課程時,大約是經營個人品牌半年的時候,追蹤的人數大約是三千多人,當時的產品是吃我的老本行去賣設計思考,當時的銷售成績是賣出一百份,所以我們可以去估算一下,經營六個月,累積了三千人,大概是一百份,這樣子的一個數值,你就可以去思考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你就可以知道說,如果我最終想要賺這麼多錢,那我的商品至少要賣多少份,而且我至少要賣多少錢,匯款流程怎麼樣規劃等。

可是到底要怎麼樣夠格?我覺得還是最終賣出去說了算。

有時候難就難在你可能有很多觀眾,例如我朋友,他已經做到五六萬個追蹤,但是沒有人買,所以我覺得只要有一個人付費,那就已經是很棒的成績了。如果說今天要做比較高端的服務,例如一對一諮詢教練課,一個月賣六套,跟六個人做一對一,也可以賺很多錢,所以說數字沒有一定,完全是看你的商業模式怎麼樣去設計,所以不用怕說我現在現在夠不夠格,我覺得就直接試試看吧!

 

馬上開始 >> 33:57 – 面對訂閱數的起伏變化,要如何做到不影響心情?

> 面對數字的心法

我的方法蠻簡單的,就是不看。

一開始的時候一定會很在乎,也曾體會過心情起起伏伏的感覺,可是回過頭來還是要討論本質,為什麼會在乎呢?在乎有什麼意義?在乎這些東西是值得我這花能量花時間找答案的嗎?所以我最棒最乾脆的方式就是真的不去看。

在數字上,我完全沒有被綁架,可是我很關心 iTunes 上面的回覆留言或者是學生的回饋,留言類的東西我就會被影響。

因為留言是最真實的,當有一個人他願意花自己的時間來留言,他就是真的有一些話想說,所以這種訊息我都會看,但也容易受到影響。

> 黃金 24 小時

我有個 Youtuber 朋友分享自己的方式是,當他發佈新影片,在 24 小時之內的回覆,他都會看並回覆留言,但是 24  小時之後,他就不會去看,原因是24 小時之內通常是鐵粉,之後的留言通常是搜尋而來的,或者是他就是隨便找到,因此他可能不是你的忠實用戶,那他可能就是會留下比較犀利的評論。

> 逃離演算法魔掌

那我自己的方法是我會去思考什麼是可控的?什麼是不可控的?像是我們剛剛說到的演算法,這對我來說就是不可控的,畢竟是在人家的土地上面蓋房子,因此房東勢必有他自己的一些考量,這也是為什麼 E-mail 這麼重要,有些人對 E-mail 很排斥,那也沒關係, Line 也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

主要是你要可以掌握跟觀眾聯繫的方式,而且這個聯繫的方式不會受到第三方大平台的限制,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去想其他的技術上的方式,讓你可以逃離演算法的魔掌。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
以下為文字版的重點整理
———————————————–

📍【重點整理】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1 想經營個人品牌嗎?早點開始行動吧!

提早開始真的沒有什麼損失,尤其是個人品牌,你的競爭對手其實就是你自己。早點開始就能早點學習,試了之後覺得不喜歡、不適合,也可以隨時暫停,他是一個成本極低,可能卻無限的投資。如果想要做出一個比較不一樣的品牌,請你先去看《藍海策略》《航向藍海》這兩本書,並且思考你想做大市場還小市場,選擇的基準點以你想「怎麼做」為主,而不是「怎麼做比較賺錢」為主。因為兩種市場都有它的困難之處,大市場競爭激烈,難以脫穎而出;小眾主題的市場規模小,前期開發不容易。怎麼選都會有屬於它的挑戰,既然都會有各自的挑戰,還不如選一個你喜歡的,更能堅持下去。

#2 如何做出受眾喜歡的內容?

你可以多閱讀與商業思維、產品設計或產品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我自己推薦你去讀《鉤癮效應》(簡體翻譯:《上癮》)和《懂顧客心思的文案最好賣》(簡體翻譯:《吸金廣告》)這兩本書,同時 樊登讀書會 與 商業思維學院 都有很多很棒的資源。你也可以多與你的聽眾讀者互動,多運用「使用者創造內容(User Gererate Content,簡稱UGC)」,讓你的觀眾更有參與感,邀請他們一起設計、一起產出內容,讓你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更特別、更無可取代的位置。

#3 商品有沒有週期?訂閱制就可以持續穩定獲利嗎?

