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新手創業家

#197【佐編私塾殿】 新手創業家 的5個必需元素:思考模式、風險措施、系統流程、投資意願、行動清單

天我要來分享 5 個 新手創業家 的必備元素,現在個人品牌跟自媒體的起步門檻超低,就算你沒有以下這五個元素還是做得起來,但是我們要的是一個有賺錢的事業、一個能夠忙得聰明、事半功倍的品牌,這時就是這 5 個元素派上用場的好時候。

今天的重點非常多,所以我建議你準備筆記本,如果你現在很忙,我們也有幫你做了一份重點整理的講義,你會比較好消化,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新手創業家

👉👉 加入佐編私塾殿等待清單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本集綱要】#197 新手創業家  

目標會決定你要去哪,時程會決定你怎麼去。

我曾經分享過改變我人生的一本好書就是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我甚至在我自己的書裡面,不斷提及這本書對我的幫助,而作者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以終為始。來找我做品牌健檢或一對一諮詢的學生,可能都會發現我一定會問三個問題:

  1. 你來做個人品牌的目標、目的是什麼、想要達成什麼?
  2. 你期待能夠在多少時間內達成這項目標?
  3. 為什麼?

你的目標會決定你要去哪,你的路線要怎麼規劃,而你的時程,會決定你要怎麼去。如果你不趕時間,我們就是慢慢徒步,還可以欣賞沿途風景,如果你趕時間,我們可能就要買機票坐飛機,那就必須要用金錢換取時間,而你為什麼趕時間?為什麼設定那個地方為你的目的地?這也是一個你必須要很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

在我剛開始做個人品牌的時候,我內心非常確定我想要用個人品牌來翻身,離開我的正職,我給自己訂的時程是兩年,不過當時的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我還沒有想到像是線上課程、Podcast 變現或者是演講諮詢等選項。

我認為兩年可以改變很多事情,而且兩年也可以從一個菜鳥變成一位稍有專業的實習生,因此我訂了兩年計畫,兩年後,我想要專門只靠我的品牌來養家糊口,我當時的思維比較是卡在接案這樣的商業模式當中。

所以我猜想自己可能會不斷地接案子,例如幫人家寫文章賺稿費,或者幫別人剪輯音頻、規劃內容和行銷企劃,這其實是我很初步的商業模式。

大概做了半年,我發現自己的成長速度滿快的,我開始認識新的商業模式、我開始累積受眾,我心裡也在想說:「我能不能夠 double down ,把兩年的那個 plan 縮短至一年?」,所以我又看了一下自己的終極目標計劃,如果我想在一年內完成這個計畫,我需要做什麼準備?

當時面臨到的抉擇點就是:「我可能需要離職」,因為白天的工作花我太多時間了,我的確可以維持原先的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完成目標,但我仔細想想,離開正職本來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因此,以終為始的思維非常的重要,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有彈性的時程,但它還是會回歸到你為什麼會想要或需要這個目標?你自己有多大的決心?現實生活中有多少資源可以去調配?

新手創業家

延續剛才說到的,我原本是想要離開公司正職,全心投入自己的事業,不過,我仔細地過了一遍我的財務規劃,發現我還是需要一筆薪水,因為品牌初期的收益並不穩定,生活中有像是房子、車子、保險等固定開銷,這些都讓我意識到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

沒錯,我在那個時候是沒有存緊急預備金的習慣的,而所謂的風險防護措施和後盾,就是說當你要做一項決定時,你有沒有辦法這麼灑脫地說走就走、說做就做,很多時候都取決於你有沒有一個實際的後盾,無論你有沒有要做個人品牌,人生的道理都可以互相應用,你也應該要養成存緊急預備金的習慣。

當時的我並沒有存款,所以還是必須要去打工,因此我想了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跟主管提兼職,減少一半的工作量,而減半的薪水還是可以 Hold 住日常生活,也讓我有更多時間投入理想生活設計這個品牌。

第二個方法是,如果主管不同意,我就會離職,去美國當地找打工的工作,而且我也真的去瑜珈教室、圖書館和一些公司面試過很簡單的櫃台工作,這些工作不會佔我太多時間,但每個禮拜都會有 paycheck,後來很幸運的是,我的主管讓我轉成兼職繼續在同間公司工作。

因此,這份兼職工作也成為佐編茶水間的風險防護措施,在茶水間還沒有很穩定時,至少有一份收入能夠讓我們買菜、繳房租,心情也會比較安心。

有的人會說,真的要投入一份事業就要全身投入,這樣才可以很專注地激發自己的爆發力,但,我覺得這是個比較適合給有創業經驗、或有商業、行銷,甚至是職場工作經驗的人,這樣的方式不太適合社會新鮮人或大學生創業,除非你的家人願意資助你,不然我認為風險防護措施還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後盾也不是只有指存款,你的家人、好友、同好圈都可以是你的後盾,後盾可以是一個 community or support net,像是教會就是很多教友的 support net,而在我身上,我的先生就是我的後盾。

他是那個知道你忙,會幫你 cover 煮飯倒垃圾與買菜的人,讓你可以少一點日常雜事,多一點時間 focus 在自己的 business 上。

你有沒有風險防護措施,有沒有後盾?這個會是你必須要先思考、先做準備的。

新手創業家

我經常講有關時間管理的主題,而每次都會講到系統與流程,這件事情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但卻比你想的還要重要很多,最一開始我也不太知道經營品牌要做的工作事項有哪些,我知道我要錄節目,所以要找來賓、草擬訪綱、查資料、剪音頻、上架,這些就是我很一般的工作項目。

我每一週都會寫下這個禮拜的工作項目,然後每一天會寫下隔天的工作項目,寫了一兩個月就會發現一種慣性或一種定律,例如:

  • 剪一支音頻大概會花三小時
  • 陌生開發邀請來賓,寫出 10 封信大概會有 1 封得到回覆

這就是我所謂的 patten ,而在你擁有明確的工作項目和流程之前,你就是先每天記錄下你的工作項目,然後每週、每個月去觀察,去建立所謂的 data base ,讓你更好地知道未來的工作流程應該要怎麼安排,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最近我跟我的助理 Claire 在做一個新的 practice ,她和我反應說想要加強自己時間管理的能力,我仔細看了一下她的狀況,我發現她出現很普遍的那種時間估算與事件分類的問題,也就是說 Claire 並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是容易出現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的情況。

有時候這件事情做得比預期快,但是大部分的事情卻花得比預期中多很多,所以,我開始請 Claire 每天寫下他明天預計的工作事項,就是 12345 列點寫下來,隔天晚上工作結束後,回報一則訊息告訴我實際做完的工作事項。

我們可以從這個練習中去發現「預計完成」和「最終完成」的差別究竟是什麼,然後從中找到原因和可以調整的地方。

可能是一開始目標設得太多,也有可能是工作的速度太慢,透過這個練習不到三個禮拜, Claire 預計完成的事情和最終實際完成的事情越來越符合,而且我們團隊內部的開會時間越來越少,我個人覺得效益提高滿多的。

新手創業家

第二個例子是我先生,我先生一直都是一個 creative type person ,他常常會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所以我就叫他加入 Zoey’s bootcamp ,每個週末我會幫他看下個禮拜要完成的事情有哪些。

所以他的問題跟 Claire 不太一樣,Claire 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不曉得怎麼安排效益最高,而我先生是連要做什麼都不知道。

像是這樣的狀況,就真的需要一個早上的時間,坐下來思考下週有哪些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後應該要排在哪一天比較順,例如他和我說他每天都要:

