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242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商標流程、法律保護以及你可能不曉得的大小事!( 彩蛋小禮 ) / 金鋭事務所 Anna

今天我們要聊與法律保護、智慧財產權有關的議題。會有今天這個主題其實是受到我滿多 BYL 學生的啟發,滿多同學在建立個人品牌的這條路上越來越有成績,業務越來越多,也會開始想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而我自己其實也是有走過類似的流程。

因此就邀請到與我合作過的法律事務所,來為你解答各種你對於商標申請可能會有的疑問,可能比較硬一點,加上有許多的專業術語,在節目的最後,我們也有一個驚喜彩蛋要送給你。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金銳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官方網站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42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我的工作是對接第一線的客戶,例如客戶的品牌名稱是什麼,我就會建議可能要申請哪些類別,查詢類似的名稱,服務整個商標送件的流程。我自己本身是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畢業,這個系出來的通常是監獄管理員、員警、檢察官、律師之類的,而我想要走跟法律和商業有關,所以毅然決然就直接投入事務所的工作。

 

今天我們專注在品牌名稱就好,依據商標法的規定,我們必須要主動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商標,審查委員會去看品牌名稱有沒有識別性,就是能不能讓人知道這是一個商品或是服務提供的來源,另外也會看有沒有人先提出這個品牌名稱。

經過這兩個考驗後,商標才會正式在我們指定的商品或服務的範圍取得專用,交領證費後就保護 10 年。商標講的就是商標或加盟的授權,它是「先申請主義」,有跟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才會保護在指定的範圍。

如果是創作者,那跟經紀人的合約就要仔細看清楚,看看這個品牌到底是要由誰來去申請,具體來說使用品牌如果要拿到法律上的保護,在遇到侵權時可以請求賠償或是請別人不要再繼續侵犯我們的權利的話,就要跟智慧財產局申請。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假設是剛成立自己的品牌,我比較建議創作者們可以去智財局的商標檢索搜尋,看看你想要用的品牌名稱有沒有很類似的人已經在用了,我們事務所通常也會幫客戶在網路上搜尋,如果已經提前知道有類似的名稱,就可以選擇改名,不要再投入這個 logo 的設計。

接下來就是看可能要註冊在什麼樣的類別,智財局主要是看有沒有識別性,能不能讓人家認得這是一個品牌名稱,確定好商標樣式和類別後再看看要用公司還是個人申請,流程快的話也至少需要 4 個月。

在這 4 個月裡,台灣智財局會分為申請跟領證,申請完然後交註冊費,它才會去公告商標,這個規定每個國家都不一樣。

 

一般採取的是紙本送件,申請 3000、領證 2500,可以讓一個商標在一個類別裡保護 10 年,如果是電子送件的話會有優惠,申請 2400、領證 2500,但如果要申請一個商標,建議預算要抓 3 萬塊左右,因為還有事務所的服務費,3 萬塊就可以買到基本的保護。

建立死忠鐵粉

商標申請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保護,另外一個是防禦,通常基本要註冊的類別有兩個,一個第 35 類的替他人廣告,它可以避免消費者搜尋你的品牌名字時被導到商城。

回歸到自己和產品本身,我們可以到智財局的資料檢索系統下關鍵字搜尋相關的類別,或是直接問事務所是最快的,他們會馬上知道你的行業適合什麼樣的類別,另一個類別是第 41 類,就是舉辦活動、競賽、出版。

 

大概有 3 招,如果是正在申請中,可以主動向智財局提第三人檢舉意見函,這是最便宜的方式;下個階段我們可以提出異議,在註冊公告的三個月內提出的話,智財局會收 4000 塊的規費,通常事務所也可能會收 8,000-1 萬以上的服務費,通常會說商標申請才是最便宜的維權方式。

如果說這個商標已經申請一段時間了,就可以去網路查查看這個品牌是不是連續 3 年以上都沒有在用,或是使用的樣式跟申請時不太一樣,就可以向智財局提起廢止,變成是商標權人要舉證自己有在用這個商標,提出之後就可以跟對方協商,另外也建議大家如果有圖,圖跟名字都要申請。

 

我們會需要先請創作者本人把品牌名稱,不管是中文、英文、圖片先發給我們,我們可以免費幫忙搜尋,然後會需要知道你是做什麼樣的商品?產品或服務是用在什麼樣子的地方?這些都可以在表單裡簡單描述一下。

如果說 LOGO 已經在設計中或是還沒設計好,這部分也可以做點選,我們事務所在台北、台中、高雄都有同事可以協助聯繫後續的討論,填完表單後也會拿到智財寶典,裡面有商標、專利、著作權的分類建議,會有專人寄送給你。

👉👉 立即填寫表單

 

因為我自己是三寶媽,所以我的理想生活就是在家庭跟工作中取得平衡,並且感到滿足。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重點整理】#242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1 真的有必要申請商標嗎?

商標究竟保障了我們哪些權益呢?Anna 回答,其實我們經常聽到的「智慧財產權」有分商標、專利、著作權、營業秘密等等,分別對應到商標法 / 專利法 / 著作權法等法規。 商標和專利是採先申請主義,不像是著作權是畫筆提起完成創作時就取得。

所以商標這件事情通常是誰先申請,誰就先擁有,一般來說成功領證後可以保護十年,這十年內,有人會稱它是企業的第二生命,企業只要有申請圖案、顏色就可以專用這個商標,且具有商標權,意思就是指說你可以提告使用的他人,你可以擴大品牌經營方式、你有更多授權方式可以去談,在民事與刑事上就有咎責的權利。

所以,究竟有沒有必要申請商標?還是回歸到你的人生規劃,如果你做個人品牌,並沒有特別想要往盈利或事業的路線發展,那或許不需要,但如果你是抱持著事業經營的角度來進行,那申請商標這件事情,當然還是越早進行越好!