這要看你的商業模式和你所規劃的行銷流程長什麼樣子,無論你是在賣有形或無形的產品,想要持續獲利,持續有人買,有兩大關鍵一定要做:

第一個是「優化內容」:透過更新,你的價值才能夠持平或往上成長,有往上成長,才不容易遇到不穩定或業績下滑的情形。

第二個是「持續更新」:當你有持續更新你對外的內容平台,持續更新你的商品本身,你才有辦法吸引更多的流量看到你的產品與內容,同一時間,你也可以思考如何擴大你的入口,讓你行銷漏斗的頂端可以去觸及到更多潛在受眾,維持一個比較健康的循環,比較長久的事業體。

 

#140 我Podcast 經營兩年半的心得:內容創作者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 ft.DMC

📍【本集結語】 如何經營訂閱制商業模式 

聽完這集後,你對於經營訂閱制服務有更多的認識了嗎?其實這一切真的不難,只要下定決心早點開始,邊做邊學,好好維繫與觀眾的互動關係,你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商業經營模式!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同時幫助更多人打造屬於你的理想生活。🙂

 

———————————————–
佐編茶水間:你可能也會感興趣的主題
———————————————–

🔹 #89 那些年,我 經營個人品牌 「做對」與「做錯」的3件事
🔹 #104 做個人品牌值不值得?當一位 自媒體創業家 的3個好處與壞處
🔹 #128 掌握「3E原則」 打造高流量 、高點閱且續看率長的吸睛內容

 

———————————————–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116 她如何在三年累積13萬Youtube訂閱?如何設計 語言學習計畫 ? / Tiffany

#116 她如何在三年累積13萬Youtube訂閱?如何設計 語言學習計畫 ? / Tiffany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來賓是一位知名的日文教學 Youtuber – Tiffany。Tiffany 大部分時間主要在台灣學習日文,卻能在日文檢定最高級的 N1 測驗中,獲得滿分的優異成績。她是怎麼訂定自己的 語言學習計畫 來一步步達成?當然到東京學校交換時,又是如何掌握學習資源來放大學習效果?

同場加映的是,在三年內達成13萬 Youtube 訂閱背後,是透過什麼心法與技巧來達成?我們要如何透過演算法,做出觀眾喜歡看的內容?又要怎麼在大眾偏好與自己理想中,拿捏適合題材?與Tiffany的訪談聊得非常盡興,相信可以給 Youtube 創作者和正為語言學習苦惱的朋友一些新的靈感 :)

延伸閱讀:

#17 從破產到月入20萬全職Youtuber,他是怎麼做到的?/ Fish

#102 如何用腦科學技巧來學語言? 學英文最重要的關鍵 其實是拼讀! / Vclass

語言學習計畫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語言學習計畫

 語言學習計畫 訪談綱要:

2:42 Tiffany 簡單自我介紹

3:16 當初在什麼契機下建立日文教學 Youtube 頻道?

4:17 還記得當初建立頻道的第一支影片是什麼內容嗎?

5:25 經營頻道的這三年,你的觀眾是穩定持續慢慢累積?還是有什麼特別的經歷讓追蹤人數突然暴增呢?

7:39 你都如何得知 Youtube 演算法更改了什麼?又怎麼去應對?

10:42 頻道雖然以日文教學為主,但也有許多有趣的題材。平常如何找題材或蒐集靈感?

22:38 你在的某一集影片裡提到「並不是去日本留學就會進步?」是否可以針對這一點聊聊你看見的迷思呢?

29:05 你曾提到自己日文進步的最大關鍵是「不要逼自己,不要太努力」。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你是從什麼時候發現放鬆有助於日文學習?

36:06 我發現你很會做讀書計畫,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你製作學習計畫的秘訣呢?

41:57 和我們分享你的日文課,這是一堂什麼樣的課,適合什麼樣的人呢?

46:28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Stay In Touch: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 –Youtube頻道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

語言學習計畫

 語言學習計畫 重點整理 

#1 如何讓 Youtube 的演算法幫你一把?

Tiffany提到,所有的全職 Youtuber 都知道:內容勝過一切。儘管我們都曉得可以利用聳動的標題、縮圖或關鍵字來提升流量,但是,最終的本質還是回歸到「好的創作者」這個關鍵上,當你的觀眾願意花越多時間停留在你的影片上,你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某種程度就是有意義、有趣、有用的,那這就符合了 Youtube 演算法的規則了。

#2 怎麼挑選節目或文章的主題呢?