  • 練習樂器
  • 寫歌
  • 跟廠商用信件溝通
  • 處理工作上的雜事

我問他說你每天要花多少時間寫歌?多少時間練琴?問完後排完一天的工作,發現他一天 8 個小時就滿了,這還不包含臨時異動,所以我們的作法就是把寫歌和練琴的時間縮減,因為這兩項是比較長期的專案。

這樣就可以避免我先生可能花了 3 個小時寫歌,結果沒有時間練習樂器,導致他覺得那天有些事情沒有完成而感到懊惱,當你不曉得長期或持續性的專案應該要怎麼規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一個禮拜攤開來,而且別忘了預留突發狀況的時間,不要全部塞滿。

建立死忠鐵粉

我覺得現代很多人看投資,第一個都是看投資報酬率,如果報酬率太低,就沒有投資的意願,覺得浪費時間又不值得,但就我過去的經驗來看,個人品牌它的確是一個很難在一開始衡量投資報酬率的事情,而你的報酬是高是低,其實只取決於一件事情,就是你的決心。

只要你有決心,你就會想辦法,你就會付出行動,儘管什麼收穫都沒有,你還是願意做、相信自己、給自己一次機會。

另外,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會有認知極限,創業這條路格外明顯,當你站在 A 點時,你怎麼看、怎麼想像,都只能看到 B 點,而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你會發現你開始可以看見 C 點,你也發現自己已經從 A 點移動到了 B 點,再過了一陣子,你會發現自己可以看見 D 點,因為你又成長到了 C 點。

投資的決心其實就是要理解,你不能用你現有的已知,去預測自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因為你的潛能會不斷地被開發、你的經驗值會不斷地累積,因此,在此時此刻評估自己的投資報酬率並不準確

所謂的投資也不是只有金錢,而是投入資源的意願,你的資源除了金錢以外,還有人脈、時間、經驗、專業、精力,這些都是可以利用、投入的。

穿白色毛衣和黑色短褲的男人即將運行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必備元素就是行動,沒有行動,以上 4 個元素通通派不上用場。很多人會說我很有行動力,可是我只是在完成表單上的代辦事項而已,每天的日子其實重複性滿高的,而最近我開始重新檢視這四年來的經營歷程,我發現我做的很對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在執行待辦事項時,幾乎不思考。

你可能想說:「幾乎不思考那不就是盲目的往死裡做嗎?要是方向不對,要是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該怎麼辦呢?

但我所謂的執行時不思考,並不是我會緊抓著表單上的事情固執的執行著,而是我會很明確的區分執行時間和思考時間,我每天、每週都花時間去安排和規劃我的工作流程,在這種時候,我會很仔細的思考怎麼進行比較順?哪件事情該先做?哪件事可以晚點做?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這件事是否一定要由我來做?

所以我會花很多時間去擬定出今日的 To-do list ,等到當天工作時間一到,我就可以開始無腦進行我的所有執行項目,工作開始時,我也會再過一下我的今日待辦事項,看有哪邊需要調整。

過完之後,我就會進入工作狀態,一路工作到中午休息,然後下午再工作到晚餐時間,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極度有儀式感的事。

這可以讓我知道我現在可以心無旁騖的看著表單上的事情,順序都排好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擔心,我非常信任自己的 To-do list,我一次只做一件事,完成第一件才會移動到第二件,幾乎不插隊,也絕對不跳著做。

如果你一直卡在做事情的時候想東想西,不太確定要做什麼,我建議你試試看明確區分執行時間和思考時間,思考時就用力思考,執行時就只執行,不要 question 自己的決定或規劃,不要被其他事情給分心。

這樣你才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結果和作品,才能夠有最充足的素材去回頭檢視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有什麼規劃和目標需要做調整。

如果你執行力不夠,那再多的規劃也沒有用,我們優化自己做計畫的方式,就是從實際付出後所得到的結果裡,找到那些你認為可以做得更快、做得更好或甚至不用做的事情,但是,你總得都做過才能知道答案。

執行時,做就對了。

如果你覺得講得太發散的話,也可以回到這集原文,下載我整理好的懶人包

 

📍【本集結語】#197 新手創業家

以上就是今天佐編私塾殿的教學內容,希望你有學到一些東西,這 5 個元素我們再簡單複習一下:

  1. 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
  2. 風險防護措施和後盾
  3. 明確的工作項目和流程
  4. 願意投資自己的決心
  5. Action、Action、Action

以上這五個元素你都具備了嗎?或者你現在正在籌備哪一個元素呢?歡迎你把你的想法分享給我,你也可以回到我的 Instagram 上面的限動許願池,吿訴我你想聽的主題。

我們也正在招募對 VIP Program 有興趣的人,這個計畫是特別針對「產品設計、商業模式、行銷策略」這三個最主要的項目做指導,不過,我其實也有在計畫做行銷心態以及專案管理的課程,因為我發現這兩個好像都是我的強項,我的確滿知道要怎麼提高生產力,優化工作流程的,很適合產品設計階段時的衝刺。

這可能也跟我以前的工作有關,新創公司的 deadline 一直都非常緊迫,當時覺得地獄般的生活,現在回頭來看,卻是一個滿好的修煉,如果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不太開心、不太甘願的事情,我們就放寬心一點,因為它極有可能會變成你未來高人一等、與眾不同的超能力。

假設你對這個 mentorship program 感興趣,你可以先加入我們的 waiting list ,我們計畫在今年夏天做一個 beta 版本,到時候也會優先將名額開放給有加入等待清單的你來一起做測試唷。

👉👉 加入佐編私塾殿等待清單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 1 小時線上課程

個人品牌硬實力動畫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報名 1 小時免費課程

 

遠端工作者也有職業病?5個在家工作常忽略的身心問題&調整方式

遠端工作者也有職業病?5個在家工作常忽略的身心問題&調整方式

們常說工作太久的人都會有職業病,不管什麼職業都會有,遠端工作者也不例外,今天就來跟你聊聊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有哪些。

這邊指的遠端工作者包括受雇於一間公司,但因為疫情或其他原因可以在家辦公的職員,以及自行找案子的自由接案者,當然還有像我跟 Zoey 一樣的內容創作者。

以下內容大多是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別人的狀況整理出來的,可能有點主觀,但如果你是上面任何一種人,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患上了這些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本文目錄

▸ 遠端工作的職業病 的定義
▸ 職業病 1 :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線
▸ 職業病 2 :越來越小的社交圈
▸ 職業病 3 :疏於打扮或整理環境
▸ 職業病 4 :對節日和假日無感
▸ 職業病 5 :停不下來的大腦
▸ 怎麼處理 遠端工作的職業病
▸ 結語:面對遠端工作的態度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的定義

講到職業病,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呢?可能是過勞、聽力損失、身體機能喪失等等,我們先來看看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對職業病的定義:

職業傷病一詞分別為職業「傷害」以及職業「疾病」。

職業傷害:指在執行職務時,受到立即性意外的傷害。例如在工作中於鷹架上摔落地面受傷骨折。

職業疾病:指在執行職務時,因各種原因導致身體產生疾病(經醫師診斷)。例如長期處於強烈噪音的工作環境之中,經由醫師診斷噪音所導致聽力損失。

簡單來說職業病通常指的是因為工作環境上的各種原因,導致身體出現狀況,通常都需要上醫院才能解決,但在這篇文章中,我把職業病定義為遠端工作者因長期在家上班而產生的一些不太好的生活習慣或狀態。

這些習慣很多看起來無傷大雅,但其中有些習慣如果不去正視它,長遠下來還是有可能在生理上、心理上、人際關係上對自己造成很嚴重的傷害,搞不好哪天真的需要去看醫生也說不定喔!那我們就繼續來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職業病吧。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職業病 1 :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線

以前去公司上班,幾乎都是照著朝九晚五的固定時間上下班,就算你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固定(如打工),你至少都知道你今天要工作幾個小時,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自己運用。

2020 年因為 COVID-19 疫情爆發,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開始讓員工遠距工作(直到你看文章的當下可能都還是這樣,甚至更普遍),沒有了可以進去的辦公室、沒有了讓你打卡的打卡鐘,所有的時間突然都回到了自己手上,但不變的是:「你還是需要工作。

根據 Adobe 在 2020 年釋出的報告指出,有 49% 的企業員工和 56% 的中小型企業管理者表示,他們現在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以前的工作時數,為什麼會這樣?

