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content-pillar

#219【佐編私塾殿】何謂 Content Pillar?讓你的個人品牌「和別人不一樣」的定位方式

天我們要來聊聊品牌定位的一種方式,叫做 content-pillar ,我們講過許多有關品牌定位的方法,像是 ICA 定位法、設計品牌感覺、藍海策略等等之類的,這些定位法的宗旨就只有這麼一件事:讓你脫穎而出

什麼是 Content Pillar 呢?Content 就是內容, Pillar 是支柱,有的人可能會翻成內容支柱,我自己是喜歡叫他內容主軸,而 Content Pillar 在個人品牌上的定義,就是在指「支撐你品牌」的主要內容。

在今天的私塾殿中,我會解釋 Content Pilllar 的概念、並舉例說明其他人的內容主軸,我們一起分析、一起拆解,最後,我會給出一些策略方向,讓你接下來可以開始去思考哪些主題能夠成為你的內容主軸。

今天的重點非常多,所以我建議你準備筆記本,如果你現在很忙,我們也有幫你做了一份重點整理的講義,你會比較好消化,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content-pillar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219 content-pillar

Content Pillar 可以想像成是你品牌的系列主題,也就是大主題之下所涵蓋的子主題,這些子主題就是未來搜集題材內容的主要方向,例如你在講理財,可是理財是一個超級廣的方向,必須要挑出主要支柱,例如特別 focus 在小資理財、省錢存錢與理財心態。

你就不會去講股票技術線或是分享房地產,因為這不在你內容支柱所涵蓋的項目裡,再舉一個例子,假設你在說自我成長,這個題材都會讓人有一種不知道特色在哪裡的窘境,因為主題太廣泛,給人的記憶點就不夠深刻。

你可以特別將自我成長鎖定在職涯,例如面對主管、面對同儕、面對下屬,這兩到三個主軸比什麼框架都沒有來得鮮明很多,又或者是戀愛關係、家庭關係,家庭也可以分面對父母、面對孩子,有對象、有方向,就是品牌最基本的定位基礎。

 

你可能會想:「但是我就真的什麼主題都想講,我不想要受到限制」,這當然沒問題,你的品牌你愛怎麼做都可以,但你可以試想一下,有兩個女生,一個是好好小姐,個性隨和好相處、興趣眾多,什麼事情都有涉略。

日常喜歡追劇、逛街、吃美食、看書、看電影、假日喜歡做做點心、偶爾也會運動、爬山、跟朋友去郊遊,是大家的好朋友;而另一個女生個性鮮明,是一個極度喜歡運動和戶外活動的人,所以他平常不追劇,但他熱愛上健身房,是一個健身狂人。

假日的時候一定會往外跑,最喜歡的是攀岩和潛水,是個非常陽光的女孩,當你要介紹這兩個女孩給朋友認識的時候,你覺得哪一個女孩會比較好介紹呢?想必是第二個吧,因為他有很明顯的關鍵字,例如健身狂人、陽光女孩、極限運動等等。

雖然第一個女孩你可能也可以想到個性隨和、很好相處的形容詞,但就只是在形容這個人的性格,而不是他做的事情,因為這些碎片難以統整和歸類,也就比較難找到鮮明的記憶點,當然,我相信一定有人會非常喜歡第一類的女孩。

你講什麼主題、特色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給觀眾的感覺,也不是說特質明顯就比較厲害,但特質明顯可以讓人馬上知道「我跟他有相同的興趣喜好」,或者「我們可能是比較不同類型的夥伴」,經營品牌就是這個道理。

你去看看那種感覺不出來他特別在哪,每個主題好像都會講的 Lifestyle 型網美,他給人的記憶點,肯定不是題材而是感覺,因為這是他吸引人的地方,他讓你覺得很親切、很漂亮、很實在、很可愛、很日常,這些都是感覺。

你喜歡的是這個網紅帶給你的感覺,次要才是他分享的內容與主題,而針對一個有特定主題的內容創作者,尤其是知識型創作者,你分享的內容資訊量通常會大於你的個人色彩,因此找到內容主軸,會是更好的定位方式。

content-pillar

我的品牌叫做「理想生活設計」,我就是想要探討一切跟設計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有關的話題,但這個議題是個世紀大哉問,我可以從理財面下手,因為經濟狀況的穩定很重要,我也可以從人際面下手,畢竟生活中大部分的不理想,都來自於「人」的問題。

我後來選擇以「工作」下手,因為我覺得這是我最感興趣也最好發揮的主題,外加我認為我們一輩子有超過六成以上的時間都在職涯中打轉,如果你能真正喜歡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往理想更邁進了一步。

因此,我當時很確定要講的內容主軸就是「數位遊牧」,先從打造一個能夠不受空間的工作開始,去支撐理想生活設計的這個願景,而我第二個挑選的是個人品牌,因為我認為把自己熱愛的興趣變成事業,其實就是個人品牌的核心。

最後第三個,我選設計思考,除了自己過去有這方面的專業,比較好勝任之外,我也認為設計思考非常能夠套用在理想生活設計的主題上,因此,我的理想生活設計就是由三個最主要的內容來支撐:

  • 數位遊牧
  • 個人品牌
  • 設計思考

當然,我也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包含理財和心理學的主題,我也還在探索理財究竟是理想生活設計上多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心理學是我認為非常有幫助,跟自我成長、設計思考好像也有關聯的主題,所以我一直都滿喜歡探討的。

但你會發現,我從來不會在節目或任何場合說:「我有在分享理財或心理學的主題」,我們有許多來賓是在分享這些主題沒錯,但我知道這不是我的主軸,所以就算這個主題不在你設計的主軸內,你還是可以去 explore 一下。

因為很好玩、因為可能有點關聯,或因為你的觀眾意外很喜歡都可以,我也試了許多不同的形式,才決定繼續以數位遊牧、個人品牌、設計思考這三個作為內容主軸。

 

我會建議一到三個,四個有點勉強但也不是不行,完全看你怎麼經營。那 Content Pillar 設定完之後就是一次定終身嗎?當然不是,主軸是可以改變的,只是建議兩年內盡量不要變動,但我們都會變,也應該要變,我們會成長,興趣、生活需求也都會改變。

隨著個人的發展,適時調整內容主軸當然是沒問題的,像是我們第 41 集的來賓 Ms. Selena ,他主要是在分享生活理財、小資理財與房地產,但因為幾年前升格成為太太與媽媽,所以也開始 cover 夫妻理財,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內容主軸進化的例子。

你也可以把內容主軸想像成是關鍵字,你是否能夠為你的品牌下兩到三個關鍵字,能夠代表你、有記憶點的關鍵字?我再舉幾個例子,第一個是第 158 集的來賓,「美食家的自學之路」的創辦人 Liz 高琹雯,相信你知道美食是一個非常飽和的主題。

Liz 他的 content Pillar 是落在「主廚故事、料理評論、飲食文化」,其中又以「Fine Dining」為主要路線,所以他非常專注於在米其林摘星類的料理,Liz 不分享食譜、不教你煮菜,也不太寫食記,也不太去評價路邊攤或夜市的美食。

當然,他或許偶爾會這麼做,可是這不是他的內容主軸,他很聰明將自己的定位做出非常明顯的區隔,明明都是在講美食,我認為他的品牌就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很有自己的味道。

再來是第 179 集的來賓:個人風格分析師 Vanessa ,Vanessa 主要分享個人風格設計,其中又以個人品牌創業家和職場女性為主,他的內容主軸就是落在「色彩諮詢、形象設計、品牌風格」這幾個類別。

他不會去講最新的流行趨勢、不會教你一種衣服的十種穿法,也不會特別專注在時尚、美妝的風格,比起很多講風格穿搭的品牌,Vanessa 的特色就很鮮明,他講的是更多色彩學概念和應用類的知識。

