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oul-searching

#235【重要事項宣布】我的新年新希望:給自己放假六個月,來場 Soul Searching 之旅

的一年,一月一日,不曉得你現在的感覺如何呢?今天我將會和你分享我接下來的重大計畫,就是讓自己放假六個月,並且展開更貼近我心靈的 Soul-searching 之旅,也會與你聊聊這個計畫的起心動念、中間的過程轉折,以及未來的方向。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 8000 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soul-searching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235 soul-searching   

經營個人品牌、在家創業這件事,在五年前悄悄進入我的生命中,從一開始的揣測、好奇、調皮的試探,變成讓人廢寢忘食的精神糧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在這個過程中,它讓我的個性、認知、專業和人生,有了超過 180 度的大轉變。

它也陪伴了我走過 25 到快 30 歲的黃金歲月,陪伴了我從青澀的內容創作者,走到團隊領導、企業講師和兩本書的作者,我現在回去聽佐編茶水間第一、二集的節目,都會覺得尷尬癌發作,那時無論是聲音、咬字、內容、節奏都超級青春幼稚,雖然彆扭,但又讓人覺得非常有紀念價值。

我曾認為這就是天命,個人品牌就是我這輩子注定要做,且會一直做下去的事情,但我總是忘了自己的天性,忘了自己對世界的各種追求與好奇,忘了自己是多麽熱愛未知、多麽渴望驚喜,一直以來,只要是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我都會投入百分之兩百的精力。

我享受挑戰,而且我心裡也一直很好奇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我很想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也一直覺得世界很大,停在原地多麼可惜? 頭一次有這個念頭,大概是 2021 年的中旬,某一天開始,我不再那麼興奮、那麼期待起床工作。

我開始懷疑自己提倡的「打造一個讓你迫不及待起床的生活」是否還完整的吻合在自己的身上,那時候的我雖然對於每天早起依然充滿幹勁,但我期待著工作以外的事情,總覺得自己好像移情別戀一樣,開始渴望更多除了工作以外的生活。

 

我開始積極下廚、練習烹飪,我的每週挑戰從每週一篇部落格新文章,變成每週一道新菜色,每天晚上睡前滑手機看的是新奇的食譜、新的旅遊景點、新的才藝,而不再是以前的趨勢研究、行銷策略分析。

我開始玩攝影、練單車、滑雪,把錢花在更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上,投資的精神、金錢、時間,好像更多都是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中。過程中也一直同時有著天使和魔鬼不斷地與我對話。天使告訴我:「這樣比較健康,人生本來就不該只有工作,不然你除了工作,什麼都不會。

但是魔鬼又告訴我:「你該不會是對工作厭倦了吧?時代變化這麼快,你不持續學習、跟進,最後就只能面臨被淘汰,而且這幾年花這麼多心血努力打造的事業體,難道就這樣放棄了嗎?

在那個當下,我認為理智一點的行為,或更有智慧的做法,應該是用自己的專業來設計思考一遭,分析出核心的偵結點,然後找到治標還治本的方法,於是,我開始分析這種厭倦的感覺到底出自於哪裡,我發現應該就是過去能夠帶給我成就感的事情,已經因為越來越有經驗而駕輕就熟。

許多工作上的事情已經從一開始的充滿挑戰、幹勁,變得愈來愈迎刃有餘,且更好預測,而這種穩定也讓我開始感到不再新鮮,我意識到,原來保持新鮮感對我而言如此重要,當我做了這段分析之後,我腦中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開始在工作上加入變化。

soul-searching

身為一位個人品牌經營者,這樣的身份是一種祝福,也是一種挑戰,祝福的地方在於,當你有點職業倦怠時,因為你是老闆,就可以馬上做變化、做改變,但反過來說,也沒有人能夠告訴你應該要換什麼、改什麼、以及變成怎樣。

最重要的是,你也不曉得怎樣才是正確的、適合的,都只有試了才知道,麻煩就在於每一種嘗試都有成本,要花錢、花時間,而且不只是自己的成本,還要花到團隊的辦公成本,不嘗試就沒有答案,但嘗試的成本又不能過高,這一直都是一種 delicate balance。

我第一個做的嘗試,就是季度型的短節目,工作上花我最多時間的就是內容產製,因此想要增加新鮮感,肯定得從內容創作下手,平常的我都只做長的深度訪談節目,如果開始做一點短短的十分鐘節目,搞不好就能消除我對工作的倦怠感。

於是,我們團隊就開始動工、上架,迴響也很好,我也很開心,原先覺得:「好棒唷!工作的感覺又再度回來了」,但沒幾個月,那種移情別戀的感覺又再度出現了,所以我想說要繼續做短節目?讓整個茶水間的節目轉型,還是我要嘗試其他全新的東西?

那時候想到的解決辦法,是策劃一個全新的 Program,記不記得我開了一個佐編私塾殿的專題,然後每一集都有分享一個 Mentorship program?那其實就是嘗試的項目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再次試了另一個短節目叫老同學回娘家,Mentorship program 也是非常認真的策劃,例如我們開始找 mentor 的人選,跟幾位商業夥伴開了很多次會議,跟團隊也很密集的籌備整個課程的時間軸,甚至快要到正式開跑的節骨眼了,但我的內心就一直覺得不太對勁。

 

以往,只要是這種策劃籌備的工作,都會讓我非常的興奮、期待,我一直是一個很喜歡從零打造,把東西蓋出來的人,但是在策劃 Mentorship 的過程中,我不只沒有感到雀躍,我還多次夢到我跟自己說我的方向錯誤,我要做的東西不是 mentorship。

我每次起床都很氣,就想說:「你幹嘛不乾脆在夢裡直接告訴我要做的究竟是什麼,每次都沒有暗示,暗示完又不給解答」,可是左思右想,又覺得:「我潛意識裡一定知道這不是對的方向,才不斷的明示、暗示我。

於是,我決定將這個計畫喊卡,但我還是不太知道要怎麼解決我對工作的疲乏感,這時候大概是四月中旬,我們每年六月中旬都會配合茶水間節目的生日,做比較大的銷售活動,販售我的個人品牌課程 BYL。

以往,在策劃課程販售和行銷活動時,我一樣都會非常興奮、躍躍欲試,但這次卻感覺很平淡,我就再次坐下來思考:「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完全沒有辦法無視這種感覺,而且我也覺得看到有症狀就應該去關心瞭解。

所以我想了又想,腦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聲音告訴我:「你知道是哪件事情,就是你一直想做的那件事情」,是什麼事呢?其實就是休假六個月的這件事,我大約從五、六年前,就有過瘋狂工作六個月,然後大大休假六個月的想法。

我也忘了是從哪裡聽來的資訊,我還會私底下跟朋友開玩笑說就去賣薑母鴨或羊肉爐啊!只有冬天要工作,我內心一直對這樣的 Lifestyle 很好奇,但覺得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不知道該怎麼進行,好像也不能放下手邊的事情不工作。

如果你說這是 Gap Year 倒簡單得多,因為你就是存一筆錢,放下手邊的一切去旅行,但我並不是想要放下工作、離職去旅行,是希望我在休假的時候,我團隊依然在工作,品牌依然在營運、賺錢。

這件事情我一直放在心裡很後面的位置,從來沒有特別想過要怎麼執行跟實現它,這其實也是和大多數人的夢想一樣,遙不可及,偶爾想到又覺得天方夜譚。

建立死忠鐵粉

我發現每年年底,當我在做設計思考和新年規劃時,腦中都會冒出一個念頭:「不曉得明年有沒有機會休假六個月?」,然後又會非常快速地告訴自己:「不行!有好多事情已經將上半年的時間都排滿了,所以算了。

2021 年底,我腦中又再次浮出這個聲音,它問我:「你什麼時候才要來做這個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我記得當時我正在台灣跟許多學生和聽眾見面,我知道自己其實對於工作和事業還是很有熱忱、還是很喜歡,只是對於日常的工作感到有點無聊。

當我腦中出現這個聲音時,我心裡就想:「我還是很喜歡我的工作,現在或許不是時候,能夠復甦經濟、重振士氣的方式,應該是在工作上面的新項目、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節目、新的挑戰」,所以就沒有特別去回應這個聲音。

到了 2022 年的三、四月,我再次意識我還是很想要去嘗試休假六個月的這個計畫,那種感覺就很像是你一直對某個人念念不忘,然後不斷的用生活的忙碌、工作的任務來逃避自己真實的情感,我知道不處理不行了。

這個聲音越來越大聲、越來越鮮明,而且出現在我腦中的頻率越來越多,這些其實都是徵兆,再忽視就會逼出病來的徵兆,所以,我才開始很認真的問自己:「好吧,怎麼實現?