以前可能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換衣服,什麼時候要出發你都一清二楚,時間到了就做什麼事,換成遠距工作後,早上一樣做著例行公事,但你不再需要出門趕打卡,而是整天都待在家面對你的電腦開始工作。

公司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你會比較知道什麼時候你該做完手邊的工作,哪些事情放到明天再做就好,但回到家,沒有所謂的「下班時間」,在醒著的時間內,你不容易知道你該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完成今天的工作。

永遠會覺得有事情沒做完,一旦閒下來就好像自己在偷懶,就又會想繼續做更多的工作,有些人比較慘,總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覺得自己可以做更多」跟「事情永遠做不完」的人都會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己的私人生活。

  • 當家人要找你出去旅遊,工作還沒做完
  • 當你想要自己出去逛街,工作還沒做完
  • 當你想要好好看個 Netflix ,工作還沒做完

遠端工作者會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工作,久而久之生活就只剩工作,哪天回過神來才驚覺:「我上次跟身邊的人出去玩、追完一部劇是什麼時候了啊?

 

職業病 2 :越來越小的社交圈

我相信這應該算是目前全人類的通病,但遠端工作者因為工作的性質常常足不出戶,社交圈縮小的速度就會更快,以我自己來說,如果不算網友、廠商、合作夥伴,我的社交圈大概只剩爸爸媽媽、一位很熟的大學朋友、幾位見過面的創作者,根本是一雙手可以數出來的程度。

加上我也不太愛使用社群,工作完之後通常都是打開 YouTube、Netflix 看我喜歡的影片或電影,身邊的人發生什麼事也不太關心,三餐也都是買回家吃,基本上就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如果你也是遠端工作者,也許不會到我這麼邊緣,但我相信你一定或多或少都有發現自己的社交圈正逐漸變小,已經很少認識新朋友,舊的朋友因為疏於聯絡,關係也漸漸變淡。

在公司的時候不管你願不願意,都一定多少要跟人交流,搞不好誤打誤撞就會認識一個新朋友,但現在沒有同事了,房間裡只剩你一個人,唯一會跟你交流的除了比較親密的家人,大概只剩 siri 而已了吧。

人終究還是一個群體的動物,如果這種不社交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對心理上會開始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但我畢竟不是心理學家,有哪些影響你可以自己去研究看看,現在也有很多書或研究在探討這件事情,你可以參考看看「孤獨世紀」以及老高曾經介紹過的一個著名的人類學實驗「25號宇宙。」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職業病 3 :疏於打扮或整理環境

當你沒有了社交,你就不太需要在乎自己的外表乾不乾淨、漂不漂亮,反正覺得:「又沒有人在看,那我打扮要幹嘛?

看到這邊也許你會發現,到目前為止的職業病順序都有一個遞進的關係,當你因為工作太多而忽略生活,足不出戶,你就容易讓自己的社交圈變小,朋友變少也就漸漸不需要打扮自己給別人好印象,生活就變得越來越隨便。

回到打扮自己,我指的打扮不是要你每天穿得西裝筆挺,或是把自己打扮得像名模一樣 (當然這也是一種打扮),而是指最基本的衛生習慣,例如鬍子有沒有刮、指甲乾不乾淨等等。

相信沒有人會想要讓自己每天都看起來像個沒有工作、做在路邊乞討的流浪漢,但習慣了待在家不需要出門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會開始忽略一些生活細節,這是人之常情(包括我偶爾也會 XD )。

環境也是一樣,如果說打扮自己反映的是你的外在狀態,那也許你所處的環境(通常是自己的房間)就反映了你的內在狀態。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當想要認真工作時,眼角餘光瞄到剛剛吃完的便當盒還沒收,或是發現地上好像很久沒打掃了,就想要好好整理一下環境,不知不覺 1、2 個小時就過去了,結果卻沒有做完任何工作。

我自己工作的時候,不太喜歡周圍的環境亂亂的,會讓我的心靜不下來,所以我都會在開始工作前先把環境整理乾淨、所有我等等要用到的東西也都會先就定位,這可以讓我接下來幾個小時能更有生產力,如果你發現你工作時也同樣會心神不寧,搞不好就是你的環境太亂了,先去整理一下吧!

 

職業病 4 :對節日和假日無感

寫這篇文章的當下剛好過完新年,今年的過年有 9 天連假,還記得過年前 Zoey 曾經問過所有的團隊成員說過年有沒有什麼計畫,有沒有哪幾天要請假?我很快地回應說:「沒什麼計畫,就跟平常一樣,繼續工作。

一年之中諸如過年、聖誕節、中秋節,甚至是六、日這種國定假日,對於遠端工作者來說就跟平日沒什麼兩樣,在公司你每天辛苦工作就為了放假的那一刻,想著要跟家人、朋友、男女朋友去哪裡 Happy 一下。

遠端工作者因為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每天想幹嘛就幹嘛,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規劃,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也都是自己安排,很容易就會下意識的把時間都排滿,根本不管什麼時候是假日,只要能做完事情就好。

當我在跟很多遠端工作者約要見面或是要處理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也會跟我說:「蛤?最近是 XX 節喔,我沒注意誒 XD ,但那天我沒有什麼事,可以約」,就像第一個職業病所說的,遠端工作者容易分不清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假日、節日這種日子就只是 365 天的其中一天。

如果沒有別人約或是自己特別去規劃,很有可能就會這樣一直工作下去,有空檔就把事情填滿,有些病入膏肓的(例如我 XD ),可能會連今天是幾號星期幾都會忘記,只是完成一個又一個行事曆上的待辦事項,然後繼續思考:「我接下來要幹嘛?