Tiffany 會盡量去選自己想做的觀眾想看這兩個圓圈的交集點。但如果沒有特別重疊的話,他會傾向於選擇自己真正想做或有共鳴的題材,不要往觀眾想看但自己不想做的題材下手。因為當創作者講得投入、講得開心,其實那都是有渲染力的,你的觀眾當然也更想看到這樣的分享。

#3  Tiffany 提到,自己語言進步的最大關鍵就是「不要逼自己,不要太努力」。她認為學習應該是一種自我驅動的事情。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想學,那你當天的學習吸收力絕對也是有限的。在那樣的情況下,也許選擇輕鬆地聽歌、看劇、聊天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而我們人類的大腦也會有資訊的自動過濾機制。如果你真的不需要一項資訊,你的大腦就會把他塞到比較深層的記憶體裡。在這時候,我們也可以回過頭來問問自己:我是否真的需要學會這個東西?還是只是為了學而學呢?

從今天開始設計你的語言學習計畫

非常感謝你收聽,我自己非常喜歡今天節目的調性,很輕鬆、很舒服,但又可以在對談中有一些想法上的碰撞。希望你今天也跟我一樣,在節目裡得到一些收穫,如果你對學習日文感興趣,可以參考下方連結看更多課程簡介,也別忘記使用佐編茶水間的專屬折扣碼喔!

 

▸ ▸ 延伸閱讀 – Tiffany 的初階日文課程:換成日文腦!輕鬆打好0到N3日文基礎

語言學習計畫

2020.09.24 開課✨ 課程資訊 → http://go.sat.cool/utfbk

透過上述連結,使用專屬優惠碼 「zoey2000」,即可享優惠折扣 $2000 元 (優惠期限至2020.10.31)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86 遇到別人抄襲你的創作該怎麼辦?如何防止被 抄襲 &調整自我心態?

#86 遇到別人抄襲你的創作該怎麼辦?如何防止被 抄襲 &調整自我心態?

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最不想要遇到「Copy Cat」。當我們遇到別人 抄襲 自己的創作時,要怎麼面對?有沒有什麼可以防止被抄襲的方式?心態上又要如何調整呢? 這集節目,希望和你聊聊為什麼會有「抄襲」的現象?遇到抄襲時,如何心平氣和地做處理?我也會加碼分享四個實用小技巧,協助你度過這個難熬時刻。我自己很了解發現別人抄襲自己時,心裡有多麽難受,希望這集節目可以在你遇到類似狀況時,幫你一把 🙂

延伸閱讀: 身為遠距工作、在家創業者,該如何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

抄襲

收聽本集音頻:

   抄襲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這集話題比較辛辣,在傳統教育中,根本不會聊到抄襲,也不會去探討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緒感受。不過,如果你是一位內容創作者,需要接受一個事實:被抄襲只是早晚的事。我一直相信,只要品牌越做越大,被抄襲是遲早的事。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哪一個大型的國際品牌沒有仿冒者或相似的同業競爭者呢?一定有!如果你還沒有遇到抄襲者,可能有兩個原因:你的品牌還不夠好或品牌還不夠大。

這是一個實際卻也殘酷的現實,畢竟如果你的品牌是成功的,那就代表你已經幫別人「驗證過」這個商業模式。那其他人只要「照著你的模式」來操作,就能夠少走很多冤望路,也能快速做出一些成績。假設「被抄襲」一定會發生,我們該如何調整與面對呢?希望和你分享四個簡單的小技巧:

抄襲

#1 面對 抄襲 – 先做好保護

想要不被抄襲,自己要先做好第一道把關。例如,在設計圖片時,加入簡單的品牌識別防止盜用,或者也能夠多做一些基本法律保障,像是在美國可以上網註冊自己的創作。這個註冊方式不能夠防止別人抄襲你,但是能在被抄襲後,保有相關的佐證資料,也可以進一步提出訴訟。

更多商標與智慧財產資訊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

另外,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加入自己的個人特色。像是直接放上品牌名稱、網站網址、Slogan;甚至如果你有露臉的話,可以直接放上自己的相片,這些作法都可以提升別人盜取的難度。 理科太太的影片開頭是:「嗨,大家今天過得好嗎?」。這句話看似平淡,卻十足彰顯了她的品牌特色。

任何人之後再使用這句台詞,都明顯參考自理科太太的內容。雖然這句話沒有被註冊過,只要你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和一定知名度,大家便會知道出處的來源。

被抄襲時最在乎的,其實就是「其他人不曉得真正出處是我」的感覺,善用個人特色去包裝自己的內容,就可以避免被抄襲的不開心和繁瑣的法律途徑。

抄襲

#2 面對 抄襲 – 可以順勢宣傳

接續我們來聊聊,如果我的內容是文字怎麼辦?畢竟沒有辦法像第一點,直接在 IG 和 Youtube 加上圖像或 Slogan,文字被稍微修改後,好像也無法證明是抄襲的,該怎麼辦?