 

從開始想,到開始做,一定是有一段差距的,就連在我身上,這個想法也醞釀了非常久,中間有各種的自我懷疑,覺得這件事太天馬行空,覺得自己辦不到,也不知道怎麼去辦到,可是,我知道我的心不會說謊,心知道它真正想去、要去的地方。

它告訴我:「如果你不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你的心將會開始腐敗,你的生命力會不如從前」,這雖然是玩笑話,卻也很真實,不就是因為忽略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你的生命力、對世界的希望、對未來的期待,才大不如前,不是嗎?

你會想繼續做一個沒有生命力,行屍走肉的軀殼嗎?我覺得這成本實在太重了,我才不要,重點是,這樣的人生實在太沒有吸引力了!只要你品嚐過生命力旺盛的極致喜悅,就會忘不了那種幸福感與知行合一的暢快。

我意識到,如果我對我的心說不,我很清楚自己究竟會失去什麼,那是我承擔不起也不願承擔的負擔,我大概到 2022 春天才真正的覺悟,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一回事,真正面對、覺悟和付出行動,則是另外一回事。

我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會越來越想要執行這項計畫,也才漸漸的釐清,我五年前來做個人品牌,以及對自媒體、在家創業的各種期待和想像,似乎都達成了。

soul-searching

這幾年我確實都在家工作,一邊旅行、一邊擴展我的事業藍圖,我自認團隊的感情融洽,彼此之間都有良好的共識和向心力,這幾年也創下許多人生高峰,包含成為講師、出書,甚至買到自己的房子等等,有許多事情都是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夠達成的。

如今我已經過著五年前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感覺自己似乎從這個里程碑中畢業了,難道我做的不開心嗎?當然不是,大多時候都是很開心的,例如有機會做遠端訪談、聽到第一手的故事、有機會看到聽眾的支持、回饋和私訊感謝、有機會到大企業做企業內訓、獲得肯定。

有機會讓世界看見你的存在、發揮影響力,真的都是令人超感恩和超愉快的事情,更不要說隨之而來的好康福利,例如拿不完的公關書、公關品、總能拿到公關票、買某些商品還有額外優惠,有機會跟自己心目中的明星一起合作。

以及最重要的,那份說幾點起床、幾點下班、何時放假、假期多長、地點不限的自由,但我覺得我需要更多精神層面的糧食、更多靈魂層面的養分,不曉得可不可以說是痛定思痛,我思考了整項計畫的可能性。

雖然 2022 年進行不了,但也順理成章的直接從 2023 開始計畫,所以從四月底到十一月底,我將會展開為期六個月的 Soul Searching 之旅。

 

前面那一大串,在設計思考中稱為動機釐清,當中包含許多為什麼、我幹嘛、值得嗎、想什麼、必要嗎、真的嗎、可以嗎等各式各樣的向內挖掘,許多學生會問我說動機釐清在做什麼,以上,就是動機釐清的真實樣貌。

有時候需要幾個月,有時候需要幾年,過程中會有許多自我懷疑、不一定正確的方向和想法,例如我跳進去做新項目的開發,現在來看就會覺得有點找錯方向,但有時候就是因為你做了某些事情之後發覺不對勁,你才會更加驗證,原來我真正想做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動機釐清需要大量的思考,有時候這些想法來自於你洗澡、散步、和自己對話的時候,有時候則在冥想、自由書寫時出現,有時候你會做夢、有時候你在睡前有點焦慮,在腦中不斷的預演各種場景,然後慢慢的將洋蔥皮一層層剝開。

當你能夠看見那個核心,動機釐清也差不多到一個段落了,後面的內容就比較 niddy、griddy 一點,包含要怎麼找到目標訴求、怎麼開始做市場調查等等,這些工具面的內容我下次再仔細分享,今天我更想聊的是心路歷程。

 

至於休假六個月有什麼計畫呢?我的想法是去旅行、去上課、看完那些書架上滿到不能再滿的書,還有好好的在家休息,把我的新家裝潢好、整理好。今年,我會正式滿 30 歲,我一直覺得三十而立,這似乎是很重要的一年。

在這重要的一年,我也很希望可以很有儀式感的開啟人生的下一個 Chapter,而休假六個月,也會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那些你說一直想做的事情,有沒有機會在今年作為禮物,送給自己呢?至於節目,不用太擔心,我後事都安排好了。

我們的節目會有些調動但不會停更,課程會有些微調,但團隊也會持續工作,我也很希望透過這次的測試,看看團隊是否能夠不用在我的 supervise 之下 run 得更好,例如怎麼規劃、怎麼交接、怎麼設計,這個或許之後再錄一集跟你聊聊。

 

📍【本集結語】#235 soul-searching   

我自己也不知道這個計畫會走向何方,會不會我休假兩個月就超級無聊,然後又回來工作,還是我六個月之後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體悟?然後走向不同的道路?誰也說不準,只是希望早一點讓你知道,我們接下來有這樣的規劃。

從四月底開始,就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更動,我也希望能夠像朋友一樣,和你分享我的挫折、我的 struggle、我的思考脈絡以及心路歷程,我知道我只是在對著麥克風自言自語,但因為你的收聽,也讓我感受到這條路上有你的陪伴和支持。

光是有這種感覺,就能讓我更有勇氣的為夢想付出行動,我相信,你內心一定也有幾件想了很久的事情,而我們一輩子,能夠在生命中出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很寶貴的,我曾說過,對於這麼寶貴的事情,我都很珍惜,而我認為的珍惜,其實就是正視它、實現它,不曉得現在出現在你腦中的事情是什麼呢?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today-at-apple

#229 【Today at Apple 創作坊精華】果粉有福了!如何用 Apple 工具來讓遠距工作更有效率? / Today at Apple

次真的很榮幸能夠受邀到 Today at Apple 做分享,今天會分成兩個 Part,第一 Part 是由 Apple 採訪我關於 Podcast 發跡、定位,以及我如何設計自己的理想生活、拆分階段性任務等訪談內容。

第二 Part 則是由我丟出一些遠距工作上的困擾跟情境,由 Today at Apple 團隊線上教學,一步一步帶你挖掘那些你可能不曉得的 iPhone 與 Mac 的功能,因為會有實作練習,所以會有五秒的空白,這個空白就是要讓你暫停,實際去操作,所以聽到空白不要緊張。

這是一堂類似工作坊的課程,不妨就先放下手邊工作,一起來試試看吧! Let’s do it!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today-at-apple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29 Today at Apple

Today at Apple 是 Apple 提供的一系列免費課程,在全球的 Apple Store 都有提供,主題包含攝影、影片、音樂、藝術、設計還有編碼,讓大家一起來學習怎麼使用 Apple 的產品和服務,今天進行的系列是好創意好生意,希望可以帶你從專業創作者跟創業家的身上獲得一些啟發。

從遠距工作的成功秘訣,到製作 Podcast 的一些技巧,為你的想法帶來更多的創意跟可能,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佐編茶水間的主持人 Zoey 來跟我們分享她獨門的工作技巧,今天的課程會分成三大部分:

  1. 第一部分:什麼叫做理想生活?有哪些遠距工作的案例
  2. 第二部分:帶大家一起練習如何用 Apple 的產品跟服務來進行遠距工作
  3. 第三部分:Q&A

 

我開始做 Podcast 的契機真的是我自己的生命歷程,2016 年時剛好到紐約實習,因緣際會認識了當地的朋友,大家都在說 Apple 上面的 Podcast,所以我就開始收聽,當時臺灣在做 Podcast 的比較少,2017 年就變成忠實聽眾,慢慢在心中萌生出這個想法。

我自己也對文字類的 Blog 或是影音類的創作很感興趣,可是 Podcast 就像是全新的媒介,出現在我的生命裡,啟發了我,我自己也開始在想有沒有這個可能來試試看?有一個想法到真正做出行動之間其實有蠻大的落差。

你會處於觀望期很長的時間,最後才真的有勇氣踏出那一步,我在觀望期的時候也考慮很多,最後是以三個考量點為基準:

  1. 我現有的專業?我過去是一位視覺設計跟產品設計師,所以就是跟設計有關的內容
  2. 我自己想要講什麼?當時的我非常想要嘗試講個人品牌、自我成長這方面的內容
  3. 市場需求是什麼?我覺得 Podcast 和遠距工作在臺灣蠻有市場潛力的,就有點賭一波

大部分想要開始做 Podcast 的聽眾在前期都會有很多的摸索,但都是需要測試才能知道適不適合,所以第一階段我花蠻多時間做各式各樣深度的訪談節目,慢慢摸索出自己喜歡的類型。

第二階段我比較回歸我真的想講的、擅長的、更感興趣的主題,也就是自我成長、個人品牌還有設計思考,大概是節目經營到 3 年左右時開始進到第二階段,現在節目已經邁入第五年,好像也到了第三個階段,開始想要有新的火花。

因此我們開始嘗試十分鐘左右的季度型節目,用比較輕快、活潑的方式做一些提問、課程同學的心得分享等,大概是經歷這些不同的階段,未來也可能會有新的階段發生。

today-at-apple

會開始理想生活設計這趟旅程是受到一本書的啟發,那本書是兩位史丹佛大學的教授一起合作的,書裡面就提到為什麼沒有想過用設計思考,將產品設計師的思維套用在自己的人生裡面呢?