建立死忠鐵粉

 

職業病 5 :停不下來的大腦

什麼叫停不下來的大腦?簡單來說就是大腦中無時無刻都會跑出各種各樣的想法,這些想法有好有壞。

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有很多的想法通常代表有很多的靈感,可以讓你不怕想不到內容可以寫,但也有可能這些想法是來自對外在觀看的焦慮,擔心內容沒人看擔心粉絲數不如別人、有時還要在意酸民的評價。

對於受雇於公司的在家辦公者和自由接案者來說,有很多想法可以提醒自己有哪些事要做,能不能優化工作流程,但也有可能會讓你一直在擔心事情做不完、太過在意老闆或案主給自己的評價,感到很焦慮。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大腦是一種靜不下來,總是動個不停的器官,而操控大腦產生想法的其中一個迴路叫做「 DMN (預設模式網絡)」,據說 DMN 會消耗大腦約 60%-80% 的能量,就算在你睡覺的時候也持續在運轉著。

所以我很常到了要睡覺的時間,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大腦就在這時候冒出一堆點子,讓我一直想要爬起來做點什麼,把這些想法留下來之後我才能繼續睡覺,常常一搞就又是好幾個小時,雖然有靈感很棒,但長久下來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真的都不好。

 

怎麼處理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講了這麼多遠端工作的職業病,也許你會覺得很恐怖,會想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呢?」,下面我會照著上面的順序跟你分享我自己的做法。

此圖為理想生活設計製作,如需轉載請先詢問。

解法 1 :給自己明確的下班時間

既然在家沒有下班時間,就給自己訂個下班時間吧,遠端工作者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安排時間,我舉我自己的例子,我每天給自己的工作時段大約是早上 10 點到晚上 10 點,中間扣掉吃飯、睡午覺等等的休息時間,一天工作時數平均約 8-10 小時。

只要到了晚上 10 點,我手機的鬧鐘就會告訴我「今天該結尾囉!」,我就知道我要準備把手邊的工作做收尾了,收尾完之後我會再給自己至少 1 小時的時間完全放空,去做我喜歡的事情,讓自己還有在生活的感覺。

如果你老是發現在自訂的下班時間事情還很多沒做完,要不就是你接得事情太多,不然就是你的工作流程需要優化,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做法。

 

解法 2 :多主動出去社交

你可以上網找找看有沒有一些活動、志工、演講活動可以參加,只要能夠出去見到真人,就能增加找到朋友的機會,這也是我目前正在努力改善的部分,我自己是使用「 ACCUPASS 活動通」來找活動,也給你參考。

 

解法 3 :在家裡也要像要出門

如果你把在家裡工作當作在外面工作,只是少了通勤時間,你生活的方式會完全不同!我家人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明明都在家,一天還是可以換很多套衣服?

因為我都會給自己一個「該上班的時間」,通常是在我睡完午覺之後,不管我那天有沒有戶外活動,我都一定會換上一件比較有「工作感」的衣服,其實就是 T-shirt 啦 XD,另外我也會固定刮鬍子和剪指甲,讓我整個人看起來不會太邋遢。

這些都只是一些小動作,但光是這幾個小動作,就會讓我覺得我真的要上工了,一切都取決於認知,當你在家工作也像隨時準備出門時,你的工作狀態都會好很多。

 

解法 4 :刻意規劃行程

你可以先把一些特定的節日或假日標註起來,提醒自己那天有這個節日,你就知道那天該去放鬆一下,不要排事情在上面,並且可以提早開始規劃行程、約想要一起出去的人,既可以好好過節,又可以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解法 5 :有想法就馬上記下來

為了不要讓晚上睡覺的時候讓過多的靈感妨礙我的睡眠,只要我醒著的時候靈感出現了,我就會馬上拿起手機的記事本 APP 把這些想法記下來,之後有空再處理,我也可以好好地睡覺,有句話我覺得說得很好跟你分享:

腦袋是拿來思考的,不是拿來存放思緒的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遠端工作者的職業病 真的需要處理嗎?

最後幫你整理一下這篇文章提到的 5 個職業病

  1. 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線
  2. 越來越小的社交圈
  3. 疏於打扮或整理環境
  4. 對節日和假日無感
  5. 停不下來的大腦

然後是我個人的 5 個解法

  1. 給自己明確的下班時間
  2. 多主動去社交
  3. 在家裡也要像要出門
  4. 刻意規劃行程
  5. 有想法就馬上記下來

對於這些職業病,每個人的嚴重程度和應對方式都不一樣,搞不好有人很享受零社交的生活也說不定,如果你覺得這些問題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影響,那也很好,但如果你覺得需要有些改變,我會建議你早日正視這些問題,然後找出屬於你自己的治療方法。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Wing
簡介:Wing的語言人生創辦人,自學過 8 種語言,能溝通的為 3 種,同時自學寫作、剪輯、行銷等多項技能,並持續透過文章傳達自學語言、在家自學的必備知識,並致力於幫助更多人學會如何自學、提升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BYL迷你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聰明工作術

#185「讓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幸運」忙碌醫學系也能經營自媒體的 聰明工作術 !/ 大學問 – 查理

多人會問我說,做自媒體究竟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我要一直鼓勵你開始自己的個人品牌?那我想,在今天的節目裡啊,你會發現自媒體除了能為你帶來額外的收入與機會之外,還可以貢獻社會、改變世界。

我們今天邀請到 Podcast 大學問的主持人查理,查理目前的本業其實是一位醫學系的學生,在如此繁忙的課業之下,他仍用斜槓的方式,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舞台和實踐自己的理想。我們會跟查理聊聊他自己踏上自媒體之路的故事、有什麼聰明的工作術或時間管理工具,來維持課業與副業。

由於查理的故事非常精彩,特別是他的時間管理和工作流程有獨特的做法,全部收錄在文章中會篇幅過長,因此我們特別協助整理了一份 PDF 故事與金句懶人包彙整這些部分,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你聽第一次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如果你聽了第二遍、第三遍,其中的某些觀點可能會讓你改變、有所啟發,至少在我自己的身上是這樣,我也因此重聽了好幾遍,因為查理分享的東西很實用、但又很有溫度。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大學問 – 查理 :Podcast官方網站YouTubeFB粉絲專頁Instagram

聰明工作術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185 聰明工作術

  1. 夢想:有想做的事情就會牢牢抓住,直到完成這件事情。
  2. 愚笨:做很多不怎麼聰明的決定,甚至是有點狂,對其他人而言可能不會這麼做。
  3. 幸運:生在一個可以讓我發揮所愛的家庭與環境,以及這個社會,都能讓我追尋我想要做到的事情。

簡單來說,我是一個懷著夢想、運氣又好的笨蛋。

 

大家覺得我很聰明可能是因為我會唸書,但是我在大學時期沒什麼目標,有一次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參加模擬聯合國時期,和一個學姐搭擋,結束後她就說不想再和我合作了,那個當下我發現我影響到其他人了。

我就當頭棒喝,開始踏入自我成長的旅程,並接觸 Zoey 和其他自我成長的 Podcast 節目,聽了很多集,也參加了工作坊,後來就決定來做 Podcast,而我過去也做過一些不同的嘗試和遇到一些困難。

  1. 寫部落格、賣衣服(電商)、做節目。
  2. 節目不見起色、衣服電商收掉、碰到醫師國考很忙,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做了很多跟醫學系沒有相關的努力)。
  3. 某天發現後台數據突然飆高,發現我在 Apple Podcast 上了矚目新品(聽說是蘋果內部的人員挑選的),剛好接上了台灣 Podcast 蓬勃發展的階段。
  4. 從去年 2020/10 建立團隊,第一屆公開招募錄取率只有不到 8%。
  5. 相較一開始迷惘的學生,現在經過大學問、疫同前行,逐漸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醫學、商業跨領域的人才。

 

這邊推薦一本書叫做 indestructible,他裡頭有 time blocking 的觀念,將時間分成很多不同的時間區段,將你覺得一定要分出來的時間區段優先劃分出來、並且空下來,例如安排給朋友、給家人,就必須要守住這個原則,絕對不能打破。

時間塊管理法

這樣你就算再忙,你也一定有時間可以陪伴家人、陪伴朋友,如果有人問其他時間區段不夠做完事情怎麼辦,首先就是你排太多事情了,這沒辦法,你只能學習取捨,但撇除這個原因,你應該都能做到兼顧這些事情。

 