抓到內容主軸其實不是侷限,而是更加精準地找到對的受眾和客戶,讓別人要向他朋友介紹你的時候,知道要怎麼更精確地介紹你,Content Pillar 除了可以讓品牌更有辨識度,還可以做到以下幾件事情:

  • 更好搜集內容上的靈感
  • 優化 SEO 與市場關鍵字
  • 隨時觀察競爭對手的動向
  • 隨時修正未來的航道

建立死忠鐵粉

如果你有明確的主軸,就有明確的方向,內容主軸其實都是可以被你埋在文章裡的長尾關鍵字,像我就常使用數位遊牧、遠距工作、個人品牌、設計思考這類型的關鍵字,這不只是在讓觀眾知道你在講什麼,也讓演算法 Google 知道你在講什麼。

一個定義與方向清楚的網站,才有可能被排名在第一頁,同一組關鍵字還可以去監測競爭對手,把和你在做類似主題的品牌、部落格、頻道、節目都列下來,去看別人在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這些都是做品牌的必要工具。

最後是隨時修正未來的航道,想像你現在正在駕駛一艘太空船要去一個理想星球,你需要有那個星球的座標,由系統來設定航道,而理想生活其實就像是一顆理想星球,也許你知道座標,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只知道大概座標而不是絕對座標。

我們大概知道要往哪飛,隨著離目的地越來越近,我們可以慢慢修正航道,不然航道輸入有誤差,只會離最終目的地越來越遠,我們生活上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在幫助你修正航道,而在個人品牌上,就是你希望品牌如何幫助你達到未來想要的模樣。

可能是你希望世人以什麼樣的方式記得你,你想要以什麼樣的專業、專長為名,那麼,每一次在製作內容、發布貼文的時候,其實都是修正航道的好機會,而修正的方式就是從檢視你的 Content Pillar 開始。

你還想要繼續講這類型的主題嗎?最近有沒有離題了呢?講得會不會太深、太淺了?這些都是做內容時可以思考的方向,至於要怎麼設計你的內容主軸?以下有幾個思考的方向:

  • 你認為最重要或必要的
  • 你最喜歡、最有熱忱的
  • 你最擅長,原本就有經驗的
  • 你認為值得開發,有市場潛力的

 

第一個,針對你要講的主題,有沒有什麼是一定要 Cover 的呢?例如我今天講美妝就一定要講化妝,不然我就講美容或保養就好了;如果鎖定小資理財,大概是哪個範圍的小資?學生小資跟已經出社會的小資可能會有些落差,這就會是第一個要細想的主軸。

第二個是你很喜歡的方向,例如我在一開始對個人品牌很感興趣,雖然還沒有太多經驗,但我認為它與理想生活有關,所以也將它設計成內容主軸之一,假設你在講自我成長,又特別喜歡正向心理學,儘管你不是特別擅長,也沒有太多的經驗,你還是可以將這個題材羅列在主軸之中。

第三個是你針對這個主題,有沒有其他擅長、有關聯的專長,例如我將設計思考加進理想生活設計的主軸,就是讓我與眾不同的地方,你過去的職涯或業餘的嗜好,有沒有機會貢獻在品牌主題上?例如你喜歡旅遊,講的主題是理財,或許就可以把旅遊時的理財方式當作主軸之一。

最後一個我認為是滿多人會忽略的,就是去觀察有沒有值得開發或具有市場潛力的主題,例如數位遊牧就是在理想生活之下值得開發且具有市場潛力的題材,雖然這需要你具備對市場的敏銳度和研究精神,但反過來說,有研究精神就有機會找到這種值得開發的主題。

近幾年身心靈一直有越來越靈性的趨勢,如果你想講自我成長,或許其中一個主軸就可以落在人類圖、希塔療癒這類的題材,又或者理財可以講 NFT、未來的金錢主義、經濟脈動、世界局勢、虛擬貨幣等等。

content-pillar

你沒有必要四個方向都涵蓋,可以只做你最喜歡的、你最有專長的,或者你覺得最重要的、最有潛力的,這些都只是參考方向,有了這些主軸之後,就可以往下一層做延伸,假設你已經選好基本的內容主軸,可是要講什麼?怎麼講?這邊提供你三個我最常使用的思考方向。

第一個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就是「How」,例如「如何打造一個理想的生活?、如何在生活上做理財?」,再來是「What」,它比較像是定義,例如「什麼樣的生活叫做理想生活?理財需要什麼樣的心態?什麼風格是適合你的?」這些都是定義上的探討與延伸。

第三個是「Why」,例如「為什麼需要數位游牧?理財心態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要做設計思考?自媒體為什麼是一種投資?」,這個就可以延伸到故事,一個人為什麼開始?為什麼結束?故事又可以走向訪談對方的創業故事、人生歷程,一直延伸下去。

 

你可以把內容支柱想像成一張樹狀圖,主題是第一層,內容主軸是第二層,可是我們還可以再延伸下去第三層、第四層,這些都是幫助你釐清定位,讓你的樹根越深越穩固的好方式。

Content Pillar 不只能用在內容主軸的題材選擇,還可以延伸到整個品牌的風格感覺,例如有自信的、有智慧的、聰明的、搞笑的、幽默的、親切的、溫柔的,像是我在設計品牌感覺時,我就想了三個方向,分別是:

  • 自信的
  • 自由的
  • 智慧的

很多時候,自信和智慧這兩個形容詞會有過於穩重、沉悶的感覺,但我又希望整體風格比較輕鬆,更多時候是帶有自由的,我個人覺得私底下的我滿好笑、滿有幽默感的,但我不會說我的 Content 是好笑的,同樣的,這類型的東西不用一次定終身,慢慢調整你前進的航道就好了。

如果你覺得講得太發散的話,也可以回到這集原文,下載我整理好的懶人包。

 

📍【本集結語】#219 content-pillar

以上就是今天佐編私塾殿的教學內容,希望你有學到一些東西,我們再簡單複習一下,Content Pillar 就是內容主軸,是為了幫助觀眾找到你的關鍵字和脫穎而出的錨定點,除了可以幫助品牌更鮮明,還可以讓你:

  • 更好搜集內容上的靈感
  • 優化 SEO 與市場關鍵字
  • 隨時觀察競爭對手的動向
  • 隨時修正未來的航道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 Content Pillar?你可以從以下四點挑選兩到三個最適合的開始下手,再用「Why、How、What」的內容規劃法去向下延伸還有哪些題材可以發揮。

  • 你認為最重要或必要的
  • 你最喜歡、最有熱忱的
  • 你最擅長,原本就有經驗的
  • 你認為值得開發,有市場潛力的

我即將跟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合辦一個線上講堂工作坊,這個講堂為期五週,一週一堂課,從 10/6 一路到 11/3,在這五週裡,我們會分別教授五個品牌經營很重要的關鍵技術。

  • 第一週:帶你認識個人品牌與基本定位邏輯
  • 第二週:帶你認識受眾,聊聊怎麼設計出適合你的受眾和使用者流程
  • 第三週:教你設計你的內容主軸與內容行事曆
  • 第四週:教你如何去打造你個人品牌的商業模式
  • 第五週:帶你去打造一個屬於你的永續行銷策略

假設你一直有在關注我們 Brand Your Life 的課程,這場可以說是 BYL 的迷你版,在 9/30 以前都可以用早鳥優惠價 2999 元來加入,課程是全線上的,五週都會用 Zoom 來上課,歡迎點下面的按鈕了解更多課程資訊。

👉👉 更多課程資訊點這裡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218「設目標不只是為了達成,更是為了開始」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讓事情如質也如期 / 郝旭烈

案管理和時間管理一樣,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主題,也是我覺得非常實用的一種工作術,有專案管理的能力,更能夠去兼顧你計畫最後的品質、時程與預算,並且減少想像和實際之間的落差,但究竟要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呢?