因為我過去就是產品設計師,所以真的是當頭棒喝,我心裡覺得我很熟悉產品設計、很知道設計思考,可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原來可以把人生當成產品來設計,因此花了蠻多時間去探索我想把我的人生設計成什麼樣子?什麼樣的人生叫做理想人生?

大概 5 年前,那時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就是可以邊工作邊旅行,訂下了這個目標之後,我就開始將設計思考的 5 個步驟套用在這件事情上,這 5 個步驟分別是:

  1. 發現問題
  2. 定義問題
  3. 市場調查
  4. 製作模型
  5. 測試執行

發現問題就是先釐清你的生活有哪裡不滿意?定義問題就是要聚焦,我自己習慣用很多的便利貼將各式各樣的點子做分類,拉出不同的象限,慢慢把理想具象化,具象化之後就可以進到市場調查,它是需要做資料收集的。

在人生設計的執行環節裡,你會有很多不同的機會,並不斷的去找出新的方向,做了之後才知道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個就是第四跟第五階段在做的。

 

當你有某件未來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先去思考有沒有確定要發生的時間點?大概要籌備多久?這是我第一階段在做的事情,做一些初步的策劃,到了中旬就開始來確定訴求,例如工時要多長,薪水要多少?

我的訴求是希望在我休假的那 6 個月節目不要停更,團隊可以繼續營運不減薪,以及整個事業是持續有在盈利的,有這三個訴求代表我要準備的事情很多,所以我在中旬也開始做內容的統籌、交接事項的討論等等。

我明年也有回臺灣的計畫,所以也要思考在臺灣有什麼事情可以一起做,是不是要有衝刺期?最後做整個營運上或是產品上的優化、微調跟收尾,才能夠順利進到 2023 年 6 個月的長假,大概是這樣子。

👉👉 馬上報名 Today at Apple 的其他精彩課程

 

today-at-apple

我覺得遠距工作拜疫情所賜變得更 accessible,我大學時就想要有這種不受地點限制的工作形態,可是以臺灣當時的狀況來說真的很難找這樣的工作,後來因為疫情我也開始觀察,真的有越來越多人因為有疫情的鍛煉,所以更加知道要怎麼樣執行遠距工作,職缺跟機會也變多了。

疫情也大概過了 2 年多,我開始覺得每個人的心裡都好像開始知道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不管你是不是遠端工作人都需要具備的技能了,現在也有很多以往認為不能遠端工作的工作也都變得可能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對於遠距工作都會有錯誤的想像,覺得時間都是自己的,可以從今以後睡到飽再起床工作,我也真的這麼做了,可是你會發現時間管理跟專案管理能力的缺乏會直接擺在你眼前,那時候我真的踢到蠻多鐵板的。

包含對專案管理、流程、協作工具的不熟悉,還有時差、訪談的器材摸索、溝通成本等等的問題,我才真的意識到遠距工作有蠻多的軟硬實力需要去鍛煉還有督促自己。

 

我個性比較保守,所以我喜歡提前規劃很多事情,那時開始來做 Podcast 也會擔心沒有流量、不會賺錢,因此我白天有正職,就不用擔心這個會不會是我唯一的收入來源,如果沒有賺錢、沒有流量不會有後盾?

但畢竟我很希望 Podcast 可以成為我的全職,所以我試了蠻多種方法來提升流量,例如業務開發,投稿,或是毛遂自薦去當其他人的來賓,大概前 5 集也都是邀請朋友來錄音,那他的朋友可能就會聽到,就可以慢慢邀請到更多的人,流量自然就有機會起來,自我推廣的力道還是要蠻大的。

建立死忠鐵粉

解決方法:使用 Apple 的 icloud

它讓你的檔案不論在哪個裝置都會是最新版,透過 icloud 自動幫你同步;如果需要統整資料,大家就一起編輯同一份在雲端的檔案,加速完成團隊的協作;再來可以申請 Apple ID,讓非 Apple 的用戶都有 5GB 的免費容量。

就可以透過 icloud 的方式把檔案分享給這個 Apple ID,不管是什麼設備,只要在瀏覽器登錄 icloud.com 就可以一起雲端協作。

 

解決方法:使用專注模式

專注模式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管理通知,不應該在上班或專心的時間跳出來的通知,就不要讓它在這個時候出現。

第二個好處是可以指定特定的桌面小工具,例如行事曆,或是把會影響專心的遊戲等 APP 從桌面上隱藏,工作效率就有機會提升。

第三個好處是可以設定過濾條件,讓工作跟私生活可以區分的更清楚。

 

解決方法:使用行事曆

在 Mac 電腦上打開行事曆以後,裡面有個「編號設定」,在編號設定的最右邊有個進階,裡面會有個「開啟時區支援」記得勾起來,預設是沒有勾的,開啟後你會發現行事曆的右上角出現一些選項,有臺北標準時間、太平洋時間,你就可以把現在的 schedule 直接換算成當地的時間。

如果要讓 iPhone 自動轉換時區,首先要打開手機桌面的「設定」,在設定裡有一個「隱私與安全性」,要讓你的手機知道你人在哪裡,才能夠自動做時區轉換,所以在「隱私權與安全性」裡面找到「定位服務」,確認定位服務的功能是打開的,往下一點就會看到行事曆的選項。

如果看到「永不」就選擇「使用期間允許」,看到變成「使用期間」就沒有問題了。第二個設定請大家回到設定的最外面一頁,就是左上角的藍色箭頭一直按到沒得按為止,在設定的最外面這一頁找到行事曆,大家之前在使用時可能會不小心誤開一些功能,導致行事曆的設定有點怪怪的。

所以找到「時區覆蓋」並關掉,如果這兩個都設定好了,你的手機就會自動調整時區跟行事曆的狀態,再來我們要來講如何新增新的行事曆,請大家回到手機的桌面並找到行事曆,這個行事曆會隨時跟著你的日期在改變,右上角的加號就可以新增地點、視訊會議等功能。

today-at-apple

過去在公司工作的那段期間,轉身就有同事在旁邊其實還蠻溫馨的,而遠距工作很多時候還蠻孤單的,如果你喜歡獨立作業,你會感覺很不錯,但蠻多的資訊在公司可以比在家工作來得更快,就看你喜歡人際互動多一點,還是享受自己的空間多一點,各有取捨。

👉👉 馬上報名 Today at Apple 的其他精彩課程

 

第一個是時間的彈性,第二個是工作的性質,能不能從中有些收穫或啟發?最好還可以磨練技能,第三個當然是有沒有薪水,這是支撐你生活的重要元素。

今天的重點非常多,所以我建議你聽的時候可以照著下方的實作手冊來操作,你會比較好消化,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本集結語】#229 Today at Apple

我相信今天的內容肯定有幾個工具或功能是你今天才學到的!這次跟 Today at Apple 的合作真的非常的愉快,我們為了這次十一月的活動,大約兩三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而我自己在跟他們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得到許多豐富的收穫,也希望今天的節目有帶給你一些收穫或啟發。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怎麼達到理想生活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找到自己的特色

#199【佐編私塾殿】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 找到自己的特色 並加以利用?