 

#2 申請商標的流程有哪些?

第一個就是先檢索有沒有人在使用同樣或相似的名字跟圖案,因為這是常常發生的問題,做自媒體做了好一段時間,想要開始去申請識別,才發現有人跟你用一樣的名字,而且他已經註冊商標,那就代表他是有使用權,而你是沒有的,也代表對方是有提告的權利的。

因此比較保險的做法,會是先去檢索,再來確認你的品牌名稱,而安娜也很好心的提供茶水間聽眾免費檢索商標的服務,先幫你看有沒有人跟你撞名,檢索完之後確認沒有問題,我們就會進到類別的選擇。

商標目前總共有約 45 種類別,每一類又有不一樣的子項目,要申請哪一類也會攸關到你的自媒體打算提供的服務是什麼?釐清了後面就變得比較簡單,例如向智慧財產局填表單申請、準備資料、案件匯款等等。

👉👉 立即填寫表單

 

#3 商標申請最麻煩的地方

商標申請麻煩的地方就在於這個商標可能不具有識別性,例如本身就已經是地名、人名的,或者太多籠統、大眾的像是漢堡、薯條等等,通常都會被智慧財產局駁回,第二個麻煩的事情是如果有人的名字跟你一樣,但你又已經經營品牌一陣子了。

這時候,安娜建議有三種做法,第一種是如果對方的商標正在申請中,就代表他還沒申請到,那你可以提檢舉意見函,去表示說你也是同樣的名字,來阻止對方申請商標。

第二種是如果對方已經申請到了商標,那你可以嘗試提出異議,藉由舉證來撤掉他人的商標,但這是一種比較貴的做法,可能還會互相提告,所以安娜通常會建議你就忍心放棄你想要用的那個名字。

第三種是如果對方的品牌好像已經連續三年沒有使用,或者使用樣式跟當初申請的類別不太一樣,你就可以跟智慧財產局做商標提議廢止,這時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出來舉證,那他的商標就會被廢止,你就可以申請這個商標。

 

📍【本集結語】#242 做個人品牌要申請商標嗎     

商標申請真的是一門非常不白話文的學問,我自己也嘗試過自己申請,雖然省錢,但最後還是遇到了許多我不曉得該怎麼處理的問題,然後花費了超多額外的時間,如果你開始在考慮申請商標,不妨就先使用我們提供的免費檢索服務,至少先查查有沒有人已經使用類似名字了。

希望今天這一集的硬核內容有滿足你聽乾貨的慾望,假設還有什麼問題,也歡迎聯繫金鋭法律事務所做諮詢。

👉👉 立即填寫表單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自媒體收入

#241【佐編私塾殿】知識型個人品牌可以有哪些商業模式?公開我 18 種主被動自媒體收入

這幾週一直在做財務管理和分析,包含算出所有過去的年所得、年支出,從中我也能夠看到哪裡的成本比較高,以及我的 自媒體收入 來源有哪些?在做統整的時候,我發現原來我目前的收入模式有 18 種,其實還滿多元的。

如果你也是知識型創作者,或者你有某個技能可以變現、提供價值,有市場需求,那我相信今天這一集的節目,絕對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幫助你找到一些你沒想過的變現方法。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自媒體收入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241 自媒體收入     

第一個就是書籍的版稅,在臺灣,至少我合作的出版社會是每半年發一次,我自己在 2020 的年底還有 2021 年的年初出了兩本書,第一本是「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這個比較多是我個人的故事,說明我過去是如何從一位設計師走到個人品牌的心路歷程,跟我自己建造打造個人品牌的方式。

第二本叫做「啟動遠距工作,設計你的理想生活」,這本比較像是工具書,教你如何成為一位遠距工作者,包括心態面和工具面,這兩本書如果從以 2021 年到 2023 年來算,我已經領了四次的版稅,其中一本是有二刷的,如果書本不斷的刷,就代表它越賣越好,版稅就可以越拿越多。

書本賣不賣錢也跟作者本人的知名度,還有你有沒有努力宣傳有關,很多人會說寫書不賺錢,主要是因為版稅的比例不高,但我還是覺得版稅是個非常好的收入模式,因為它真的被動,如果這也符合你自己的理念和品牌價值,就可以參考看看。

 

第二個商業模式就是我的線上課程 ( 不跟其他人或平台合開 ),大約佔了快 75% 的收入比例,我有兩個線上課程,一個是 Brand Your Life,它是一個教你怎麼做個人品牌的課程,這個課程又佔了 75% 中的 50%,算是整個品牌裡最賺錢的產品。

第二個是 Dream To Goal,它是一個教你怎麼用設計思考來設定目標的課程,大約佔了 75% 中的 25%-30%,每年底銷售一次。很多人都在說做自媒體就一定要做線上課程,但我認為這兩套課程能夠不斷的有蠻好的收益,是因為我們花很多時間做主動型的事情。

包含主動行銷、開放免費課程、經營社群,也就是說加入課程可能會有相關的活動或聚會,這些東西是很多賣線上課程的人沒有在做的,你的線上課程跟其他人的究竟哪裡不一樣?賣這麼高的價格究竟是不是合理?