今天我們邀請到郝旭烈郝哥,來分享他過去在協助學生成為 PMP 專案管理師的過程中,所看到、學到、領悟到的心法及技巧,包含怎麼去面對不可抗力?怎麼溝通時程?怎麼做專案排序?怎麼真正的解決問題?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 到博客來了解更多 

 

本集來賓資訊:

🔸郝旭烈:FB粉絲專頁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18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前 3 本都是財務書,但是我一個好朋友介紹商周的執行長跟我認識,我以前在大陸做執行副總,其中一個工作就是負責所有大陸公司的專案管理,國際間有個叫 PMP 的專案證照,光教、授予這個證照就教了好多年,他們有 CEO 的班級,就請我去當他們的顧問跟教練。

過去在教授專案管理的過程當中,不管是教企業內部或者是教人家拿到證照,很多人看完專案管理的書之後,都會跟我說看不懂、不知道怎麼用,讓我一直反思,後來我想到一定是這本書還沒有到你想要念的那個時間點,可以先放著,去找你喜歡、看得懂的書。

我們說閱讀是種樂趣,是幫助你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你看不懂就在耗時間,閱讀跟學習樂趣不見了,也沒有辦法幫你解決問題,就失去知識的意義了,所以知識的本質是解決問題,任何沒有幫我們解決問題的知識,你就不會拿來用。

後來跟商周和 CEO 在聊天的過程中,他們覺得好像跟以往學到的專業知識不一樣,這本書就是我自己轉換完畢之後整理出的一個親民版、沒有太多專有名詞的專案管理,而且是回到自己生活上面的。

專案管理的目的是「如質、如期、如預算」,如質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當初想像的品質,如期就是符合當初期望的時間,如預算就是符合當初的預算,其實專案就是做事情,做事情有 3 個很重要的要素跟規矩,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做得省,這 3 點也是專案管理的本質。

這本書就是做事情的書,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些規矩、訣竅或秘訣,這就是一開始我想寫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很多人都說專案有開始有結束的,但人生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人活著都在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那不就是一場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嗎?

我們每一次做事情都希望確定能達到目標,但是過程是永遠不確定的,你只能邊走邊看、邊學邊做,你還是要訂一個確定的目標,可是過程的不確定就一個個克服就好了,所以從不確定到確定就是完成一件事情後累積的結果,這就是人生。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沒有所謂順利達成,也沒有辦法真正解決不可抗力的問題,不確定這件事本身就是問題?我根本不知道不確定是什麼東西,那我需要去面對嗎?不用,關關難過關關過,你唯一最重要的就是往前走就對了。

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過程,關鍵是目標從來不是只為了讓你達成而已,而是讓我們可以開始,這句話希望大家能夠把記在心裡面,郝哥再送大家 6 個字:「先行動再思考」,你沒有辦法做完整的計畫,碰到了才知道怎麼做應對。

為什麼我說關關難過關關過?因為所有的行動都會變成我們未來做判斷的養分,但我們要承認一件事情:「不確定本身就是一個事實」,我們沒有辦法預測不確定性,我們不知道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唯一面對不確定性的方式就是行動。

先行動再思考是降低焦慮很好的方式,當你想很多的時候,所有東西就會在腦袋裡面膠著,因為你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做了之後你才知道真的是蠻爛的,那就去找修正方式,做得久才會做得好,如果一開始就要求完美,還沒有開始就把自己給搞死了。

在我的書裡面提到設定目標時:「少就是多」,越少、越簡單的越容易開始、越不會抗拒,但是積少成多,久而久之就會變得很厲害了。

建立死忠鐵粉

郝哥從小就是什麼事都要想很多的人,可是我現在的個性跟以前完全不同,不管哪條路都沒有對錯,最後都會殊途同歸的,我的隨遇而安可能不是隨遇而安,而是我知道我過去已經做了這麼多,就算再怎麼準備也不可能百分之百。

就算我真正要做備案,這些備案也是我曾經吃過的虧、受過的傷,我不會一下就準備 Plan ABCDE,我會說:「稍微注意一下,或另外再做什麼事情就好」,不會非常神經質的準備很多,因為準備這麼多也沒有用,這就是成本效益原則了。

你就算很焦慮,不確定的情況也會發生,結果你的焦慮反而讓你真正在做事情的時候不如預期,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經歷越來越多之後,你會發現最後真正會發生的意外不過就那幾項,你就比較胸有成竹了,就算都不做準備,栽跟斗的次數多,你也有經驗了。

所以會殊途同歸的原因是:「做了才知道,不做不知道」,到底要隨遇而安還是深思熟慮,在年輕的時候永遠都不知道,隨著你持續不斷的做,就會有非常多的經驗,當你再碰到類似的事情時,就知道大概做好這兩項準備就夠了,多做也沒有用,那就是一種成熟。

不做會想一輩子,但做了可以講一輩子。

 

專案管理其實就是做事情,老闆並不知道你有多少事情,真正的關鍵不是事情多,而是時間不夠,所以你應該跟老闆討論可不可以給這些事情多點時間去重新做排序,那要怎麼做?排序的本質就是沒有次序,你不會知道怎麼樣的排序是最好的,但是一定得留白。

沒有留白的話是沒有排序的權利的。

忙是被動決定排序的,但當你很閒,你主動把事情放進來,你就在做排序了,我們常常高估一年可以做的事情,卻低估了十年可以完成的工業,把時間拉長,很多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但塞在一起的時候焦慮又來了,把時間拉長就有緩衝、就有選擇權、就可以排序,慢慢做比較快。

雖然專業管理是個很硬的名稱,但是其實我每次演講跟分享時都跟人家講,專案管理其實不是專案管理,它就是人生一連串的事件所組合而成的人生歷程。

 

很多人跟我說:「你對你現在的生活滿意嗎?」,我說:「其實我還蠻滿意的」,我理想的生活,就是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讓自己有自由的感覺,起碼心境上可以自由。

自由跟能力、欲望有關,真正讓我們覺得困擾的從來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持續吸收不同的知識,它會讓我們有智慧,讓我們能夠解決問題,你的能力就提升了,自由度就可以比較大一點了。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重點整理】#218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1 專案管理到底在做什麼

郝哥說,其實就是希望想做的事情,能夠如質、如期、如預算,並且做得更快、更好、更省錢。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糾結怎麼面對不確定性,因為,我們連那個「不確定」究竟是什麼都不曉得,又要怎麼去面對它呢?