天我們要聊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 找到自己的特色 並加以利用?我會跟你分享一些方向,讓你開始去觀察和注意到自己獨特的地方,也會分享一些滿好的起步方式讓你脫穎而出,今天不太有明確的列點,而是有一些不一樣的角度切進來跟你聊聊,讓你有比較多的啟發。

今天的重點非常多,所以我建議你準備筆記本,如果你現在很忙,我們也有幫你做了一份重點整理的講義,你會比較好消化,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個人品牌特色,不知道如何做出差異化,歡迎報名我們在 5/4 舉辦的免費線上直播講座,在這場講座中,我們會帶你打破經營個人品牌的迷思,了解 Brand identity 的概念,幫助你找到品牌定位、優化品牌辨識度,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 立即報名參加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找到自己的特色

👉👉 加入佐編私塾殿等待清單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199 找到自己的特色 

我們先聊一下我們的起心動念,也就是:「為何我們會想要或需要脫穎而出?

其實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害怕特立獨行,不喜歡遭受異樣的眼光,在台下聽課的時候也不喜歡舉手,變成班上的鎂光燈焦點,那為什麼說到品牌經營,你就會想要脫穎而出呢?可能是因為我們知道只要受到關注,就有機會帶來流量、帶來名氣、帶來轉換,營業額增加,然後迎向成功。

其實這個說法一直都只是一個相對論而不是絕對論,也就是說,當我們越有自己的特色,可能就會受到越多人關注,相對地也可能會更有知名度、曝光和轉換,但它都不是絕對的。

特色跟名聲都是一把雙面刃,有的時候醜聞、桃色風波、八卦新聞反倒是最多人討論、話題度和曝光度都最高的事件,但,我相信你來做個人品牌,一定是希望這些特色點是好的、正向的、長久的、讓人舒服的,所以我今天會排除所有一次性的爆紅作法。

因為如果你真的只是想紅,寫一篇比較激進的文章或者放一張比較裸露的照片可能會更快,這樣的做法雖然能讓你紅,但它稱不上是你的特色。因此你的特色必須要建立在你的核心基礎之上,才是能長久的經營方式,這個核心基礎也就是:

一定要以「你」出發,你才是這件事情最主要的核心,你做得舒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事情。

 

我知道你可能在想:「我才不會去寫激進的文章或放裸照就只為了蹭人氣哩!」,但,你可能會看到大家都在經營 Podcast 就開始做、看到大家都在吵 NFT 就去研究、看到大家都在做短影片也跟著去做,我個人覺得,跟風其實就是蹭熱度,它有時候會是 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 )。

其實偶爾蹭一蹭熱度取暖也挺好的,但就怕這是一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作為,你可能會覺得 FOMO 和蹭熱度好像跟今天的主題有點偏離,但是,我看到很多人在尋找自己的特色時,都用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策略來譁眾取寵。

這個做法或許有效,不過就會回歸到我們剛才說到的核心基礎,譁眾取寵就是將市場、觀眾的需求,擺在你的需求之上,它是一種有效的經營策略,但我不認為是一種長久的經營策略。

我甚至認為這跟在公司上班沒兩樣,需要看老闆、客戶的臉色,不過你來做個人品牌的目的之一,不就是希望可以依照自己的熱情、依照自己的興趣來呈現你想呈現的、說你想說的、聊你想聊的嗎?講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一個難解的題目。

我想要照著自己的意思做,但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不僅沒人觀看,也沒辦法賺到理想的收入,因此我只好去嘗試那些迎合市場的方式」,有沒有發現?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就不小心離開了你的核心基礎,你不是向下去挖掘更多自身的特色,而是馬上往外去尋找「包裝」的方式。

講了這麼多,我想要讓你釐清的就是這個盲點,包裝的方式非常多而且變化很快,換包裝真的有效,不然那些市面上的商品幹嘛一天到晚換包裝?但如果你從核心底層就沒有自己品牌、產品、服務的主要特色,你能夠做的,就只有不斷的換包裝而已。

因此,我邀請你去思考一下:「有沒有在不考慮包裝的前提之下,找到自身特色點的方式呢?

找到自己的特色

我們一樣從核心開始聊,你的自身特色通常會有兩大類別:

第一個是你的專業,也就是你過去的經驗、知識的總結,或是一件你特別熟悉、做起來特別順手的事情,例如你長年有學鋼琴、學小提琴的經驗,或者你長年接觸幼教,因此對兒童的成長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專長。

你可能在想:「這不是很基本的嗎?就是工作技能呀,但假設這個工作技能大家都有,我不就不特別了嗎?

我經常會收到產品經理或者平面設計師的來信,他們的確有專業技能,但他們卻依然覺得自己沒什麼特別之處,沒什麼特色,這時候,就是我們第二個要素「品牌」能夠派上用場的時候。

什麼是品牌呢?你開始來做個人品牌之前,有想過這個問題嗎?我們可以先來上個歷史課,「品牌 ( Brand ) 」 最早是烙印的意思,有一個說法是早期遊牧民族在管理牲畜的時候,會在這些動物的身上烙一個印子,來辨識這是誰家的雞、誰家的豬。

另外一類的說法是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的人民和小販會將自己砍下來的木頭烙一個印子,其實就是蓋個印章,好讓他們辨識這是誰砍的柴,無論來由是什麼,你都會發現品牌就是辨識和區分訊息用的,因此,我們做品牌,最重要的事情有兩個:

  1. 降低消費者、觀眾的選擇障礙
  2. 營造一種獨特的情緒感受給客戶,我們稱之為品牌感覺

很多有在做 Branding 的人都會跟你說:「越是複雜的社會,越是資訊焦慮的社群,就會越需要品牌,因為品牌可以告訴你,來我這裡可以得到什麼,你想要找什麼?來我這邊就對了」,所以它其實就是一種烙印,品牌說了、做了這麼多事情,就是想要在你心中劃上一個符號。

例如吃雞塊、薯條,你第一個聯想到得可能是麥當勞,想要找好看但又不貴的傢俱,你第一個聯想到得可能是 Ikea 、無印良品,品牌在做的,其實就是降低你的選擇障礙,幫助你在消費和生活上都更加便利。

成功營造出品牌感覺,受眾對你的依賴程度就會大幅的增加,例如今天講到啤酒和威士忌,你腦中浮現了什麼感覺?你應該會發現者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啤酒可能會讓你有一種熱鬧、活潑、輕鬆,穿著拖鞋、坐在板凳上,和朋友一起烤肉的那種很親近的感覺。

而講到威士忌,你可能馬上浮現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他可能有身份、有地位、生活優渥,穿著體面,坐在一個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和 1、2 位朋友,甚至只有自己一位,小口品嚐著手中的威士忌,而非像啤酒那樣大口暢飲的品味。

找到自己的特色

營造品牌的感覺對於提升你的特色鮮明度會有明顯的幫助,但究竟要怎麼知道我的品牌要營造什麼樣的感覺?這裡有幾個方向你可以去思考一下:

第一個是人格特質,例如文靜、風騷、諷刺、慢熟、潑辣、厭世、成穩、細心、龜毛、溫暖,無論什麼特質,都可以變成一種討喜或有趣的風格,有些觀眾就是特別喜歡厭世、龜毛的你,因此,不要去壓抑真實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你才能擁有獨一無二的品牌魅力。

我現在如果提到鍾明軒、黃大謙,你腦中應該也會出現對他們的既有印象,或許你依然是一位產品經理或平面設計師,但因為你本身性格的特質,你或許就是一位溫暖的產品經理,或是厭世的平面設計師,這種人格特質在你經營個人品牌的時候,都有機會讓你與他人拉出一點點差異性。

第二個是角色身份,例如你是媽媽、學生、博士、天主教或基督徒、泰國的交換學生、馬拉松選手、主播、或者你是一位貓奴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它自然也可以成為你的特色點以及你的品牌賣點。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就是一位美國媳婦,住在美國是我比較與眾不同的地方,它雖然跟我在講的主題沒有直接關聯,但它依然能夠從你 deliver content 與 service 的過程中,流露出一點獨特性。

營造品牌感受是我們長遠的功課,透過自我探索以及內容的累積,再搭配上你的專業,讓你做起來很舒服、自然的特色,就會慢慢的越來越鮮明、越來越具體,我知道你可能會覺得:「天啊!我的生活真的是平淡無奇,我實在是找不到自己有哪些特質或哪些專業可以成為我的特色?