我給你的建議是:瀟灑一點、大膽一點,然後順勢宣傳自己。

我曾經看過有人直接分享抄襲者的內容,用非常灑脫的方式說:「這位朋友分享的內容非常有趣,如果你也對這個主題感興趣,我也曾經寫過一樣的主題,歡迎來閱讀唷!」當時我看到,就偷偷笑出來,因為我知道這可能是被抄襲者在宣示主權的一種方式。他也藉機告訴抄襲者:「不要以為我沒有看到呦!」,並引導觀眾分辨創作的先後順序。

雖然我目前沒有試過這個方式,但我覺得這位創作者非常的聰明。他沒有自己鑽牛角尖演內心戲,反而是開誠布公地告訴大家「他被抄襲了」,同一時間,又不是主動的攻擊他人。

套句Coco Chanel的名言:「我沒時間討厭你」。世界上有太多比討厭抄襲者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你需要快速抒發情緒,又不想要和人產生口角,也許用這種被動分享的方法,可以緩解你心頭之氣,抒發完畢,再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

#3 面對 抄襲 – 回來探尋初衷

探尋初衷是我個人最喜歡、也最常用的方法。當我發現有人抄襲我的文章、網站或是製作節目的方式時,說不在意絕對是騙人的,我們難免都會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覺。

但是這個時候,我會回頭來和自己說:「我總不可能因為一直有人抄襲,就關閉自己的網站吧?」因為抄襲的人,絕對還是會去找其他可以抄襲的對象,反倒是我如果收攤不做了,受影響的是我自己。

而我也知道自己並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去當糾察隊長,一一警告所有抄襲的人。這個時候,我會透過冥想或散步時,靜下心問自己:「自己做個人品牌的初衷到底是什麼?我到底想要得到什麼?」你會發現,自己做自媒體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熱愛這件事情,也可能是想要翻轉人生。

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帶給你真實的快樂,做個人品牌的初衷絕對是為了自己,那就不該因為有人抄襲你,阻止自己享受創作的權利。 我一直相信會來抄襲其他人的人,自己人生應該還有許多還沒修好的課題。

我們的確可以透過法律的途徑來為自己討公道,但是你也可以發現,自己與抄襲者的所在位置非常不同。你不用擔心自己有一天會被比下去,因為我們本身就是超前狀態。但是正在迷惘的他,可能真的需要一個參考對象來模仿、來指引,這個可能只是階段性的。

當這個人找到自己的方向時,我相信,沒有人會一直想要當那個「抄襲別人的人」。調整自己心態的方式,就是想一想你的初衷,然後多一點同理心、寬容心,自己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當然,面對抄襲者就像面對你前任的新對象一樣,沒事不要一直去看、一直去翻。你只要專注在自己身上,把自己活得更閃亮即可 🙂 要如何停止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較? 延伸閱讀: #36 如何停止一直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4個讓你怦然心動的簡單解法

抄襲

#4 面對抄襲 – 專注在自身

說到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一位美國知名的企業講師,分別到微軟跟蘋果做企業內訓的演講。他注意到,微軟的公司文化和 Apple 非常不同。當微軟員工在準備相關簡報時,他們的核心目標及 KPI 都是以「如何打敗蘋果」為主。也就是說,他們專注的數據,都是想要打敗頻果之前的成績。當他結束那一場企業內訓時,微軟送給他一款最新型的隨身聽,介面設計精美,功能健全,非常好用。 數個月後,這位企業講師換去Apple做類似的內訓演講,他發現蘋果員工準備簡報的核心在於「如何做出比我們之前更好的產品,如何持續成長、為世界帶來改變?」

會後,這位企業講師忍不住詢問蘋果的一位資深產品經理:「你知道嗎?微軟送給我一個新的隨身聽,與 ipod 非常相似,我甚至覺得它比 ipod 更實用。你有用過嗎?你有什麼看法?」沒想到,那位產品經理淡淡地回說:「我也認為那是一個不錯的產品。」他們的話題到這邊就結束了,沒有任何的爭執,經理也沒有去批評微軟抄襲這個 idea ,反而是淺淺的認同這個產品的優點。