我認為這是可以花時間好好想想的,如果你也想做線上課程、熱愛經營社群的話,這是一個我會給 5 顆星的商業模式。

 

第三個是線上或線下活動,如果說你分享的內容是有知識點的,就可以做成直播、講座,或是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有時候我會做單次的講座或是工作坊,如果你可以跟其他人合辦,也許你的票就可以賣高一點,因為有大來賓。

反過來說,做活動你也要承擔行銷、營運、製作、平臺的費用,線下的話還有場地、飲食等額外延伸的費用,如果有邀請其他創作者,雖然票價可以提高,但也會需要來賓的演講費、出席費等等。

講到這個就可以連接到第四個商業模式,也就是演講型的邀約收入,這個是我被邀請去演講,像我前陣子就跟蠻多政府單位合作的,例如心理衛生局、青年創業,或是我也有在接校園的演講等等。

演講的收費不外乎就是車馬費、出席費、演講費或是活動費,我認為這一塊適合每個類型的創作者,只要你有東西能夠分享,這類活動算是蠻好上手的,多給自己演講的機會,不只能夠訓練膽量、口才,也可以累積知名度,甚至成為一種穩定的收入模式。

自媒體收入

第五個是 Podcast 的專題製作,也就是音頻的節目製作費,這裡有個前提是你的節目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收聽量,別人才有可能願意付費到你的節目上做曝光,不管你在哪個平台,只要你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就可以考慮跟來賓收費。

第六個是口播廣告,也是 Podcast 的其中一個環節,我們現在有分 30、60、90 秒,可能有些廠商有新的資訊,希望可以藉由你的節目的小版位讓你的聽眾知道,形成轉換。

會設計不同的時間長短和版位 ( 節目的前中後 ),是因為不一定每個人都會聽到中間或最後,所以在做這方面的設計時,就可以去想一些不同的訂價策略和呈現方式。

 

第七個是 E-mail的廣編,因為我自己長期都有在做 E-mail 行銷,也就是說我是有一群客戶名單的,如果說我有任何的消息想要推播,這些人就能夠第一手接收到,所以也有一些廠商會請我們製作一則 E-mail 寄給我的用戶。

如果你平常有在累積名單,訂閱人數和開信率都不差,就可以嘗試看看,除了一次性的廣編費用,如果又有聯盟行銷的話,就可以得到相關的分潤。

第 8 個是 Social Media 的廣編,除了名單,我的社群也在不斷累積追蹤者,如果你有很多人追蹤,廠商找你發一篇貼文、限動都是可以收錢的,當然這也會關係到社群的觀看率跟互動率,如果都有在一定的程度,主題也剛好跟廠商 match 的話,就可以幫忙做相關的業配。

 

第九個是聯盟行銷,藉由販售其他人的商品,真的有轉換後就可以從中得到分潤,普通大約會有 10%-30% 的成交獎金,我自己有在推廣的除了友好的廠商夥伴們、其他創作者的線上課程外,有時也會是一些商品,例如博客來的書籍。

在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時,可以去思考哪些是主動型,哪些是被動型,被動型最一開始的金額都很少,可是累積起來至少是有效益的,有總比沒有好,因為你真的不用再做太多其他的事情,它就會自動給你一些獎金。

第 10 個是聽眾對節目的贊助,除了會在節目上面提到:「如果你喜歡這個節目的話歡迎贊助我們」,我也會在網站上面放相關的版位 ( 例如下面這個 )。

我在這邊收到不少的贊助金額,可能就是節目真的做得還不錯,真的有帶給其他人價值,很多人會因為這樣想要感謝你而贊助你,這真的是沒有任何門檻的商業模式,也有機會變成每個月固定的被動收入。

建立死忠鐵粉

第 11 個是來自於 Medium 的被動稿費,我過去會在 medium 上寫文章,如果有人看到那些文章並且有贊助的話,我到現在都還是能夠收到被動的稿費,如果你是文字型的創作者,就可以去找找有提供贊助型的平臺,除了累積內容和知名度,搞不好也可以累積一些被動收入。

 

第 12 個是 YouTube 的廣告收益,其實 YouTube 一直都不是我的主力,不過我會把 Podcast 製作成 YouTube 的影像版本並上傳,所以緩慢地都有在累積新觀眾,每個月就會收到一筆來自 YouTube 的廣告收入。

第十三個也是廣告,這是我 2022 年才開始的,來自於 Instagram 的新功能 reels,它有一個功能是可以透過收看率來計算收入,我去年好像就因為這樣收到 5 筆來自 Instagram reels 的廣告收入。

這個商業模式不只可以促進內容的累積,還可以有機會因為平臺獲利,你的內容觀看的人多,就代表使用這些平臺的人數變多、待的時間變長,平臺就會獎勵這些創作者們。

 

第 14 個其實我不常做,但偶爾做的話效益還不錯,這個不限於知識型的創作者,可能生活型、美妝型、旅遊型的創作者們更適合,團購就是跟你喜歡的廠商一起合作,搞不好還可以從中得到分潤,我自己做過蠻多次手帳本的團購,迴響都還不錯。

如果你有特別喜歡的工具或商品,也可以思考看看可不可以跟廠商談談看團購,廠商通常都會非常的樂意。

自媒體收入

第 15 種是一對一諮詢,這比較限制於知識型或是技術型的內容,我自己的一對一諮詢算是比較高單價的,也是完全的主動收入,需要花我的時間去準備跟學生一對一,不過我自己蠻喜歡做一對一諮詢的,學生預約後也可能會再做第二次諮詢。