我個人覺得這個思維一樣是一種外包裝的思維,你總覺得好像要添加些什麼才能稱作特別,這也表示你否認自己獨一無二,不過我相信光是做你自己就夠特別了,所以別連做自己都略過,很多時候特別的努力也是一種特別,尤其在現在大家都比較輕浮的年代,這樣的人也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同理可證,特別厲害也是一種特別,你不用加上什麼個人特質、個人身份,你就是專注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厲害很厲害,例如把簡報做得很厲害、剪影片剪得很厲害,用日本職人的精神,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這其實就已經夠成為你的特色了。

你不必去添加額外的吸睛要點,這些都只是加分條件,在本身的技術和產品上做到接近滿分,相較之下,那些外包裝就不會太過影響你,從比較專業的企業層面來講,你的專業可以讓你去做商標、申請專利,它就是你的特別之處、你的護城河,搞不好未來大家在這個領域有相關的需求,也都需要來請教你。

建立死忠鐵粉

我最近開始看房子,希望可以在今年底入手人生的第一間自宅,於是我開始執行每個禮拜看一間房子的功課,人家都說可以多看看、多了解,所以我現在也大概交手過快要 10 個不同的房屋仲介。

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有一些偏好,就跟剪頭髮很相似,有些髮型設計師很喜歡跟人聊天,有些人對於髮型沒有太大的想法,傾向於讓設計師自行設計,給設計師很多發揮空間,有些人則喜歡帶著明確的照片,就是指定要剪什麼樣的頭。

上次我回台灣的時候,我就去找了一個比較知名的設計師,這位設計師經常幫一些明星網紅剪頭髮,但是他很安靜,我後來也是自己主動開口跟他聊天,他就很可愛的跟我說:「很多明星喜歡找他,是因為他都不會跟他們聊八卦」,我就覺得很好笑,也滿喜歡的,最後就安安靜靜地剪頭髮。

跟房屋仲介交涉的時候你可能也會發現,自己喜歡很熱情的、很專業的、很幽默的、很木訥的仲介,我也列下了在客戶服務上我很喜歡的 3 個特質:

真誠

仲介就像是銷售員,我們都希望對方真誠可靠,有一些仲介可能會想要假裝真誠,但你可以感受到他是裝出來的,例如有些賣衣服的人會跟你說這個我也有帶一件,你可能一眼就知道他在說謊,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很真誠、很有個性的銷售員。

如果要做真實的你,就別怕冒犯,容易被冒犯的人可能也是因為他自己有很多在意的點,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真誠的品牌,而無禮跟真誠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專業

對於這份工作是否有所準備,例如我去看房子的時候,我有遇過仲介匆匆來遲,手上拿著一份他明顯沒有看過的小抄,問到這間房子屋齡有多老可能都不太確定,但我也遇過有仲介非常熟悉屋子的狀況,他做了充足的準備,而且給的資料是準確的,沒有說謊。

例如這個房子上次裝修屋頂是幾年的時候?這間屋子有沒有曾經加蓋過?後院是從哪裡到哪裡等等,我覺得這些準備對我來說特別的加分,因此我會說,特別的專業絕對也可以成為一種特色。

 

速度

你可能沒有想過,速度也是一種加分條件,像是 Amazon、或是台灣一些標榜 24 小時到貨的電商平台,他們就是在主打速度市場,我有遇過房仲回覆速度很慢的,也有遇過很快,內容又清楚明確的,你會發現,只要一有比較,就會有明顯的偏好。

不過我認為速度市場會有點像是低價市場,是一個比較危險、容易心累的特色點,只要一有這個特色,就代表你從此之後會需要背負這個名譽,大家為了你的這個特色慕名而來,你需要滿足大家對於速度、專業度、真誠度的期待。

因此我才會說,你應該要把你的特色建立在以自己為出發點的核心基礎上,因為你的特色點就會是你的賣點,這個賣點如果不是真實的你,你就會做的很辛苦。

MacBook, 咖啡色頭髮的女人, 女人 的 免費圖庫相片

我私底下並不是一個很常使用 social media 的人,也就是說我不太在我個人的 IG 或臉書上發文,甚至可以說幾乎不用,我平常也並沒有看 YouTube 或閱讀網路文章的習慣,我不會改變我的 Lifestyle ,就只為了符合這個社群的習性或習慣。

我會做的是把工作時間做一個明顯的劃分,把這些事情當作工作來處理,因此我會有一個專門的時間來滑 IG、看臉書、看 YouTube,我也不會刻意去走速度市場,因為我相信,真正的理想生活應該是工作配合我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生活配合工作,或者生活委曲求全,為了成全工作。

但這完全是看個人喜好和 Lifestyle,例如說我們在今天 Q3 即將推出一個 Mentorship program ,策劃一個商品時,我一定會走的流程就是藍海策略的定位設計,這個策略法我在我的 Brand Your Life 課程裡面也有詳細的教學。

它就像是競爭對手的觀察與分析,你可以從中找到獨特的定位點,而我的朋友 S 編思葒他一直都有在做 90 天顧問服務,很符合我們這個計畫的雛形,所以我也去請教她。

而我收到的其中一個 feedback 是很多人誇讚思葒的速度,這件事情不斷地被提出,任何時間私訊 S 編都會很快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好像都沒有在睡覺等等,我聽完之後,心裡馬上就覺得這一點我應該是比不過去 XD

我不但做不來,也不是很想做,這也跟我過去的經驗有關,我曾經在成衣服裝設計業待過,那個產業其實速度很快,我也曾經在新創公司和媒體業待過,覺得自己不是那麼喜歡那種工作和生活模式,我發現自己比較想要過慢活的生活。

而來到美國之後,因為時差的緣故,我看到同事或同學的訊息,也已經是隔天的事情了,雖然我沒有辦法在速度上搶佔商機,但我可以從其他地方去培育出屬於我的特色點,例如公司文化,像是我們團隊已經開始建立明確的週休制度,我會跟團隊說我六日不會回訊息,所以沒事盡量不要找我。

我也跟他們承諾說我不會打擾他們的假日,我也希望我們整個團隊可以慢慢邁進一週工作四天的理想制度,而在達成這個理想的同時,我們也要教育聽眾和學生,很明確的跟學生說我們統一會在什麼時間點或幾天內回答他的問題,也鼓勵學生不要太過依賴助教和我的回覆。

自主性一直都是我很想要訓練和教育聽眾的重要元素,或許不一定迷人,畢竟大家都喜歡一開口就獲得答案,但它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特色,當然,你也可以在招聘團隊的時候去尋找那些能夠與你個性互補的成員。

例如我不會那麼快速的回覆訊息,但是我的團隊成員可能就能夠做到這一點,彌補我的不足,我們也會收到學生跟我說:「助教相銘、Claire 都很用心,回覆速度很快」,我的心裡就可以比較安心,這也一樣是讓工作去對齊生活的好方法。

找到自己的特色

在做 Mentorship 的市場調查時,我很認真的思考我的特色是什麼?我和我的品牌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地方?而我發現其實有 3 個方向你可以去思考:

你在意的細節

尋找特色是個滿好玩的自我探索遊戲,你可以趁這個機會去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特別在意什麼樣的小細節?像我就發現自己還滿在意文案的,所以會花很多時間去看團隊寫的文案,其中又分為兩個面向,例如整篇文章的邏輯架構,有沒有連貫?是不是順暢?前後文有沒有互相呼應。

另外我也會花滿多時間去著墨語氣,像是什麼時候用驚嘆號?斷句斷在哪裡?使用什麼詞彙?給人什麼感覺?這個可能會延伸到標題怎麼下、貼文怎麼撰寫等等。

假設你有在做 Podcast 的話,你可能會很在意音質、背景音樂,又或者你在做料理節目,你可能會特別在意食材是不是國產?會盡量避免用進口貨或是不天然的食材等等。

很多時候,你在意什麼,就代表你重視什麼,只要這件事情夠重要,它就會成為你的堅持、你的價值觀,這些東西累積久了,自然有機會成為你的品牌特色。

 

你享受或願意花時間來優化的事情

經營個人品牌或者在職場工作,你可能或多或少都會發現一些讓你滿享受或滿願意花時間的事情,這些事情是那種就算浪費時間,你還是想堅持的事情。例如我就看過我的學生會很堅持早起打卡,也有一些觀眾很喜歡搶頭香,每當我有直播或新內容,他們可能會很堅持想要當第一個並報數。

我也有一個朋友在網路上賣衣服,每一次出貨都會親自包裝,可能還會親手寫卡片,最重要的是,他還會噴一點香水,他很享受做這件事情,這其實就是一種品牌特色,客人打開包裹,就會聞到獨有的香味,嗅覺記憶也會更讓人難忘、產生依賴,這些都是非常有趣,可以試試看的思考點。

對我而言,我很享受做網頁,把網頁做的漂漂亮亮是我過去當網頁設計師的職業病,很多時候,儘管這件事情看似對於品牌營收好像沒有直接的效益,但因為你享受,所以它依然值得做,而且這些小堅持,最後也終將成為你的特色。

 

他人給你的回饋

你可以從他人給你的回饋中去挖掘自己的特色,可能是別人隨口提及的讚美,或者聽眾留言時的反饋。例如我就經常收到很多人說我的網站做得滿漂亮的,你就會知道這件事情不只成為了一個特色,也是一個記憶點。

我也滿常收到聽眾問我用什麼軟體調照片的顏色,我是用 lightroom 這個 app,就算沒有聽到人家直接說:「你的照片好漂亮!」,你也會知道顏色是其他人會感興趣的,所以這個問題才會一直被問,其他還有簡報很漂亮的?我們是用 Canva 做得,或是來問我麥克風的牌子、時間管理的工具等等。

因為你這些方面做得不錯,人家才會有興趣,才會來問你,當別人來詢問你問題時,你可以藉機思考一下:「這是不是一個需求?我是不是能從中發展我的特色?