你連要面對什麼都不知道,或許就不需要為了這個不存在的假設太操心。郝哥也提到:「目標從來都不是只為了達成,而是更為了開始」,在專案管理上,應該要先行動再思考,因為所有的行動都是未來的養分,尤其就算怎麼焦慮,不確定的事情還是可能會發生。

但經歷越多,就會發現以前無論鬆散還是隨遇而安,有了歷練之後,都能更迎刃有餘的調整到一個比較平衡穩定的狀態,最重要的是,「不做會想一輩子,做了可以講一輩子。

 

#2 專案管理的時間急迫性

郝哥說,真正關鍵不是事情多,而是事情擠在一起時時間不夠。而會有專案的急迫性,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充分的溝通,因為大部分的老闆通常不知道你有多少事情在忙?像我就會經常要我的團隊去盤點他現在的工作事項,我們也會有 Weekly Aganda 的模板。

為的就是可以讓我遠端就大概知道夥伴們最近在忙些什麼,我們都有各自的 Agenda,非常難時時刻刻都記得對方手上有什麼專案。至於要怎麼排序?郝哥建議就是用開會來決定。除非你是自己一個人做事,不然排序這件事情,就是自己決定就好,就看你怎麼安排,結果自己承擔。

但大部分的專案管理,都要牽連到其他部門、夥伴,所以排序這件事,真的只能靠會議來確認。像是我自己團隊裡面也會有要交辦的事情,有時我的助理 Wing 會跟我說:「我月底會安排休假」,所以我們可能就因為有了這個溝通,而把原本要做的事情提前或往後,專案只要提前準備,彈性其實可以很大。

 

#3 專案管理如何排序

最後,講到排序,我們就該來聊聊留白這件事情,如果沒有留白,你就沒有排序的權利,例如你一個禮拜的工作都塞滿了,自然怎麼排都還是一樣忙,但如果把專案的時程從原本一週改成兩週,有了空白,排序的權利就浮現了。

人生的意義從來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主動做了多少事,越是主動,你就越有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如果可以做選擇,你也一定會選擇自己心之所向的道路,因此,我們真的要這麼忙碌?為自己塞這麼多事情嗎?還是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就好了?我這裡就留個白,讓你去咀嚼跟思考吧。

 

📍【本集結語】#218 如何做好專案管理 

我自己很喜歡他最後提到:「自由 = 能力 – 慾望」的這個公式,想要讓自己更有自由的感覺,我們要不就提升自己的能力,要不就減少自己的慾望,概念跟開源節流一樣。

如果你對人生有比較高的期望值,那就要確保你也有這股勇氣和決心,在提升能力的這條路上努力拼命,不然就是活得更知足、更簡單,讓你更能夠感受到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我即將跟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合辦一個線上講堂工作坊,這個講堂為期五週,一週一堂課,從 10/6 一路到 11/3,在這五週裡,我們會分別教授五個品牌經營很重要的關鍵技術。

  • 第一週:帶你認識個人品牌與基本定位邏輯
  • 第二週:帶你認識受眾,聊聊怎麼設計出適合你的受眾和使用者流程
  • 第三週:教你設計你的內容主軸與內容行事曆
  • 第四週:教你如何去打造你個人品牌的商業模式
  • 第五週:帶你去打造一個屬於你的永續行銷策略

假設你一直有在關注我們 Brand Your Life 的課程,這場可以說是 BYL 的迷你版,在 9/30 以前都可以用早鳥優惠價 2999 元來加入,課程是全線上的,五週都會用 Zoom 來上課,歡迎點下面的按鈕了解更多課程資訊。

👉👉 更多課程資訊點這裡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25歲存到一百萬

#217 如何在 25歲存到一百萬 ?知名 Youtuber 的聰明存錢法與聯盟行銷推廣策略 / Shin Li 李勛

如何在 25歲存到一百萬 ?今天邀請到知名的 Youtuber Shin Li 李勛,李勛將會一一分享過去的他是如何從學生時期開始省錢,再輾轉到自媒體,用很聰明的方式做聯盟行銷,邁入自己的一百萬目標,相信會對很多學生或小資族群非常有啟發。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 Shin Li 李勛:YouTubeFB粉絲專頁Instagram官方網站

25歲存到一百萬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17 25歲存到一百萬 

第一個是小氣,我比較節省,但很多人就會直接定義成小氣,但小氣好像也是大家快速知道我個性的東西,我對於花錢會很心痛,不是那麼喜歡花錢,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做小資理財的原因。

第二個是不安現狀,我很喜歡做不一樣的事情,高中畢業選志願時,我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只想說以後一定不要當上班族,這也是為什麼我大學會讀電影系,畢業之後自己接案子,從大學到現在我都沒有進辦公室上班過,這也算是我完成心願的一種方式。

第三個是愛分享,我不是那種很會找話題或主動跟別人聊天的人,可是透過網路,不管是影像或文字,我就還蠻喜歡跟別人分享我的東西,我覺得分享也是學習的一種,當你可以很完整分享出來你看到或接收到的知識時,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吸收那麼多了。

 

電影拍了 3、4 年之後,我常會覺得如果不做電影還能做什麼?很常把自己設限,我知道我的個性不適合拍長片,也不是很會開車,因為拍長片都要開車,所以我改拍廣告,但慢慢在工作中消磨了我的熱情,讓我覺得工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那時候剛好身旁的朋友在經營 YouTube,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我就想說反正我也會拍、會剪,不然我來經營看看,另外一個原因是想要讓自己收入穩定一點。

那時候就有一種且作且走的心態,前期在拍的時候不管是畫面呈現、拍攝腳本、人設上面都不是特別鮮明,所以我是兼職在做,也是等到經營一年半之後才幸運轉型成功,把正職的工作辭掉。

 

我一開始所有的類型都拍過,當時覺得生活影片比較好入門,做下去之後觸及也沒有特別好,如果我要拍開箱、化妝、穿搭都要花錢,就在想有沒有主題是不需要花錢的?那時臺灣剛好在流行數位帳戶,我就想來拍拍看。

一開始觸及不怎麼樣,可是到後面瞬間觸及很高,所以我又嘗試第 2 次,觸及也不錯,就開始分享理財、存錢、信用卡、投資等主題。我很常跟觀眾講一句話:「我在跟你們一起成長」,很多事情就算你沒有很專業也沒關係。

反正觀眾會想看你的影片,尤其是新手入門的,觀眾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可是有人願意研究後跟他們分享,就好像有人陪伴在旁邊的感覺,我很幸運地剛好做了這個主題,不需要花錢,觀眾又喜歡看,就有了一個特別的定位,幸運轉型成功。

25歲存到一百萬

兩、三個月之後回頭看才發現,可是當時也沒有跑那麼快,有時候要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在拍長尾型的影片,因為長尾型影片當下不會有馬上的回饋,可是會慢慢讓大家看見你。

那時數位帳戶剛推出,優惠也非常好,又有很多人開始想要理財、存錢,我也發現有些人會把影片分享在社群上面,一個有用的東西,大家就會主動幫你分享。

 

我一直都喜歡錢,但理財是我成為 YouTuber 並且有找到自己定位之後才開始研究,如果我沒有成為理財型 YouTuber ,我應該也會嘗試,只是可能不會一直去研究,就差在知識量多跟少而已。

當你成為這類型的創作者,反而會有更多資源向你靠近,有更多資源就可以妥善利用,我蠻感謝一路支持的觀眾讓我成為這類型的人。

 

一開始接案的時候收入非常不穩定,就想說要先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上大學後有第一個自己的帳戶,也開始有零用錢,我是那種會把零用錢花光的人,也不想跟爸媽要錢,就想說多少自己存點錢。

那時候真的走投無路,只能花 150 塊,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控制自己的消費。大一下我設了存 7 萬塊的目標,我就把打工的錢通通存下來,那時存錢的速度真的很快,就很順利存到 7 萬,大二上開學我接到一通電話,我媽說:「存到 7 萬就先不給你生活費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必須負擔所有的生活開銷,這時就需要計算固定開銷,並且又設定了存到 20 萬的目標,也很幸運地在大四達成,畢業之後開始自己接案,賺 10 萬塊會存 8、9 萬,但存下來的錢要做什麼我其實不知道,只是希望存摺數字慢慢上升,會有一種成就感和安全感。

23 歲的時候我又許下存 100 萬的願望,讓自己努力看看,之後就開始接觸理財的各種方法,那時候同時做兩份工,雖然很累但薪水不錯,兩年後就很幸運剛好存到 100 萬,我自己很喜歡設目標,可是很多都沒達成,就只有存錢有達成,所以我感覺我對錢真的很執著 XD。

建立死忠鐵粉

業配跟 Google 廣告,我也有在做聯盟行銷,因為那時候很多的數位帳戶都剛推出,所以給的優惠都很好,當時我養成的一個習慣是每次要拍影片推薦時,都一定會先上網找有沒有推薦碼,多得到一些回饋。