如果你想要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可以試著去看看有沒有機會做諮詢,給出你的意見和觀點,讓更多人可以從中體驗到跟你合作是什麼樣的感覺。

第 16 種是一對多諮詢,我蠻多的一對多是跟校園合作,有時也會跟我的學生做一對多,大概就是五、六人以內,跟一對一的形式不同,通常在做一對多時,我會讓每個同學有不同的發表空間,我覺得一對一更多是需要你分享你的技術跟知識點,一對多更多的是引導。

 

第 17 個是企業內訓,我自己有做過一次性的、一個月或是一季的,我合作過最大型的專案就是去臺灣的樂天集團上四週的課程,針對某個主題,每個禮拜的某個時間給員工上晨課,通常都是累積知名度好一陣子才會有內訓的機會。

最後一個是顧問,我現在做過的顧問都是對學生,這些學生的個人品牌都已經到一個程度,他們有獲利、有商業模式、有團隊,可是他可能正想要開始轉型,或是最近有一些比較卡的地方,他們就會問你可不可以一個月四次,一週一次,幫忙想一些行動清單。

有時候也會是跟企業合作,企業可能會有專案想要調整,把他們的提案拿給你看,你比較像是給他們意見的人,這樣的我就會把它歸類為顧問,目前我的經驗不多,不過也是我去年小小的商業模式的來源之一,也跟你分享。

 

📍【本集結語】#241 自媒體收入     

以上就是 18 種由我的個人品牌衍生出來的主、被動收入,再幫你複習一下:

  1. 書籍出版税
  2. 線上課程
  3. 線上或線下活動
  4. 演講邀訪
  5. 節目專題製作
  6. 節目口播廣告
  7. E-mail 廣編
  8. Social Media 廣編
  9. 聯盟行銷
  10. 節目聽眾的贊助
  11. 被動稿費
  12. YouTube 廣告收入
  13. Instagram 廣告收入
  14. 商品團購
  15. 一對一諮詢
  16. 一對多諮詢
  17. 企業內訓
  18. 顧問費

希望這樣可以讓你知道其實自媒體的收入是可以很多元的,假設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或者你自己在做個人品牌,有其他不一樣的商業模式,也歡迎你來跟我分享或討論,除了這 18 種以外,你一定也看過很多不一樣類型的內容。

新的一年個人品牌想要變現,就要從這種多元的方式去思考,不要一直聚焦在廣告、業配、線上課程,有很多東西可以去嘗試,不過你必須要有一個知識點是有人會願意付錢來請你做這些事情的,如果有就好好的開發,創造不同的收入模式。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240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怎麼做財務規劃?掌握這 3 個關鍵,10年後你也能看到改變!/ 十方

會不會想要提早退休呢?這個問題應該是用膝蓋想就可以知道答案的問題,誰不希望能夠早一點退休、過上不用擔心錢的生活?但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而這其中,最困難的就是「錢」的問題了。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上班族究竟怎麼提早規劃退休,這之間的正確心態、財務規劃又該怎麼掌握?我們邀請到作家十方來分享她被迫提早退休的血淚史,以及他如何一步一腳印的探索多元收入可能性、聰明的找到投資工具,以及不畏閒言雜語的專注自己的理財目標的過程。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 到博客來了解更多

 

本集來賓資訊:

🔸十方:Facebook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40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我是臺灣師大的古文老師,其實我念書非常順利,可是在 26 歲要結婚前,我先生突然就幫哥哥背 200 萬的卡債,所以我的婚姻是始於還債,這是我第一個人生課題,也是上一本書的內容,「與家人的財務界限」就是在講我們那時候的掙扎跟爭吵。

當時還年輕覺得撐得過去,所以並沒有去深入思考這對我的財務有什麼長遠的影響,28 歲先付卡債兩年之後,生了第一個孩子後就親身經歷我的娘家大火,在我的月子中心病床上就可以眺望那個煙,還可以聽到救護車的聲音。

因為那是公寓,如果有人因為這場火災死亡,我賠一輩子的薪水都賠不完,我是在那個驚嚇裡看著我的小孩出生,那一刻真的覺得這輩子我和我的小孩都會很窮,也因此我開始理財。

 

當時我做了三件非常徹底的事情,也是我在理財 17 年的過程中始終貫徹的三個原則,第一個是如果要致富就不要買自住房,要買出租給別人的房子,所以我有連續 14 年的時間都在看臺幣 400 萬以下的老房子,然後把它整理出租,從裡面獲取現金流當做收入。

第二個是有多元收入才叫安全,如果你是上班族只領一份薪水那就是只有一個來源,如果你同時是上班族又是 freelancer,就會有多種收入;第三個是有錢人的金錢指標?我們說一個人有沒有錢會說他身家多少,可是我學到不能用身家來評價他是不是富有,而是用他被動收入有多少來判斷。

如果你什麼都可以做,就不會覺得失去某個身份就無法活下去,這時你就不會恐懼,如果你想斜槓,你真的要有勇氣,勇敢踏出去你的邊界,撐過去的話其實會發現是一件蠻好玩的事。