有時候這些反饋可能也是一些誇讚,例如聽眾說你很溫暖、很細心、很謹慎,這些都是他們喜歡的地方,只要從觀眾喜歡的地方去變本加厲,這些都有機會成為你的特色。

 

做品牌很用心

我覺得我自己的特色就是我做品牌滿用心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要符合我對於設計思考的理念跟堅持,這可能乍聽之下很詭異,也可能會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但我認為核心概念會是一切的出發點。

例如我做新的商品,我自己一定會走一次設計思考五原型的流程,我不會貿然的覺得什麼東西有商機就來賣一下,這個做法其實很花時間,就代表我會錯失很多賺錢的機會,我絕對不是最快的,但至少,我認為自己可以達成的就是「最理想的」。

 

在乎小巧思的設計

再來,我也滿在乎一些小巧思的設計,可能是某一個文案裡藏的一個通關密語,有看到通關密語的人可以得到什麼小禮物,或者是網站的某個小角落有則小笑話之類的,這類型的小巧思是我個人覺得滿特別的地方,而我會有這樣的領悟跟作為,是因為我發現自己也滿吃這一套的。

例如我看到有人在包裝紙的內層,或者是書封的背面有藏一些小故事,我就會覺得很窩心、滿有好感的,因此,你可以很認真的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特別吃哪一套,哪一些品牌做了什麼舉動會讓你覺得很貼心?很有好感?以及你是否可以效仿呢?

 

賞心悅目

我覺得我自己最後一個小小的特色是賞心悅目,對我而言,好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如果一個頁面或呈現的方式不太賞心悅目,就沒有辦法過我這一關,這點同樣的也滿礙事的,就是團隊寫完的文章、選擇了什麼圖片,我可能都會滿在意的。

但,可能就是因為你的某些奇怪堅持,成為了你的品牌特色點,讓你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依然可以獨樹一格,我個人是覺得只要你享受,它就值得做。

如果你覺得講得太發散的話,也可以回到這集原文,下載我整理好的懶人包。

 

📍【本集結語】#199 找到自己的特色 

今天的內容比較隨性,我就不特別做重點整理了,我也想問問你,有沒有立刻想到自己可以從什麼地方開始培養自己的品牌特色呢?也許是專業、親民、真誠、幽默感或神秘感,其實都是滿不錯的切入點,但最重要的是,從你自身的需求,觀察自己的渴望,並對齊你的 Lifestyle ,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也正在招募對 Mentorship program 有興趣的人,這個計畫是特別針對「產品設計、商業模式、行銷策略」這三個最主要的項目做指導,輔導你在個人品牌創業上的最後一哩路做爆發性的衝刺。

目前我們已經從市場調查階段移動到模型製作的階段了,預計會在七月的時候上線這套計畫,假設你對這個 mentorship program 感興趣,你可以先加入我們的 waiting list ,到時候也會優先將名額開放給有加入等待清單的你來一起做測試唷。

👉👉 加入佐編私塾殿等待清單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一直想換工作

一直想換工作 錯了嗎?用設計思考幫你找到討厭工作的問題根源

作做久了,難免都會有職業倦怠,想要換一份更好、更輕鬆、錢更多的工作是人之常情,但假設你發現每次到一個新職場不久就 一直想換工作 ,而且每份工作做不到一年就會有這種念頭,那很有可能問題並不在工作本身,而是你根本不知道你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會利用設計思考的方式,用幾個情境帶你思考幾個重要的問題來找到你的工作動機,並試著幫助你找到一份你理想的工作,為自己創造理想的生活。

一直想換工作

 一直想換工作 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一份工作做了幾個月就出現「好不想上班啊~」的感覺,而且這個念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那很有可能不是因為這個工作內容太累、薪水太少、同事很爛,而是你對於現在的工作「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

撇除掉一些因為現實因素必須要頻繁換工作的人 ( e.g.搬家 ),我認為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是很多人產生想換工作的念頭時背後最核心的問題,發生的原因因人而異,也通常不會只是由單一原因組成的,但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下面兩種情況。

情況一: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

你對自己的未來和職涯有些規劃,但是你在做的工作並不能讓你離這些規劃越來越近,又或是夢想離現實有些遙遠,例如你想要達到月薪 10 萬,但現在工作怎麼換都只能賺到 2、3 萬,現實的殘酷容易讓你產生無力感。

你內心搞不好相當確定,待在現在這份工作絕對無法達到你的理想生活,但又礙於薪水、生活暫時沒辦法換工作,也不知道哪種工作可以讓你達到未來的規劃,所以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先待在原本的職場,做一天是一天。

 

情況二: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

你對於未來並沒有特別的規劃,不清楚自己的理想生活會長什麼樣子,如果你沒有設好一個目的地,就不知道現在該往東南西北哪邊前進,不斷猶豫、不敢踏出第一步,最後乾脆先待在原地好像還比較安全。

也有一種人,同樣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即使換了新工作,對新工作的新鮮感也會很快的消逝,如果在工作上遇到挫折,也沒有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現在只是暫時的不順,只要努力改善,撐過一段時間情況就會變好的信念或理由做支撐。

這時逃避現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換工作,但我想你也猜得到,這種心態的人到了新職場,也只會重複惡性循環罷了。

看到這裡也許你已經發現你是其中一種情況,但沒關係,設計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認知到問題的存在,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接下來我會針對每種情況給你幾道思考題,來幫助你調整你的思維模式。

一直想換工作

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的思考題

以第一種情況來說,如果我們在做與未來規劃完全相反的事,我們很容易就會出現「做這個要幹嘛?好浪費時間!真沒意義!」之類的想法,未來規劃的規模可大可小,大致換工作、結婚、創業,小至搬家、換科系、出國留學等等。

假設你已經很確定你未來想做的事情,但現階段不得不繼續做你明知道浪費時間的事情時,就可以問問自己下面 3 個問題。

1. 你為什麼要做與計畫不相干的事?

我知道你第一個答案肯定是:「我現在真的缺錢,我需要繳學貸、房貸,雖然我很清楚這是浪費時間,但為了生活,即使我不喜歡,也只能繼續做下去。」,那我們可以回頭來想想,如果是為了生計:

  • 真的只能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嗎?
  • 有沒有可以做得開心又可以賺錢的事情?
  • 你真的只有這些選項嗎?
  • 你為什麼只有這些選項?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只有這些選擇,事實上,我們的選擇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很多,就等你去開發和探索,你可以去提升自己的技能、問問身邊的人有沒有一些機會,或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去嘗試不同的事物,來找到可以幫助你達到目標的作法,找到了之後再換工作是我認為比較安全的做法。

另外,雖然我剛才說做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的事情有點浪費時間,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就算做這份工作只是為了糊口,但就是因為我靠這份工作賺到了錢,我才能夠去做更多未來計畫的投資,用更好的方式朝我的目標規劃前進。

用這樣的方式嘗試在現在的工作中找回意義感,就不會讓你一直有種現況跟目標毫無關聯的感覺,我們都需要錢才能夠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那為何不把現在的工作當成一種對未來的長期投資呢?它或許單調無聊,但不代表對你的未來毫無貢獻。

 

2. 你的規劃是否可以拆解成更細的里程碑?