我都會跟觀眾說:「如果你想要支持我,可以直接透過申辦的方式,那些回饋金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做聯盟行銷懶人包很重要,我很喜歡做評比類型的東西,在評比的時候要以最中立的立場去做,如果單獨講某樣東西,大家會想說你是不是因為有回饋所以才一直介紹,但是做評比類型每個東西的好壞都會講到,觀眾就會自己去衡量,可以插進去的聯盟行銷也很多。

如果今天真的有一個特別想要推薦的,讓它有很長的曝光也沒關係,但就可能會有一些反彈的聲量,但反過來看,大家想到要申辦某某數位帳戶或者某某信用卡就會想到你,因為每次影片你都會講到這個東西,他就會馬上透過你這邊來申辦,這也是一種品牌的經營。

 

銀行那邊是最直覺的資料,如果銀行的資訊看不懂,我第一個會先打電話直接問客服,或是問我自己社群的觀眾,因為有時候就是需要有人親自實測,只要有人實測過關我就會分享,另外我也會 Google 相關資訊,或是去官網看一下,資訊屬實我才會在影片裡分享。

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有疏漏或錯誤,但我這邊還是會很努力地去查證和收集資料,我也希望觀眾要培養出媒體識讀的能力,任何資訊出來的時候都先不要 100% 的相信,還是要抱持懷疑的態度去查證。

 

我不是有什麼遠大夢想的人,我喜歡走一步算一步,把當下所有的事情做好,我覺得當你把事情都做好,機會自然而然會找上你,最近剛好接到一個邀請,要開發記帳 APP ,也正在討論中,我希望大家不要就只是記帳,而是「因為我要理財,所以我必須要做這件事」,以這樣的理念去開發這款 APP。

👉👉 Android 版本點這裡 👉👉 iOS 版本點這裡 

 

可以做自己真的想要做的事情,不需要被錢或別人的眼光給限制住,我覺得真正好的生活就是非常安靜地過自己想過的日子,這個日子是你覺得滿足的。

不一定要大富大貴,而是你自己會覺得好幸福,我現在是活著的這種感覺,對於每個動作、每句話都願意負責,對自己的生活願意感到開心歡喜,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棒的理想生活。

25歲存到一百萬

📍【重點整理】#217 25歲存到一百萬 

#1 如何在 25歲存到一百萬 

李勛究竟是如何 25歲存到一百萬呢?我的觀察是,因為他年紀很輕的時候就有存錢的概念了,先用 4500 元台幣來生活一個月,每日上限為 150 元,這時,第一個理財的概念「每日上限」就開始套用在他的生活中。

大一下他將打工的錢全部存下來,存到 7 萬塊,雖然父母開始要他自己負擔全部的生活費,但也讓李勛開始有了「固定開銷」的第二個理財概念。大四的時候,李勛希望自己可以存到 20 萬,因此他將打工和接案賺到的錢都存一半以上。

這也代表他套用了第三個理財概念,就是不急著做「消費升級」,儘管賺的多,固定開銷盡量不變動,到了 23 歲,他開始嘗試分離帳戶和比例原則,並且開始做 YouTube 以及持續在廣告業接案,收入的來源變多,存錢速度也快,連續做了快兩年,就這樣在 25 歲成功存到了 100 萬。

 

#2 李勛經營 YouTube 的技巧

李勛分享了兩個我覺得很重要的關鍵,第一個是掌握市場新品的紅利期,並且抓對受眾族群。例如數位帳戶剛推出的優惠非常好,又是個沒太多人做的主題,因此有一定的紅利,加上李勛大部分的觀眾是學生族群,雖然想開始理財,但現階段只能從存錢開始。

這樣的主題抓對了受眾的胃口,進而將他的影片分享到 PTT 和 Dcard 上,而這樣的新品紅利也有長尾效應,前兩個月雖然感覺沒什麼人觀看,但後面的流量越滾越多,排名也越排越前面。

第二個是李勛會利用刷卡金或現金回饋來做聯盟行銷,內容規劃則善用懶人包和評價,用中立的立場,將每個東西的好壞透過評比來衡量,可以插入的聯盟行銷也很多,針對不同的情形客製化,讓觀眾喜歡、覺得有用、不會太推銷,同時自己的獲利效益也高。

 

#3 聯盟行銷的推廣策略

李勛提到,長期用聯盟行銷這樣的經營模式,也和觀眾培養出默契,觀眾如果想要申辦數位帳戶,甚至會主動來詢問李勛聯盟行銷的連結,針對那些對廣告很排斥的觀眾,李勛說,更應該站穩自己的腳步,讓觀眾知道你很常曝光別人的產品,或很常為了某個商品打廣告,就是因為對這個品牌很信任。

支持或理解你的觀眾也會知道有廣告沒關係,不喜歡跳過就好,我們現在已經在一個充滿廣告的世代中了,我也認為,廣告只會增加,因此消費者培養媒體識讀能力也非常重要,這也回扣到第二點,觀眾如果能夠理解你的客觀性,相信對於眾多的廣告也是能夠諒解的。

 

📍【本集結語】#217 25歲存到一百萬 

你不覺得今天的內容真的很勵志嗎?尤其李勛說到他喜歡把當下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因為只要做好,機會自然會找上你,我真的看到他的認真和執著,這句話由他親口說出,也像是親眼見證什麼成功案例,很令人感動。

如果你對李勛提到的記帳 APP 感興趣,歡迎點下面的連結去下載,如果你試用完有什麼心得,也歡迎分享給我們。

👉👉 Android 版本點這裡 👉👉 iOS 版本點這裡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內容規劃策略

#216【佐編私塾殿】如何為自己的個人品牌建立內容行事曆? 內容規劃策略 需要掌握哪些關鍵?

天我們要來聊聊內容創作,包含我自己秉持的內容創作關鍵、做內容行事曆的邏輯,以及怎麼為你的個人品牌建立有效的 內容規劃策略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經營或創業感興趣,我希望你以後可以多多用這個策略去觀察其他人是怎麼安排節目的。

你會發現,有些人經營節目可能沒有縝密的規劃,有些人是很全方位的在做內容設計,我並沒有認為每個人都一定要好好規劃內容才能做出好成績,但,我接下來會分享幾個我個人一直有在使用,而且到現在都還非常有效的內容規劃方式。

今天的重點非常多,所以我建議你準備筆記本,如果你現在很忙,我們也有幫你做了一份重點整理的講義,你會比較好消化,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內容規劃策略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216 內容規劃策略 

我們茶水間的庫存已經可以播放到今年十二月,也因為我明年有一個比較大型的私人規劃,所以我也已經開始設計明年第一季、第二季的內容了,我個人非常喜歡提早規劃的人生哲學,例如我也會提早規劃財務、買房、退休等等。

提早規劃可以讓我知道有哪些事情要先準備、可以事先準備,才可以讓我想要發生的事情如期發生,這就有點像是我們在第 214 集節目裡分享到的概念,我沒有想要無心插柳柳成陰,我是非常有心的在插柳,在內容規劃和工作這件事情上,隨緣不是我的策略。

如果你的個人品牌是以興趣和消遣在經營,或許可以比較隨遇而安的經營,但對我來說,我很喜歡提前一個月、三個月、甚至是一年,先很粗略的想一想自己的目標、願景還有市場期待,然後再一一 breakdown 成工作項目。

提早安排,提前準備,這樣就更有機會如期完成,甚至提早完成,內容規劃也可以更加完善。

 

我認為穩定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必要基礎,也是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感的重要元素,這些都是我希望我的內容、課程、節目能夠帶給觀眾的感覺,因此我從一開始就決定要將固定產出作為我的重要行銷策略。