建立死忠鐵粉

我剛剛分享了我是如何拓展我自己的多元收入,但為什麼我會出這本書,講白了我就是一個修完這門課的人,所以我有考古題和考古題的答案,意思是我真正經歷了退休或者中斷工作要轉換工作的茫然感,當時我做了很多財務的重新整理和研究。

在這本書裡我其實可以簡單的告訴你,不管你在幾歲,你想要安全的退休就要記住退休公式:「把 25 倍的年支出存到每年增長 5% 的工具上面,每一年提領其中 4%」,這樣子你錢怎麼花都花不完,但你要怎麼存到 25 倍的年支出?這就是這本書有價值的地方。

當我們把一個東西重新瞄準過,你會發現不需要從零存到那麼多,上班族乖乖工作在臺灣是有勞保的,就會有勞退的錢,當你真的無法工作的時候,應該要把這筆確定會領到的錢扣掉,才是你真正要存的錢。

一個月賺 5 萬,月花 4 萬的人,辛苦工作 30 年都沒有停止繳勞保,他在 65 歲時可以月領 2 萬 1,所以要存的缺口其實是 2 萬,負擔就少很多,然後乘以 25,月花 4 萬的人只要存 500 萬的本金就可以了。

如果你 35、45歲,工作時間 15 年,你就要除以 15 年或 10 年,再除以 12 個月,就會慢慢將數字算出來,算完你就不會害怕了,但這時你會陷入下一個焦慮,就是你無法真的每個月穩定存下這筆錢,這本書下一步就會告訴你:「你現在沒有,不代表你真的沒有。

有些資源可能被你忽略掉了,這也需要重新規劃,把錢找出來,找出來之後你就有安全感,書裡也會教你要怎麼找到年增長 5% 的工具。

 

不恐懼失去一種身份,不恐懼失去一段關係,不恐懼失去你的肉體,也就是不畏懼死亡,如果你不畏懼,你就自由了,我覺得人生就到了一個新的層次跟成熟。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重點整理】#240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1 提早退休的三個重要觀念

第一是關於房子,若想要致富,在台灣最好不要買自住房,可以去鎖定中古屋買出租房翻修後當房東,自己則繼續租房子住,雖然許多人都抱持著想要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但十方發現,這樣買出租房當房東的方式,才符合他為自己創造被動收入的原則。

第二是收入千萬不能只有一種來源,可以考慮出書、去演講、打工、兼差、或者,也可以來參加我們的課程,學習怎麼打造個人品牌,創造多元的收入組合;第三是關於金錢的定義,對於有錢,我們總是會看這個人的身家、資產、外型或生活水平。

但對十方來說,他對於有錢的金錢指標,是指這個人有多少的被動收入,如果這個人每個月賺到的薪水很高,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他很有錢,但如果這樣的薪水全是主動收入,那就不符合十方老師對於有錢的定義。

老師提到,生活中有很多的意外,如果你的另一半哪天突然不能工作,你家的長輩突然生病,在這一刻,你就會發現一個月的薪水再怎麼高,若全是主動型薪水,還是難以度過難關,甚至得面對無止盡的焦慮。

 

#2 十方提早退休的契機

十方老師笑著說:「就是因為另一半突然糖尿病與憂鬱症,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這麼拼命的工作,因此算是被迫面對必須要提早退休的課題,這是一個很血淋淋的例子」,而發生的頻率可能也比你想像中還高。有時候就是莫名其妙你突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工作,沒有再像以前一樣每個月固定的薪水了。

有時是出了意外,有時則是突然被裁員、被淘汰,因此任何時候為退休做規劃都不嫌早,開始盤點手上有多少錢、哪些錢被卡在什麼地方,釐清自己家中的資產負債表,算出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最重要的是,多多注意保單,不僅對於退休規劃有幫助,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3 退休的計算公式

十方老師說掌握 25/5/4 原則就對了,意思是先算一下每個月的開銷,把這個開銷乘以 12,就是找到一年你的年開銷,然後把年開銷乘以 25,這個數字就是你要存到的數字,然後從現在開始每年、每月慢慢存。

當你存到這筆錢,然後把這筆錢放到一個每年可以增長 5% 的投資型工具上,接下來每年在提領 4% 出來花,就能確保你怎麼花都花不完。老師也很貼心的提醒,看到這幾千萬的數字不要嚇傻,別忘了,你可能還有勞保,這其實也是算在存錢的目標數字中。

只要是你現在有在存,未來可以提領出來的都能夠算進去,這樣就可以減輕心理負擔,存錢也可以更有目標囉!

 

📍【本集結語】#240 上班族如何提早退休     

今天的內容是不是超級精彩的呢?我都很喜歡跟十方老師聊天,一來能夠聽到許多有趣的故事,二來又能學習到很乾貨的知識,老師最前面提到的三個概念,我覺得真的是需要花一點時間去調整、扭轉跟建立的。

但如果能夠從現在慢慢朝這個方向努力,我真的相信十年、甚至五年之後,你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改變,老師也提到,想斜槓真的要有勇氣,但如果能勇敢的踏出去,試探你的邊界,其實也滿好玩的,所以,祝福你,我們一起朝這個方向努力,一起提早退休吧 🙂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2023經營自媒體

#239 在2023經營自媒體應該掌握的趨勢:社群私有化、信任感增量,規劃長期目標最重要 / 領先時代老K

集我們邀請到這幾年個人品牌經營有聲有色的老 K 來與你分享 2023經營自媒體 的技巧,老 K 大約在 2020 年創立了領先時代這個個人品牌,專注於分享自媒體創業、數位工具、高效學習和 Notion 規劃等主題。