你的目標設定得越大,你就會越容易覺得自己達不到,因此,當我們有未來規劃後,需要繼續來檢視一下這個目標能不能拆解成小一點的里程碑,例如你的目標是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店,但這絕對不可能今天許願,明天就能達成,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大目標變成下面幾個里程碑:

  1. 學會與咖啡烹調相關的知識
  2. 在 XX 之前存到 XX 的本金
  3. 尋找合作夥伴、股東
  4. 尋找開店地點、合作廠商
  5. 正式開店

訂出明確的里程碑,每達成一個,就如同你玩遊戲闖過了一關,你會明顯看到進度,知道自己真的在前進,就會更有動力持續做下一件能達成你目標的事情。

有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在朝目標前進,只是因為目標太大,就算真的有前進,也只會像是將一塊錢存進一個可以容納 1 萬塊的大存錢桶裡面一樣,什麼感覺都沒有,要是我們能分成 10 個可以容納 1 千塊的小存錢桶裡,總金額是不變的,但每存完 1000 塊,我們就能明確知道自己又離目標更近了一步。

 

3. 你的規劃是否有具體的執行方向?

現在你已經知道你每個階段要完成哪些里程碑才能達到最終目標了,但到底要做些什麼才能達到這些里程碑,就需要有具體的執行方向,才能知道要如何運用自己的時間與精力,讓你的每一天都活在前往理想的軌道上。

我們繼續以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店為例子,延續上面提到的里程碑,要達成每個里程碑的具體執行方向可能就會是:

  1. 學會與咖啡烹調相關的知識:下班後去參加跟咖啡相關的課程
  2. 在 XX 之前存到 XX 的本金:把每個月薪水的 10% 存下來
  3. 尋找合作夥伴、股東:每週跟 5 個人見面了解意願
  4. 尋找開店地點、合作廠商:上網搜尋適合的地段和廠商資訊
  5. 正式開店:決定開店日期、宣傳活動

當你知道你每天具體要做什麼?知道為什麼要做?做了會帶來那些結果?你就會對你在做的事情感到更加踏實,穩定的朝目標前進,也許這個過程很緩慢,但到最後,相信你會發現這絕對值得。

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的思考題

如果你不曉得自己要去哪,你永遠都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

對於未來沒有想法,很容易讓我們變得汲汲營營,誤把別人的成就當作自己的目標,達成了之後才發現不適合自己,當然,有些人的性格比較隨遇而安,這樣的人沒有規劃,耐心的等待生命帶給他的機會,並盡情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認為這樣的 Lifestyle 或許不適合每一個人,但你也不能說它有什麼不好。

事實上,我認為這種知足常樂的生活模式也挺不錯的,如果你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特別規劃,但你現在活得足夠開心,那我相信這也是理想生活的一種形式。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未來感到迷惘、對現況感到無力,就可以問問自己下面 2 個問題。

1. 你想要 3~5 年後的自己變成怎樣?

通常只要觀察一個人如何使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推測出這個人 3~5 年後的生活樣貌。

如果你在現階段感到很沒方向,你可以開始記錄自己的一天,例如時間花在哪邊、做了哪些事情、當下的心情如何等等,而且最好是記錄下最普通的工作日,而不是出遊或放假的日子,以免出現偏差,並連續記錄至少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

記錄完之後你就可以回頭去檢視自己所做出的記錄表,並且想像一下:「如果我持續過這樣的生活,一年之後的我會有什麼改變?」,假設你每天都會在上班前買一杯咖啡來喝,一年之後你會有什麼改變?可能是因為咖啡導致長期的失眠、荷包多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錢,還是因為喝咖啡讓你對咖啡越來越了解?

《原子習慣》這本書中曾經提到,一個微小的習慣在多年之後會產生複利效應進而造成巨大的改變,假設你每天晚上都用英文寫日記,一年之後,你所累積到的單字量和文法量一定會有不錯的程度。

我們可以把現在生活的各個面向和習慣導致的一年後可能的結果乘以 3~5 倍,去感受一下,這樣的人生吸不吸引你?你會不會想要過著這樣的人生呢?如果想,那很棒,如果不想,那請繼續思考第二個問題。

 

2. 你理想的生活有哪些元素?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 3~5 年後會產生的結果,那就是時候來想一想你的理想生活要長什麼樣子?可以花點時間思考當你達到理想生活時:

  • 你的穿著打扮為何?
  • 你住在哪?
  • 你身邊有誰?
  • 你有孩子嗎?
  • 你和你身邊的人的關係為何?
  • 你在做什麼工作?
  • 你的休閒娛樂是什麼?

你可以天馬行空一點,例如你想要有 5 個小孩、想要住在美國面對大海的獨棟別墅裡、有一份在家就可以輕鬆月入 10 萬的工作,重點就是,假設不用再擔心金錢,你會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也會發現理想生活都是由一個個小元素所組成的。

將這些元素簡單拼湊一下,你就可以稍微找到一個目標點(B 點),然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看現在自己的位置(A 點),要知道你與理想的差距為何,就是把 A 點和 B 點連成線(可以不只一條),最後再去分析這中間需要補足的缺口有哪些,可能是人脈、金錢、能力等等。

經過這些步驟,你就能更知道自己未來的重心在哪,也會有種確定感,即使你的目的地現在看起來很模糊,就像在迷霧中前往一座看不清島上狀況的島嶼,也許我們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到達,但至少可以確定航海的方位是正確的。

年輕人不用急著 一直想換工作 

我們究竟為何會一直想要換工作?可能是對於工作的不滿意,可能是我們真的不喜歡工作的性質和環境,也有可能是我們根本無法定義什麼叫滿意。

假設我們總是一昧的想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未必是好的職涯規劃,畢竟很多工作在未來都會被 AI 給取代,短期內可能賺到了很多錢,但長遠來看,可能會失去競爭力。

失去競爭力也可能會讓我們失去生存能力,讓夢想更加遙不可及,然而,會對未來規劃不清晰、工作沒動力的人,通常都是年輕人,但隨著年紀增長,談了戀愛、成了家,你會慢慢地想要把生活過得更好,因為你有了更多的經驗、知識和想法。

如果你現在很年輕,會對未來感到迷惘是非常正常的,我認為不用著急,好好過日子,花點時間認識自己、並且深深愛上自己,那你便能慢慢地找到工作、生活中的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祝福你囉~

Zoey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120 我 維持工作效率 的小秘密:如何做事前準備與拆解目標?

#120 我 維持工作效率 的小秘密:如何做事前準備與拆解目標?

你會不會經常不知道要怎麼做目標規劃,也不太確定要如何拆解目標呢?在今天的節目裡,我會用一些有趣的例子,和你分享我是如何做 Goal Setting 維持工作效率 ,同時也會把目標分成三個步驟。由於近期我的生活中也發生一些有趣的小事件,這些事情也讓事前準備與計畫目標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希望今天的內容也能夠幫助你在 2020 年的最後一季做最後的目標衝刺喔!

延伸閱讀:#76 為何新年新希望總是不了了之?4個你在 人生規劃 上常犯的錯誤

維持工作效率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維持工作效率

2020 年非常的混亂,但同時我們也來到最後一季,我相信每一個人在年底都會有一些衝刺計畫,又或者也會開始思考明年的新年新希望該怎麼設定。因此,今天我會公開三個我做目標規劃時的步驟,並且配合一些小故事來說明,我們就先從第一個開始吧:

 維持工作效率 #1 預演未來時間軸

以露營為例: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第 118 集的節目?那一集我分享了沙漠露營的故事,在美國露營非常不方便,不像在台灣很容易找到營地,而且還有附衛浴。在美國露營很多方面是自助式,租露營車之前有許多前置作業,租完車子後也要聯繫洗車公司,要洗好車才能歸還。車上的廢水也要倒掉才可以還車,而廢水也不能隨便亂倒,所以也要事先查好哪個地方有這樣的服務。除此之外,露營的地點也不會有任何水、電和食物,所以要吃什麼?大概要準備多少水?都需要事先想好。

這種時候,我就會用預演未來時間軸的方式來做準備,簡單來說,我會想像這些事情發生的過程和順序,再一邊預演未來的時候,我會一邊寫下哪些事件會怎麼發生。

第一天早餐、午餐、晚餐、點心要吃什麼?

準備的蔬菜有哪些?裡面的餡料有什麼?

露營車上也不會鍋碗瓢盆,煮這些東西會需要用到哪一種鍋子、鏟子?