為什麼這位產品經理可以這麼瀟灑?我認為答案就在「目的不同」,對於這位產品經理或整個蘋果的公司文化而言,他們所專注的目標,就是「打敗以前的自己、與自己做比較」;而對於美國的微軟,他們的目標是「打敗所有競爭者,成為這個產業的第一」

我們不能說哪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或企業目標比較好,想要打敗其他競爭者,成為第一,也不盡然是件壞事。但是,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有些人花很多力氣去看有誰抄襲他、要怎麼防止別人抄襲他;而有些人,就是專注在自己身上,專注在成為更好的品牌、設計更好的產品,也加重個人品牌的特色。我認為這是非常漂亮也優雅的做法。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別人不要抄襲自己,但是我們可以去調整自己的目標,釐清自己的初衷。

抄襲

專注在為品牌創造更多價值

抄襲一直都是個惱人的問題,但是我希望詢問你:假設你今天在個人品牌上越來越有成績,你敢不敢讓更多人來抄襲你呢? 我們可以看到 Nike、Adidas、LV、Chanel 的山寨品滿天下,但這些大品牌還是專注在大局及自己身上。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控制他人的行為,沒辦法避免抄襲。

換個角度,當抄襲品越多,他幫你打的廣告似乎也就越大,同時也在幫自己做「分眾」,挑選出不適合的顧客,留下認同你品牌理念,並且可以負擔這個價錢的顧客。這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呢?是吧?希望今天的節目,可以讓我們都更加正向的面對抄襲~

xoxo,

Zoey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靈感

如何永遠都有主題與靈感?這5個方法你一定用得上!

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源源不絕的創作,但我相信每個內容創作者,包括你,一定都遇到過這些跟 靈感 有關的問題。

  • 看著大大的螢幕,卻寫不出任何一個字?
  • 感覺自己被掏空,完全想不到要寫什麼?
  • 寫出來的內容不夠全面,但自己的知識嚴重不足?

在經營個人品牌時,沒有靈感是人之常情,我也常常會被我的學生們問到:「沒有靈感的時候怎麼辦?」

之前我們聊過如何維持創作時的 動力 和 生產力 的方法,今天我則會告訴你我平常是如何搜集靈感、準備主題,並分享 5 個方法,幫助你解決每當要寫內容就題材乾枯或沒有想法的問題。不管你是在創作文字、影片或是其他的內容都同樣適用喔!

如何永遠都有主題與靈感?讓你持續有內容產出的4個方法

#1 鎖定相關的內容平台

佐編茶水間這個品牌是在講自我成長、遠端工作和品牌經營,所以我會同時去追蹤很多個國內外的媒體以及平台,如果你的 Youtube 是在講自製蔬食料理,同樣的,你也應該要去 Follow 多個同業與競業,並且長期觀察別人在寫什麼?為什麼受歡迎?他們都是怎麼創作?

通常,如果是重要且有料的平台,根據每個平台的方式不同,我會做下面幾件事情

  1. 臉書上設定為「搶先看」
  2. 在iTunes上訂閱
  3. 追蹤Medium
  4. 開啟Youtube小鈴鐺通知

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能夠隨時收到這些平台的通知,看到我需要的資訊,這樣我便不會錯過其他創作者的內容。

研究別人的創作並進一步分析,也可以發現自己一個人想不到的靈感

#2 每天吸收新知識

追蹤了之後呢,我每一天都會去收聽、收看,以及滑滑臉書,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新內容,或是有沒有跟我主題很相似的案例時,有的話我也會去觀察他們的標題怎麼下、內容怎麼寫,去思考我可以怎麼應用在我自己的創作上。

我也很喜歡運用 Pinterest 來搜集題材,看看國外的 Entreprenur World 最近在流行些什麼。除此之外,我早上也會看書與冥想,同時腦力激盪一下,思考我自己最近有沒有在生活上獲得什麼好點子。

找到靈感的方法:每天吸收新知識

有時候就算是書裡簡單幾句有意義的話、幾個有趣的章節,你只要反覆去咀嚼它、思考它,這些東西就有機會變成你的創作題材,重點是要筆記起來,不然點子是會溜走的。

很多人都說他們沒有時間學習,看書看得很慢,更別說是要去消化裡面的內容了,但我認為,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學習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習不是像以前在學校讀書那樣,一定要好好坐下來,花上一個小時閱讀才叫做學習,我覺得學習就跟呼吸一樣。

你需要常常呼吸才能活下去,但你不會刻意花時間去呼吸來維持你的生活,同樣的,你需要常常學習才能有創作的靈感,但不一定每次都要刻意花時間才叫學習。

#3 直接問你的觀眾、觀察他們的反應

如果最近實在是沒什麼新聞、不想看書、找不到相關的話題,真的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輸入了,到底該怎麼辦呢?推薦你我個人最愛使用也絕對有效的招數:「問粉絲。

當你已經創作了很多的內容,腦袋已經筋疲力竭的時候,你基本上是很難再想出什麼很有創意的點子的,這時問一下其他人的意見,搞不好就會找到意想不到的突破點!