我們會聊聊他如何從工程師背景出發,開始寫部落格並轉而全職做自媒體的契機,他覺得自己做對了什麼?哪裡可以改進?以及新的一年,在 2023 應該要掌握的一些社群趨勢和產業走向。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老 K:FacebookInstagram官方網站

2023經營自媒體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39 2023經營自媒體     

在當工程師的過程中我一直感受到一件事,比如說現在的職業你可以把它做好,但總覺得不太符合自己的最想要的生活,我自己會用一個字形容它就是「憋」,我在做工程師的過程一直有感受到這一個情緒,下班回家就想休息,不會想再看到任何工作上的事。

那時候我一直在追求不一樣的改變,比如一開始是在學校寫專案、一直參加比賽去磨練自己,所以我在自媒體可以很順的教學是因為那時候累積下來的,到後來我去實習或是到了碩士想接案都是一直在嘗試不同的工程師的工作模式,大概碩士的時候就已經累積了蠻多的技術能力。

後來無意間接觸到了部落格,研究了一下意外發現架設部落格是可以當成一個事業的,而且這條路很多人在走,然後我就發現我想做這件事情,而且還看到了盈利的機會,好像無意中找到了一個職業跟喜歡的事情的一個平衡點。

意識到這件事情後,做出的決定就慢慢把重心投入到自媒體,有了一些成果才從斜槓轉成全職的自媒體經營者,現在甚至自己有一個小團隊,越做越好。

 

我覺得追求長遠一直能做的事情比短期的爆發更重要,個人品牌就是做自己的過程,然後又能把它當事業,很多剛踏入個人品牌的人大多會想要去迎合市場需求,到了後期你會更追求怎麼讓自己開心,同時別人也需要我,我現在也是一直在找尋當中。

2023經營自媒體

我很常聽到自媒體的前輩跟我分享,他說商業的盈利是一個結果,但是做自媒體時不要把商業盈利當成目標,我一直不是很理解這句話,不把它當成目標要怎麼達成?這幾天剛好去參加一些聚會,跟別人在這點上交流,我就發現其實不是不把收益當成目標,只是把它當成一個順便的目標

我現在的心態最主要是經營自己,做喜歡的事情,第二個是去找到市場的需求,而且從自己出發,第三個才是怎麼樣很順便的得到我想要的收益目標,所以它是一個順序,而不是說不要賺錢,真誠分享就好,這樣子我覺得也是有點偏。

 

我覺得自媒體要找到一位像我們這樣有點合作關係,但各自又是各自品牌的負責人,我們都有自己品牌的光芒,這件事情是很難得的,我自己會說它蠻難重現的。

為什麼會遇到雷蒙,其實是我經歷過一段自媒體的迷茫期,不管是產出疲乏或是轉換定位,我自己在遇到迷茫期時通常就會多去跟別人交流,或者去上課,當時就是上了雷蒙的第一屆複盤訓練營,我自己的個性很喜歡被需要,就會當課堂上一直跟別人互動的學生,後來就被雷蒙看到。

訓練營結束後,雷蒙就來私訊我說觀察到我在社群上分享的內容跟他蠻契合的,聊聊之後也覺得不錯,好像可以一起來做些什麼,後來就一起向 Hahow 提案要開 Notion 的課程,一個月上募資,兩個月就開課了,我們兩個是不同類的人,但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時就會互補。

建立死忠鐵粉

一堂課程能成功有很多的因素,包括運氣,我現在回頭看其實也有可以分析的點,第一個是市場定位,第二個是主動行銷,第三個是課程的延續性。

 

我覺得自媒體在最近有很大的改變,到了今年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少會在社群上學習東西,因為看不完,我就發現我開始有知識焦慮,我覺得這也是接下來很多自媒體的讀者會遇到的事情,以前我們可能把自己的內容做好就好,但未來要更多去考慮讀者看我們內容的情境和感受。

我自己覺得的第一個趨勢是,讀者以前選擇我們的原因是內容和知識,那以後他們可能是在選擇一個社群,畢竟現在太多的內容,這就會變成很多讀者選擇你的主因,所以不只要做好內容本身,可能還要顧及你營造出來的學習氛圍。

有可能別人未來不只是選擇你,也會選擇你營造出來的環境,未來的社群會走向私有化,大家都會建立自己的小圈圈,我們會先選擇圈圈再去聽內容,你要想辦法做出一套環境、一個框架,讓社群裡的人自己產生更多的內容,而且你也可以享受這樣的環境,畢竟你自己也需要這樣的內容。

第二個我自己會覺得要販售信任,而非販售內容,我現在做的內容越來越親民、生活化,我堅信建立信任感的方法很多是在表達方式上,像我大多都是寫文字,那我就做好我自己,反而這樣子的表達方式建立了我跟讀者的默契,就變成了一種信任關係。

 

其實現在就蠻理想的,就是做理想的工作,與我愛跟愛我的人一起生活,並且很清晰明白自己的快樂在哪裡。當你知道時就會發現心裡很踏實,就算你還沒碰到你的快樂,但至少你知道它在哪裡,就不會迷茫也不會懷疑自己。

2023經營自媒體

📍【重點整理】#239 2023經營自媒體  

#1 老 K 在創業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老K提到,比起短期的爆發,更重要的絕對是去追求能夠做得更長遠的事。自媒體一直都是在微妙的平衡點上做拿捏,一方面想要做自己,一方面又得做生意,想要讓他人需要、展現價值,又希望自己做的開心、做得自在。

在品牌經營的前期,老 K 將個人品牌當作職業,所以將賺錢看得很重,當時的思維、在乎的事情,甚至到內容規劃和設計,都是在追求短期的成果,後來他理解到,比短期結果更重要的真的是長期的目標,永遠都只為眼前的目標忙碌,就永遠都不能停下來,因為未來依然什麼存糧跟計畫都沒有。

因此,檢視看看,你自己比較多看的是短期利益,還是長期目標呢?是不是有可以調整的地方呢?