一開始做 Podcast 我不會想這麼多,我會覺得就把事情做完就好,但如果是開始要思考如何把事情更有效率地完成的話,就不只是做完事情,而是去分析,在做這些事情時有哪些步驟,每個步驟有哪些是可以省略、可以合併的,去拆解這整個流程和優化。

以 Podcast 為例,第一個是企劃、第二個是主持訪談、第三個是剪輯、最後是社群、宣傳,拆解完後就去思考有沒有可以簡化的方式,像我自己是不同的宣傳方式,就只做一次就好,我會先將這集的 Podcast 節目介紹寫成一篇固定格式的 Blog post。

將流程模組化

用模板直接抓取特定 Part 再寫成一篇社群貼文,所以我只要寫完一篇部落格文章,就可以獲得一篇文章和多篇的社群貼文,因此這個流程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完成。

除了簡化以外還有模組化,可以去思考每次做企劃、提案時有哪些必要面向,做一個模板後就可以在未來通用。剪輯也是同樣的道理,例如片頭、片尾不變、去雜音可以做成套件,類似這些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地完成這些過程。

我們特別協助整理了一份 PDF 講義,包含來賓受訪中提到的故事與金句,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疫同前行是在紀錄、整理與傳播屬於台灣人的抗疫故事,我們期待可以建立屬於台灣人自己的抗疫故事資料庫,有點像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維基百科。

我們會紀錄第一手的訪談,並整理成影片、文章形式,然後透過網站、紙本方式來傳播這些資訊,讓每個台灣人都可以去了解這片土地在抗疫過程中發生的事。

 

我們其實有採訪過防疫計程車司機,他們就提到他們是輪值,所以要隨時待機 on call,隨時有人下飛機,他們就必須要過去接機,他們也不知道接的人有沒有染疫,所以必須隨時都要做好全面防護、提心吊膽的。

我們採訪的那位司機甚至在疫情嚴重時期都不敢回家,因為他怕他在潛伏期會感染到他的家人,為了每天接送這些乘客,他犧牲了很大一部分他自己的生活,就是這些小故事,讓我下定決心要做這個專案。

疫同前行

有句話說「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如今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因為背後有許多人在把守這些防疫流程,我想要把這些故事挖出來,告訴大家台灣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度過這次難關,背後有怎麼樣動人的故事。

  • 「疫同前行」的發佈方式:例如我們採訪的影片,而文章都會更新在我們的 Instagram,另外還有我們的官網。
  • 「疫同前行」篩選故事與來賓的方式:我們主要有12個主軸,包含醫師體系、社會弱勢等等,透過這些主軸去搜集故事與來賓。

 

新竹算是台灣高科技的重鎮,有一些很重要的產業與公司都在這裡,因為在台灣疫情相對有獲得控制,所以產業受到衝擊較小,不過 2021 年 5 月依然有爆發社區感染,台北、桃園都有案例爆發,新竹也是岌岌可危。

當時採訪到新竹醫師公會理事長邱醫生,他說當時他們聚集了一群醫生,不管是耳鼻喉科、牙醫師、中醫師通通都加入支援,成立很多篩檢站,幫助新竹度過這次的難關。但是即便他們這麼努力,後來還是有工廠爆出了群聚案。

台灣防疫

為了解決問題,他們在一天之內召集許多人馬、加上國軍的篩檢站,早上六點完工、八點就開始投入篩檢檢疫工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政府、民間組織、人民如何共同投入,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這件事情我們看到他們不只是保護了台灣的護國神山,也是保護了全球的產業鏈,所以這件事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值得敬佩的。

 

大部分都是學生,但也有些是已經畢業的,大家就是憑著一股衝勁和熱情決定要做這件事情,一開始我就拿著 ppt 到處 pitch,慢慢將最初六人的團隊組建好,其實我們都是有能力的,但都是這種大專案的菜鳥,也不知道怎麼做。

創造制度的學生團隊

所以我們嘗試去創造制度,做了很多模組化、申請計畫等,但結果都不好,礙於人手不足,或人選不夠好,加上申請計畫也沒通過,有段時間士氣非常的低迷,後來我們的社群組有重新進行招募,去想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後才找到對的人。

之後其他部門進行招募的時候,就能更精確知道要找什麼樣的人,我們做事的效率也變得更好,訪談、文章、影片等等的數量也超過 100 個了,而且還在持續增加。

 

醫學院很多知識都是用背的,沒有理解的空間,我常常都背不起來,但記憶力很差在我做斜槓的過程中還算是蠻好的優點,因為睡個覺就忘記這些擔憂和煩惱了。

 

每天起床覺得充滿意義,做的工作是我喜歡的、面對的困難是我喜歡的、承擔的苦也是我喜歡的。另外我覺得,我的工作要能夠讓世界變得更好,我才會感到充實。最後有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讓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幸運。

我很喜歡這句話,我認為我們的人生多是由幸運與天賦所積累,只要努力地活出你熱愛的人生,人生就會精彩。

你下載了嗎?我們特別協助整理了一份 PDF 講義,包含來賓受訪中提到的故事與金句,歡迎你填寫下方表單免費獲得唷!

 

📍【重點整理】#185 聰明工作術

1 如何改變自我

當查理想要開始改變自我、變得積極時,他首先嘗試了收看自我成長型的 YouTube 頻道,累積了一些學習和觀點之後,他開始在部落格上面分享自己的咀嚼與心得,也嘗試過電商賣衣服、後來開啟了大學問的 Podcast

我相信你一定有聽說過醫學系很累很忙,但,能成功維持學校的課業,又兼顧好其他課外活動的,好像也大有人在,重點就是如何聰明的工作,讓事情可以做得更快、更有效率。

 

2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說到時間管理,查理大推一本書,叫做 indistracble,書中分享到一個概念原則,稱之為 Time blocking,意思是將時間分成很多區段,甚至也可以標記屬性或種類,那個時段就只專心做那些事情。

我們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就是因為有太多事想要做,卻無法兼顧,那如果我們能事先把時間空下來,即便再忙,只要遵守 Time blocking 的時間管理原則,你就一定有時間陪朋友家人,或是做那個你一直想要排時間去做的事。

而如果事情做不完,說真的,其實就是就是事情太多了,我們不太可能去改變一天有幾個小時,但我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思考看看自己究竟有沒有可以做得更快、更聰明的工作方式。

 

3 學會將流程模組化

提到聰明的工作術,查理說自己喜歡拆解流程,然後把這些項目模組化,甚至找到能多方利用的方式。以 Podcast 為例,我們需要寫企劃、寫提案、主持訪談,再來是剪輯、社群行銷,把你在做的事情的流程先拆開來。

然後一一去檢視他有沒有可以優化或加速的地方?有沒有可以重複利用或建立範本的地方?有了這些資料,其實無論你是要自己做,還是想要請團隊,都能夠更快找到更適合的人才。

以查理來說,他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執行疫同前行的這項專案,才能讓他在有課業、有 Podcast 這麼忙碌的生活之外,釋放出更多的時間來做回饋社會的事情。

 

📍【本集結語】#185 聰明工作術

我個人非常喜歡查理在節目中講到的兩段金句:

  1. 讓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幸運。
  2. 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在於他究竟成就了什麼,而是他有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資源。

我認為這兩句話的核心概念其實很相似,都是要我們去看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然後在自己的所及範圍內,不斷的突破自我,那我知道查理這裡指的成功的定義,是指不要因為一個人的頭銜去判斷他是否聰明、是否努力。

何謂成功

有時候,如果這個人很有錢、這個人 IQ 就是很高,那他能獲得這些頭銜成就,可能都只是「應該的、基本的」而已,我們的世界建立在相對論的基礎之上,我們不應該只用同一個成功樣板去套用和衡量每一個人的努力。

而是去看看自己是否有浪費了你現在所擁有的資源、能力與天賦,這就是所謂的「與自己比較,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的核心定義。我覺得我們就算沒有資源、傻乎乎的也沒關係,如果你有能力讓自己每天都活得很快樂,那你也是很厲害的人喔!