之所以會稱它為行銷策略,是因為我相信,就算沒有固定頻率,只要你的內容夠吸引人且夠有價值,一樣有成名或獲利的本事,但我經常把品牌經營想像成戀愛關係,我相信你可能遇過那種很神秘、很撲朔迷離、每次出現都讓你神魂顛倒的類型。

我覺得這就是我對於不穩定產出的感受,如果我心中沒辦法知道它何時會出現、出現時會帶來什麼,我可能就會停留在仰慕或欣賞階段,而不是深度關係的建立,但如果這個對象一直都在,我知道他星期幾會發文、星期幾會上架新節目,自然會對這個對象或創作者產生信任感與安全感。

對我來說,甚至可以接受有時候他的出現或表現不如預期,當他再次出現,或許又能夠再次帶來有意義的對話,你會更願意給這群比較固定產出的創作者犯錯的機會,相較於可能每三個月或每半年才出現一次,如果內容做得不好,很可能就會一次流失大量的觀眾。

內容規劃策略

我經營個人品牌習慣將所有精力用於一件事,百分之百的專注,盡量不要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中切換來切換去,因為這對我的思考和創造力都非常的干擾,也有研究顯示,我們做一件事情如果被打斷、再回來很可能會失去 20% 的專注力。

所以我個人的工作習慣是喜歡 Single tasking,一件事情真正告一段落了,再移動到下一件事情。而我也發現,這樣的習慣開始讓我養成創作、發佈和行銷都分開執行的工作流程,我自己也感受到分開執行的效益真的是更好的。

對我而言,創作跟發佈內容的思維,是兩種很不一樣的腦袋,要考慮的關鍵可能也不太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提前把事情規劃好的原因,因為我可以在創作時,就將腦袋切換到創作模式,不需要去考慮我應該要什麼時候發文、內容要怎麼寫。

我覺得這些事情都是可以事先搞定的,而創作時就是在這些基本訴求、條件和限制都有明確框架的前提下,在這個框架內自由創作、自在飛翔。我一直都是一位設計師,而我認為設計師和藝術家最大的差別,就是設計是有目的的。

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當然可以超級 free spirit 的去揮灑創意,但設計師絕對不能忘記或偏離目的;相反的,藝術家做藝術創作有時候是沒有目的的,或者說,抒發的過程就是目的,所以我喜歡規劃時就好好規劃,行銷時就好好行銷。

當然,這要依照你的內容性質來決定,如果是 IG 上一些心情分享或抒發的貼文,我也有可能就隨手寫一寫就發布了,因為抒發或分享就是做這件事情的目的,但如果你的目的沒有那麼單純,那我會建議將這兩個工作項目分開,效益會更高。

掌握了以上三個關鍵,我們現在來聊聊設計內容行事曆的三個步驟。

建立死忠鐵粉

在做內容行事曆之前,我第一個會思考的就是目的,我到底要幹嘛?我到底想達成什麼結果?

我相信這個邏輯可能有操作過臉書廣告的人都會有些共鳴,你花錢做廣告,是想要讓更多人買你的課程嗎?是想要讓更多人按讚你的貼文、追蹤你的粉專嗎?還是想要讓大眾對於這個品牌的好感度提升?造訪的人變多等等?這些目的背後的操作策略都不一樣。

那你來做內容行銷的目的是什麼?推廣某一種知識?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品牌或公司?還是建立觀眾對你的信任感?我的建議是,先選一個主要目的,目的越是專一,策略設計就越容易,一開始做內容規劃的時候,你心裡一定會有很多想要達成的事情。

這時就是考驗決策和判斷力的時候,或許在你心裡,會認為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我保證,目標越簡單、明確、專一,真的越容易達成,並不是說要捨棄其他目標,而是學著去安排優先順序,不然你很可會面臨每一件事情都想做,但沒有一件事真的達成的窘境。

決定完目的,再來就是選擇平台,因為很多時候不是每一項內容都適合用所有平台來規劃和推廣,假設我今天有一些比較深的內容想要分享,目的是希望透過這些分享,來讓更多人認識設計思考,那我可能就會覺得  Podcast 比較適合。

儘管用臉書、 IG 也可以,但因為內容比較長、比較深,如果想讓觀眾更有效地吸收和認識這門學科,Podcast 可能會比臉書或 IG 來得更有學習效益,如果你先決定平台,你的內容形式可能就會被制約,例如 Podcast  就是沒有影像,IG 就是有影片長度的限制。

我感覺在做內容行銷的邏輯應該要先從核心出發,你到底想講什麼?目的是什麼?這些事情釐清了之後,才去考慮哪個平台的呈現效果最好,會是我的方式。

 

決定好目的,也選定了平台,我會建議開始做一些腦力激盪,然後把腦力激盪、靈感搜集這個行為變成一種工作項目,你可以每週、每月安排一天的時間來 Brainstrom,不然就是每天都要有儲存靈感和整理資訊的習慣。

想要將內容規劃做好,有充足的資訊、知識與題材是非常重要的。我過去曾經在時尚產業待過,時尚產業每年都會有春夏秋冬的服裝秀展,如果你是設計師,你無時無刻都在吸收、觀察、臨摹來自各方面的資訊和靈感。

你今年就要開始為明年的秀展做準備,開始為你的主題或靈感定案,假設你明年的主題想要以美式漫畫、紅樓夢作為出發點,你就得想出也許 20 套與這個題材有關的服裝設計,然後真正的做出來。

同樣的,如果你的主題是與理財有關,你應該要先想一下也許這一季,或這半年,有沒有想要特別著重在哪一個領域?也許是小資族存錢,也許是新手理財觀念,也許是房地產投資題材,或者 NFT 趨勢等等,你當然可以任何主題都講,不用只限於一個題材。

但是,有一個季度主題或重點,你的內容會更好安排,發想時也可以更聚焦,而不是更發散,以我自己來說,我在每年的 Q2 都會故意挑選與商業、品牌、創業、自媒體有關的主題,因為我知道每年六月都是我們 BYL 的大型銷售季節,而 BYL 就是一個專門在講個人品牌設計與經營的課程。

所以多做這些題材,可以讓整個頻道都產生預熱的效果,而每年年末,我也會刻意選擇像剛才說到的設計思考、職涯探索等內容,目的也是一樣的。

內容規劃策略

我知道你可能在想?但我就是真的不知道內容要寫什麼?我的建議是要多做功課,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辦法很快速地知道內容題材怎麼訂?你只能靠平常看到的一些資訊、觀察其他人怎麼做、多看書、多學習、多找人聊聊。

你才會發現:「喔!也許這個主題可以寫成一篇文章」或是「原來很多人是對這個面向的議題感興趣,下次我可以做一隻這樣的影片」,就是靠多看、多聽、多問、多學,然後隨時寫筆記、記錄下來,你才可以腦力激盪出一系列的題材。

通常在想系列題材時,我會建議至少想 10 個以上,假設你今天是在講小資族存錢和省錢的題材,我可能就會先列下很簡單的 10 個題目,例如:

  1. 小資族的正確存錢觀念
  2. 如何「飲食和食材上」的更省錢
  3. 如何在「治裝」上更省錢
  4. 如何在「居家生活」上更省錢
  5. 如何在「交通」上更省錢
  6. 如何在「娛樂費」上更省錢
  7. 進階版的分離帳戶法
  8. 小資存錢必看的十本書
  9. 小資理財必追蹤的十位創作者
  10. 我自己的省錢和存錢方式

只要坐下來思考一下,然後做些調查、做些功課,就會發現其實想題材沒有那麼難,而現在,你有了所謂的題材庫,就可以進到第三個步驟。

 