找到靈感的方法:問粉絲

沒靈感時就不要花時間亂猜了,直接去問你的粉絲想要看什麼主題,問問他們「最近在煩什麼?」、「最近在忙什麼?」,然後從留言與互動中觀察他們的痛點與需求,這就絕對會是他們想要看的內容。

Tips:
聰明的溝通技巧就是不要讓話題句點,追根究底的反問或延續下去,這樣更有機會去 address 他們為什麼需要以及為什麼煩惱,那你做出來的東西就很符合市場(觀眾)的需求,呼聲也會相對的高。

#4 隨時搜集、記錄你的想法

如果你做過一點生意就應該曉得,你不能等到客人來了才去備料、備貨,而是要事先去做「庫存管理」,確保你的材料都能夠滿足等等蜂擁而上的客人,內容創作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有什麼想法的時候,直接把它寫下來做蒐集,其實就是在累積你的庫存。

我個人喜歡用 Spreadsheet 來記錄題材,例如我看過的一則影片、文章的連結、一個可發想的主題,甚至是讀者提出的問題,如果看書看到不錯的內容,我也會拍照先存在手機裡,聽音頻時,我也會稍微用手機記事本記下重點。

這時可以不用太在乎整不整齊或是標點符號之類的,先寫下來再說,等之後有時間時再統一放到 Spreadsheet 上做整理,這部分就是在做庫存管理。

找到靈感的方法:隨時記錄想法

當我開始要把這些題材做成正式的內容時,我會去計畫接下來寫文和發文的順序,並且在一週前先寫好,排程在下一週發布(例如這篇文章其實是在 10/17 寫的,發佈的時間就會是10/24)。

好了之後再回到表單上去看接下來有沒有合適的內容,可以在下週或下下週創作,就這樣不斷循環。

所以我寫文和錄製音頻的過程,其實很像是作文和口說練習,我已經知道題目是什麼,也已經知道要內容寫什麼了,隨時蒐集想法累積庫存,用你自己的方法整理好後依序發佈,就不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刻了!

 

#5 整理你的社交媒體

現在大家都有滑手機的習慣,但你有注意你平常到底都滑了些什麼內容嗎?這些內容真的對你有幫助、有增加你的知識嗎?還是就只是一些消遣用的網路文章呢?

大概從幾年前開始,我開始對網路資訊感到非常討厭,不管看什麼都很膩,覺得我在浪費生命,後來,我花一點時間整理了我曾經按過讚、追蹤過的粉專和 Instagram。

找到靈感的方法:整理你的社交媒體

刪除一些對我生活幫助比較少的帳號,開始去追蹤那些我覺得比較有公信力、比較有意義,或者是我真的會感興趣的主題的帳號,我就可以隨時執行「第一點:鎖定相關的內容平台」和「第二點:每天固定吸收新知識」。

讓我吸收到的資訊都是我真正需要,而且對我有幫助的,只要好好整理並篩選平常在看的內容,你就會發現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東西,吸收資訊的方式也會變得清爽很多!

 

結語: 靈感 是一種生活習慣

現代人幾乎很少用電視或 Google 文章來看新聞,而是用臉書、Instagram、Twitter 等社交平台來得知世界在發生的事。往好的方面想,你可以篩選自己要吸收什麼樣的內容,不像以前電視頻道一打開,就只能被動地接受不符合你需求的綜藝八卦和腥羶色。

當你知道要怎麼挑選知識,那你看到的東西也可能會與你的興趣或事業有關,當開始有了關聯,資料搜集這件事,其實也只是一個生活習慣,而不是為了要寫文章而特地去找題材的苦差事。

只要善用庫存法,隨時在生活中擷取不同的靈感,並做好內容規劃,當餡料有了、器材也有了,你做起事情來就會很順,靈感和作品當然也就不用特地挖掘了。

Hope this helps 🙂

Zoey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BYL迷你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