我會全部想一遍,然後仔細記錄下來。

以工作為例:

在工作上,我們每年年底都會有一個大型專案 Dream To Goal 人生設計思考課,我一樣也會用這個方式去預想:

課程的銷售期長什麼樣子?

從課程開課到結束每一週的主題和每一週的目標是什麼?

最後當課程結束之後,要舉辦什麼樣的活動?活動的過程要怎麼設計?

我們今年年底也會舉辦 Brand Your Life 的線上同學會,我跟助理也正在做未來預演。

我們會想像這個活動的線上流程應該要長什麼樣子?

我們要找來賓來演講,要找誰?題目是什麼?

活動要怎麼報名?如果要送禮物給學員,機制要怎麼設定。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常會把所有的流程都走一遍,然後在行事曆上寫出這些事情發生的時間軸,時間軸抓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要做的事情有哪些,為了要讓這些事情發生,又該有哪些事情準備?因此,這個預演未來的第一步做完之後,我們就會進到第二步驟。

維持工作效率

 維持工作效率 #2 事前準備與拆解事項

上一個步驟其實都是停留在想的階段,而我自己也發現許多學生很容易卡在這一關,就是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去做下一步的拆解,導致你的專案跟計畫看起來都很大,想到要執行就很累也很無力,因此不知道該怎麼小步驟進行。因此,第二步,我們要將之前所寫下的時間軸與事項解構。

以露營為例:

露營完畢我們要去洗車,那洗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第一個是地點,第二個是費用,第三個是時間。

  • 地點:大略的查一下資料,看還車地點附近有哪些洗車服務。
  • 費用:鎖定區域後,打電話估價,因為洗一台大台露營車,裡外清潔費用可能很貴,所以要多方聯絡來進行比較。
  • 時間:還車會有預定的時間,因此我們要知道洗車可能會花多少時間?從露營地開到洗車地點要多少時間?從洗車地點移動到還車地點又要多少時間?還要預留一點時間,不能抓得太緊,免得有突發狀況發生。

好笑的是,我們在事前計畫了非常周詳,最後還真的遇到了意外,所以完全沒有在預計的時間點洗到車。

再來,我剛才在第一點有提到食物的準備,這個在英文叫做 meal prep。

  • 份量:通常你要去算大概有幾個人,要煮幾人份。如果露營三天以上,哪些食物需要先吃,哪些東西容易壞。
  • 分工:是否可以幾組人帶不一樣的食物,才不會大家帶的東西都一樣。

這一點我們朋友比我們還更會做準備,例如:某一天晚上,我們要做義大利麵,我們帶了兩顆一整顆的洋蔥,沒想到我們朋友帶的是切好的洋蔥丁,我後來觀察他的冷凍庫,發現他所有的洋蔥、蔬菜、肉片都是切好的,我心裡相當佩服。在露營沒水沒電的時候,你絕對會想要盡量減少功序,才不會浪費太多水,還要洗刀子、洗砧板,尤其很多時候露營地點可能有沙塵有泥濘,功序減少也可以讓下廚這件事變得更乾淨、花更少時間就能完成。

因此,當你在做事前準備時,你可以再進一步的去想怎麼讓這些準備的效益最大化,例如:我們就只帶整顆洋蔥,當然那也是一種事前準備,但如果能更近一步把洋蔥切好放在真空袋,當下執行起來就更有效率了。

以工作為例:

在工作上,我通常是會想辦法將流程更順暢,有時候我也會寫出進度表,去知道每天應該要至少做百分之多少的工作內容,才可以將整個大專案拆解的更細。例如我最近在更新 2020 年的 DTG 課程內容,這是一個很大的專案,拆解成小專案的話,它就會變成:

  • 找到需要調整的課綱與內容
  • 重新設計課綱內容
  • 錄製課程內容
  • 剪接師剪輯音檔
  • 動畫師製作課程影片
  • 製作字幕檔
  • 上架到課程平台
  • 更改課程文字補充
  • 重新整理課程回家作業

整個專案就從一個大型專案,變成 9 件小事情,而且每件事情皆有順序邏輯,有了拆解後的小項目後也可以很方便去做分工,簡單來說,我們一樣是要去用邏輯推理完成這個大專案,到底需要做哪些事情,把這些事情寫下來順一遍並且排順序,然後給出明確的截止日期,它就會變成你接下來的目標了。

維持工作效率

 維持工作效率 #3 用清單生清單

最後一項就是 final wrap up,他就是利用清單的形式去核對每一件該做的事情是否都做了。

以露營為例:

我們去露營之前,也製作了一個清單,上面包含:

  • 所有露營的配備是否都帶了?
  • 門窗是否都關緊上鎖?
  • 瓦斯什麼的有沒有關好?

以工作為例:

以工作上來說,如果我們要發起一個新的活動或新的宣傳,一定也會有相關的清單,而這個清單上的事件通常是比較簡單、比較繁瑣的。

  • 社團的封面圖片是否換了?粉專的封面圖片是否改了?
  • 網站的首頁有沒有改?
  • E-mail的行銷排成設定好了沒?
  • 臉書機器人綁定了沒?
  • 接下來的音頻排程了沒?
  • 活動頁測試過了沒?
  • 活動會議室連結設定了沒?

我們會寫上日期,我跟助理會用顏色來區分每件事由誰負責、誰來確認,利用共同目標,一起將要完成的專案完成,而之所以會清單生清單,是因為你可能會再次發現,為了完成清單上的某一件事,你得先完成另一件小事。例如:為了在特定的時間點上架某一篇社團貼文,我們就必須要先設計圖片與文案,那圖片跟文案設計就是從清單事項中又新生出來的清單,因此,這個步驟稍微繁瑣了一點,但就是努力將該完成的事項完成,通常就能夠確保自己不會拖延到工作進度。

以加州森林大火為例:

講到這裡我不禁想要分享一個最近很離奇的事情,你可能有聽說最近加州有野火,主要原因是閃電打中森林,所以森林大火燒了一個月都停不下來,城市也被濃煙蓋住,這就是我前陣子的生活。

每天都關在家裡覺得喉嚨很痛,而我們也收到市區給的緊急逃難手冊,我以前從沒想過有一天還要這樣預備逃難,它的方式是手機會大響,會告訴你要 “Evacuate” ,這代表火勢開始燒過來了,居民要馬上撤離。在手冊上,它有一個專區寫到:

如果你有 15 分鐘中可以逃難,你要帶的東西有哪些?

如果你有 30 分鐘可以逃難,你要帶的東西是什麼?

如果你有 1 小時可以準備,那你可以準備哪些東西?

因此他就有一個清單,很明確的告訴你帶什麼去逃難。在手冊上,他也會建議你和家人討論逃難路線。

因為火勢燒過來很快,你要知道風往哪吹,應該要往哪裡逃,要逃的話要逃去哪?

附近有旅館可以聯繫嗎?現在有疫情,旅館有開放嗎?

你有親朋好友的家可以借住嗎?

我們也準備一個緊急逃難包,裡面放了重要文件和簡單衣物,我自己也寫了一個清單放在書桌上,上面就寫了那些我平常需要用到所以沒辦法打包,但要逃難時一定要帶走的東西,那幾週我們真的是過得戰戰兢兢,每天晚上都好怕警鈴突然響起要打包走人,但是如果這件事情真的發生,也絕對會因為清單讓我們準備更加周全,也不會那麼的慌亂了。

維持工作效率

你也來試試三步驟維持工作效率

其實我覺得說是維持效率的秘密也不太算是秘密,他就只是一種專案管理的方式,然後盡可能的預想下一個環節,事前提早把可以先做的事情準備起來而已,如果說你對這樣的設計思考或是目標設定的內容感興趣,我們在 11 月 1 日也會推出 Dream To Goal 的 2020 年免費課程,也歡迎你到時候來報名,希望無論你身在世界的哪個地方,都注意安全、小心謹慎,今年很難熬但今年也走向了尾聲,讓我們再努力堅持一下,一起迎接 2021 年嶄新的到來吧!

xoxo,

Zoey

Dream To Goal 年度課程回來囉!這是一套以設計思考為主架構的人生設計、目標規劃線上課程,並且會於每年年底開放一套一小時的免費課程讓學生了解設計思考的基礎理念。今年的主題是「找到熱情、建立自信」,你可以在這堂免費課程裡學到:我實作設計思考的時間軸、 建立熱情的 3 種設計思維、阻礙自信建立的 4 種迷思、設計思考 5 大原型與套用方式、解決迷惘與規劃人生的課程資訊。那麼我們課程裡見囉!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