現在我們有了題材庫,就可以開始去整合後續的活動企劃和不同的行銷檔期,像是行銷人一直都很注重節慶,例如雙十一購物節、美國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感恩節、聖誕節、西洋新年或農曆新年、情人節、兒童節等等,這些都會是很簡單的包裝方式。

我可能就會將上述提到的第三點「如何在治裝上更省錢」或第六點「如何在娛樂費上更省錢」的題材,故意排在雙十一或黑色星期五,因為這時大家的心態都是大量的買,在這時推出省錢的方法,反而是一種反其道而行的行銷方式。

如果你自己剛好在冬天的時候會推出你的產品或服務,我可能就會寫像是進階分離帳戶法、我自己的理財方式這樣的題材,這些題材可以顯得你有經驗、有知識、有專業,堆疊出所謂的專業形象,到時候你在賣自己商品時,才會更有說服力。

在做步驟三的時候,我會拿品牌的年度計畫,有時候甚至是我個人的年度計畫來看,分配一下哪些題材用在什麼時候,並針對題材不足的檔期的搜集和製作更多靈感,找到題材與目的的關聯性,盡可能讓關聯度提高。

當然,這並不是是絕對要做的事情,如果你沒辦法將行銷目的與內容規劃同步進行,其實也不是超級嚴重,只是,就我這幾年的觀察和測試,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規劃方法很有效,推薦給你,如果你覺得講得太發散的話,也可以回到這集原文,下載我整理好的懶人包。

 

📍【本集結語】#216 內容規劃策略

以上就是今天佐編私塾殿的教學內容,希望你有學到一些東西,最後,我想要給你內容創作上的三個小叮嚀:

#1 內容規劃需要時間發酵

內容越有價值,且傳遞的效益越高,被看見的機率才會高,做內容規劃才會有效。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內容實在沒什麼看頭,沒辦法抓住觀眾的胃口,又或者傳遞效益不高,也就是內容呈現的方式不夠吸睛,那你就會一直感受不到內容規劃的威力跟魅力。

因為內容規劃是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且有一定觀眾的 feedback,才可以核對結果、得出結論的經營方式。所以我會建議,我們可以從此時此刻開始嘗試我上述提到的方法,但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你還是沒感覺到自己在內容製作上面變得更事半功倍。

那我們可能要回去檢視一下你的內容是否做得夠好?是否夠吸引人?是否 deliver effectively?你也可以回去聽我們茶水間第 128 集,在那集我有講到打造高流量的 3E 原則,或許可以幫助你做出更受歡迎的內容。

 

#2 沒有固定產出,天也不會塌下來

我這陣子一直在思考社會在無形之中給我們塑造出的形象,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步調都快,資訊過量、壓力也太大,就像是釀酒或種植一樣,我覺得我們都沒有充足的時間好好醞釀,所以出來的東西都是淺淺的,包含我在內。

我覺得自己經常在提倡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固定產出的行銷策略,這些東西固然重要、固然有幫助,但也許,尊重自己的步調,才是最好的經營策略。

 

#3 壓力之下很難創作

一般人如果壓力很大,是很難好好創作,或是創作出好東西的,我們當然也很難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很自律的規定自己固定創作,我們當然可以把這種壓力看成是養分,督促自己拼命一下,但就如同上一點提到的。

我一直希望固定產出和內容策略是一種幫助,而不是一種束縛,不要因為要堅守固定產出的經營方式就把自己逼瘋了,這樣更是本末倒置,也是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做個人品牌或創業,一定要確定你自己真的很想做,有了這樣的基礎,再來設定有效的內容策略給自己,才是最永續的經營之道。

Brand Your Life 一年一度的的獎學金計畫登場囉!Brand Your Life 是 Zoey 所創建的個人品牌線上課程,教你如何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建立你的獲利模式,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夠一邊工作、一邊旅行的工作與生活。

我們每年都會開放一些名額,給經濟上有需要協助的你來申請獎學金計畫,今年的獎學金計畫沒有資格限制,但我們會優先將獎學金的名額頒發給學生、身心障礙、低收入戶、單親家長與其他類似的資格條件。

而獲選獎學金的你,將可以獲得價值台幣將近一萬五千元的全套的 Brand Your Life 課程,如果你對於這個計畫感興趣,可以點這個網址查到更詳細的計畫簡介與申請方式,今年申請的時程為 2022/8/30 – 9/9,請一定要把握時間!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需要這個計畫的協助,也希望你可以幫忙分享出去,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獲得獎學金計畫的獲獎機會。

👉👉了解更多獎學金計畫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215 做個人品牌該不該找夥伴?如何用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Olea & Fig 穩扎穩打的品牌經營學 / Annie

知道你是不是曾經考慮過找人一起來經營自媒體?也許有夥伴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最聰明的投資方式?Olea & Fig 是專門在協助女性創業者成為她們領域的首選品牌,這是由姐姐 Annie 和妹妹 Terrie 共同打造的用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的事業。

今天我們請到 Annie 來分享他是如何與家人夥伴一起共事,彼此之間的工作如何分配、怎麼磨合?尤其 Annie 在心法上分享了很多我認為很重要的心態與關鍵,相信這些都會是幫助你邁向成長的重要元素。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Olea & Fig:官網 (中文版)FB粉絲專頁Instagram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15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Olea & Fig 是我跟妹妹 Terrie 一起開始的品牌,幫助女性創業者和自由工作者成為客人的第一選擇,教她們如何建立品牌和線上行銷來吸引她們自己的忠實客群,我們透過講座還有內容創作的方式,來提供免費的價值,試著用口語化的方式讓她們瞭解行銷和品牌。

 

我大學化工畢業以後開始在矽谷工作,壓力一直很大,工作很忙停不下來,我就像那種看到燈就有反應的小蟲,手機只要一亮,真的沒有辦法不去 check,2015 年我跟我先生一直覺得沒有好好時間跟彼此相處,所以我們就決定去歐洲旅行。

但一下飛機就發現有近 30 則留言,原來是有一個大客戶出問題,然後我就在電話中講了 6 個小時,覺得沒有好好享受旅行,也讓我重新思考人生到底要怎麼過?所以回國不久後我就決定離職,在 2018 以前的那段時間我就盡可能去嘗試所有機會。

只要能夠讓我找到課程的東西我都會去接觸,也在不知不覺接觸到好多自由業者和創業者,越跟他們接觸,就越發現他們的專業都做得很好,只是缺少有效的行銷還有發展的策略,當時因為 Terrie 做行銷好多年了,所以我常常會跟她分享我發現的這些事情。

此時 Terrie 也不想再 cover 工作了,我們兩個就一起開始 Olea & Fig,因為我們在美國就學的時間比在臺灣長,所以很自然的從英文的群眾開始,之後會突然想到中文是我們回臺灣放假,一邊玩也一邊跟業者搭上線,就發現他們也有這樣子的需求,就覺得可以試試看。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衝突一定會有,我反而覺得如果不是家人的話,說不定還會忍得比較久,因為我們從小感情很好,有不開心就會直接講,就是因為我們這麼 close,所以什麼都可以表達,不但可以知道怎麼跟彼此溝通,還可以看到彼此的優劣勢,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在半年一次的 meeting 中,我們要重新檢視自己的優劣勢有沒有變?才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決定公司要怎麼運作,我主要做 marketing & sales,Terrie 主要做 operations & finance。

因為我人在美國,所以講英文的人會比較常看到我,講中文的人會比較常看到 Terrie,可是在內容上幾乎沒什麼差別,我們很常會把各自做得好或喜歡做的事情重新寫下來,這也是常常幫助我們兩個有效合作的方式,也很推薦給其他有 partner 的人可以 go through the exercise。

 

我覺得很多時候人沒有辦法前進是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總覺得那些做了對的賭注的人的直覺好像一直都很準,但直覺不是無中生有,都是很多的經驗跟資訊堆積起來的推測,只是當下你覺得這是直覺。