今天的結尾比較長,因為很有感覺,所以嘮叨了一點 XD。

 

📍【本集聽眾回饋】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iTunes Store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BYL迷你課程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馬上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135 我的「 2021時間管理法 」:面對重複性高的大專案,你可以這麼做!

#135 我的「 2021時間管理法 」:面對重複性高的大專案,你可以這麼做!

今天我會和你分享四種我的 2021時間管理法 ,這四種會是比較不一樣的類別,而這些方法也是我這半年來有實際操作且都很喜歡的做法,如果說你日常中有每天都要做且為期比較長的專案,這些方法或許能夠讓你做參考唷!

同時間,我有一個大大大消息要跟你分享!那就是:

✨ 我要出書啦!✨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書,書名是「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這是一本分享個人品牌經營、設計思考和我個人故事的著作。我也想在這邊感謝你一路上的支持與收聽~要不是有你的參與,我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與可能,真的~真的~非常謝謝你 🙂

延伸閱讀:#18 有正職還有時間創業嗎? 5個你要知道的時間管理秘訣

2021時間管理法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2021時間管理法

我的四種 2021時間管理法 

哈囉我是 Zoey ,歡迎你回到佐編茶水間,今天這一集要分享我非常喜歡的內容:時間管理。大約從 2020 年的五月開始,我就一直被不斷湧現的工作給忙到焦頭爛額,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事情總是做不完、時間總是不夠用,我去年有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為期較長的大專案給綁著,例如:第一本書寫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第二本書也至少花了八個月。除此之外,生活之中也有許多進行中的瑣事跟計畫,這些事情並不是說你善用時間或不分心就一定能加速完成,很多時候他還會考驗你的環境、你當下的心理狀態、你昨天有沒有睡飽,或者你有沒有在心煩其他事情,而我也覺得自己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在嘗試新的管理法,以下四種方式是我最喜歡的新方法,我們先從第一個開始吧!

一、90/90/1法則

90/90/1法則是我從一位叫做 Robin Sharma 的作家身上聽來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指從現在開始接下來的九十天,你一早醒來的第一個九十分鐘,專注的做一件事情。

我大約是在去年的五月聽到這個方法的,那時我就覺得這個方法實在太適合我當時的需求了,我覺得對於寫書或者任何需要創意發想的事情,我們很容易就會覺得「我今天沒感覺」、「我今天沒靈感」或者「I don’t feel like it!」,這樣的感覺有時候在運動、冥想、做瑜伽的時候都會發生。我們是人類,只要是人類都會有惰性,但拖延症從來都不等於你不用去面對這件事情,只是晚一點才面對而已。 當時我寫一本書的時間軸大概是一年,我可以繼續拖延,我可以拖兩年、拖三年,但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拖延對我的品牌、我的事業根本就沒有助益,搞不好還會打擊我對自己的自信和尊嚴,所以 90/90/1 法則有點像是自律練習,哪怕你那天沒有做事的感覺,或狀況不佳,就是九十天就好,接下來的九十天,第一個九十分鐘,專心做好一件事。

實際操作方法

我會事先設定鬧鐘,起床之後,我會先拉筋、喝水、上廁所、冥想,吃點小東西。所以我並不是一起床就超級嚴格的去執行,因為對我來說,我一定要吃早餐,不然我的狀態跟脾氣都會不太好,對有些人來說,他可能會需要動一動,所以先運動或許是比較適合他的方式,準備好後,我會先前置一下周邊環境,例如我會跟我先生說我要進行九十分鐘的書寫,所以我會鎖門,我會把網路關掉,反正寫書不用網路,我也會把所有在電腦上的分頁都關掉,應用程式關掉,如果想聽個音樂,我也會先放好白噪音,然後設定九十分鐘的鬧鐘,開始做寫書這件事情。

我覺得這個方法真的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而這件事情可能也很適合用在開始經營 Podcast 、經營社群、學習電商、練習畫畫、學語言,或者成就某一項新的技術上。現代人總是非常的忙碌,但又很想要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學習新東西,可是很多事情等到下了班再來做,時常會更容易遇到突發狀況而導致事情的拖延,因此,你或許可以在接下來的九十天試著提早一個半小時起床,你會發現,早起的時間真的能完成超多事情。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還是會遇到身體不適或必須打亂計劃的時候,因此,遇到身體不佳的狀況,我通常會在床上再多躺一下,多喝個水,或早上做一點緩和的運動再開始執行,有的時候,我也會把九十分鐘調整成一小時或半小時,但我會建議盡量減少這個情形的發生,如果你早上只有半小時,你就接下來九十天進行半小時的專注工作就好,不要有時候九十分鐘、有時候三十分鐘,這樣可能會影響到你的睡眠作息和工作心流狀態。

二、三/九/三 深度工作法

這是90/90/1法則的延伸方法,這個方法大約是到了去年八月、九月的時候,我除了第一本書還沒寫完之外,我又太貪心的接下了第二本書,同一時間,我們品牌內部又有課程的新內容要做準備,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沒有辦法去選擇哪一件事情最重要,因為每一件事好像都很重要,而且他們都有期限,所以每一天都需要有一些進度。

我創立了這個三/九/三深度工作法,讓我一天可以選擇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次執行至少90分鐘,做完一次九十分鐘,休息三十分鐘。

其實這個方式有一點像是番茄工作法,但我個人很不喜歡工作到一半被打斷,每二十五分鐘休息五分鐘的方式對我來說就有一點太短了,因此,如果你的工作是可以自行調配內容的,而這陣子你又遇到一些不是一天花八個小時就能把他們做完的工作,那或許我們用進度表的方式,讓每一件事都能夠前進,會是對現階段而言對你最有利的工作模式。

實際操作方法

在新的一年,有許多人會購買新的線上課程、買很多書、想要學很多新技能,或許你也可以用三/九/三深度工作法去選擇你一天要投資的三堂課或三本書,一次閱讀九十分鐘,然後休息三十分鐘,當然,這個數字絕對是可以自由調配的,你可以選三件事,一次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但我會建議無論你有多上進、有多想要學習,最好不要一次做超過三件事情,而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一次一件就好,就是第一個 90/90/1 法則。

但如果說你就是最近剛好有一些專案或有一些特別的課程是有時效性的或真的很重要,那或許你就能用三/九/三深度工作法來試試。另外我也小提醒一下,說是深度工作法,就表示他跟第一個方法一樣,是需要先去排除環境與事件的干擾的,你當下一樣就只能做這一件事情,不然特別去挑三件重要的事來做就沒有意義了。

#135 我的「 2021時間管理法 」:面對重複性高的大專案,你可以這麼做!