 

#2 為什麼老 K 會與雷蒙合作開課

老K 因緣際會與 Raymond 侯智薰結盟,在 Hahow 開啟了 Notion 訓練營的線上課程,這套課程的創立非常的成功,至今已經辦了五屆,而聊到課程成功的因素,老K說,除了時機和運氣佔滿重要的元素之外,再來就是定位。

定位如果定的好,經營起來就會更順暢、學員的問題會更明確,定位時,要專注於尋找你身上的哪些技能是市場上有很多人需要,但是卻沒什麼人在做的?同時,可以將更多的重點放在思維,因為工具會不斷的更新,分享的內容越是思維取向就越不容易被取代。

其次則是行銷,做個人品牌一定要敢販售自己,或者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發揮價值與影響力,就更有機會被看見。最後則是延續,課程就是「課 + 程」,課就是知識點與錄好的內容,程則是過程,專注於陪伴感與學習體驗,就是因為做到這三點,Notion 訓練營才能如此受歡迎。

 

#3 2023 的自媒體趨勢有哪些

老K回答,過去知識取向的內容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但發達也伴隨著知識焦慮,因此新的一年,可以更為讀者想想他們想要的體驗是什麼?而這樣的體驗通常是更全面性的。

過去觀眾選擇我們的原因是內容、教學知識,未來更多的選擇會是社群、圈子,未來社群會私有化,觀眾可能會先選擇圈圈,再去聽內容,因此,販售信任也會開始比販售內容更加的重要,建立信任感當然可以從陪伴、關心、督促、定期產出這些方面著手。

你也可以將內容設計的更親民、生活化,在表達方式上下點功夫,找到你獨特的魅力,從這裡開始強化熟悉感,信任自然就會越來越強韌囉!

 

📍【本集結語】#239 2023經營自媒體     

自媒體的經營的確越來越不容易,我也很感謝老K貢獻腦袋,分享許多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我自己也學到非常的多!想要了解更多 Notion 訓練營的資訊,可以點下面的連結去了解喔!

👉👉 點此了解 Notion 訓練營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238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2023 國際遠距職缺要怎麼找?如何利用 LinkedIn 提升求職機會? / 讀者太太

的一年祝你新年快樂~兔年行大運,我們這集要聊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的方法,最吸引人的夢幻工作,或許就是在台灣的家裡,做著國外的遠端職缺,而這樣的工作究竟要怎麼找?履歷與面試要注意哪些小細節?海外工作的一些守則和資源等等,都是我們這集的重點內容。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 到博客來了解更多

 

本集來賓資訊:

🔸讀者太太:FB 粉絲專頁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38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這本書有兩個重點,雖然書名是叫做「WFH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但它不只在講遠距工作,也是在講跨文化工作,當你開始遠距工作,就表示你很有可能會跟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國籍的人一起工作,這時候跨文化的溝通和職場的眉角就很重要。

所以這本書我自己覺得它比較像給打算在家工作然後銜接國際職涯的人看的工具書,一半是在講遠距工作的眉角,另外一半在講怎麼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合作,畢竟國外的職場跟台灣的生態不太一樣,一些很基本並且在臺灣比較沒有機會知道的事情全部都會在這本書裡面跟大家介紹。

 

有,尤其是英國變得非常多,WFH 在英國或美國其實不是很罕見的事情,疫情時歐美的國家突然間全部都要 work from home,所以疫情改變了雇主跟員工的 mindset,已經證明了 work from home 不但不會降低產能,還會提高產能。

所以很多公司開始思考其實不需要依照傳統模式去做,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機會比以前多很多,當然不是說現在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遠距工作,你還是要具備一些技能,然後時區的競爭也很大,所以你還是要有很強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才可以得到這些工作。

但至少跟以前比起來,門是愈開愈大的,現在到國外工作可能不用考慮很多現實的因素,只要在家打電腦也可以發展你的國際職涯。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就我自己在英國的觀察,我發現臺灣人才跟其他國家比完全不會遜色,他們在英國的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可是我也感受到台灣人會比較沒有自信,因為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要謙虛,多做事少說話,歐美則是更注重說,但也要會做,變成職場能見度很重要,你才可能會被注意到。

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歐美人很習慣表達自己,會勇於發表不同的意見,台灣人就會希望不要跟人家不一樣,但歐美的,特別是新創公司,它希望能聽到不一樣的聲音,這是我自己覺得臺灣人如果想到國外發展的話可以加強的部分。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 Linkedin profile,因為歐美 90% 以上的獵頭或人資都是用 Linkedin 來找人,我也發現臺灣沒有什麼人在用,它其實就是職場版的 Social Media,經營的時候要加強職場的專業,書裡就有一章完全在講怎麼經營你的 Linkedin profile,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會建議大家開始在 Linkedin 上面跟人家建立人脈,很多公司會在 Linkedin 公布職缺,你就可以開始找了,也可以設定好關鍵字,他們就會主動寄給你相關的資訊。另外也可以去英國其他的求職網站,你要把自己想成是英國的求職者,英國人要做的每個步驟你都要達到。