當自己知道自己有經驗,直覺就不會是這麼虛的東西,這個想法在當初做每個決定時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再來是因為我們害怕這個決定不會產出我想要的那個結果,會跟當初想的有落差,當然事情不是永遠都能夠跟你想要的一樣。

但如果你有想到 Plan B 當做 backup ,就可以很有自信的去做,因為你早就把下一步想好了,當我已經有 Plan B ,就會讓我覺得做這個決定很 OK,如果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我也沒什麼好怕的。

建立死忠鐵粉

金錢方面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是可不可以在 1 年甚至 2、3 年內都沒有任何收入還活得下去?OK 我才辭職,這是比較極端的,你想要經濟穩定後再辭職也 OK,很多人會問我們:「我現在覺得我可以離職,但是我害怕 3、5 年後回去職場沒有人要我。

如果你問任何有創業過的人,他們真的都會說:「我覺得我在做自己的事業,一個月內學到的東西,比當初在公司上班 3-5 個月學到的東西多太多了」,如果今天我要回去公司上班,我有好多經驗可以放在履歷表上,有多少人可以說我曾經試著創業?不管成功和失敗?

大家常常忘記大公司在徵人,其實期待看到的是應徵者的特質,他們想要的是你其他的 quality,這些想要創業的 personality 和經驗對大公司來講其實是很有價值的,所以我覺得履歷不是問題。

如果心理上、財務上我都 OK 了,就是給自己這麼多的時間大膽放手去試,因為這是我唯一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下個出路的方式,我們也不是看到這個機會就馬上跳進去做,也是做了很多 testing,才慢慢覺得這個方向好像可行。

應該經過了 5、6 場的教學加上市場調查,才真正決定要做這件事情,如果你還是在初期階段的話,我覺得網路真的有好多資訊,你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我們一開始就知道要從線上開始做品牌,我剛剛說的那種講座就是特別 focus 在行銷的講座,我們飛到澳洲舉行,在澳洲的群眾看到我們,就有 partner 跟我們一起做這場課程,因為對方是澳洲人,在澳洲比較有 network ,合作起來就很 OK。

也因為那個機會讓我們接到一個攝影師,他是來參加的學員,有自己的工作,但不知道怎麼做這件事情,之後他就變成 1 on 1 的客人,因為他很努力,所以他在 6 個月的時間,就把自己的線上品牌做出來了,那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客戶,感覺真的很好。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我們內部也常會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最大的應該是我的行動力,我比較少覺得害怕,但也不是因為我不害怕,應該是因為我好想做這個事情,所以害怕自然而然會比較小,就是我這麼想要做這件事情,所以就做下去了。

第二個應該是我的恢復力,挫折當然都會有,特別是一開始的時候,但是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人家說不要也沒關係,因為我真的沒有損失,因為這樣子的訓練讓我的恢復力比較強,可以提醒自己每天都是新的開始,就算今天有些挫折,睡起來後明天還是可以繼續。

 

nothing changes, nothing changes (如果沒有改變,就沒有改變)」以及「move, your not tree (你可以動,你不是一棵樹)。」

因為我剛生完寶寶不久,所以生活上有很大的改變,我還在尋找自己的重心,原本我覺得很有掌握的東西,現在就是會亂,我會一直回想這些話,讓我更有勇氣去追求我想做的事。

 

我有時間去創作、玩樂,我說的玩樂是可以做我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聽音樂、學習想學的東西,天天有跟自己相處的時間,然後還有足夠的休息跟睡眠,不被自己的工作束縛,我覺得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不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可以讓工作 take over 我的人生。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重點整理】#215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1 如何跟家人共事

Annie & Terrie 兩姐妹因為關係親密,所以有什麼不開心也習慣直接講,早點討論,早點找到解決方式,讓彼此在工作上可以更有效率,而 Annie 也說,因為跟對方很熟,所以很了解彼此的做事方式,更知道彼此的優點和缺點。

每半年,他們都會習慣做一個 Review ,一起檢視彼此的優劣勢有沒有改變,然後針對這些改變,去思考在公司的角色跟職位是否需要調整。對現階段的他們來說,Annie 的角色比較像是對外處理行銷和內容類,並負責英語市場。

而 Terrie 的角色則是對內處理營運和行政類的,並負責中文市場,在角色分配上,彼此各攻長才,達成一個良好的平衡,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改變, Annie 也提醒,做 Review 是一件決定我們工作成就感和能量表現的重要指標,因此更要保有彈性,隨時調整。

 

#2 為什麼人總是無法前進

Annie 提到,讓你無法前進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你對自己不夠有自信,你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或直覺是正確的,所以遲遲踏不出確定的那一步。但直覺並不是無中生有的,這些都是你過往經驗與故事的累積。這些累積會形成推測。

而這個推測雖然也無法完全保證,但至少你知道,這個推測是有根據、有歷練且有背書的,當你有了這個想法,就能更有力量,也更願意給自己一個嘗試、驗證的機會。

Annie 說,想要讓品牌持續成長,那個勇於前進的勇氣來自於充足的 Plan B 和風險評估,我們很常怕自己做的決定會帶來失望,但如果有實際的後路和安全網,你就會發現堅持下去,或試著去做的風險其實沒那麼大,總而言之,試試看吧!

 

#3 「害怕不成功」的思維轉換

許多人會覺得自己做個人品牌一年,到頭來不成功,這三、五年的時光會不會很浪費?重新投入職場會不會像中年轉職一樣有困難?但 Annie 說,在創業的過程中,每天學到的知識和資訊量,可能都比在公司還要來得多三、五倍。

而且,有多少人可以在面試的時候說:「我曾經試著創過業」,這其實就是你專屬的特殊經歷,也是讓你脫穎而出的加分條件,不要將心眼放在「肯定是創業不成功,才回職場當員工」,而是去看你認識了多少人、經歷了多少事、學到了多少寶貴的人生哲學。

我覺得這個其實和去國外打工度假很像,許多聽眾會來問我說:「我到國外打工度假一、兩年,會不會專業停留原地?回台灣找工作反而變得更困難?」,但我們去國外打工,從來都不是為了加強專業能力吧?

你一定是希望能夠體驗他國文化,賺到一輩子可能就一次的人生體驗,那才是你真正獲得的禮物,而不是回台灣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們通常也不會為了想要下一份工作更好找的這個理由去創業,它不是你的出發點。

但你在創業歷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勇於嘗試的精神和特質,對於一間企業來說,絕對是有價值的。

 

📍【本集結語】#215 雙語經營內容行銷  

我覺得 Annie 的分享真的是非常紮實,我也很喜歡 Annie 說 「If nothing changes, nothing changes」 的比喻,創業這條路不是一步登天,而是越走越明確,你說是吧。

Brand Your Life 一年一度的的獎學金計畫登場囉!Brand Your Life 是 Zoey 所創建的個人品牌線上課程,教你如何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建立你的獲利模式,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夠一邊工作、一邊旅行的工作與生活。

我們每年都會開放一些名額,給經濟上有需要協助的你來申請獎學金計畫,今年的獎學金計畫沒有資格限制,但我們會優先將獎學金的名額頒發給學生、身心障礙、低收入戶、單親家長與其他類似的資格條件。

而獲選獎學金的你,將可以獲得價值台幣將近一萬五千元的全套的 Brand Your Life 課程,如果你對於這個計畫感興趣,可以點這個網址查到更詳細的計畫簡介與申請方式,今年申請的時程為 2022/8/30 – 9/9,請一定要把握時間!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需要這個計畫的協助,也希望你可以幫忙分享出去,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獲得獎學金計畫的獲獎機會。

👉👉了解更多獎學金計畫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