三、做二休一法:三天的份量花兩天做

意思是每做兩天工作,放一天的假。

分享一下這個工作法的前情提要,不然你可能會覺得說「我在公司上班,哪能做二休一」。大概從去年十月到一月初為止,我的生活出現許多除了工作以外的瑣碎雜事,例如幾個月前我們因為要搬家於是開始找房子、找完房子聯繫仲介,然後去看房,前陣子我們因為想要買車而也有去看車、試車、做功課,找到房子之後我們也花了好多時間整理、打掃、搬家,接下來搬到舊金山,我們又花了好多時間安置、到了聖誕節因為有一些家族聚會和活動,我們也必須挪出時間來配合生活上的待辦事項。因此,那時候我就發現,如果我繼續使用上面說到的三/九/三法則,我一天就至少會有六個小時都在工作,前前後後扣掉吃飯或休息的時間,就會變成生活上的任務無法好好完成,因此,我便開始嘗試用比較暴力的手法來用工作配合生活,那他就是做二休一的由來。

而這個做二休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我會用兩天的時間來做三天份的工作量。我覺得人類也是挺奇怪的生物,有時候用比較激進的手段,你會發現自己還是挺有爆發力的,時間或許硬擠還是會有,而工作效率也是,當你真的被很多事情壓到喘不過氣時,適時給自己一些刺激,也許你會發現這些事情真的能用更短的時間去完成。

實際操作方法

首先我會把接下來三天或接下來一週要做的所有事情先寫下來,假設我在星期三和星期六是必須要被迫“休假”的,那我會在第一個工作日,也就是星期一與星期四的時候,打開我的待辦清單,挑選我這兩天要做的幾件大事,將這幾件大事分解成一小件可以執行的項目,然後用星期一、星期二與星期四、星期五或星期日的時間將這些內容給做完。

所以這時候的我是沒有在使用三/九/三法則的,因為到了這個時期我的重要工作算是告了一個段落了,而工作的細節也越變越瑣碎,因此就適合用這樣的方式,如果你接下來幾週開始要忙過年的事情,例如準備年菜、約餐廳、打掃家裡等雜事,而你又還有自己的個人品牌需要經營,或許就可以試試看用這個做二休一法來挑戰一下自己的爆發力。但我必須說老實話,這個方式不一定適合長期使用,因為對於有工作的那兩天,至少我的情況是比較激烈的,工時通常也比較長,所以比較適合非常時期來執行。但是,我以前也有聽說過有一些人或有季節性的工作者,會選擇工作六個月然後去度假六個月,在有工作的那六個月就是很密集且強度也很強的工作著,而這個方式我直到現在都還沒嘗試過,或許未來有機會試試看再來跟你分享心得感想喔!

四、三道審核法

時間管理有分兩種,一種是管使用時間的方式,另一種是管時間用在哪些事。

以上的三種方法都是不同的時間使用方式,第四個則是去管理哪些事情真的值得花時間來執行,畢竟,無論你再怎麼會使用時間,事情很多就是事情很多,但在這麼多事情上,每一件事情都真的很重要或都有投資報酬率嗎?這就是需要你去檢視和篩選的。

三道審核法是我給自己的三個問題,他們分別是:

  1. 這件事一定要做嗎?
  2. 這件事情一定要明天做嗎?
  3. 這件事情一定要我做嗎?

當我在使用做二休一法的時候,看到很多代辦事項,就覺得要在兩天內完成這麼多事情,好想吐喔!那與其硬著頭皮逼自己衝刺,不如退一步斷捨離,謹慎的篩選你的代辦事項。

1. 這件事情一定要做嗎?

這是一個會攸關到你的精神信仰、心態和價值觀的事情。

例如我們當時要從森林小木屋搬到舊金山,房子退租的時候就要掃乾淨再歸還,但老實說,屋主給我們房子的時候,因為已經很久沒有人住,所以積了很多灰塵也不是很乾淨,所以基本上我們只要把東西清空或吸個灰塵就好,但後來我跟我先生就覺得應該要清理得非常乾淨,這樣屋主對我們會留下好印象,如果我們保持聯繫或許未來可以再回去住,因此我們就把每一片玻璃和窗戶都特別擦乾淨,連紗窗都幫他清洗。不過這件事情我們之後和其他朋友提起,他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做到這個程度,我後來想一想也覺得我們有一點沒事找事做。

因此,有的時候這種原則跟心態或許會變成你的盲點,例如:你一定要架網站嗎?你一定要重新美化每一張照片嗎?這或許都不是必要的,換個角度想或者問問其他朋友,也許能幫你突破盲點,簡化工作量。

2. 這件事一定要明天做嗎?或者一定要今天、這個禮拜或這個月來做嗎?

這個問題是當我們越忙的時候就越要多問自己,尤其某些事情是沒有時效性的,有些事情他如果暫時先略過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可能也無傷大雅。

因此,這道問題會考驗我們的判斷能力,那我在判斷這件事情時,我會有幾個判斷準則,如果這件事是有時效性的,那當然他就必須要在明天或這週做完,如果這件事情是你不去做,就無法進行下一步的話,我也會把他分在應該要先做的事情裡,再來有時候幾件類似的事情一起做可以更省時,我就也會拉過來一塊做,例如我今天要錄音,那器材都架設好了,我就也會順便錄影,就算錄影這件事不一定要今天做,可是一起做比較方便就會拉在同一個分類。

3. 這件事情一定要我做嗎?

這是一個滿有趣的問題,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我,我們每一個人或許在某方面都會覺得說:但是我做這件事做得比較好、比較快、比較美,可是我覺得這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領導力課題,我們一定要學著將權力下放,試著讓員工或家人有更多的決定權,或許也能讓他們感到更有責任感或更有參與感,久而久之,他們或許就能做到你的期望值,甚至做得比你更好。

和你分享一個好笑的例子,之前聖誕節的時候我們就有準備禮物和卡片給身邊的親友,在包裝的時候我就一直覺得我先生很不會包包裝紙,就包得很醜,所以我就一直說這些禮物給我來包,後來我就一直看到自己的代辦事項有包禮物這件事,我就捫心自問,這件事雖然一定要做也一定要明天做,但是怎麼說,我都找不到一個一定要我來做的理由,因此在非常時期,或許其他人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才能完成這件事,或許其他人沒有比你更熟悉這件事的做法,但如果你不願意為這些堅持做通融,你會獲得的就是更多的代辦事項和更少的時間。

2021時間管理法

 2021時間管理法 重點整理

  • 90/90/1法則:適合讓你用在有一件需要你全心全意投入的大事上
  • 三/九/三深度工作法:適合有多個重要專案必須同時都有進度的時候、有多項課程和技能想要學習的時候,或者你也可以把這三件事情分類成工作、個人、家庭,每天花九十分鐘來各別投資這三件重要的人生基石上。
  • 做二休一法:適合用在工作繁忙但同時又有許多生活雜事的時候,尤其快要過年了,可能更容易碰到蠟燭兩頭燒的情況。
  • 三道審核法:當你事情多到忙不完的時候,可以退一步想想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做?為什麼一定要明天做?以及為什麼要你做?

其實今天做完這一集的內容,我心理突然很感慨,因為覺得當現代人其實滿累的,我們一直尋找可以讓我們做更多事情並把事情做得更快的方法,但是,我們真的需要做這麼多、做這麼快嗎?這也是很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議題,在接下來這一年裡,我也希望你能時常提醒自己或詢問自己:

你不斷提高效率和學著破解方程式,究竟是為了什麼?

也許你能發現一些你遺忘已久的答案也不一定唷!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學會有效利用時間,成功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學會有效利用時間,成功速率翻倍!