接下來就是練習面試技巧,在國外面試跟在臺灣有點不一樣,除了基本會問的問題,他們很喜歡考情境題,然後面試通常兩關以上,所以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你一定要找「完全遠距」的公司,不然它不可能讓你在台灣,也就完全不可能錄取。

此外 cover letter 也很重要,也就是求職信,要補充在履歷中沒有 cover 到的部分,跟潛在雇主說明為什麼你適合這份工作?並且要依照職務客製化,把自己當成商品去行銷自己,特別是第一段要寫好,不然沒有人會理你。

建立死忠鐵粉

我書裡面有寫到我做了調查,第一名是醫療業,第二是科技業,第三是金融業,我那時候看到也覺得蠻驚訝的,但只要是能遠距工作的產業都有機會,只是這 3 個是比較多的,現在國外大概有 56% 的雇主是可以接受遠距工作的。

這其中有 16% 是完全遠距,剩下的 40% 則是接受混合遠距,就是有時進公司,有時在家裡。

 

會,如果你真的想要發展國際職涯、找遠距工作,最好的方法是加入當地的職涯社團,瞭解當地的產業的正常運作模式是怎麼樣,就可以減少被騙的機率,通常正常的公司在招聘時都會有很完整的工作介紹,第一步可以先研究公司的網站,再來是查公司的地址。

如果是民宅然後公司又有 100 多個人可能就有問題,可以用這些蛛絲馬跡去做判斷,或是請教一些前輩。

 

所有的面試很重要的就是不可以遲到,跨國面試一定會是視訊,也記得要提早上線,因為有時候會有技術問題,太晚發現就來不及了,寧願先上去等,都不要到了最後一刻才發現自己無法登錄,面試時也一定要讓自己的臉足夠清楚,誰會跟一個臉都看不清楚的人面試,對方也會覺得你是詐騙。

還有一個聽起來很小,但還蠻多人會犯的錯,如果你用虛擬背景,要記得不要讓身體被切掉,畢竟這是很正式的的面試,當然希望給人最好的印象,這是在硬體方面基本要注意的事情,在軟體上面,面試時的自信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會緊張的話就要多練習,事前多做些功課,如果你對英文不太有自信,也可以講慢、講清楚,我覺得那些公司也不會要求非母語者講很道地的英文,有些臺灣腔也是 OK 的,也可以適時的確認對方的反應,讓大家都知道彼此的狀況。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面試回答問題時,每個回答都要扣回職務的需求和自己的專業,並且 5 分鐘之內要講完,接下來對方一定會問你為什麼要來申請這份工作?你要在短時間內濃縮成精華,2-3 分鐘之內就要講完,這也可以事先做好準備。

情境題比較難準備,建議大家先回顧一下過往的工作經驗中哪些是可以應用在這個職務的,在講的時候一定要有很具體的數字,例如利潤,我發現遠距工作的公司比較喜歡 hire 有遠距工作經驗或是有國際觀的人。

 

我的理想生活跟上次說的有些改變,前陣子回來台灣放假,我就深深感覺到在臺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現在覺得理想的生活是可以打破疆域的限制,在我喜歡的地方居住、生活、工作,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

 

📍【重點整理】#238 在家做國外的工作    

#1 要怎麼找到國外的遠距工作

讀者太太表示,一定要建立和經營自己 LinkedIn 帳號,因為這是目前在歐美最普及的線上人脈和徵才管道,使用 LinkedIn 時也要抱持著「專業職場」的思維,雖然他是 Social Media,但是一切都跟求職、職涯有關,照片必須是專業清楚的,簡介也是要特別 For 職場的簡潔。

然後多多開始在上面認識人、關注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公司,許多公司也會直接在上面 PO 職缺,可以設定與你專業相符的關鍵字,來定期收到通知,除了 LinkedIn 是必要的之外,加入當地的求職網站,關注遠距工作的職缺平台,也都是找到遠距工作的第一個起手式。

 

#2 怎麼寫遠距工作的履歷

讀者太太提醒,履歷一定要客製化,不要亂槍打鳥,最重要的是去研究職務說明,找到所謂的必要條件,並且多花心思準備面試的術科和情境題,才能夠有更高的錄取率。當然面試不遲到、注意硬體設備都是基本常識。

在對談的過程中,自信很重要,寧願慢慢講、也不要含糊不清,如果不確定,可以重複對方說過的內容再三確認,而講到一些情境題,也應該多舉一些有實際數字的具體例子,才能讓你說的每句話,對面試來說都是加分的。

 

#3 哪些產業比較容易找到遠距工作

讀者太太說,可以先從醫療健康產業、資訊業、金融業、科技業、教育類等方向著手,國外的工作和台灣的應徵過程很不一樣,除了簡歷 CV 之外,歐美很重視 Cover Letter,也就是一張約 A4 大小的求職信,求職信的目的是補充履歷沒有 cover 到的地方。

他就像是一個簡短的 Pitch,去說服你的雇主為什麼要雇用你。因此,求職信需要很有策略的撰寫,第一段應該直接切入重點,說明為什麼你可以勝任,第二段補充為什麼,後面也可以加上你對於該公司的研究和觀察,掌握七秒元素,快速吸住面試官的眼球,讓求職更順利。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