近幾年開始盛行自主學習和斜槓生活,早上工作做完,下了班還有一連串的活動或課程等著你參與,這樣的生活型態雖然精彩,卻也考驗著我們運用時間的能力和做事情的效率。到底要如何有效地利用下班、下課後的零星 1~3小時,完成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目標規劃呢?今天這本《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將會與你分享全方位的時間利用法。

延伸閱讀:有正職還有時間創業嗎? 7個你要知道的時間管理秘訣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書本介紹

本書是由韓國作家李洞宰所編著,這位作家滿特別的,因為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當上一位業務,繁忙工作之餘,還要學習各種新知識、新技術,並且考取各式各樣能為工作加分的證照,因此,他摸索出一套「速效學習法」,並在書中講解如何利用這些方式去強化自己的學習方式。

書中除了教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方式,也教導如何為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學習進程,並且利用「少量而高效」的方式,做到高密度的極速學習。因此,看書名可能會以為這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技能書,但讀完此書,我覺得它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自主學習的工具書。

延伸閱讀:《 大腦整理習慣 》拒絕知識焦慮!3步驟整理腦內「不必要」的資訊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工作到失去人生方向怎麼辦? 3步驟重建人生方向

職業倦怠似乎是每一個現代人必經的體驗,可是長期不處理職業倦怠,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想答案就是工作做到整個失去人生的方向。

好險,現代人資源豐富也普遍滿上進的,所以只要有意願,隨時都可以重建自己的人生方向,怎麼重建?答案就是開始學習新知識!

不過,說是這麼說,在工作與生活很迷惘的階段,又要怎麼知道自己要學習什麼項目?哪個要先學?哪個可以晚點學?自學要怎麼專注?要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以下是三個找回人生方向的重點步驟:

步驟一:先學會目標設定

作者提到,學習的開端是從「目標設定」開始,這個目標設定包含核心的挖掘:為什麼要學?一定要學這個項目嗎?一定要現在學嗎?希望能達到的結果為何?達成這樣結果對你的工作或人生又有什麼影響呢?

透過書中一系列的目標設定技巧,我們便可以判斷出自己「應該要學什麼」以及要如何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課程、書籍和教材。如果你不曉得要去哪,你永遠都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目標設定是一切的開端。當然,目標不一定要與成績綁在一起,目標也可以是為了探索新興趣、為了抒發工作壓力。

延伸閱讀:自學線上課程 ,如何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下班進修的5個學習重點!

 

步驟二:再做好時間管理

有了目標,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安排進行這個目標的優先次序還有時程,你一週要花多小少時投資在這個目標上?這些時間要怎麼安排?零碎的時間怎麼好好利用?

有效的運用時間當然可以加速我們的結果生成,不過,顧好自己的身體、平衡與家人、愛人和朋友的生活也非常重要,因此,作者也在這個章節分享了一些平衡身心靈和休息的有趣方式,時間管理對工作效率固然重要,但把時間管理得這麼好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把時間拿去陪伴更重要的人。

延伸閱讀:身為遠距工作、在家創業者,該如何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 

 

步驟三:強化學習效果

知道要學什麼,也知道學習的時間怎麼規劃以後,我們要開始強化的,就是如何讓學習的效果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效益

作者在此特別叮嚀,效益會攸關到學習的劑量、學習的強度,很多人花了許多時間每天認真學習,但因為難易度淺薄,或學習的資訊量不夠多,導致事倍功半,沒達成最高效的學習效果。

除此之外,作者也特別分享如何面對學習倦怠、高效記憶法、和緩解低潮的方式,讓我們在工作業餘追求學習,一樣能活出有意義而不過勞的生活。

延伸閱讀:《 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 》最簡單但也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如何做得更少但完成更多?

本書讓我覺得最值得分享的地方,就是作者不斷秉持著「在碎片化時間裡高密度學習」的精神,用許多的表格、圖片工具去解說學習的技巧,而我認為,這也可以幫助我們真的落實「做更少但完成更多」得遠大夢想(?) 以下有四個關鍵要素,來幫你達成這項目標:

一、去蕪存菁

要做的事情一大多,每天的清單落落長,但到底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哪一個可以晚點做?哪一項可以外包?哪一項可以請人幫忙?一定要你做嗎?一定要現在做嗎?做這件事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必要的嗎?它帶來的效益是什麼?有取代或優化方案嗎?

想要做的更少但完成更多,最重要的就是「選」的這個動作,選擇這個行為會攸關到你的判斷能力和一些果斷情商,當然,多練習80/20法則也會有幫助,讓你把時間花在最有影響力的20%上。

延伸閱讀:看懂SCRUM敏捷訓練,提升決策領導和工作績效

 

二、學習方法

作者在書中說是「學習方法」,但我覺得這裡可以解釋成「做事方法」,你會發現,有一些人很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學習或做事方式,有些人做起事情來就是特別的快,如果對於這件事更加熟練,當然也有助於最好產出的效果趕快更好,因此,做事的方法是我們能不斷優化的技能,想要做到最有效,勢必就要先了解自己的屬性與風格。

有些人喜歡獨立工作,有些人喜歡團體合作,有些人跟著老師學習學得最快,有些人自己在家唸書吸收最好,我們的學習和產出要衡量的是「效果」,時間到底快不快我倒覺得是其次,因為如果做好快,但是做得很不好,那也是本末導致。

延伸閱讀:如何在時間壓縮的情況下消化大量資訊、鍛練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場所管理

作者其實花了滿多篇幅來講解「場域、環境對學習效果的重要性」,環境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干擾物,卻是許多人會忽略的調整項目,想要讓學習和做事更有效,選擇一個讓你舒適,分心物較少的地方辦公室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正是事半功倍的重要環節。

 

四、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如同樹木的根基,樹要長得好、花要開得漂亮,根部與土壤得健康很重要。在忙碌的日常中,生活管理總是被我們優先忽略,但是,當天睡不好,跟伴侶吵架,頭痛、腰痠背痛、胃痛,都會大大的影響學習與工作表現。

在生活管理沒做好的前提下,我們的外在表現又能好到哪去呢?因此,有句話說:「你的外在成就,絕對不會超越你的內在成就。」通常內在越強大的人,外在的表現與成績才可以往上堆疊,不然它就像是紙牌一推就倒,最後賠上的可能還是你的健康,非常不划算。

延伸閱讀:成績出現在成長之後,如何靠自我成長成就你的理想人生?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讀後觀感

看完這本書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個作者的生活也太累了吧?韓國人的生活也太累了吧⋯⋯」(XD)

雖然為他的生活感到汗顏,但也很佩服他在短時間內所完成的成就,那幾年的他,不僅在公司有忙碌的工作,更利用業餘下班時間考到註冊會計師、金融分析師、風險管理師、不動產經紀人⋯⋯等十多種證照,這般成就我相信現在回頭看,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當然,我一邊看也一邊在想:「一個人真得有需要這麼多張證照,學這麼多項技術嗎嗎(哈)?」但是,也許韓國的風俗民情與台灣不同,而作者也不斷強調「由自身出發選擇目標」的重要性,你可能會覺得考證照很重要,深造很重要,但是這些項目要達成的最終目的為何?一定要透過考試、通過上課嗎?或許不一定。

但無倫如何,學習的成果都是自身的加持,如果你近期有想要利用業餘時間密集學習的計畫,推薦這本書給你 🙂

下班後1小時的速效學習攻略

實體書 – 博客來連結 電子書 – 讀墨購書連結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

Zoey

如果你想要經營個人品牌、打造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歡迎你來領取免費四天的迷你課程,在這四天裡,我們每一天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Tips:包含常見的錯誤與迷思、內容變現的形式、興趣與事業的差別、以及如何找到熱情、創造價值。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